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280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docx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综合考练291516人教新课标

2019-2019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2)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24分,每题2分)

1.由8个亿,306个万,7008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一个自然数的近似数是4亿,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把一个长方形框沿对角向外拉.可拉成一个      ,这时两个图形的      变了,      没变.

4.在□□□÷7中如果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最小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最大填      .

5.一个三位数除以36商是两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

6.8公顷=      平方米,6平方千米=      公顷.

7.      时或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直角,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      度的角.

8.两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除以2,商是      .

9.      个15是960,甲数是420,是乙数的60倍,乙数是      .

10.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则较大角是      .

11.一个电饼铛,每次只能煎2个煎饼,两面都煎,每面2分钟,煎3个煎饼至少需      分钟.

1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07070、700707、707007、770070、700077.      .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

13.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

14.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6,积不变.      .(判断对错)

1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判断对错)

16.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有关.      .(判断对错)

17.7900÷600=79÷6=13…1.      .(判断对错)

18.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判断对错)

19.面积是1公顷的一块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判断对错)

20.梯形的腰有时就是这个梯形的高.      (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精心挑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4分,每题0.5分)

21.两个数的积是128,这两个因数都乘10,积是(  )

A.128B.1280C.12800

22.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

23.17□2060≈170万□里可填的数字是(  )

A.0B.1、2、3、4C.5、6、7、8、9

24.准确数和近似数相比(  )

A.近似数大B.准确数大C.无法确定

25.下列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是(  )

A.78300000B.70083000C.70830000

26.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这个角是(  )

A.200°B.100°C.20°

27.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的角.

A.15°B.50°C.75°

28.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成4个(  )

A.锐角B.直角C.钝角

四、认真审题,用心计算:

(6+12+12+9=39分)

29.直接写得数:

2×160=

120×5=

250×40=

5400÷60=

350÷70=

298÷52≈

490÷70=

840÷28=

620÷20=

32×30=

203×39≈

281÷42≈

30.竖式计算:

23×408

28×125

598÷26

619÷75

450×60

686÷34

31.脱式计算:

725+225÷25

4200÷15÷14

700÷28+139

108×33﹣257.

32.列式计算

(1)比56的8倍还多72的数是多少?

(2)甲数是884,是乙数的1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3)12除240与60的差,商是多少?

五、认真观察,动手操作:

33.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34.如图中,∠1=90°,∠3=30°∠2=      度,∠4=      度.

35.画出下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36.王叔叔开车去县城.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7.小红看一本409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还余下184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8.县礼堂有座位38排,每排29个座位,参加会议的共1354人,估计一下座位够吗?

39.归一牛奶厂每天生产36000瓶鲜奶,每12瓶装一盒,每15盒装一箱,这些鲜奶共装多少箱?

40.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250米,宽60米,小明围着它的四周走两圈,小明走了多少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1.AB两辆客车同时从C地出发,A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B客车每小时行48千米,16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019-2019学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3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24分,每题2分)

1.由8个亿,306个万,7008个一,组成的数是 803067008 读作 八亿零三百零六万七千零八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80307万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8亿 .

【考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答】解:

由8个亿,306个万,7008个一,组成的数是803067008;读作八亿零三百零六万七千零八,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80307万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8亿.

故答案为:

803067008,八亿零三百零六万七千零八,80307万,8亿.

2.一个自然数的近似数是4亿,这个数最大是 449999999 ,最小是 350000000 .

【考点】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分析】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是4亿,即5400000000,最大是千万位上的数舍去得到,舍去的数中4是最大的,其它数位上都是最大的一位数9即可;最小是千万位上的数进一得到,进一的数中5是最小的,其它数位是最的小自然数0即可.

【解答】解:

根据分析:

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是4亿,即40000000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449999999,最小可能是350000000;

答:

这个数最大是449999999,最小是350000000.

故答案为:

449999999,350000000.

3.把一个长方形框沿对角向外拉.可拉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 ,这时两个图形的 面积 变了, 周长 没变.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

【分析】把长方形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但是它的高变短了,所以它的面积就变小了.

【解答】解:

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本题中,长=底,宽>高,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即:

把一个长方形框沿对角向外拉.可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两个图形的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故答案为:

平行四边形,面积,周长.

4.在□□□÷7中如果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最小填 7 .如果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最大填 6 .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百位上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数字比较,如果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就是一个三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小,就要用百位和十位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去除以一位数,商要商在十位上,就是一个两位数.

