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364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缠论的基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不是c必须回到B吗?

然后,就轰轰烈烈的掀起一场全面质疑的风暴,两方展开漫天的口水谩骂。

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屁问题没解决一个。

这些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缠师说得几何一样的理论到底是什麽。

其实很简单,就是推导的那些定理,仔细看看都明白。

你可以试着画图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在其外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对市场走势的完全分类,完全没有可能出现或然的情况,这个对市场的分类才是几何一样精确的。

那些分笔,线段,区间套,aAbBcC的用法,走势多义性,结合率,5日10日线。

都是一些分类的工具,或者套用理论的一些例子,或者是一些长期的经验。

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让操作能尽量达到100%理论的精确程度,但这永远也是只接近100%,而不可能达到真正理论100%的精确度。

最好的操作也就是能找到这个理论所保证的绝对安全买卖点的区间,也就是缠师说得市场中最安全的港湾。

有人肯定要说既然操作不可能达到理论的精确程度,也就是说用对了这个理论,也有可能会输钱,那这理论还几何吗?

还有用吗?

当然是有用的,而且是绝对的。

因为这个理论已经将市场完全分类,123买卖点的定义已经给出,一旦你介入以后发现错误,比如说3买了,一会又跌破了,3买不成立了。

那你肯定是要按缠师说的,按照中枢震荡的反弹找机会逃出来。

因为这是纪律,理论保证的上升空间没有了。

当然了缠师还给出很多东西来让你辅助判断,比如均线,分型之类的标杆。

还有在第几个中枢后出现的这个买点之类的经验。

总之就算这次判断错了,损失也不会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6100的时候,你判断不了上升的结束,一个1分钟3卖你没有走,到5分钟出现3卖的时候你还有幻想也没走,那麽等到30分钟的3卖出现的时候,估计傻子也走了,再不走就和缠论没有关系了。

学了缠论的人是不可能从6100抱到1600的。

这就是理论对操作的实际意义,再没看到缠论之前,一个散户他很可能是赢不知道为何赢,输不知道为何输,被市场煮了也就煮了。

但学习了之后,起码散户可以知道可能盈利的123买点机会在哪里?

是怎样出现的?

何时介入才能赢利?

退出的时机又在哪里?

虽然这个介入的时机有可能你会判断错了,但走势的分类已经在你的预判之中,一旦出现123卖点的信号,就按既定程序退出,等待下一个机会。

就像缠师说的找好了操作的级别,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那个买卖点的到来。

走势终完美,多简单而有哲理的操作理念,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关于级别:

级别的概念贯穿缠论的始终,缠师说不理解级别,就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论。

到底什麽是级别?

我再多啰嗦两句。

有人说缠师的理论绕,但是缠师是用次级别的走势来构成本级别的走势的,这注定了探讨走势问题的时候要绕,不绕就根本说不清楚。

有个同学很简单概括级别,1,3,9。

这就很直观,很说明问题。

首先,你要知道,级别是递归来的。

你可以用笔和线段来定义最低级别,也可以用k线图上的上下上来定义(这是缠师开使用的办法)。

这个定义只要符合递归就行了,构不构成笔,是不是线段,没有固定的要求,你自己能明白是怎样定义的就可以,只要你不随意改变这个递归关系就可以,不影响用它进行理论分析。

缠师有1课讲过这问题,用了2个公式f0,f1等于什麽的。

很不好意思,我数学不好,到现在也看不懂这个公式,但这个意思我是知道的。

一个小小的划分失误就有可能导致一个大的方向性的错误,缠师用蝴蝶效应比喻这个小小的误差,这没错。

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里不可能随时都是蝴蝶效应,那毕竟是较少的情况。

其实,缠师的懒人线路是高估了很多人的理解能力的,用懒人线路来学习的前提就是,你先要把上面那个基础理论的推导过程和关系先搞清楚。

因为有很多人根本基础的理论都搞不清,就先拿着1分钟5分钟的图开始划来划去,找买卖点了。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学习方法,一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必死无疑。

还是说级别,因为一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构成的,简单地说一下,比如一个5分钟下跌的走势,这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1分钟走势构成的。

你判断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了,你要抄底了。

那麽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下跌,发生逆转而向上走。

那可以肯定的是你构成5分钟走势中的最后这个1分钟向下走势先要结束,转而向上。

而1分钟走势要结束,那比一分底级别的向下走势要先结束,转而向上。

最后追踪到这个分比级别的走势是否发生转折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当下判断的区间套用法。

