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71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docx

初一上科学第四章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固态、液态、气态的概念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蜡块,海波(硫代硫酸钠),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试管,烧杯,0~100℃温度计,火柴。

2.设计与提示

按右图所示,先调节石棉网的高度,以便加热时能够充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

烧杯中的水面宜高于(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海波粉末或蜡1cm以上。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试管的底部,也不要离试管的底部距离太远。

安全事项:

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严禁用嘴吹);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扑灭。

3.实验操作与记录

安装好器材(海波),点燃酒精灯加热,待海波温度上升到40℃时,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1次,把测量的温度分别填入下表对应的栏目里,

等到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3次。

状态填:

“固态”或“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

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

观看海波和蜡的熔化对比模拟实验

 

第一节熔化与凝固

1晶体与非晶体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

物体有固定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非晶体:

物体没有固定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2、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此过程需要吸热。

 

例如:

钢铁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此过程需要放热。

 

例如:

水变冰

熔化条件:

升温至熔点,能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

降温到凝固点,能继续放热。

物质举例:

晶体:

海波、冰、食盐、石英、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

玻璃、沥青、松香、蜡

常见晶体的熔(凝固)点:

水0℃硫代硫酸钠48℃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钨

熔(凝固)点与温度计:

 在南极长城站气温常达-400C,在那里测量气温不应选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熔)点是-390C,那时水银已经凝固成固体,不能进行测量了。

【即境活用】

将下列物质分类:

铁、煤油、液态氧、钨、沥青、水银、酒精、水、冰

晶体:

________________非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铁、钨、冰;沥青;铁、钨、沥青、冰;煤油、液态氧、水银、酒精、水

说出下面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中各段表示意义

 

⑴AB段处于______状态,且随着____热,温度______;

⑵温度升高到其________(B点),开始________;

⑶BC段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虽然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晶体物质处于____________态,BC段对应的时间段为________所用时间;

⑷C点:

晶体物质________完成;

⑸CD段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并随着______热温度________;

⑹DE段为____段的逆过程,处于___态的晶体物质随___热温度_____;

⑺到达E点开始________;

⑻EF段为____段的逆过程,即______过程,虽然____热但温度____,晶体物质处于____________态,EF段对应的时间段为_____所用时间;

⑼F点:

晶体物质________完成;

⑽FG段:

晶体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并随着____热温度_______。

【即境活用】

1、为什么同样是0℃的冰和水,我们会感觉到冰会冷些?

 

2、为什么当外界温度为0℃时,0℃的冰不会熔化成水,而0℃的水也不凝固成冰?

 

3、黑龙江漠河气温-52.3℃,如何选择测温液体?

水银?

酒精?

煤油?

小资料: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水银:

凝固点-39℃,沸点357℃

  酒精:

凝固点-117℃,沸点78℃

  煤油:

凝固点-30℃,沸点150℃

你的选择是?

4、小明同学在做晶体熔化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⑴请按表中数据在坐标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画图)

⑵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⑶熔化过程所需时间______;

⑷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热;

⑸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

【解析】80℃,4分钟,吸,保持不变

5、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

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6、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

该物质是___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

 

总结:

一、比较熔化、凝固

熔化

凝固

概念

固态液态

液态固态

实例

冰化为水

水结成冰

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规律

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晶体在一定温度(熔点)下熔化,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晶体在一定温度(凝固点)下凝固,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二、硫代硫酸钠(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0c)

AB段是固体状态,

从外界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C段是固、液体共存状态,

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不变。

CD段是液体状态,

从外界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时间(t)

6

5

4

3

2

1

温度(0c)

三、松香(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70

60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50

40

非晶体没有熔点

时间(t)

6

5

4

3

2

1

 

第2节汽化与液化

1、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此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它们都会吸收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

以晾衣服为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并说出你的理由?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总结: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应用是可以作致冷剂用于降低温度.

【即境活用】

1、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

2、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狗没有汗毛孔,不会出汗,它热的时候就会吐舌头利用舌头上唾液的蒸发带走体内热量。

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并且温度保持不变.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沸腾的特点:

⑴.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⑵.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⑶.沸腾非常的剧烈⑷.沸腾需要吸热

蒸发、沸腾异同对比表

 

2、液化

气体液化是液体汽化的逆过程,也叫凝结.会放出热量.

液化就是气体遇冷变成液体的过程。

例如:

冬天从户外到室内,会发现眼镜有一层白雾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注意:

(1)空气中的小水滴是可见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不可见的。

(2)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液化的实际应用:

打火机、液态石油气、火箭

 

简易“冰箱”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点的架子。

篮子里放上剩菜、剩饭,再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

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里面的饭、菜也不会馊。

 

【即境活用】(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液体蒸发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

1.夏天剥开冰棍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

答:

这是因为____中的______遇到冷的_____液化成_______。

2.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

答:

这是因为____中的______遇到冷的__________液化成小水珠。

3.医生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这是为了起到消毒的作用吗?

答:

这是为了___口腔中的_____遇到__的镜面____成小水珠,使镜面模糊.

4.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室内时,镜片会模糊。

答:

这是因为_____中的______遇到冷的______液化成小水珠。

5.用扇子扇会感到凉快。

答:

这是因为皮肤表面________快,汗水____加快,使皮肤温度____。

6.液化石油气是如何液化的?

答:

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液化。

7.被开水烫伤和被水蒸气烫伤哪个严重些?

答:

被________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时需要___热。

总结: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比较蒸发、沸腾)

不同点

相同点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只在表面发生

缓慢的

都是汽化现象,

都是吸热过程。

沸腾

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剧烈的

二、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2.蒸发应用:

1晒衣服、吹干头发(加快蒸发的三个因素)

2人出汗凉快、狗热伸长舌头(蒸发吸热降温)

3吹电风扇凉快(加快蒸发吸热降温)

4农业喷灌滴灌传输(减少蒸发)

三、沸腾:

1.液体沸腾时继续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0C。

低沸点物质常用于医学中的冷冻治疗,例如:

将低沸点的液态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局部组织冷冻。

4.沸点与温度计:

测量沸水的温度时,不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0C,那时因酒精沸腾会胀破温度计。

四、液化

1.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2.应用:

1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液氢、液氧(压缩体积液化)

2电冰箱、空调(利用压缩几压缩体积液化在外放出热,到里面汽化时吸热降温)

3同质量1000C的水蒸汽比1000C的水烫伤严重。

(1000C的水蒸汽液化成1000C的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前两节内容复习

【即境活用】

1.可以利用________时___的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___,菜不致冻坏。

2.“下雪不冷融雪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

水银:

凝固点-39℃,沸点357℃;酒精:

凝固点-117℃,沸点78℃;煤油:

凝固点-30℃,沸点150℃

3.查资料,酒精在零下50摄氏度会凝固吗?

______ 

古时候丹炉(熔金)的温度有现在炼钢炉的温度高吗?

______ 

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冰应该放在饭菜的____,因为由于冰块____,使冰周围的空气变冷,冷空气比热空气重,要往____。

5.为什么加入酒精的水在0℃以下还没有结冰?

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北方高寒地区应该用______温度计,不能用______温度计。

7.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

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

8.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

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

9、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0.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像。

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

_________形成的;高烧病人用冰袋降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