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209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docx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知识总结材料

一些软件系统

电子政务:

用于政府工作的系统。

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同一系统资源管理ERP:

MRP(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MRPⅡ(制造资源计划)、ERP(所有的资源,包括物料、设备、人力等等,还有质量保证、会计等)

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管理SCM:

企业应用集成EAI:

升级、合并、整理计算机应用。

电子商务:

商业智能BI: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帮助企业进行决策。

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

软件维护

改正性维护:

修改软件的bug。

适应性维护:

由于软件运行的外部环境和数据库环境等的变化而修改软件。

完善性维护:

修改用户提出的新需求。

预防性维护:

自发性地修改软件,用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主要为了对软件的进一步改进打下基础。

软件开发方式

1.结构化方法:

(瀑布模型)需求明确、完整;强调开发过程的稳定性、开发阶段区分明确、适合大的项目。

适用于需求清晰、在项目初期可以明确所有需求、不需要二次开发的项目。

2.原型法:

先按照初步需求开发一个原型来快速响应,不需要了解完整的需求。

随后可以动态响应用户的需求,逐渐纳入,不断修改这个原型直到最终产品。

适合小型项目。

适用于需要很快给客户演示产品原型的项目。

3.迭代法:

需要进行多期来完成软件开发,适用于需求不能完整定义。

适用于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的项目。

4.RUP:

一种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方法。

适合迭代的开发过程。

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细化、构造和交付。

5.极限编程XP:

软件开发的一种轻量级方法。

适用于需求模糊或多变、中小型开发团队、要求开发方快速反馈及时调整。

软件测试

1.验证:

确保正确的制作产品。

2.确认:

确保制作的产品正确。

CMMI

1.连续式:

过程能力成熟模型。

它将CMMI的过程域分为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支持四个子过程。

2.阶段式:

组织能力成熟度。

它按成熟级别对过程领域进行划分为初始级、可管理级(已管理级、已重复级)、已定义级、已量管理级、持续优化级。

软件架构

1.架构:

将软件划分为多个模块、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组合起来实现系统的全部特性。

2.架构模式:

被实践证明、可重用的系统架构设计策略。

好的架构的特点:

最大化复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灵活的扩展性。

中间件

介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

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最大的目标是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

构件的常用标准

1.微软公司:

COM、DCOM、COM+

2.OMG公司:

CORBA

3.SUN公司:

EJB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1.对象:

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实体。

2.类:

对一类实体的抽象。

3.继承:

表示两个类之间的关系。

一个直接获得另一个的已有性质和特征。

4.多态:

同一种属性或行为在不同的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5.消息:

对象操作之间的交互手段。

一个对象通过执行特定操作发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导致另一个对象执行特定操作。

6.组件(构件):

一个封装好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块。

可以被替换,提供了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

为了使构件更好的复用,构件应该具有可变性。

既提供一些公共特性,还要提供一些可变特性,使得开发不同系统时可以适当调节。

7.模式:

表示了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种解决方案的关系。

可以复用。

有了设计模式,对于常出现的相同问题就可以用设计模式来解决。

8.复用:

将已有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组件技术时复用的关键。

9.模型:

对现实的简化描述。

10.物理模型:

当前系统的一个模型化表示,或待见系统的原型化表示。

11.逻辑模型(概念模型):

物理模型抽象而来,可以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可以设计新的物料模型,从而指导项目实施。

12.建模:

捕捉系统本质的过程,逐层深入解决问题,把复杂的系统变成小系统,再逐一解决。

13.可视化建模:

使用图形来表示模型的建模过程。

类间的一些关系

1.依赖关系Dependency:

A依赖B,表示A了解B,并且需要B才能完成A的功能,没有B,A就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不是一个有意义的事物。

2.类属关系(继承关系)Generalization:

表示两个类之间的父子关系。

3.关联关系Association:

两个类之间存在某种语义上的联系,它是一种结构关系,表示一种对象可以与另一种对象相连,两个对象不相连,彼此的功能有能发挥,彼此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物。

