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70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docx

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射模

第3章塑料模具设计

3.1塑料概述

3.1.1塑料的组成及特性

1.塑料的基本组成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助剂)组成的。

(1)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是塑料组成中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决定了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等。

(2)添加剂(助剂)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和着色剂等。

1)填充剂(填料)

填充剂在塑料中主要起两个作用:

一是减少树脂含量,降低塑料成本;二是能够改善塑料的性能,扩大了塑料的应用范围。

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树脂中加入钙质填料后,可得到价格低廉的具有刚性和耐热性的钙塑料;把玻璃纤维加入到塑料中,可大幅度提高塑料的力学性能;有的填充剂还可以使塑料具有树脂所没有的性能,如导电性、导磁性、导热性等。

填充剂有多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按其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填料、纤维状填料、片状填料等;按来源可分为矿物性填料、植物性填料、合成填料等;按功能可分为增量型填料、增强型填料、阻燃型填料、导电型填料、耐热型填料等。

常用的填充剂有木粉、碳酸钙、滑石粉、玻璃纤维、纸浆等。

塑料中填充剂含量一般为20%~50%。

2)增塑剂

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品种,使用增塑剂能够增加树脂的塑性、柔韧性和延伸性,改善成型性能。

降低刚性和脆性。

增塑剂的加入会降低塑料的稳定性、介电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在塑料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增塑剂的含量。

选用增塑剂的要求是增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好,不易挥发、化学稳定性好,光、热稳定性好,还要求无毒、无臭、无色、不易燃烧、价廉等。

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柠檬酸三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癸二酸二辛酯等。

3)稳定剂

在塑料中加入稳定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或降低树脂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产生有害的化学变化,提高塑料的耐热、耐光性能,延缓塑料材料的降解、老化过程,延长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选用稳定剂首先要求与树脂的相容性好,其次要求在成型过程中最好不分解,挥发性小,无色、耐油、耐化学药品等。

常用的稳定剂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等。

稳定剂用量一般为塑料的0.3%~0.5%。

润滑剂的含量一般小于1%。

4)润滑剂

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发生粘附,有利于脱模,改善塑料的流动性,减少磨擦,并提高塑料表面光泽程度。

润滑剂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

常用的润滑剂有硬酯酸、硬酯酸皂类、酰胺类、石蜡等。

5)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色母料,它能使塑料制件具有各种色彩,起装饰和美观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塑料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一般对着色剂的要求是:

性能稳定、着色力强、色泽鲜艳、分散性好,且具有耐热、耐光等性能。

着色剂包括颜料和染料。

颜料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着色剂用量一般为塑料的0.01~0.02%。

2.塑料的特性

(1)密度小,质量轻塑料密度一般在0.83~2.2kg/dm3之间,只有钢的1/8~1/4,铝的1/2。

(2)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塑料的强度和刚度比金属差,但塑料密度小,比强度(σb/ρ)相当高,尤其以各种高强度的纤维状、片状的金属或非金属为填料制成的增强塑料,其强度比一般钢材的比强度还高。

塑料的比刚度(又称比弹性模量,E/ρ表示)也较高。

(3)化学稳定性好塑料对酸、碱、盐、气体和蒸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作用。

(4)电绝缘性能好塑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电弧性。

(5)绝热、隔声性能好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热保温和隔声性能。

(6)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塑料的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耐磨性高、自润滑性好。

(7)成型性能好塑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用高生产率的成型方法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8)粘结性能好塑料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可以与其它非金属或金属材料牢固粘结而制成复合材料和结构零件。

(9)多种防护性能除上述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外,塑料还具有防水、防潮、防透气、防辐射、防震等多种防护性能。

