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249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docx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

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

3.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2。

 

图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准备

3.2.1技术准备

为了科学有序组织施工,应认真、细致地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一般应着重分析:

工程的坐标位置与实际地质条件是否符合;桩基设计是否符合当地施工条件;需要的特殊材料货源能否解决;哪些部位的施工对工期影响较大:

施工的技术水平能否达到要求;对设计中有那些合理化建议,以及现场试桩的位置、数量等,并应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了解沉桩数量、沉桩深度,熟悉地质资料,并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沉桩方法和选择沉桩机械。

(2)管桩施工前应作打桩试验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数量不得少于2根。

(3)作出桩位编号图、桩位施工顺序图、主要工艺操作过程的要求,对拟用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鉴别认可,编制进度计划,制定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3.2.2劳动力准备

建立工地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班、组,组织劳动力进场,进行计划和技术交底。

3.2.3物资准备

材料、构件、机具、设备等是保证施工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

所有物资的准备必须在开工之前准备就绪。

3.2.4现场准备

(1)沉桩前要处理好高空、地下和地上障碍物和地下电缆、坟、沟、坑以及地下旧有建筑、地下管网等。

(2)作好“三通一平”工作,即水通、电通、道路通。

打桩机行走路线要平坦坚实,否则打桩机移动困难,增加辅助工作、降低工作效率,由于路面不平往往难于使打入的桩保持垂直,影响工程质量。

场地平整范围,一般为建筑物基础以外的4~6米以内的整个区域。

地面坡道不大于1%,地基承载力不小于l00kPa,若地基太软,则可准备12~14mm厚,4×6m钢板两块,四角割以φ30-40mm眼,拴以l5mm钢丝绳,以倒换垫路。

(3)抄平放线。

首先采用光电测距仪和精密水准仪从测网控制点引入,放出建筑物的轴线,再以轴线控制桩定出基础的每个桩位(样桩),其偏差不得超过20mm。

周围至少设8个桩控制点。

控制点离建筑物最好15m以上,以减轻受打桩振动和挤土效应而影响桩位的准确性。

(4)设置水、电源、安装配电箱、电闸箱等。

(5)进桩应尽量堆放在桩机前进方向的右侧,一次就位,并要求上下桩配套供应,堆放在坚实地上。

运到现场的桩应按要求进行质量复查,不符合标准的桩严禁使用。

(6)按照沉桩机的数量,每台沉桩机配备电焊机两台,以及其它小型工具如经纬仪、线坠、大锤、刷子、电缆线等。

(7)准备好接桩用角钢、焊条、沥青漆、柴油、硫横胶泥,以及桩垫材料如木料、草垫、旧钢丝绳等。

(8)组织打桩机的打桩架、起重架的组装、穿钢丝绳、打桩机配件安装等。

3.3沉桩机械设备

沉桩机械要根据土质、工程大小、桩的种类、规格、尺寸、施工期限、现场水电供应等条件来选择。

应注意研讨明确其适应性,使机械能够增进施工效率,提高全面的施工技术水平。

3.3.1桩锤

桩锤可分为坠锤、机动锤两大类:

坠锤有穿心锤及龙门锤两种,机动锤有各型单动汽锤、复动汽锤、柴油打桩锤及震动打桩锤。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使用筒式柴油打桩锤,其构造如图3,其技术规格见表3、表4。

3.3.6桩帽

桩帽承受锤击保护桩顶,并在沉桩时保证锤击力作用于桩的中轴线而不偏心。

它要求构造坚固,垫木易于拆换和整修。

桩帽的尺寸应与锤底、桩顶及导向杆吻合,顶面与底面均应平整与中轴线垂直,并应附有挂千斤绳的耳环,以便起吊。

柴油锤桩帽的耳环千斤绳的长度应满足桩锤铁砧在受锤击时的伸缩量。

桩帽与桩顶之间必须填充缓冲材料,在锤底与桩帽间辅挚以如橡木、树脂等硬质材料:

在桩帽与桩顶之间辅以编织的草垫等软质材料。

桩垫厚度取决于桩的形式和土壤的软硬程度。

3.3.7送桩

桩头仍须继续沉入时,则必须使用送桩。

送桩器一般由钢板制成,其长度为桩锤可能达到的最低标高与预计桩顶沉入的标高之差,再加上适当的余量。

焊接的钢送桩器应进行热处理增强其刚度,其结构强度应高于桩身的强度。

送桩与桩身的连接:

如用送桩沉桩而最后桩顶仍在地面或水面以上,或送桩器随桩头沉入土中而土方须挖除的,则送桩与桩头可用螺栓连接拧紧;如基坑中的水暂时不抽干,或土方暂时不挖,送桩与桩头的连接螺栓拆除有困难,可用长螺栓通过下法兰盘孔眼插入桩头法兰盘的孔眼不上螺栓,待桩沉运至标高后即可将送桩从水中或泥中拔出,此种活节送桩方法非在不得已时不宜使用。

安装送桩时必须与桩身吻合在同一中轴线上,否则送桩器和桩头受偏心锤击均易损坏。

特别在锤击斜桩时更应注意。

钢送桩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必须检查其垂直度,如偏心大于l∶350时应立即修理。

应尽量避免用短节混凝土管桩作为送桩器使用,已作为送桩用的短节管桩,也不应作为正式桩基。

3.4试桩

沉桩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在原位处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先进行试桩,进行沉桩工艺试验和单桩承载力试验,原则上应由施工单位配合具有专业资质的桩基检测研究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3.4.1试桩目的

(1)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

(2)决定桩的入土深度,使桩能有足够的承载力。

(3)核实最终贯入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确定射水沉桩最后锤击的深度。

(5)验证沉桩动力公式在该工点地质条件下的准确程度。

(6)试桩所使用的设备和方法和实际沉桩所使用者应相同,并作出详细记录。

(7)确定沉桩是否需要桩靴,和正确的接桩方法。

(8)查明沉桩时地质是否有假极限或假吸入现象。

3.4.2试桩数量

施工阶段的试桩数量:

工艺试验由施工单位制定并经相关单位批准后实施;静压试验在同一地质情况时为总桩数的1%,但不得少于2根,静推和静压试验根据设计部门要求办理。

3.4.3试桩准备

做静压试验的桩,如果桩头破损,应将破损段凿除后修补平整。

按设计要求,或于直接受力部位填充混凝土。

在冬季试桩时,应将桩的侧面冻土全部融化。

其融化范围静压或静拨试验时,离试桩侧面不小于1m:

静推试验时,应不小于2m。

融化状态应保持到试验结束。

在结冰水域做试验时,桩与冰层之间应保持不小于l0cm的间隙。

试验用的各种测量仪表、千斤顶等,在使用前应进行校验。

测桩必须牢固可靠,设于不受试桩及锚桩位移影响的位置,其净距不宜小于试桩桩径的5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倍。

固定测量仪表的基准梁,应有相当的刚度。

.并应避免日照和雨淋。

测量位移仪表在桩的对称位置设置,数量不少于2个。

3.4.4工艺试验和冲击试验

(1)目的。

1)检验桩沉入土中的深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选定桩锤、衬垫及其参数。

3)选定射水设备和射水参数。

4)查明打桩中土质有无“假极限”或“吸入”现象。

并确定是否要复打,以及从停打到复打之间的间隔时间。

5)确定施工工艺和停止沉桩的控制标准。

(2)沉桩结束至冲击试验的时间间隔。

如桩尖位于紧密的砂类土,或坚硬的粘性土,不少于一昼夜:

沉入砂土或粗砂的基桩,沉桩完毕至少须经过三昼夜:

沉入饱和的粉、细砂或粘性土的基桩,沉完桩后至少经过六昼夜。

(3)试验程序和注意事项。

1)选用单动汽锤或筒式柴油锤,可参照表8。

3)试验过程记录。

用坠锤、单打锤沉桩,记录每下沉lm的锤击数和全桩的总锤击数;最后加打5锤,记录桩的下沉量。

算出每锤平均值,作为停打贯入度,单位以mm计。

用柴油锤、双动汽锤沉桩。

记录每下沉lm的锤击时间和全桩的总锤击时间;在剩余lm左右时,记录每l0cm的锤击时间,取最后l0cm的每分钟平均值作为停打贯入度,单位以mm计。

4)最终贯入度的取值。

对于坠锤、单动汽锤,取复打最后5锤的平均值:

