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31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docx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试题

七年级历史第五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隋朝灭南朝陈,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9年B、581年C、618年D、605年

()2、隋文帝统一南北后,采取措施,发展经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

A、光武中兴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

()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为中心,北通,南至,是南北交通原大动脉。

A、涿郡、佘杭、洛阳。

B、余杭、涿郡、洛阳。

C、洛阳、涿郡、佘杭。

D、洛阳、佘杭、涿郡。

()4、唐太宗时,俘虏东突厥首领但没有杀他,这位首领是。

A、大祚荣B、皮罗阁C、尺带珠丹D、颉利可汗

()5、遣唐使节中,先后有13次,居各国之首的国家是。

A、日本B、天竺C、新罗D、大食

()6、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C农民起义的打击D老天爷不助隋朝

()7、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8、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③重用有才能的人④重用酷吏,打击政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

()9、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0、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①耧车②翻车③曲辕犁④筒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1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萧太后B慈禧太后C武则天D文成公主

()12、创立于隋朝,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内阁制D丞相制

()13、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树立皇帝的威信B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加强对教育的管理D禁止贵族做官

()14、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B波斯C高丽D天竺

()15、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B玄奘C唐僧D孙悟空

()16、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能知人善任、重视讷谏的皇帝是 A杨坚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17、著名的赵州桥建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秦朝

()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B《水经注》C《金刚经》D《佛经》

()19、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A东汉B宋朝C隋朝D唐朝

()20、“诗圣”指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李春     D、白居易

()21、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   )

A、吴道子   B、阎立本     C、赵孟?

nbsp;  D、张择端

()22、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23、根据下面提供的历史信息判断历史人物:

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25、被历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描绘的是何时的盛况。

A唐太宗时期B唐玄宗前期C唐玄宗后期D武则天时期

()27“唐凤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B天竺C波斯D日本

()28、学完隋唐历史后,同学们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最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D中华帝国的衰落

()29、下列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诗句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鹘衣装回鹘马”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D“唐风洋溢奈良城”

()30、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的根源是

A唐太宗“戒奢从简”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唐太宗注意发展生产D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31、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古代建筑唐招提寺由他主持设计C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D.他帮助日本创制了日本文字

()32、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

  A、开始形成时期    B、初步发展时期C、繁荣发展时期    D、走向衰落时期

()33、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34、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3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36、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二、连线题,把下列人物、人物美称(或相关事项)及相关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测量子午线吴道子《大衍历》

药王僧一行《天王送子图》

诗仙孙思邈《千金方》

诗圣李白《望庐山瀑布》

草圣杜甫《自叙帖》

画圣张旭三吏、三别

三、填表题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思想文化

四、问答题

a)科举制有什么历史意义?

 

b)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原因有哪些?

3、用事实说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事的局面

(1)经济发达

(2)对外交往活跃(3)国内民族融和(4)文化辉煌(5)科学技术发达。

请分别用一个事实证明材料序号代表的观点。

(1)

(2)

(3)

(4)

(5)

4、阅读材料:

唐朝一位皇帝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

“为事择官,不可粗率。

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坏一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

①这是唐朝哪位皇帝与魏征的对话?

表明他们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②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B

C

D

A

D

D

C

D

C

C

B

B

D

B

B

A

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D

B

A

C

C

D

C

B

D

C

D

D

D

C

B

C

A

A

二、测量子午线吴道子《大衍历》

药王僧一行《天王送子图》

诗仙孙思邈《千金方》

诗圣李白《望庐山瀑布》

草圣杜甫《自叙帖》

画圣张旭三吏、三别

三、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设三公,地方郡县。

削弱王国权令,颁布“推恩令”。

中央沿袭三省六部制,地方合并州县。

统一思想文化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科举制。

四、1、答: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它把读书、应考、做官三者联系起来,在社会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答:

唐朝先进的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有世界闻明的国际性大都市——长安,繁荣的外贸洪口;同时,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无论陆路还是海路都很发达。

这些都促使出现盛况的出现。

3、答案不唯一,略。

4、唐太宗,德才兼备。

七年级历史第六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建立金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2、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3、在我国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参加呼伦贝尔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可领略(  ) 的人文风情。

 

A.契丹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党项族

5、对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几段历史时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繁荣时期。

B、北宋时期,中国重新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C、五代、辽、宋、夏、金、元是我国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D、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6、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改进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7、在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开始广泛使用是在(  )

  A、唐朝 B、五代 C、北宋 D、元朝

8、元代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在( )

 A、建康  B、杭州 C、海南岛 D、松江

9、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0、苏轼与辛弃疾的共同之处是(  )

  A.都生活于南宋   B.词风都属于豪放风格C.都胸怀收复失地之志  D.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