有些塑料还具有特殊防护性能,如耐高温、耐超低温等。

3.1.2塑料的分类

塑料的品种很多,分类的方法也很多。

1.按塑料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分类

(1)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中树脂的分子是线型或支链型结构。

受热后能软化或熔融,可进行成型加工,冷却后硬化,成型为一定形状的制品。

若再加热,又可软化并熔融,可再次进行成型加工,如此可反复进行多次,可回收再利用。

其成型过程一般只有物理变化。

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塑料、聚酰胺、聚甲醛等。

(2)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中树脂的分子是呈立体网状结构。

受热之初,其分子结构为线型或支链型,可以软化或熔融,成型一定的形状,继续加热时,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最终呈体型结构,即固化成型。

如果再加热,不再软化,也不可回收再利用。

其成型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常见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脲醛塑料等。

2.按塑料的用途分类

(1)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一般只能作为非结构材料使用,它的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性能一般。

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六大品种,约占塑料总产量的80%。

(2)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

与通用塑料相比,产量小,价格较高,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能在较广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中使用。

常见的工程塑料有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塑料、聚砜、有机玻璃等。

(3)功能塑料

功能塑料是指用于特种环境中,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性能的塑料。

主要有医用塑料、光敏塑料、导磁塑料、高耐热性塑料及高频绝缘性塑料等。

这类塑料产量小,价格较贵,性能优异。

3.1.3塑料的工艺性能

1.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1)收缩性

塑件从温度较高的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或体积会发生收缩的现象,称为收缩性。

收缩性的大小可用相对收缩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收缩率。

收缩率分为实际收缩率Ss和计算收缩率Sj两种,其计算公式如下:

Ss=

×100%(3-1)

Sj=

×100%(3-2)

式中a-----模具或塑件在成型温度时的尺寸;

b-----塑件在室温时的尺寸;

c-----模具在室温时的尺寸。

在成型温度下塑件尺寸不便测量,再加上实际收缩率和计算收缩率相差很小,所以生产中常采用计算收缩率进行计算。

但对于大型及精密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时则采用实际收缩率。

(2)流动性

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充满模具型腔能力,称为塑料的流动性。

不同的塑料流动性各异,同一种塑料不同牌号其流动性也不同。

塑料的流动性差,成型时就不易充满模具型腔,故需要较大的成型压力才能成型;相反,塑料的流动性好,可以用较小的成型压力便可充满型腔。

但流动性太好,会在成型时产生严重的溢边。

热塑性塑料可用熔融指数和阿基米德螺旋线长度来表示流动性大小。

(3)结晶性

热塑性塑料按其冷凝时有无结晶现象,可分为结晶型塑料和非结晶型塑料(又称无定型塑料)两大类。

所谓结晶现象就是塑料由熔融态到冷凝过程中,分子由无次序的自由运动状态而逐渐排列成为正规模型倾向的一种现象。

属于结晶型塑料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甲醛、聚酰胺、氯化聚醚等;属于非结晶型的塑料有聚苯乙烯、聚碳酸酯、ABS、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一般来说,结晶型塑料是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非结晶型塑料是透明的。

但也有例外,如聚4-甲基戊烯-1为结晶型塑料,却有高度的透明性;ABS塑料属于非结晶型塑料,却不透明。

结晶型塑料一般使用性能较好,结晶时不大可能形成完全的晶体,一般只能有一定程度的结晶。

结晶度大的塑料密度大,强度、硬度和刚度高,耐磨性、耐化学性和电性能好;结晶度小的塑料柔软性、透明性好,伸长率和冲击韧性较大。

(4)热敏性

热敏性是指某些塑料对热较为敏感,在高温下受热时间长或受剪切作用力大时,料温增高而产生变色、降解、分解的特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塑料称为热敏性塑料。

如硬聚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甲醛、聚三氟氯乙烯等。

热敏性对塑料的成型加工影响很大。

为了防止热敏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分解等现象,一方面在塑料中加入一些抗热敏性的热稳定剂,并控制成型加工的温度和加工周期,另一方面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5)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塑料对水分子的亲疏程度。

