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41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docx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考题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

A.西夏B.西戎

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

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

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斯大林D.摩尔根

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

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

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

C.天坛D.明堂

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

A.《素问》B.《灵枢》

C.《难经》D.《伤寒杂病论》

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

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

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

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

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

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A.丞相B.太宰

C.太尉D.御史大夫

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

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

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

C.礼、智、信D.恭、敬、诚

20.唐代最有名的健舞是()

A.《绿腰》B.《凉州》

C.《胡旋》D.《霓裳羽衣舞》

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

A.孔子B.曹丕

C.左丘明D.陆机

22.汉代,经典通用字体是()

A.小篆B.隶书

C.楷书D.行书

2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

C.瞿秋白D.钱玄同

2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

C.律宗D.密宗

2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

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

E.东方文化

2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

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

E.土地沙化

2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

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

E.兼爱非攻

2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

A.医经B.经方

C.神仙D.四诊

E.卜算

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

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中国传统文化

32.阴阳家

33.重农主义

34.庙会

35.鬼魂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100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主要是指()

A.青藏高原B.西藏高原

C.成都平原D.云贵高原

2.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为()

A.申不害B.管仲

C.邹衍D.吴起

3.中国古代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兴起于()

A.中唐B.晚唐

C.宋D.元

4.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A.《本草纲目》B.《素问》

C.《千金要方》D.《神农本草经》

5.司南最早出现于()

A.战国B.汉

C.唐D.北宋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汤刑》B.《法经》

C.《秦律》D.《九章律》

7.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

A.秦B.汉

C.魏晋D.唐

8.“因材施教”思想的最早实践者为()

A.老子B.庄子

C.孔子D.孟子

9.中国戏曲中动作的虚拟化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

A.中和之美B.尚意追求

C.最崇自然D.文以载道

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

A.世界语B.英语

C.汉语D.法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文化思潮的现象是()A.汉代的经学B.隋唐的佛学C.宋明的理学

D.清代的考古学E.原始巫术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出基本经济区,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这几大基本经济区是()

A.山西B.山东C.陕西

D.龙门-碣石E.江南

3.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

D.陆家山E.程颐

4.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仪式包括()

A.选址仪式B.上梁仪式C.贺新房仪式

D.使用家具的仪式E.祭灶仪式

5.中国传统天文学包括()

A.代数B.几何C.天象观测

D.历法制定E.鬼谷算

6.《周礼》中列入吉礼的祭祀有()

A.天神B.山川C.地祗

D.人鬼E.星辰

7.下列属于道教经典的是()

A.《老子》B.《老子五千文》C.《正一经》

D.《论语》E.《太平洞极经》

8.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

A.仁义B.明德C.亲民

D.止于至善E.平天下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事象2.宗法制

3.乾嘉学派

4.天人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简述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高涨与文化现象的更新的主要表现。

3.简述中国传统市商贸易的主要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什么是君主专制制度?

试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主要表现。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

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

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

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

A.两河流域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   )

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

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

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

A.正东B.正南

C.东南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

A.王叔和B.皇甫谧

C.孙思邈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

C.秦朝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

C.察举制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

A.太宰B.丞相

C.太尉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B.中秋节

C.端午节D.重阳节

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

A.《礼论》B.《正论》

C.《天论》D.《乐论》

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   )

A.礿B.禘

C.尝D.烝

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

A.寇谦之B.丘处机

C.孙思邈D.葛洪

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

A.《胡腾》B.《胡旋》

C.《绿腰》D.《霓裳羽衣舞》

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   )

A.孔子B.老子

C.杨雄D.陆机

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

A.北京话B.北方话

C.南方话D.官话

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

A.秦代B.汉代

C.隋代D.唐代

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

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

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   )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   )

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

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

E.语言文字政策

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   )

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

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

E.湘江以北地区

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   )

A.豫西B.楚西

C.晋南D.鲁西

E.越北

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   )

A.元宵B.米饭

C.月饼D.馒头

E.粥

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   )

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

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

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传统

32.名家

33.永嘉之乱

34.七巧板

35.郡县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37.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38.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39.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40.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100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其中源于齐鲁的是【】