缠师这个区间套的用法就是对级别的最好诠释,就是在为了让这个操作的精度提高,接近理论的精度。

(没有绝对精确,但有无限接近)很简单的说,如果没有这个递归的级别精确定义,就不会有这种区间套的运用。

就像有的人说,之前他们炒股票,都是看日线图,其他级别的什麽都不看。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分型笔线段是最低级别的递归方法。

这个最低级别就是走势的次级别,再下面的波动就没有了,全部被抹平了。

这就注定了你在5分钟图上看到的线段,可能与1分钟图上直接看到1分钟走势不太一样,就更不用说5分钟图上的笔,可能与1分钟上的线段不一样了。

一旦有低级别的中枢扩展之类的情况,就可能发现1分钟图上扩展出的5分钟中枢与5分钟图上直接划出的5分钟中枢是不一样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次级别递归的起点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从1分钟图上开始递归(是1分钟的走势),一个是从5分钟图上开始递归(是5分钟的次级别走势),当然不可能每次都完全一样,这个逻辑关系要搞明白。

而k线图上的上下上这种递归方法和上面道理是一样的,这种方法的精确度肯定是要比用分型线段递归要粗糙得多,但在足够大的级别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大的方向。

比如看到一个日线图上的上下上,你把它定义为是个次级别的走势,重合后构成的中枢就是日线图上的中枢。

这上下上的3段是不是构成笔线段根本不重要,都一样。

明白了这点,你就不会在看高手解盘的时候说,你这3段连3笔都不是,怎麽会构成中枢呢?

这会让那些高手感觉有点鸡同鸭讲。

用大级别图上的中枢,分型和笔,来看清大的方向,挑选股票。

再用小级别图上分型笔线段构成的中枢和走势,来寻找介入点,用区间套方式介入。

这就是缠师说的,用2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

可能还有第3,4种,大家自己去发现吧。

所以如果对级别没有概念,理论就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就是级别的真正意义。

而另外一个对于操作更有意义的概念,就是转折与背驰。

关于a+A+b+B+c毫无疑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

N个人说过只有这才是缠师自己发明的东西,别的都是借来的。

我讲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a+A+b+B+c这不是理论,这只是一个如何运用理论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公式的理论应该是这3条:

1)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

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还有关系的就是这两条:

2)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

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

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3)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

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该定理的证明这理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

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

很显然,我们要找的买卖点就在这第2条定理上,也即是要找这到个线段的端点,而第3条就是说这个端点,即这个走势的转折是由背弛造成的。

而第3条有句很重要的话“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

”其实这句话是可以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只要你看到有逆转,必然意味着有某级别的背驰,”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只要你看到”这几个字。

我要说的是,有些时候这个背驰“你可能是看不到的”比如5秒钟走势的背弛,1秒钟走势的背弛,这些你都是看不到的,但不表明它不存在。

这就可能解释了为什麽会背了又背?

为什麽会明显的不背驰也转折?

缠师说“小级别的延伸可使大级别的背驰变得不背驰。

”“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

”这都是再说背了又背这个问题,很可能这1秒钟走势的延伸,就能让你1分钟图上看到背了又背。

也可能这个1分钟图上的下跌在1秒钟走势上一个盘整就又上去了。

所以,你在1分钟图上可能根本看不到。

而这些超小背弛,常发生在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的转折上,在单个股票的1分钟图上随处可见,经常就是一段强烈的拉升,比之前的任何一段的力度都大,根本看不到任何背驰。

然后就开始回跌,还在等着下一个向上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走,结果这刚刚开始下跌的一笔就直接跌了之前涨幅的大半,再走两下就直接回原中枢了。

这种情况缠师是用红柱子的长度和黄白线来判断背驰的,这点比较不好把握,可以和44课结合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现在说上面的第1条定理,有人就是不明白为啥a+A+b+B+c,这个c他为啥就不跌回B里?

或者c他为啥就跌回B里?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这条定理的前提是什麽?

看看这个定理的名字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你就知道了。

这个前提就是这个走势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是由于本级别走势的背驰所导致的,那发生了转折就意味着之前的这个a+A+b+B+c的趋势已经结束了,怎样才算结束了?

那必然是这3种情况“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那c就必然要回到B里,这有啥可说的,你能找出第4种情况吗?