对于柴油锤、双动汽锤,取复打最后锤击l0cm所需时间每分钟的平均值。

5)复打应用停锤时同一设备及同一落锤高度。

弹性衬垫的状态也应尽量与停锤时相近。

复打应达到的贯入度要小于或等于停打贯入度。

6)复打应经“休息”后进行。

“休息”时间按土质不同而异,可由试验确定,一般不宜少于下列天数:

桩穿过砂类土,桩尖位于大块碎石类土或紧密的砂类土,或坚硬的粘性土上,不少于l昼夜;在粗、中砂和不饱和粉细砂里,不少于3昼夜;在粘性土和饱和粉细砂里,不少于6昼夜。

3.4.5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用来确定桩的承载力和单桩下沉量,并校核冲击公式的实际安全系数,它应在冲击试验后立即进行。

而对于斜桩在作静压试验时,应加轴向荷载。

记录如表10。

(1)加载装置

一般的混凝土管桩的静压试验装置,可用型钢组装成简易的加载平台:

一种是分次递加荷载的平台见图5中图a,另一种是一次加载至破坏荷载,然后利用千斤顶逐级加载的平台见图5中图b。

如要求加载较大时,可用锚桩组合梁以千斤顶加载的方法,见图5中图c。

锚桩应不少于4根,如入土较浅或土质松软时,应增至6根,锚桩入土深度应不小于试桩的入土深度。

测桩与锚桩的最小净距1.6m;试桩间的最小净距为2.4m。

如混凝土管桩的桩头已经截断而仍须做静压试验时,可将用做锚桩的正式基桩和试桩的主筋,均焊以带钢筋的完整的法兰盘(可利用截下并凿除混凝土的废桩头),用作组拼悬挂装置。

在试桩新焊的法兰盘下面与已截断的桩头之间灌注与桩身同等强度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安放千斤顶底座。

待钢筋混凝土垫块达到设计强度,即可进行静压试验。

试验完成后,试桩上补灌的钢筋混凝上垫块,如无损伤可不凿除,完整的留在承台座板内。

其余锚桩切割法兰盘后保留原有的主筋经过检验合格后,按原设计要求的形式打入承台座板内。

在河滩上用锤击辅以射水沉入的管桩,由于土壤恢复程度不同,虽经复打,过一阶段,发现有些桩仍达不到要求的承载力。

若再锤击可能导致管桩的破损,倘逐根进行锚桩的静压试验又不可能时,遇此情况可采用桁架静载压试验检验方法,桁架式的压架除能走行外,其压试原理与图5中图c所示基本相同。

(2)观测装置。

可使用挠度仪、千分表、游标卡尺、杠杆指针或其它设备进行观测,精度要求达到0.1mm。

观测装置应安设两套,分装于试桩的两个相反方向。

游标卡尺及圆盘的观测装置应使在试验的全部过程中能得出连续的记录。

最好避免测程的中途倒换,如必须倒换应订出妥善措施。

(3)加载及卸载。

静压试验加载方法采用单循环加载法。

试桩载重可取最大设计荷载乘以安全系数。

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时,这一荷载可减少l0%。

试桩加载:

应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加载一般为预计极限荷载的l0%。

位移量观测时间:

位移量未达到稳定时,不得进行下一阶段的加、卸载。

每阶段的观测时间:

在第一小时内加完荷载立即观测,以后每隔l5min观测一次:

第二小时内每隔半小时观测一次;第三小时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

1)稳定的标准。

每一阶段载重的位移量,在下列时间内如不大于0.1mm时,即可视为稳定:

砂类土最后30min;

粘性土最后1h;

这一阶段稳定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加载。

2)加载的终止及极限荷载的取值。

当试桩全部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同时这一阶段的位移量大于前一阶段位移的五倍时,加载即可终止。

取终止荷载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总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本级荷载加上后一昼夜未达稳定,加载即可终止,取终止荷载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在大块碎石类土、紧密砂土以及坚硬的粘性土中,总位移量小于40mm,但荷载已大于设计荷载乘以安全系数,加载即可终止,取此时的最大荷载量为极限荷载。