A关联B,可以理解为A中有多少个B,B属于多少个A。

4.聚合关系Aggregation:

特殊的关联关系,整体和部分。

表示hasa。

5.组合关系Composition:

特殊的聚合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很强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6.实现关系Realize:

接口和实现接口组件之间的关系。

用例间的一些关系

1.类属关系Generalization:

用例之间的父子关系。

2.包换关系includeRelationship:

用例包括其它用例的功能。

3.扩充关系ExtendRelationship:

基用例在指定的扩充点,隐式的包含另一个用例的行为。

UML中的图形

1.用例图:

表示一个系统中所有用例与所有外部参与者的交互,用于对系统功能建模。

2.类图:

描述了类、接口、协作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用于对模块和数据库建模。

3.对象图:

描述了类图某一时刻的实际例子,描述了这个时刻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4.组件图:

描述了组件与组件的关系,表示组件之间的组织和依赖关系。

5.部署图:

描述运行应用软件系统的处理器、设备、网络及其拓扑结构。

6.状态图:

描述了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引起这些状态跃迁的事件。

用于为对象建模。

7.序列图:

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着重体现对象之间消息传递的事件顺序。

用于对协作建模。

8.协助图:

描述对象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只是与序列图画法不一样。

用于对协作建模。

9.活动图:

依据对象状态的变化来捕获动作与动作的结果。

用于为用例建模。

UML的视图

1.用例视图:

强调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或需要的系统功能。

视图的静态方面由用例图捕捉;动态方面由交互作用图、活动图和状态图捕捉。

2.设计视图:

包括形成问题域的词汇表和解决方案的类、接口和协作,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

设计视图静态方面由类图和对象图描述,动态方面由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

3.进程视图:

系统的进程视图包括形成系统的并发和同步机制的线程和进程,描述了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总处理能力。

进程的静态方面由类图和对象图描述。

动态方面由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

4.实现(构件)视图:

系统的实现视图包括用于组装物理系统的组件和文件,主要描述系统版本配置管理。

实现视图的静态方面由组件图捕捉,动态方面由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

5.实施(部署)视图:

系统的实施视图包括用于运行系统的系统硬件拓扑的节点,主要描述了五连发系统组成成分的分布、交付和安装,视图的静态方面由部署图捕捉,动态方面由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描述。

面向对象

1.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准确定义系统未来目标,系统要做什么,系统的需求。

2.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这些需求是如何实现的。

3.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是面向对象设计的输入。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1.数据库:

数据源单一、主用用于操作,少量用于分析。

面向业务的。

2.数据仓库:

数据源很多,主要用于分析,它是在管理员决策中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多个数据源)相对稳定的(很少修改里面的数据,只是不断加载和刷新数据)和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用户通过报表工具、应用程序、执行信息系统工具、联机分析处理工具、数据挖掘工具来访问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用来实现企业决策信息的挖掘和提取。

数据仓库用于决策分析,数据挖掘用于发现知识来支持决策。

商业智能包括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

WebService

1.WebService是一个组件或应用程序,它暴露了一个API,这个API可以用Web调用。

可以用WebService去调用任何在Web上的应用。

所有有了WebService,程序员就不要在意用什么语言,在什么平台上去编写Web应用了。

2.WebService由四个典型技术或协议组成,分别是XML、SOAP、WSDL和UDDI。

3.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是Web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

4.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提供了标准的RPC方法去调用WebService。

5.WSDL:

WebService描述语言,基于XML语言,用于描述Web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

6.UDDI:

通用发现、说明和集成,是Web服务的黄页。

J2EE框架

1.J2EE框架使用java2开发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和部署的平台标准。

2.关键技术包括JavaServerPage(jsp)、Servlet、EnterprisejavaBean(EJB)和RMI/IIOP(WebService)

3.JNDI:

java命名和目录服务,提供了统一、无缝的标准化名字服务。

4.Servlet:

运行在服务器上的一个小程序,用于提供以构件为基础、对立于平台的Web应用。

5.JSP:

javaservlet的一种扩展,使创建静态模板和动态内容相结合的HTML和XML页面更加容易。

6.EJB:

实现应用中关键的业务逻辑,创建于构件的企业级应用程序。

7.JCA:

J2EE连接器构架,提供一种连接不同企业平台的标准接口。

8.JDBC:

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标准接口。

9.JMS:

java消息服务,提供企业级消息服务的标准接口。

10.JTA:

java事务编程接口,提供分布事务的高级管理规范。

11.javaMail:

提供与邮件系统的接口。

12.RMI-IIOP:

提供应用程序的通信接口。

.Net框架

1.M是MicrosoftXMLWebservice平台,XMLWebservice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

2.关键技术包括:

.NetFramework和VisualStudio.Net

SOA框架

工作流

1.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

2.用于业务流程分散多变的场合。

网络典型协议

1.TCP/IP:

该协议在全球应用最广,是internet的核心。

从上到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路层、网络接口层。

2.NETBEUI:

没有路由寻址功能,是微软给IBM开发的。

3.IPX/SPX:

具有完全的寻址能力,用于大型企业网。

是NOVELL的。

其管理工作非常困难。

TCP/IP协议

1.应用层:

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包含了所有高层协议,如FTP、TELNET、SMTP、SNMP、DNS和HTTP。

2.传输层:

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主要有可靠的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和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UDP。

3.网络互联层:

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的主机,如网络协议IP。

该层负责把逻辑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翻译成物理地址。

ARP协议就能把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ARP将含目标IP地址域的数据报封装在广播帧中,接收到ARP的实体,如果同本机IP形同则发回应答数据报,告知本机MAC地址,否则丢弃。

4.网络接口层:

负责IP数据包和物理网络的帧格式间封装和解封。

该层定义了网络接口层作为物理层和链路层的接口规范,但该层不包含具体的物理层和链路层。

网络分类

1.按照分布范围分类: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

2.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

网络管理

1.网络设备管理:

路由器、网关、交换机。

2.服务器管理:

Email服务器、Web服务器。

3.资源管理:

IP资源、硬盘资源、域名资源。

4.用户管理:

权限

网络服务器

1.文件服务器:

文档共享

2.数据库服务器

3.Internet/Intranet通用服务器:

Web、DNS、Email

4.应用服务器:

BS结构的服务,或者一些功能性服务,CAD服务器、视频点播服务器。

网络交换技术

1.电路技术:

建立连接、带宽利用率低。

主要用于语音传输,延时小、有失真情况。

2.报文交换技术:

不建立连接。

主要用于数据传输,有一定延时,但是数据传输的准确度高

3.分组交换技术:

同上。

报文有大有小,大的报文延时就长。

可以将报文再次分割,就成了分组。

4.ATM:

异步传输模式。

将面向连接和分组机制结合起来。

具有两者的优点,但是价格昂贵,主用用于主干网络中。

5.IP电话技术:

6.软交换技术:

网络存储模式

1.DAS:

(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存储器与服务器直接连接,比如磁盘、磁带库、光存储。

2.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连接存储。

将存储设配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一些列计算机上。

存储能力强大、存储结构灵活。

3.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

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

将存储系统网络化,实现了高速共享存储以及块级数据访问,具有无限存储扩展能力。

网络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

2.专线接入

3.宽带网络接入

机房的接地方式

1.交流工作接地:

把交流电源的地线与电动机、发电机等交流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它们与大地相连接。

交流电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

2.安全工作接地:

为了屏蔽外界的干扰、漏电以及电火花等,所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机箱、机柜、机壳、面板等都需要接地,该接地系统称为安全地。

安全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

3.直流工作接地:

将电源的输出零电位端与地网连接在一起,使其称为稳定的零电位。

要求地线与大地直接相通,并且具有很小的接地电阻。

直流电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4.上述三种接地都必须单独与大地连接,各系统间距不能小于15m。

