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文言实词虚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83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 文言实词虚词.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V 文言实词虚词.docx

V文言实词虚词

初中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虚词.......................................................................................................2

文言实词.......................................................................................................9

通假字.........................................................................................................9

古今异义...................................................................................................11

一词多义...................................................................................................16

偏义复词...................................................................................................23

附:

易误读的字.........................................................................................23

 

初中文言虚词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应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

“在文中的用法”界定了范围,并表现为常见用法。

首先要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仔细判别、比较、推断,达到了解其用法的目的。

例示:

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或曰:

“为其布与?

赤子之布寡矣。

为其累与?

赤子之累多矣。

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

”林回曰:

“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

注:

林回:

据传为假国人。

赤子:

婴儿。

布:

财帛。

累:

拖累,连累。

(1)指出文中所用的语气词。

分析:

表陈述语气的有“矣”、“也”;有时“矣”也表示感叹语气;表示疑问语气的有“与(欤)”。

(2)选出加点词用法与文中句子相同的一项

①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分析:

“以”可用作介词和连词,例句中前一个“以”作介词。

相当于“把”;第二个“以”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与例句相同的为C项。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

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

宋何罪之有?

(《公输》)

(三)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

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

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

临溪而渔,溪深而渔肥。

(《醉翁亭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

并为其名。

(《伤仲永》)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

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可译为“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

(三)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措意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  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

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

①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1)指示代词

念fú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a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

夫战,勇气也夫环而攻之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

(《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

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

(《隆中对》)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

(《墨池记》)②望之蔚

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

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注意:

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愚溪诗序》)

(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东门之》)

二、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

(《虎丘记》)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勾践灭吴》)

一、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例如:

(1)沾水则高低不平。

(《活板》)——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

(2)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捕蛇者说》)——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睡觉了。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

例如:

(l)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反而非常快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役上,(我的死)比起我乡邻的死来,却已经在后边了。

3.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相当于“假如”、“如果”。

为与前一分句的“苟、若、如、向”等假设词相呼应,可以译作“如果……就”或“假如……那么。

例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从前我不做(捕蛇)这种差役,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表示选择关系,与“非”组成“非……则……”句式,相当于“不是……就是”。

例如:

非死则徒尔。

(《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迁了。

二、用作副词

“则”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

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

如: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动词wéi

⒈“做”例:

①并自为其名  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 ⑥好为《梁父吟》     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

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

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表判断例:

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 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二)介词wèi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

①愿为市鞍马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 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三)语尾助词夫子何命焉为

(1)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

“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

物。

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

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初中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应放在辨析常见的古今词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认定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不断演变,造成了古今词义的许多差别,概括起来,有下列五种情况:

(一)词义扩大;

(二)词义缩小;(三)词义转移;(四)感情色彩变化;(五)名称说法变化。

例1.公叔痤(魏相)召鞅(公孙鞅)谢曰:

“今者王问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言先君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

公孙鞅闻秦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国,乃遂西入秦,因孝公时时睡,弗听。

罢而孝公怒景监曰:

“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

”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

“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后五日,复求见鞅。

鞅复见孝公,益愈。

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景监亦让鞅。

从词的古今异义的角度对文中加点的词“去”、“睡”、“吾”、“让”加以分析。

属于词义扩大的是“睡”,在文中的意思是“打瞌睡”。

属于词义缩小的是“让”,在文中的意思是“责备”。

属于词义转移的是“去”,在文中的意思是“离开”。

属于名称说法改变的是“吾”,在文中的意思是“我”。

例2.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与“太宗令封德彝举贤”的“令”的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便言多令才B.挟天子以令诸侯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D.王使屈平为令

分析:

“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A为美好;C为敬词;D为法令;B同例句为发布命令。

(2)与“久无所举”中“举”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A.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B.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C.南取汉中,北举巴蜀D.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分析:

与例句相同的为D,译作推举、推荐。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放在实词的理解上。

因为实词面广量大,而且非常复杂。

但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勤查工具书,就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假字

古人写文章或抄书的时候,为了省事,或由于笔误,或由于当地的书写习惯,在当用甲字的地方,却借用了一个同音或音近的乙字。

照乙字去理解,文句是说不通的。

这本来是古人写别字的现象,但相沿下来,成了习惯,人们不把乙字看成别字,而视为甲乙两字通用,称为“用字通假”。

甲字为本字,乙字为借字。

例如:

“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句中的“齐”借作“剂”,“齐”是“剂”字的通假字。

就本字和借字间的音、形来看,本字和借字不是音同就是音近,多数是字形有联系,并且一般是以笔画少的去代替笔画多的字。

懂得通假宇的这个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用字通假”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当“仁慈”

或“柔顺”讲,显然不对;如果从音同或音近的角度去寻找另一个字,并结合文意“笑而止之”,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那么,就可以断定“惠”是“慧”(智慧,聪明)字。

些字既可以从字音上同时又可以从字形上去寻求本字。

例如“诎右臂支船”(《核舟记》)中的“诎”,用本义、引申义讲,显然不对,用同音形近字“屈”讲,则顺理成章;又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中的“唱”,用本义,引申义讲也讲不通,而用同音形近字“倡”讲,则符合文意。

以上的“屈”和“倡”,分别是“诎”和“唱”的通假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下面是我们所学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七年级

七上:

项为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