3)容许荷载。

容许荷载等于将极限荷载除于安全系数m。

对于永久性建筑m=2;对于临时性建筑m=1.5;如因结构上的要求,必须限制其下沉量时,应适当考虑下沉量来规定容许荷载。

先作静压试验,后挖基坑的桩,应以试验所得的极限承载值中减去从地面至开挖后的基底面该段高度内土壤对桩身的摩擦力的极限值,再据以计算容许承载值。

若是水中沉桩,计算极限承载力时也应扣除河床面至最大冲刷线问的一段高度内的摩擦力。

4)卸除载重。

卸除载重应分阶段进行。

每阶段卸载量可为两个阶段的加载量。

卸载后桩的弹性位移值,应在每阶段卸载后l5min后测读。

卸载至零后至少在2h内,仍应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

但因桩尖处土的类别不同,测读时间也有区别:

桩尖下为砂类土则开始的半小时内,每15min测读一次:

桩尖下为粘性土则开始一小时内,每15min测读一次。

(4)静载试验注意事项。

1)利用已完成的桩作锚桩,用常备式钢梁、工字钢叠合梁、或用高强度钢材特殊设计的钢梁,应根据最大试验荷载,验算反力梁的强度和挠度。

2)如用已有的基桩作锚桩,不允许损坏桩身。

3)验算锚桩的抗拔能力时的极限摩阻力,应取比桩受压时极限摩阻力为低的值。

4)当采用加载平台时,每件压重以及平台的自重均应标定,需要时用颜色标明,易于计算。

为了安全操作,在专设的防护垛上安置楔块,楔块在传递荷载时撤除。

5)使用的千斤顶必须逐台加以标定。

在标定时所使用的压力表、油管、电动油泵、人工手摇泵等应与试验时基本相同。

6)观测桩的沉降量一般采用百分表测量。

桩身位移量超过百分表量程范围时,应及时调整百分表位置。

调表前后的读数必须衔接。

并随时检查百分表是否灵敏,支架是否稳定。

7)预计千斤顶的顶起量,力求避免在一次试验的中途松顶加垫。

估计时应考虑0.5~1.0倍的观测余量。

8)为减少有效顶程的损失,可采用以下措施:

试验前先用千斤顶加压,消除垫材、栓孔等处的压缩变形及空隙,然后将千斤顶松回,加填已压实的垫材、空隙,增强试验设备的结构刚度。

9)试桩的下沉将使千斤顶降压,必须不断观察压力表,可从联通的手摇泵随时加压,以维持其每阶段的加载量不变。

10)应随时检查加载设备情况,注意若有变形,倾侧或声响等异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随时检查观测设备的运转与指示部分的灵敏度,有无障碍,以及固定部分的稳定性。

(5)静载试验成果评定

对已取得的到成果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评定。

单桩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见表10。

表10单桩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

工程名称试验日期试桩号天气:

(含温度、湿度)

(kN)

观测时间

时分

间隔时间

(min)

读数

沉降(mm)

备注

表1

表2

表3

表4

平均

本次

累计

试验:

记录:

计算:

复核:

3.5沉桩顺序

沉桩顺序应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土层情况、桩距的大小、斜桩的方向、桩架移动的方便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同时应考虑使桩入土深度相差不多,土壤均匀挤密。

一般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从中间分向两边或周边进行;当基坑较大时,应将基坑分为几段,而后在各段内分别进行,沉桩应避免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免中间土壤被挤密,造成桩的贯入困难,在亚粘土和粘土地区应避免按一个方向前进,使土向一边挤压,而使桩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当桩距大于四倍桩径时,可不受此顺序限制。

如果在沉桩施工附近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则沉桩顺序应背着被保护的建筑物方向进行或采取跳打的方法,以免沉桩时的挤土对其造成危害。

群桩的沉桩顺序见图7。

 

图7群桩的沉桩顺序图

3.6沉桩施工

桩机进场后,先铺设垫轨(如是履带式吊车桩架则无此道工序)安装打桩机和设备,接通电源和水源或燃炉升火试机,然后移机至起点桩就位,桩架应力求平稳。

预应力管桩的起吊就位,可利用桩架附设的起吊装置吊桩就位或配备起重机送桩就位。

沉桩记录如表11。

表11沉桩施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桩类型及桩长:

设计桩顶标高:

(M)施工日期:

年月日

桩机类型及编号:

压力表读数与压力值换算关系:

施工单位:

入土深度

(m)

桩号

自地表起压桩时压力表读数(MPa)

最终

压力

(kN)

最终桩

顶标高

(m)

2

4

6

8

10

12

14

16

1

2

3

记录员:

审核:

技术负责人:

3.6.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起吊、搬运和堆放

(1)起吊。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达到吊搬要求的强度,而且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后方可吊搬,达到设计标号方可使用,预应力混凝上管桩在起吊和堆放时多采用2个支点,较长的桩也可采用3个或4个支点,支点位置原则按各支点中最大负弯矩与支点间桩身最大正弯矩相等的条件来确定。

(2)搬运。

可采用超长平板拖车或轨道平板车搬运,桩搬运时其支承点和吊点的偏差不大于20cm,支承点位置如相差太大,应检验桩的应力。

运输时应将桩捆载稳固,使各支点同时受力。

(3)堆放。

堆存桩的场地应靠近沉桩地点,场地应平整坚实,做好必要的防水措施,防止湿陷和不均匀沉降。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桩,应考虑使用的先后,分别堆放。

堆放支点和吊点相同,偏差不大于20cm,当桩须长期堆放时,为避免桩身挠曲,可采用多点支垫,各支点应均匀放置,各垫木顶面应在一水平面上,多层堆放时,各层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堆放层一般不宜超过4层。

3.6.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提升就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运到桩架下,首先绑好吊索将管桩水平地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桩长的一半加0.3~0.4m)后,提升其中的一组滑轮使管桩渐渐下降从而使桩身旋转到垂直于地面的位置,桩尖离地面0.3~0.5m,桩身呈垂直状态后既可送入龙门导杆中,用桩架的导滑夹具或用箍筋将管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柱中,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的样桩,用手扶正使管桩缓缓插入土中,待桩位及垂直度用架设在下面和侧面的经纬仪校正后,即可将锤和桩帽压在管桩上,同时应在管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并做好记录

3.6.3打桩作业

沉桩前应对桩架、桩锤、动力机械、压缩空气管路等主要设备进行检查,如有不妥立即改正处理或更换。

开始沉桩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的垂直情况,待其一致后即可按要求进入正常沉桩.但在打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锤击沉锤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桩头衬垫。

桩帽的作用是保持桩头正位,避免锤击应力集中和锤击偏心,使打桩时的打击应力得到缓冲和均匀分布,以延长撞击的持续时间和桩的贯入,桩帽在桩头上要套得松些以使桩头能够转动,但也不要套的太松,以免影响桩帽、桩身和桩锤的轴线重合。

(2)适宜的打桩衬垫既可以延长桩锤打在桩头的接触时间还可以增加打桩贯入力,也不会降低贯入度,当桩身较短,桩靴下阻力一般时,可用8-l0cm厚的木垫,当向很软的土层施打长桩时则应用15~20cm厚的木垫,当木垫被打硬、烧坏或打破砸裂产生不平等情况,都应及时更换。

对于每一根桩原则上都应该是各使用一个新垫。

对极难打入的管桩,在同一根桩的沉桩过程中,也可适时的更换新垫。

(3)打桩开始时,通过观测校进桩的竖直线或斜桩的规定倾斜度,打桩一开始就应妥为保持好正确的垂直轴线,以避免桩头受偏打,建议采用固定式导杆,横轴线与导杆轴线脱离平行时,要立即纠正。

除在打桩开始时,可在导杆支座处,垫进楔块以校正桩轴线之外,管桩一经打入地下后,就不能再从桩头上或从接近桩头处来校正桩的位置和方向,以免使桩受到损害。

要保证桩顶平面确实垂直桩身轴线,桩顶不得露出有钢绞线头或钢筋头,对于桩头的棱边和隅边,则要做出小斜角,打桩中要经常观察桩锤有无偏打和有无错位、衬垫有无不平、桩帽有无晃动,因为这些易引起桩头的破裂。