【解答】解:

(1)只要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比7大或等于7,商就是三位数;

所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最小可以填7;

(2)只要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比7小,商就是两位数;

所以,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最大可以填6.

故答案为:

7,6.

5.一个三位数除以36商是两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 360 .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要使三位数最小,商要最小,最小的两位数是10,由此利用除数36乘商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

36×10=360

答:

这个三位数最小是360.

故答案为:

360.

6.8公顷= 80000 平方米,6平方千米= 600 公顷.

【考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分析】

(1)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

【解答】解:

(1)8公顷=80000平方米;

(2)6平方千米=600公顷.

故答案为:

80000,600.

7. 3 时或 9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直角,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 180 度的角.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分析】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进行分析:

钟表上有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即一个大格是30°,分针转动一小格是6°;时针每小时转动一大格是360÷12=30°,时针每分钟转动30÷60=0.5°;再根据具体整时时间观察,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大格子的数量,然后用“30°×相差的大格子的数量”解答即可;最后根据角的分类及特点判断是属于什么角.

【解答】解:

(1)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只有时针指着12,分针正指着3或9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所以3时或9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

(2)6时整时,钟面上时针正指着6,分针正指着12,中间是6大格,

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30×6=180°,是平角;

故答案为:

3,9,180.

8.两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除以2,商是 48 .

【考点】商的变化规律.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则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而且倍数也相同;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

两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乘2,除数除以2,商是12×2×2=48.

故答案为:

48.

9. 64 个15是960,甲数是420,是乙数的60倍,乙数是 7 .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

(1)此题就是求960里面有几个15,用960÷15计算即可;

(2)已知甲数是420,是乙数的60倍,求乙数,用420÷60计算即可.

【解答】解:

(1)960÷15=64

答:

64个15是960.

(2)420÷60=7

答:

乙数是7.

故答案为:

64;7.

10.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则较大角是 120° .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分析】由“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5倍”,把另一个角的度数看作“1”倍数,则这个角的度数就是“2”倍数,那180度就相当于另一个角的度数的1+2=3倍,用除法即可求出这个角的度数,进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

180÷(1+2)

=180÷3

=60(度)

180﹣60=120(度)

答:

则较大角是120°;

故答案为:

120°.

11.一个电饼铛,每次只能煎2个煎饼,两面都煎,每面2分钟,煎3个煎饼至少需 6 分钟.

【考点】最优化问题;烙饼问题.

【分析】若先把两个饼煎至熟,势必在煎第三个时,锅中只有一个饼而造成浪费,所以应把两个饼的两面错开煎,由此进行合理安排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先往锅中放入两个饼,先煎熟一面后拿出一个,再放入另一个,当再煎熟一面时把熟的一个拿出来,再放入早拿出的那个,使两个饼同时熟,

共需2×3=6分钟.

答:

煎3个煎饼至少需6分钟.

故答案为:

6.

1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07070、700707、707007、770070、700077. 700077<700707<707007<707070<770070 .

【考点】整数大小的比较.

【分析】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据此解答.

【解答】解:

由分析可知:

70 0077<70 0707<70 7007<70 7070<77 0070.

故答案为:

700077<700707<707007<707070<770070.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

13.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错误 .

【考点】整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分析】万级的数位是: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万,十万,百万,千万.

【解答】解:

由分析可知,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而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

错误.

14.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6,积不变. √ .(判断对错)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分析】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

根据积不变性质可知,

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除以6,积不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1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判断对错)

【考点】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所以说法错误.

【解答】解: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所以本题成立的前提是:

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

×.

16.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有关.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分析】根据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可知: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

根据角的含义可知:

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两边的长短无关;

故答案为:

错误.

17.7900÷600=79÷6=13…1. × .(判断对错)

【考点】商的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79÷6=13…1,

如果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则商不变,仍是13,但余数也随之扩大100倍,是100;

即7900÷600=13…100;

故答案为:

×.

18.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分析】根据梯形的含义可知: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可知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梯形,要强调“只有”;因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会有一组对边平行的;进而判断即可.

【解答】解:

根据梯形的含义可知: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19.面积是1公顷的一块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 .(判断对错)

【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在这里只是以正方形为标准认识面积单位公顷,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形状.以此解答.

【解答】解: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20.梯形的腰有时就是这个梯形的高. √ (判断对错)

【考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

【分析】当梯形为直角梯形时,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由此得出答案.