如果c没回B里,那就是这个趋势还没完,在上面又出现新中枢了,那这条理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因为在这个c这里没有发生转折,这个B不是最后一个中枢。

当然就没有定理里的那3种情况了。

其实关于c包不包含B的第3类买点的问题在当下的操作里根本没意义,缠师已经给出了具体操作的办法,就是c走出来后,你可以先用盘整背驰的方法来判断,没有把握的就卖出一半,然后看这个次级别走势回不回到中枢B里,如果不回,那麽这里可以回补,然后在一个次级别的走势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出掉。

如果跌回B里,那就不回补,看中枢的演化,如果出现了第3类卖点,就要全部出掉。

因为一个完美的a+A+b+B+c趋势背驰要求这个c必须包含B的第3类买点,然后创出新高。

否则就没有这个c,你看到的c不过就是对B的中枢震荡。

但能不能走成这样c包含3买后再创出新高的走势,谁也不知道。

有些人非要想着要等c新高以后再判断趋势背不背驰,然后c可能头也不回的就直接跌回B里了。

这些人就开始骂娘。

又或者,这些人看到c的盘整背驰了,就认为这是个趋势背驰,就全抛了。

等着c回到B里。

然后c回拉的3买也不参与,等c3买确认以后又开始强力拉升,而且还创出新高,而且与b比已经明显没有背驰的时候,这些人又要跳出来喊,怎麽没跌回B里,说缠论失效了?

我看是你的脑子失效了,我只能抽你2下,让你清醒一下。

要哭要嚎的你走远点,别污了别人的眼睛。

一个趋势结束之后,必然要出现的3种情况就是这条定理所说的,就没有第4种。

你要根据合理的同级别分解,把之前的这个走势分解出来,找到了新的走势类型,你操作的标杆就开始针对这个新的走势类型了。

关于123买卖点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了分段,有了直观的图表上的分段以后,谁都能找出来。

区别就是可能有的人找的不准确。

我的看法是123买点的安全性固然有理论的保证,就是至少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

但这个向上的力度是谁也不能保证的,可能这一上就是50%,这你要拿的住。

也可能就是几毛钱,然后就向下了,这你就要跑得快。

关键你要知道买点和卖点的关系,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3买的判断,有时候一个爆强的小级别向上走势,比如11。

2这天,你要等1分钟3买那就要等到第2天了,这个上是走了一天还没走完,等回跌的3买出现了,再一个向上后马上就盘背,新的中枢就形成了,又开始震荡了,和前一天的走势比根本没有太大利润可言了。

而且,很多时候在第2,3个中枢出现的3买可能上去之后,马上对应的就是1卖或者2卖,你要跑慢了,必定要套在里面。

所以缠师说,下跌的2-3个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买点,上涨的2-3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卖点。

比较安全的原则就是把操作级别放大,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你面对一些走势的变化。

至于这个空间有多大,是涨1毛,还是涨1块,这里面很多的经验就要到市场中自己发现了,没有啥理论能连这个问题也给你保证了。

(缠论不保证你必赚钱,其实没有理论保证炒股票必赚钱)好像是实盘交流里的老牛有次说,中国的股市因为没有做空的机制,所以要逼空就是不停的拉,拉到空头低头认错进来为止。

当然要跌那也是义无反顾,一头扎下去,连个影子都不见。

所以说在找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小级别的3买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只有大级别的3买才有意义。

市场不强的情况下,1分钟小级别的3买大多都是做中枢震荡的宿命。

但是1分钟的一个走势可能就涨个10-20%,也可能跌个10-20%,所以,学习了缠论的人,不可能不关注这个1分钟走势的买卖点。

我个人认为,既然学了缠论,就应该勇于在刀锋上舞蹈,只是要控制好量。

否则,缠论你学来干嘛?

其实,这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在一个风声鹤唳的下跌局面下,全部人都不看好,但你能用你学的理论盈利,那该是一种多大的鼓舞,会给你多大的自信心啊。

而且,也会对以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里关键是想再说说这个3买的概念是因何而来的?

其实这个3买的出现就是对错过了1,2买点的一个补救,因为3买出现的时候,这时的价格肯定是已经离开底部的区间了,但因为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所以3买也是理论保证安全的。

但刚才也说了,很强的走势情况下,这个3买会里第一个中枢很远。

那你炒股票,肯定是想赚多,买也肯定是想买在底部了。

所以说,108课何谓底部?