按吸湿能力大小,塑料大致可分为吸湿、粘附水分及不吸水也不易粘附水分的两种。

塑料中含水量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然在高温、高压下水分变成气体或发生水解作用,导致塑料起泡、流动性下降、外观及力学性能不良。

因此对吸湿性强的塑料必须在成型前进行干燥处理。

(6)应力开裂及熔体破裂

有些塑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砜等对应力敏感,成型时易产生内应力并质脆易裂,塑件在外力或溶剂作用下即发生开裂,这种现象称为应力开裂。

为防止这种缺陷产生,一方面可在塑料中加入增强添加剂加以改性,另一方面应合理安排成型工艺过程和设计模具,如成型前的预热干燥,正确确定成型工艺条件,对塑件进行后处理,合理设计模具浇注系统和推出装置等。

还要注意提高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当一定融熔指数的塑料熔体,在恒温下通过喷嘴孔时,其流速超过一定值后,熔体表面发生明显横向裂纹,这种现象称为熔体破裂。

发生熔体破裂有损塑件外观及性能。

故在选用熔融指数较大的塑料时,应增大喷嘴、流道、浇口截面以减小注射速度,提高料温,从而防止熔体破裂现象的产生。

2.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1)收缩性

热固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与热塑性塑料基本相同。

在模具设计时应根据影响因素综合考虑选取塑料的收缩率,其收缩率的计算方法与热塑性塑料相同。

(2)流动性

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性通常用拉西格流动性来表示。

图3-1是拉西格流动性测定模。

将一定重量的热固性塑料预压成圆锭,将圆锭放入压模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测定塑料自模孔中挤出的长度(单位为mm),此即为拉西格流动性,数值越大流动性越好。

每一品种的塑料的流动性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以供不同的塑件及成型工艺选用。

塑料的流动性除了与塑料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模具结构、表面粗糙度、成型工艺条件等有关。

图3-1拉西格流动性测定模

1—凸模;2—凹模;3—模套;4—流料槽;5—加料室

(3)固化特性

热固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树脂发生交联反应,分子结构由线型变为体型,塑料由既可熔又可溶变为既不熔又不溶的状态,在成型工艺中把这一过程称为固化。

固化速度通常以固化1mm厚的塑料试样所需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s/mm。

固化速度与塑料品种、塑件壁厚、结构形状、成型温度、是否预热和预压等因素有关。

采用预压的锭料、预热、提高成型温度、增长加压时间,都能加快固化速度,但固化速度必须与成型方法和塑件大小及复杂程度相适应。

对于注射成型,要求在塑化、充模阶段化学反应要慢,而在充满型腔后则应加快固化速度。

结构复杂的塑件,固化速度过快,则难以成型。

(4)比容与压缩率

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松散塑料所占的体积,单位为cm3/g。

压缩率是指塑料的体积与塑件的体积之比,其值恒大于1。

比容和压缩率都表示粉状或纤维状塑料的松散程度,都可作为确定模具加料室的大小的依据。

比容和压缩率大,则要求加料腔大,塑料内部充气多,成型时排气困难,成型周期长,生产率低;比容和压缩率小,情况则相反。

但比容和压缩率太小,以容积法装料则会造成加料量不准确。

(5)水分及挥发物

塑料中水分及挥发物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塑料生产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及贮存、运输中吸收的;二是成型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副产物。

塑料中适量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在成型过程中可起增塑作用,利于提高塑料流动性,便于成型;塑料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过多时,会引起塑料流动性过大,易产生溢料,成型周期加长,收缩率增大,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组织疏松、裂纹等缺陷,性能降低;塑料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足时,会导致流动性不良,成型困难。

3.1.4常用塑料简介

1.热塑性塑料

(1)聚乙烯(PE)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属于烯烃类聚合物,是目前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品种,约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30%。