A.儒家文化B.法家文化

C.道家文化D.楚辞文化

2.中国文化的整体,都是______的产物。

【】

A.农业文化B.工业文明

C.手工业文明D.工商业文明

3.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

A.《论语》B.《四时纂要》

C.《淮南子》D.《开元占经》

4.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

A.回历B.阴阳合历

C.格雷果里历D.泰历

5.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A.《伤寒杂病论》B.《千金要方》

C.《本草纲目》D.《神农本草经》

6.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

A.周代B.春秋

C.战国D.秦

7.科举制的成熟时期是【】

A.隋唐B.唐宋

C.宋明D.明清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汤刑》B.《九刑》

C.《刑书》D.《法经》

9.“观物比德”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属于【】

A.类比思维B.辩证思维

C.有机思维D.逻辑思维

10.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的是【】

A.张角B.张道陵

C.葛洪D.王重阳

11.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是在【】

A.秦朝B.汉朝

C.魏晋D.唐朝

12.“文以载道”的提出者是宋代古文家【】

A.柳宗元B.朱熹

C.周敦颐D.顾炎武

13.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黄帝B.炎帝

C.秦始皇D.仓颉

1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反映了汉语修辞的【】

A.对偶B.顶真

C.回文D.拆字

15.杭州西湖的天竺顶上有一座茅草搭成的寺庵,取名“竺仙庵”,庵门有一对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

”该对联运用了汉字的【】

A.多义性B.谐音

C.拆字D.多音

16.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

A.天台宗B.禅宗

C.华严宗D.净土宗

17.元代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称为【】

A.色目人B.儒户

C.驱口D.南人

18.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的是【】

A.王夫之B.顾炎武

C.黄宗羲D.梁启超

19.科举制中被称为“词科”的是【】

A.秀才科B.明经科

C.明法科D.进士科

20.东汉以来持续地开展了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A.《法经》B.《九章律》

C.《大清律例》D.《唐律疏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文化事象的是【】

A.美术B.雕塑

C.建安风骨D.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E.宋明理学

22.两个文化层面指的是【】

A.宫廷文化B.上层文化

C.中层文化D.底层文化

E.文人文化

23.我国的居住用房的主要形式有【】

A.半穴式B.井干式

C.干栏式D.石室

E.木石结构

2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的是【】

A.《洗冤录》B.《千金要方》

C.《饮膳正要》D.《脉经》

E.《素问》

25.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俗称“三礼”的是【】

A.《孝经》B.《周礼》

C.《仪礼》D.《礼记》

E.《尔雅》

26.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天神祭祀的是【】

A.大地祭祀B.日月星辰祭祀

C.天帝祭祀D.气象神祭祀

E.山川祭祀

27.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A.上帝崇拜B.鬼魂崇拜

C.祖先崇拜D.前兆迷信

E.占卜

28.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为【】

A.格物B.明德

C.亲民D.止于至善

E.正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9.文化政策

30.两税法

31.血缘九族制

32.中体西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34.简述中国传统的饮食观念。

35.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7.试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重要内涵及现实意义。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   )

A.文学B.错画

C.文章D.图画

2.价值观、审美观属于(   )

A.文化思潮B.文化产品

C.文化政策D.文化观念

3.在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   )

A.寒冷期B.干旱期

C.温暖期D.寒暖交错期

4.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

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   )

A.方国首领B.部落族长

C.村落首领D.封国首领

5.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   )

A.北移B.东移

C.南移D.西移

6.《五帝本纪》载于(   )

A.《史记》B.《汉书》

C.《后汉书》D.《三国志》

7.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

A.“义”B.“礼”

C.“仁”D.“信”

8.名家又称刑名家,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   )

A.子产B.邓析

C.公孙龙D.惠施

9.下列选项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   )

A.《四民月令》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D.《开元占经》

10.神话传说认为,桑蚕业起源于(   )

A.神农B.嫘祖

C.伏羲D.后稷

11.下列各项中,对“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日、月经度相同的时刻B.日、月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

C.日、月黄道纬度相同的时刻D.日、月纬度相同的时刻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

A.皇甫谧B.王叔和

C.孙思邈D.李时珍

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正确说法是(   )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

C.它不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

D.它是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

14.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

A.西周B.东周

C.秦朝D.汉朝

15.“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一语反映的是皇帝的(   )

A.行政权B.财经权

C.司法权D.军事权

16.五服制度中最重的丧服是(   )

A.齐衰B.缌麻

C.大功D.斩衰

17.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   )

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

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

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

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上下与天地同流。

D.“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19.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正确说法是(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C.“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20.周代,人们按四时祭祀祖先,春祭叫(   )

A.礿B.禘

C.尝D.烝

21.“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   )

A.葛洪B.张道陵

C.寇谦之D.丘处机

22.语言崇拜源于(   )

A.礼仪B.医术

C.巫术D.传说

23.有意识地利用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而形成的一种修辞格是(   )

A.复叠B.顶真

C.回文D.析字

24.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大规模交流与融合的(   )

A.第一次B.第二次

C.第三次D.第四次

25.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提出于20世纪的(   )

A.40年代B.50年代

C.60年代D.7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事象的有(     )

A.原始巫术B.行业禁忌

C.建安风骨D.捕鱼方法

E.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7.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包括(     )

A.甲骨文的发掘出土B.石鼓文的发掘出土

C.青铜器的发掘出土D.河姆渡文化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