【解答】解:

当梯形为直角梯形时,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三、反复比较,精心挑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4分,每题0.5分)

21.两个数的积是128,这两个因数都乘10,积是(  )

A.128B.1280C.12800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两个数的积是128,这两个因数都乘10,积是128×10×10=12800.

故选:

C.

22.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

A.梯形B.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

【考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图形的拆拼(切拼).

【分析】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将这个等腰梯形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据此即可进行选择.

【解答】解:

如图所示,点E、F分别是等腰梯形ABCD的上底和下底的中点,

因为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就是上底与下底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

连接EF,则EF将这个梯形分割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故选:

A.

23.17□2060≈170万□里可填的数字是(  )

A.0B.1、2、3、4C.5、6、7、8、9

【考点】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分析】由17□2060≈170万,可知;近似数170万是千位上的数是舍去得到,□在万位上,后面没有进位,所以□里只能填0,据此选择.

【解答】解:

已知17□2060≈170万,那么□里可填的数字是0.

故选:

A.

24.准确数和近似数相比(  )

A.近似数大B.准确数大C.无法确定

【考点】近似数及其求法.

【分析】“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两种情况:

“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

因为“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所以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所以准确数和近似数相比,无法确定;

故选:

C.

25.下列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是(  )

A.78300000B.70083000C.70830000

【考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分别读出各数再作选择.

【解答】解:

78300000读作:

七千八百三十万,一个零也不读;

70083000读作:

七千零八万三千,只读一个零;

70830000读作:

七千零八十三万三千,只读一个零.

故选:

A.

26.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这个角是(  )

A.200°B.100°C.20°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分析】角的大小是指两边张开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分离程度有关,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也就是把边变长了,而两边张开的大小没变,即角的度数没变.

【解答】解:

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也就是把边变长了,而两边张开的大小没变,即角的度数没变,

所以还是20°.

故选:

C.

27.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的角.

A.15°B.50°C.75°

【考点】图形的拼组.

【分析】因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把它们进行组合可得到的角有:

30°+90°=120°,45°﹣30°=15°,45°+30°=75°,据此解答.

【解答】解:

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

A、15°的角可由30°和45°的角拼出;

B、50°的角不能拼出;

C、75°的角可由45°和30°的角拼出.

故选:

B.

28.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成4个(  )

A.锐角B.直角C.钝角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分析】在小学阶段: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相交成4个直角.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相交成4个直角.

故选:

B.

四、认真审题,用心计算:

(6+12+12+9=39分)

29.直接写得数:

2×160=

120×5=

250×40=

5400÷60=

350÷70=

298÷52≈

490÷70=

840÷28=

620÷20=

32×30=

203×39≈

281÷42≈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数的估算.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298÷52≈300÷50,203×39≈200×40,281÷42≈280÷40.

【解答】解:

2×160=320

120×5=600

250×40=10000

5400÷60=90

350÷70=5

298÷52≈6

490÷70=7

840÷28=30

620÷20=31

32×30=960

203×39≈8000

281÷42≈7

30.竖式计算:

23×408

28×125

598÷26

619÷75

450×60

686÷34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答】解:

(1)23×408=9384

(2)28×125=3500

(3)598÷26=23

(4)619÷75=8…19

(5)450×60=27000

(6)686÷34=20…6

31.脱式计算:

725+225÷25

4200÷15÷14

700÷28+139

108×33﹣257.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析】

(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解答】解:

(1)725+225÷25

=725+9

=734

(2)4200÷15÷14

=280÷14

=20

(3)700÷28+139

=25+139

=164

(4)108×33﹣257

=3564﹣257

=3307

32.列式计算

(1)比56的8倍还多72的数是多少?

(2)甲数是884,是乙数的1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3)12除240与60的差,商是多少?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析】

(1)先用56乘上8,求出56的8倍,再加上72即可;

(2)先用甲数除以13,求出乙数,再把甲乙两数相加即可;

(3)先用240减去6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12即可.

【解答】解:

(1)56×8+72

=448+72

=520

答:

这个数是520.

(2)884÷13+884

=68+884

=952

答:

甲乙两数的和是952.

(3)÷12

=180÷12

=15

答:

商是15.

五、认真观察,动手操作:

33.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分成两个梯形.

(2)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考点】图形划分.

【分析】

(1)要分成两个梯形,只要满足它们的上、下底平行即可,在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的任意连线即可.

(2)把梯形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