从月线看中期走势演化,就要好好再看看,研究研究。

108课里面的一段话:

底部都是分级别的,如果站在精确走势类型的角度,那么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知道该买点所引发的中枢第一次走出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看成底部构造的过程。

只不过如果是第三类卖点先出现,就意味着这底部构造失败了,反之,第三类买点意味着底部构造的最终完成并展开新的行情。

当然,顶部的情况,反过来定义就是。

注意了,有了这个定义,就一定要搞明白,不是在底部的区间上买,而是相反,应该和中枢震荡的操作一样,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连这都搞不明白,就白学了。

此外,底部是有级别的,日线图上的底分型,当然就对应着分型意义上的日线级别底部。

这就是我想提醒注意的,看明白了,你就不会再拘泥于123买了。

只要是在这个区间,是几买都无所谓。

而且,缠师说过了“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当然了你要买在这点上,而对于这个买点的精确度就涉及到当下的判断。

关于当下还是那个观点,不管你区间套精确到多麽小的级别,你当下的判断要找到那个准确的转折点,都不可能是100%的。

所以,怎样才能回避这哪怕只有1%的风险呢?

为什麽缠师说大资金可以引导市场按他的剧本走,小散户就别想抄底逃顶等着趋势确立再进,这句话能不能真正体会出点滋味了呢?

(买日线向上一笔,就在一分图上形成最小级别中枢强势突破后回调形成三买时进)其实我们散户的当下和缠师那个级别的当下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同样一个股票顶背驰,缠师看到了,啪!

20000手砸出去了,不行再给20000手。

庄要是真敢接的话,缠师可就笑了。

庄会在高位接砸盘吗?

说不定跟着砸,那顶背驰马上确立了,那缠师这个当下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了。

如果换我们散户也看到了,想逃顶,啪20手砸出去了,气泡都没一个。

庄一看,想跑,我先砸砸,然后再给你拉拉,总会想办法再把你弄回来。

那就会背了又背。

那你这个当下判断就是错的。

除非你抛售的同时,大资金也在抛售,或者大部分的人都在抛售,否则你这个当下对卖点的判断永远也准确不了。

市场的走势是合力构成的,差不多就这个道理吧。

所以,想要当下预判一个小级别走势的结束,我感觉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就是50%。

缠师的资金和操作经验当然不是我们能比得,但他的这个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理论的100%精度的。

总之,我感觉散户也还是滞后确认比较安全合理,比如,抄一分钟向下趋势的底,起码走出3笔破坏之前的线段,然后再进场比较合适。

如果线段确认破坏了,你进去以后,这个向上的线段没有回到最后一个中枢,马上就结束,那也没办法了,和理论也没关系了,运气太背了。

就仔细再看看背弛和盘整背驰的判断对不对吧,如果错了,就是这个下跌走势没有结束的意思,那就要找机会撤退了,关键后面的节奏不能打乱,错了马上认错。

如果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来的节奏上,弄不好的话基本上个把月是白忙活了。

当然操作的级别放大一点,更安全一点,不过耐性要好一点。

判断转折点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

这当下的判断永远要靠你自己的当下来判断,如果是在底部,当然你胆子就可以放大一点,这也是缠师说的。

之所以说了那麽多,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前的一些困惑,我也曾非常怀疑,这理论是不是真如缠师所说的那样严谨?

学了快一年了,一点一点的想通了,现在对理论是不会再有任何怀疑了,但是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

原来不管什麽理论也不能保证让我百分之百的赢钱,也终于明白了缠师所说的“战胜市场就是战胜你自己的贪嗔迟疑慢,你钢铁了你就战胜市场了”这句话的含义。

买点卖点可能只有一线之隔,市场中太多的陷阱和诱惑。

你贪嗔痴疑慢了,也差不多就送进锅里了,贪嗔痴疑慢改不掉,那学啥也没用,早晚被煮掉。

可做到真正的钢铁是多难啊?

怪不得缠师说文科生是炒不了什麽股票的,学文的人看多了小说,诗歌,电影这些东西,注定骨子里就带着多愁善感和情绪化,一进市场,走势上窜下跳的,理论上的机械化操作注定会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

有时候感觉缠师所说的10类不适合市场的人,好像我都有份。

平时最常看的就是94,95,96这三篇,基本上一旦操作上失误了,我就要看几遍,整整思路。

都说抱腿,我多想抱个腿啊,可是缠师不在抱谁啊?

不行我就抱他的股票吧,他说这股票能搞20年,我没理由不抱。

说到底,市场的成功关键还是在于人心,还是要靠自己。

缠师和他的理论只给你指了条路,怎样走是你自己的事。

你要是走着走着掉沟里了,你也别怨别人,说这里不对,那个不好的,鬼哭狼嚎的这算什麽?