聚乙烯是无味、无毒的可燃白色粉末。

挤出的则呈乳白色,密度为0.91~0.98g/cm3。

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低温性;化学稳定性很好;还有很好的耐水性,长期与水接触,其性能保持不变;聚乙烯的成型性能也很好。

可以采用挤出、注射、中空吹塑、滚塑等多种成型方法成型塑料制品。

按合成时所采用的压力不同,聚乙烯的聚合方法可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所得到的聚合物相应地称为高压聚乙烯、中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

聚乙烯可用于制造电气绝缘零件,尤其是各种高频通信电缆和海底电缆;可用挤出成型生产各种管材、绳;可用于吹塑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可用注射成型生产机械零件和日用品等;还可以制成防油脂、防湿的涂覆纸。

(2)聚丙烯(PP)

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聚丙烯是无味、无毒的白色蜡状透明塑料,密度为0.90~0.91g/cm3,是通用塑料中最轻的一种。

与聚乙烯相比,透明性更高,但透气性更低。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易于成型,具有聚乙烯的所有优良性能,比聚乙烯坚韧、耐磨及耐热,并具有聚乙烯不具备的性能。

聚丙烯可用来制造家电零部件,如洗衣筒、电冰箱内箱、电风扇等;机械零件,如齿轮、泵的叶轮等;化工设备中的法兰、管接头、阀门配件等;日用品,如包装和食品用的薄膜及容器等;此外,还可用于挤出电线电缆、管材、板材等。

(3)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树脂是线型结构、非结晶型的高聚物,聚氯乙烯是热塑性通用塑料中耗能和生产成本最低的品种,应用广泛。

目前世界产量仅次于聚乙烯。

聚氯乙烯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通常不易燃烧,离火即灭。

常用的聚氯乙烯有硬聚氯乙烯和软聚氯乙烯。

硬聚氯乙烯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增塑剂,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介电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抗酸碱能力强,但耐热性不高。

其脆化温度低于-50~60ºC,在75~80ºC之间变软。

软聚氯乙烯含有较多的增塑剂,其柔软性、断裂伸长率、耐寒性、耐光性增加,但脆性、硬度、强度降低。

聚氯乙烯是无定形高聚物,没有明显的熔点,加热到120~150ºC时具有可塑性,它的热稳定性差,在一定温度下会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HCI)放出,促使其进一步分解变色,因此需加入碱性稳定剂防止其分解,它的使用温度范围也较窄,一般在-15~55ºC之间。

聚氯乙烯可用于生产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鼓风机等耐腐蚀零件;聚氯乙烯的硬板广泛用于各种贮槽的衬里、建筑物的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由于电绝缘性能优良而在电气、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插座、插头、开关、电线电缆等;可用于制造雨衣、玩具、人造革等日用品。

(4)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第四大塑料品种。

聚苯乙烯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并有光泽的非结晶型高聚物,密度为1.05g/cm3。

聚苯乙烯透明性好,透光率高,光学性能仅次于有机玻璃;电性能优良,是理想的高频绝缘材料;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醇、油、水等的能力较强。

但对氧化剂、苯、酮类、酯类等抵抗能力较差;耐热性不高,易燃,使用温度为-30~80ºC;耐磨性较差,质脆,耐冲击性较差;导热系数小。

聚苯乙烯成型性能优良,在工业上可制作仪表外壳、电视机外壳、灯罩、化学仪器零件、透明模型等;在电气方面可用作良好的绝缘材料、接线盒、电池盒、高频插座等电气零件;在日用品方面广泛用于包装材料、各种容器、玩具等。

(5)ABS塑料

ABS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种工程塑料。

ABS塑件外观为粒状或粉状,颜色微黄,无毒、无味、不透明,可燃烧,但燃烧缓慢且有特殊刺激性气味,密度为1.02~1.20g/cm3。

ABS塑料具有三种组合成分的综合性能,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电性能和较高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和耐水性;有较高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易于着色。

ABS几乎不受酸、碱、盐及无机物的影响,溶于酮、醛、酯中,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