(4)如果打桩开始时的土层阻力很小时,要降低桩锤的锤击速度。

在预估的软土层中打桩时或在出现容易打进的情况之下,都应降低锤击速度,以免产生致裂拉应力。

在施打长桩通过软土层时,降低锤速尤为有效;如果混凝土桩是采用预钻孔法或射击水法下沉就位的,则需要在肯定桩靴已确实落进孔底的有相当阻力的实土层之中,才能施以充分的打击能量,打桩落实;射水沉桩时,要避免在桩靴附近或桩靴下边射水,因为这将冲空桩靴底部或减弱阻力,对于许多砂层沉桩来说,最好使用大型桩锤打下,而不宜采用射水与锤击并用的施工法。

(5)每根桩一经开打原则上就不能中断应连续直至打完。

确定“停打”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控制项目,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控制,因为打桩中断一定时间或桩的深度不够,桩周土质将趋于密实,摩阻增大不易桩的贯入,同时可能导致桩被打坏。

打桩的停打深度,原则上是要使桩靴贯入持力层(非岩石层)内2~3倍的桩径程度。

可以认为在N≥l0~15的粘土层中或在N≥30的砂层中,一般是难于将预应力混凝土桩打击贯入2m以上的。

当贯入度太大时要防止误打穿透,为此可在开口桩靴上设置十字钣或桩鞋,或采用半闭口桩或全闭口桩靴。

如停打的持力层很厚时,可在每桩打入3~5mm的贯入量下连续打进管径的2倍深度,并在每锤约沉入2mm时停打。

在坚硬的持力层中可向此层内打入桩径的1~2倍的深度;如持力层不太坚硬但同一个持力层的延续很深时,则可打进桩径的5~10倍的深度。

每根桩的容许打击次数随桩种、长度、形状、地基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不可能作出统一规定,但一般不宜超过表12的数据。

表12桩的容许打击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限制打击次数

2000以下

最后l0m范围的限制打击次数

800以下

(6)为了降低打桩应力,对于所需的打击能量,要使用重锤低打,而不是采用轻锤高打。

应严格控制各种桩锤的动能:

用坠锤和单动汽锤,提锤高度不宜超过50cm(控制单动汽锤的落锤高度调整装置);用双动汽锤时,可少开汽阀降低汽压和进气量,以减少每分钟的锤击数;用柴油机桩锤时,可控制供油量以减少锤击能量。

以后视桩的入土中的情况,逐渐加大冲击能量,至桩的入土深度和贯入度都符合设计要求时为止。

坠锤落距原则上限在2m以下,单动汽锤的落距原则上不大于0.6m。

为避免打坏桩锤和产生过热现象,要根据打桩机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控制连续运转时间和注油时间。

已沉好的各类空心管桩,应在桩顶临时加盖,防止人或物掉入以策安全。

一般不应利用已做好的基桩做地垅桩。

沉完一根桩后,应立即进行检查,确认桩身无问题,再移动桩架。

(7)沉桩施工应随时注意气候的变化,如遇暴雨和大风(超过5级)应停止沉桩作业,并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妥善处理。

如风力达到7级时,应采取稳住桩架等措施,必要时可放倒桩架。

在雷电季节施工时,应有防雷电的措施。

(8)打桩经验公式。

式中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kN);

Q——锤重(kN);

H1H2一一分别为打桩机最后30锤的锤落距、打桩过程中的锤落距(cm);

E——最后30锤平均每一锤的贯入度(cm);

N——打桩总锤击数(击);

——修正系数,非完全自由落锤取0.80,气锤、柴油锤取1.0;

——桩端阻力;

——桩侧阻力。

通常打桩过程的锤击数是岩土层密实程度、力学强度以及土质状态在动荷形式上的直接反映,打桩锤击数及贯入度与岩土力学性质是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建立关系式把单桩承载力与打桩锤击数及贯入度联系起来的。

该打桩经验公式是在总结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并与静载试验、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后,并根据动荷公式归纳出来的。

其估算结果要比规范公式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因为地质情况往往是多变的,局部地段会存在相对软弱或强度较高的岩土。

采用规范公式计算所采用的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通常是对整个场地的一个综合参数,往往难以反映出这些特殊情况。

而采用打桩公式来估算承载力,引入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的总锤击数及最后贯入度,既考虑了桩的实际侧阻力,也考虑了桩的端阻力,概念清楚,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实际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