11、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你可翻阅

A《史记》B《资治通鉴》C《春秋》D《左传》

12、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

  A、李清照  B、窦娥  C、关汉卿  D、汤显祖

13、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和议(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14、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后周与北周B、西晋与东晋C、东魏与西魏D、唐朝与后唐

15、你认为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居住区)”、“市(商业区)”的界限。

   B、东京城内的店铺不仅白天营业,还有夜市和早市。

C、东京城内还出现了娱乐场所,叫做“瓦肆”。

D、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展程度比不上唐都长安。

16、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A、创制蒙古文字B、建立蒙古政权C、灭亡金朝D、定国号为元

17、岳飞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18、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9、辽和北宋被金国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统治者不得人心  B.人民反对抗金

  C.国家统治腐朽        D.国家内部发生分裂

20.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  )

  A.棉纺织业 B.制瓷业 C.采矿业 D.造船业

21.既是两宋时期的重要港口,又是元朝最大的港口是( )

A.泉州B.广州C.明州D.刘家港

2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23.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24.“陈桥兵变”的事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25.一位生活在北宋时期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到“瓦肆”看了精彩的杂技和武术表演 B.游览了敦煌莫高窟     

C.随身携带着“交子”            D.友人送他一部<<水浒传>>

26.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

  A.辽   B.金    C.西夏    D.蒙古汗国

27.西夏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28.我国现在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 )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29.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出自:

 ( )

  A.岳飞    B.文天祥 C.司马迁  D.郑成功

 31.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 ①泉州 ②广州  ③明州  ④杭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33.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34.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和珅

35.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C.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

36.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

二、材料解析题:

37.①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唐朝中期以后,移动的速度加快。

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请回答:

⑴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⑵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⑶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

38、“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请回答:

⑴“一代天骄”是指谁?

他分别于什么时候统一了蒙古和建立蒙古汗国?

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它的都城是哪里?

这个王朝是在哪一年统一中国的?

⑶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39、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弗朗西斯.培根

请回答:

(1)“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2)这三种发明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40、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附:

参考答案

一、1.D2.D3.D4.B5.B6.C7.C8.D9.C10.B11.B12.C13.A14.B15.D16.D17.D18.D19.C20.D21.A22.D23.C24.B25.D26.D27.C28.B29.B30.B31.A32.D33.C34.C35.D36.C

二、37。

①(见材料)②交子③(略)

38.⑴成吉思汗13世纪初1206年⑵元朝大都⑶(略)

39.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⑵(略)

 

七年级历史第七单元测试题

1、选择题:

1.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行省制度确立B三省六部制创立C科举制度确立D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2.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①北厂②锦衣卫③东厂④军机处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叫八股取士,这种制度()

A鼓励读书人追求实际学问B败坏学风,败坏人才

C是对隋唐时期科举制不足之处的修正D激励考生开拓进取

4.“班禅额尔德尼”是清初统治者授予哪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A回族B藏族C壮族D满族

5.《本草纲目》是一部

A药物学著作B畜牧业著作C宗教著作D农书

6.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

7.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①文化专制②受到西方侵略③闭关锁国④鸦片贸易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8.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戚继光B吴承恩C徐霞客D郑和

9.清朝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的评价是

A有百利而无一害B危害甚巨C无害无利D利大于弊

10.历史上的东厂和锦衣卫出现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1.李时珍是一位

A医药学家B地质学家C数学家D天文学家

12.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以“八股文”作答,这主要是为了

A鼓励读书人追求真才实学B严格考试制度C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D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①南洋②印度洋③红海沿岸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16.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17、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          (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D、《红楼梦》

18、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一个行政区域最早出现于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明朝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

20、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

21、清朝加强封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

A、设立锦衣卫和军机处B、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

C、设立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

22、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B、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C、1684年,清朝设台湾省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3、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以雅克萨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D、戚继光抗倭

24、清朝前期,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严禁民间开矿B.手工业、商业不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

25、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奉祀民族英雄谁的专祠?

()

A、郑成功B、郑和C、戚继光D、渥巴锡

26、中国历史上,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最典型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明朝D、清朝

27.2018年10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

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

双方表示:

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请你回忆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28.伴随明清两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影响中国社会进步的措施有

(1)设立特务机构

(2)八股取士(3)实行“文字狱”(4)实行“闭关政策”(5)设立军机处

A

(2)(3)(4)B

(1)

(2)(3)

C

(2)(3)(4)(5)D

(1)

(2)(3)(4)

29.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有

(1)设置驻藏大臣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设置伊犁将军

(4)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5)雅克萨之战

A

(2)(3)(4)B

(1)

(2)(3)

C

(2)(3)(4)(5)D

(1)

(2)(3)(4)

二、多项选择题

1、明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设置的厂卫特务机构有(   )

A、禁军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2、下列人物中,可以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3、下列统治者属于开国皇帝的有                        (    )

A、隋炀帝杨广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明太祖朱元璋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

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

明末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