ABS的热稳定性差,热变形温度为93ºC,脆化温度为-27ºC,使用的温度范围为-40~100ºC,且ABS的耐候性和耐紫外线性能也差。

ABS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成型性能,因此应用广泛。

在机械工业上可用来制造电池槽、管道、电机外壳、冰箱衬里、仪表壳、齿轮、泵叶轮、把手和轴承等;在汽车工业上可制造汽车仪表盘、扶手、汽车挡泥板、加热器等;还可用于轻工和日用品,如纺织器材、家用电器外壳、玩具、文教体育用品、食品包装容器等。

(6)聚酰胺(PA)

聚酰胺通称尼龙,我国的商品名称为“锦纶”,消费量居工程塑料的首位。

尼龙本身无毒、无味、不霉烂。

尼龙的品种很多,如尼龙1313、尼龙1010、尼龙610、尼龙66、尼龙9、尼龙6等。

尼龙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硬度、耐磨性比一般塑料有显著提高;尼龙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耐油性、耐化学性能良好,对酸、碱、盐性能稳定,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和油脂。

但尼龙的吸水性强,收缩率大;电性能也不是很好;热稳定性较差,一般只能在80~100ºC之间使用。

由于尼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工业上可用作耐磨零件和传动零件,如轴承、齿轮、滑轮、滚子、衬套、铰链等;制造电气零件,如电器线圈骨架、垫片、支架、外壳等;还可用作阀座、密封圈、薄膜及日用品等。

(7)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在工程技术领域应用广泛,仅次于聚酰胺。

聚碳酸酯本色微黄,无毒、无味,密度为1.2g/cm3。

聚碳酸酯力学性能优良,其抗拉和抗弯强度与聚酰胺和聚甲醛相当,抗冲击和抗蠕变性能突出,耐热性、耐寒性、耐气候性及电性能都很优良,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吸水性较小,透光率高。

但耐疲劳强度低,耐磨性较差。

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光学、医药等各领域。

在机械工业中用于制造传递中、小负荷的零部件,如齿轮、蜗轮、蜗杆、轴、凸轮等,还可制造转速不高的耐磨件,如轴套、导轨等;在电器、电子工业中可用于各种绝缘接插件、管座、计算机和电视机的零部件;利用透光率高,可制造大型灯罩、门窗玻璃等;还可制造医疗器械。

2.热固性塑料

(1)酚醛塑料(PF)

酚醛树脂是酚类与醛类经过缩聚反应而得到的高聚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热固性塑料。

硬化后的酚醛树脂呈琥珀玻璃态,耐矿物油、硫酸、盐酸,但不耐强酸、强碱及硝酸;酚醛树脂质脆,表面硬度高,刚度大,尺寸稳定、耐热性好,能在150~200ºC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在水润滑条件下有极低的磨擦系数(0.01~0.03)。

根据酚醛塑料所用添加剂不同,可分为酚醛塑料粉、纤维状酚醛塑料、层状酚醛塑料。

酚醛塑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常用于压缩成型。

酚醛塑料粉广泛用于压制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电器、高频无线电的绝缘结构零件。

纤维状酚醛塑料广泛用于制造耐磨零件,如齿轮、轴承、滚轮、凸轮和等;制动零件,如离合器和制动器中的磨擦片或制动块等;电子、电器中的线圈骨架、开关、支架、绝缘柱等零件。

层状酚醛塑料可进行层压或卷绕成板、管、棒材及其他塑料制品。

(2)氨基塑料

氨基塑料是以氨基有机化合物与醛类经缩聚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加入各种添加剂的塑料,主要包括脲—甲醛塑料(UF)、三聚氰胺—甲醛塑料等。