地线也不要与其他电力系统的传输线绕在一起并行走线,以防电力线上的电磁信号干扰地线。

5.防雷接地:

ISO/OSI参考模型

1.应用层:

提供OSI用户服务、即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服务接口。

2.表示层:

提供统一的网络数据表示。

3.会话层:

为彼此合作的表示层实体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4.传输层:

提供两个端系统之间的可靠通信。

5.网络层:

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和通信控制。

6.数据链路层:

提供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

7.物理层:

规定了网络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标准,在网络设备之间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网联设备

1.调制解调器:

用于信号变换,即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把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

用于物理层。

2.中继器:

用于把网络设备物理连接起来,用于物理层。

3.以太网交换机:

根据以太帧中的地址转发数据帧。

用于数据链路层。

4.集线器:

收集多个端口来的数据帧并广播出去,用于数据链路层。

5.网桥:

能连接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网络不能通过网桥互相通信。

用在数据链路层。

6.路由器:

根据IP地址转发数据报,用于网络层。

7.网关:

是互联两个协议差别很大的网络时使用的设备。

网络可以对两个不同的

路由协议

1.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

在一个AS内的路由协议称为内容网关协议(AutonomousSystem,自制系统:

指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中应采取何种路由选择协议的网络)。

2.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gatewayprotocol):

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

层次化网络设计

1.核心层(CoreLayer):

为网络提供了骨干组件或高速交换组件,在纯粹的分层设计中,核心层只完成数据交换的特殊任务。

2.汇聚层(DistributionLayer):

它是核心层和终端用户接入层的分界面,汇聚层完成了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及其他数据处理任务。

3.接入层(AccessLayer):

向本地网段提供用户接入。

网络设计的原则

1.高可用性:

系统要有很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尽可能低的平均故障率,一般需要采取热备份和允余等技术。

(更多的是性能上的)

2.先进性: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网络系统,应尽可能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应在一段时间内保证其主流技术地位。

但是太新的技术,也有不成熟、标准可能不完备不统一、价格高和技术支持力量不够等不足之处。

3.开发性: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技术以获得良好的开发性,是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

4.经济性:

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节约成本。

建造师企业资质

资质认证

1.信息产业部:

全国信息系统集成的行业管理、审批及管理一二级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统一颁发资质证书

2.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

本区域内信息系统集成的行政管理工作、审批及管理本行政区内三四级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资质,初审本行政区域内一二级信息系统集成单位

资质申请

1.信息产业部授权的资质评审机构可以受理申请一二三四级资质的评审。

2.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授权的资质受理机构可以受理申请三四级资质的评审。

3.未设置评审机构的可以委托信息产业部授权的或其他省市授权的评审机构评审。

监理活动被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

3.四控:

质量、进度、成本、变更的控制

4.三管:

合同、信息、安全的管理

5.一协调:

在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工作关系。

配置管理——变更控制

相关人员提交申请,请求变更

CCB评估变更申请

实施变更(配置管理员从受控库中取出待修改文件;项目经理组织实施修改;修改提交后要做检查)

变更验证与确认(项目经理指定人员进行测试;验证结果提交给CCB审批)

变更的发布:

配置管理员将变更内容和结果通知相关人员并作记录。

UML——关联、聚合和组合

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关联、聚合和组合

1.关联:

两个类之间有一定联系

2.聚合: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hasa(关联关系的特殊情况)

3.组合:

所有关系很强,生命期一致(聚合关系的特殊情况)

Nslookup命令

nslookup域名

Server(提供域名查询服务的服务器)

Adress(上述服务器的IP)

Name:

要查的域名名称

Address:

所查域名的IP

MRP、闭环MRP、MRP2、ERP

MRP:

无聊需求计划。

制定相关物资需求表,可以及时采购,降低库存。

能计算物资需要的时间和数量。

闭环MRP:

考虑到了生产能力和采购条件,并添加计划修改功能。

除了物料需求计划还有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采购计划。

MRP2:

制造资源计划。

CRM:

客户关系管理。

至少具备三个功能模块:

1.自动化的销售

2.自动化的市场营销

3.自动化的客户服务

电子商务的4种模式:

B2BB2CB2GC2C

B:

business企业;C:

Customer顾客G:

govrment政府

系统安全

1.按粒度从粗到细排序为系统及安全、资源访问安全、功能性安全、数据域安全。

2.数据域安全可以细分为记录级数据域安全和字段级数据域安全。

3.系统级安全是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进度安排的计算题

1.关键路线:

历时最长的路线是关键路线

2.工期的最短时间是关键路线的时间

3.要想缩短工期只能缩短关键路线上的工序

三点估算法

工期=(最快工期+4正常工期+最慢工期)/6

偏差=(最快工期-最短工期)/6

偏差控制

EV:

(EarnedValue)挣值实际完成的工作×预算值

PV:

(PlannedValue)计划值计划完成的工作×预算值

AC:

(ActualCost)实际成本实际完成的工作所用的实际成本

CV:

(CostVariance)成本偏差CV=EV-AC>0表示成本可控,<0表示成本超支。

SV:

(ScheduleVariance)进度偏差SV=EV-PV>0表示进度提前,<0表示进度滞后。

CPI:

EV/AC>1成本可控<1成本超支

SPI:

EV/PV>1进度提前<1进度滞后

沟通管理中潜在的技术影响因素

1.对信息需求的紧迫性。

2.技术是否到位。

3.预期的项目人员配备。

4.项目时间的长短。

5.项目环境。

阻碍有效沟通的因素

1.沟通双方的物理距离

2.沟通的环境因素

3.缺乏清晰的沟通渠道

4.复杂的组织结构

5.复杂的技术术语

6.有害的态度

沟通管理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1.项目干系人沟通需求

2.对要发布信息的描述,包括格式、内容和详尽程度。

3.信息接收的个人或组织。

4.传达信息所需要的技术或方法,如备忘录、电子邮件、新闻发布等。

5.沟通频率、如每周沟通等

6.上报过程,对下层无法解决的问题,确定问题上报的时间要求和管理链接。

7.随项目的进展对沟通管理计划更新与细化的方法。

8.通用词语表。

进度控制的内容

1.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2.对造成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3.查明进度是否已经改变

4.在实际变更出现时对其进行管理

成本控制的内容

1.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2.确保变更请求获得同意。

3.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实际的变更。

4.保证潜在的费用超支不超过授权的项目阶段资金和总体资金。

5.监督费用绩效,找出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6.准确记录所有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7.防止错误的、不恰当的或未批准的变更被纳入费用或资源使用报告中。

8.就审定的变更,通知利害关系者。

9.采取措施,将逾期的费用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对合同变更的控制

1.合同变更控制系统规定合同修改的过程,包括文书工作、跟踪系统、争议解决程序以及批准变更所需要的审批层次

2.合同变更控制系统应当与整体变更控制系统结合起来。

范围控制的内容

1.确定范围变更是否已经放生

2.对造成范围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确保这些变更得到一致的认可。

3.当范围发生变更时,对实际变更进行管理。

/

项目整体变更的内容

1.识别可能发生的变更

2.管理每个已识别的变更

3.维持所有基线的完整性

4.根据已批准的变更,更新范围、成本、预算、进度和质量要求,协调整体项目的变更

5.基于质量报告控制项目质量使其符合标准

6.维护一个及时精确的关于项目产品及其相关文档的信息库直至项目结束。

项目机会的选择过程

1.识别机会

2.评估机会和组织战略的适配性

3.分析成本收益和风险

4.规划和选择一个项目组合。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组成及其作用

1.基于初步项目范围说明说准备一个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说的过程(指导如何进行范围定义)

2.从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的过程(指导如何制作WBS)

3.详细说明已完成项目的可交付物是如何得到正式的确认和认可,以及活得与之相伴的WBS的过程。

(指导如何进行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