破口大骂的又有什麽用?

输就输了,败就败了,关键就是你失败了也要失败的有尊严。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败了,但一样千古留名。

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以前上学时在学校里一直办版报的,结尾总要喊喊口号,没办法,情绪所致,改不了。

我这长篇大论的,有多少对错的地方我也没有把握。

各位看到不对之处,就请给指出来,也望海涵。

就怕是有错的地方会误导了新人,那罪过就大了。

其实我也挺矛盾的。

还有一个问题,要说一下,就是s出来的时候曾经说的一个好像叫成交量反背驰定理,引的众人抱腿,说这就是缠师还没有讲的动力学,学了这个动力学,整个理论才完整了之类的话。

s一走就扼腕叹息,时不待我,时不我待的。

其实,缠师一直在讲动力学,比如:

盯着所有放量突破上市首日最高价的新股以及放量突破年线然后缩量回调年线的老股,这都是以后的黑马。

例如,250天线以及周线上的成交量压力线的突破;

资金量不大且短线技术还可以的,可以把250天线改成70天线、35天线,甚至改为30分钟图里的相应均线。

还有,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大,一旦过大,骗线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量突然放太大而又萎缩过快,一般即使没有骗线,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而且成交量也会现在两次收缩的情况。

包括macd对背驰的判断等等,这些不都是动力学吗?

你还要学什麽样的动力学?

非要大盘局吗?

最关键的是动力学也是包含在技术分析这个程序里的,不可能是独立的一个程序,否则就重复了,缠师在他的最开始的课程中,说过:

现在,问题的关键变成,如何去寻找这三个互相独立的程序。

首先,技术指标,都单纯涉及价量的输入而来,都不是独立的,只需要选择任意一个技术指标构成一个买卖程序就可以。

对于水平高点的人来说,一个带均线和成交量的K线图,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有意义。

其次,任何一个股票都不是独立的,在整个股票市场中,处在一定的比价关系中,这个比价关系的变动,也可以构成一个买卖系统,这个买卖系统是和市场资金的流向相关的,一切与市场资金相关的系统,都不能与之独立;

最后,可以选择基本面构成一个甄别“早泄”男程序,但这个基本面不是单纯指公司赢利之类的,像本ID在前几期所说,国航李总当兵出身不会让自己的股票长期跌破发行价这么没面子,还有认沽权证基本不会让兑现等等,这才是更重要的基本面,这需要对市场的参与者、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才可能精通。

当然,上面这三个独立的程序只是本ID随手而写,任何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独立交易程序组,但原则是一致的,就是三个程序组之间必须是互相独立的,像人气指标和资金面其实是一回事情,各种技术指标都是互相相关的等等,如果把三个非独立的程序弄在一起,一点意义都没有。

显然,缠师的理论一定是没有讲完,但还没有讲的那些理论到底是什麽,只有缠师自己知道。

到底是不是动力学,我们也别冒充大脑子,胡乱猜测。

总之,动力学也是技术分析的一部分,而且,108讲的技术分析中,动力学和形态学已经结合得很完美了。

既然缠论没有后续,就请先把前面的掌握了吧。

让你感受缠论三买实盘的巨大威力

一.2013年1月18日,随机抽取沪深两个市场总体排名前25名的股票,共有15只是30分钟三买启动涨停,占涨停总数的60%,这不包括其他级别的三买信号;

二.很长时间以来,我看见很多论坛“高手满天飞”,有的甚至开了收费空间,开门纳徒,但至今没碰到一个真正意义实盘把缠论三买分析明白的,我这里说的意思是每个人要靠自己,真正高手对你那点费用不感兴趣;

三.缠中说禅对“第三类买点”有非常严格的定义,1分钱的距离,那正是理论的精华体现,1分钱的重叠形成直线型中枢,那正是缠论中枢在实战的惊人威力,这个“1分钱”就是爆发点;

四.很多缠徒说画出来的图像不唯一,错误地认为体现了走势分解的多义性。

其实,是你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走势分解的多义性”,股票在爆发前的走势,最后那一刹那是绝对唯一的,根据操作级别的不同,这个一刹那也许是1笔、1分、5分、30分;

缠论对股票走势是前后相互修正的,而且修正过程足以让操作者反应,并作出决定;

五.划不准确线段,就搞不准中枢,搞不准中枢,用缠论操盘的灵丹妙药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