脲—甲醛塑料可以脲—甲醛树脂为基础制成脲—甲醛压塑粉、层压塑料、泡沫塑料和粘合剂。

脲—甲醛压塑粉价格便宜,表面硬度高、耐油、耐磨、耐弱碱和有机溶剂,但不耐酸;易着色,外观明亮,颜色鲜艳,半透明如玉;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电弧性。

但耐火性差,吸水性强。

可制造一般的电绝缘零件和机械零件,如插头、插座、开关、旋钮、仪表壳等;也可用于制造日用品,如钮扣、塑料碗等;还可作为木材胶合剂,制造胶合板和层压塑料。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同样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耐电弧性;表面硬度高于酚醛塑料,不易污染,不易燃烧;耐水性好,耐热性比脲—甲醛塑料高,采用矿物填料时可在150~200ºC长期使用。

但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制造成本高。

这类塑件可用于制造电子、电器零件以及电绝缘零件,如各种电子元件、照明零件、开关、防爆电器设备配件和电动工具绝缘件等;还可作为装饰板的粘合剂。

(3)环氧树脂(EP)

环氧树脂是含有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环氧树脂的品种很多,其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具有电绝缘性能好、耐热、收缩率小、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固化过程中没有副产物放出等成型特性,其缺点是耐气候性、耐冲击性差,质地脆。

环氧树脂主要用作粘合剂(“万能胶”的主要成分)、浇铸塑料、层压塑料、涂料、压制塑料等。

它可以粘结各种材料;灌封和固定电子元件及线圈,浇铸固定模具中的凸模或导柱导套;经环氧树脂浸渍的玻璃纤维可以层压或卷绕成型各种制品,环氧树脂制成板几乎垄断了印刷电路板;加入增强剂的环氧树脂塑料,可压制成结构零件;还可作为防腐涂料。

3.2塑料制件的设计

塑料制件设计视塑料成型方法和塑料性能不同而有所差异,本节主要讨论具有代表性的,产量最大、结构复杂的注射、压缩、压注成型塑件的设计。

塑料制件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为了得到合格的塑料制件,除合理选用塑料材料外,还必须考虑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塑件形状、结构应尽可能地做到简化模具结构,符合成型工艺特点,从而既保证塑件顺利成型,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设计塑料制件时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老化性和耐热性等。

(2)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收缩性等。

(3)塑件的形状结构应力求简单,且有利于充模流动、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

(4)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模的复杂程度。

(5)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

塑料制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塑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形状、壁厚、斜度、加强肋、支承面、圆角、孔、螺纹、齿轮、嵌件、标记、符号及文字等。

3.2.1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1.尺寸

这里的尺寸是指塑件的总体尺寸,而不是壁厚、孔径等结构尺寸。

塑件尺寸的设计受塑料流动性的影响。

对于流动性差的塑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薄壁塑件,在注射模塑和压注模塑时塑件尺寸不宜设计得过大,以免不能充满型腔或形成熔接痕,影响塑件的外观和强度。

另外,压缩模塑的塑件尺寸受到压机最大压力及台面尺寸的限制;注射模塑的塑件尺寸受到注射机的注射量、锁模力及模板尺寸的限制。

2.精度

塑件的尺寸精度是指所获得的塑件尺寸与设计尺寸的符合程度。

影响塑件精度的因素十分复杂,除与模具制造精度和模具磨损有关外,还与塑料收缩率的波动、成型时工艺条件的变化、飞边厚度的变化、脱模斜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塑件精度确定应合理,尽可能选用低精度等级。

表3-1为我国工程塑料模塑塑件尺寸公差的国家标准GB/T14486—93。

塑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MT,公差等级分为7级,每一级又分为A、B两部分,其中A为不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尺寸的公差,B为受模具活动部分影响尺寸的公差。

该标准只规定标准公差值,上、下偏差可根据塑件的配合性质来分配。

塑件公差等级的选用与塑料品种有关,见表3-2。

表3-1塑件公差数值表(GB/T14486—93)mm

表3-2精度等级的选用

塑料品种

公差等级

标注公差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