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768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5700字文档格式.docx

但是,在两种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也使教育领域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一些教师把知识当作商品,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商品关系,热衷于捞外快,向学生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

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无目标,随意性大,甚至制定目标错位,不能依纲据本,知能传授不严密,缺乏科学性,浅层次的讲解多,许多课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化不变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沉闷,现代教学媒体形同虚设等等。

上述现象,农村中学尤为突出。

不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只能是喊喊口号而已。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决定了所培养者质量的高低。

荀子说过: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

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致士篇〉〉)意思是说做教师要具备四种条件:

首先,要有尊严和威信;

其次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

再次要具备有条理、有传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

最后要能够了解精微的道理并加以发挥。

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斯宾塞也曾明智地指出:

方法只是工具,工具再好,没有本领的工匠也使用不好。

所以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有高水平的教师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

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

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

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

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

为此,20xx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

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

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

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1

不多。

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

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

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

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

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

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

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

(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

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

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

(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

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

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

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

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

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于农村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授业”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还要他们能吸收新信息,具有新思维,也就是说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现代的新鲜的“活水”。

“解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但能解决书本上的“惑”,还要能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发生的知情意行几方面的“惑”。

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要达到上述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真学点教育学、心理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文化、业务的进修,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这样,自身的素质才能再上一个档次。

所以,就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

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

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二)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教育劳动是一种周期长、见效慢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没有轰轰烈烈、动人心魄的大场面,总是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是一种平凡的劳动,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

它是“全天候的”、“立体多维度”的艰巨劳动。

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上做了不少的努力,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教师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其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与其他行业相比还2

有差距。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讲待遇不讲奉献是不行的,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在教育工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找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光辉位置。

提高教师的素质还必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迄今,我们还有不少同志认为教师职业是“金饭碗”,就连民办教师也是“金饭碗”,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你教书我也教书,教孬教好一个样,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告别“金饭碗”,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本人的德、能、勤、绩逐项打分,合格者聘用,不合格者下岗甚至辞退,势在必行。

这样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压力感,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求。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处在世纪之初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树师德,铸师魂,修师业,笃师行,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

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

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

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托拉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应是民主和谐的,激励创新的环境。

正像江泽民同志指出: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神圣的好奇心”和“内在的自由”。

所谓“内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能进行独立思考。

”民主和谐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这样自由的空间。

这样的环境不仅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也需要变革教育体制与管理。

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

倡导人本主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

而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四)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

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2.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

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

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3

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提倡体验性教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

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4.增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

互动可能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个人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人的互动,教师个人与小组学生的互动等。

不同类型的互动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

在这种文化交融与整合中,学生既有机会学习成人的价值和态度,为进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础,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5.注重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学习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课程标准为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习方法”提升到学习的上限概念——“学习方式”,这是理念上的进步与发展。

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领会学习的真谛,才能促进智力潜能的发挥,促进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为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教法不能代替学法,今天所学的知识不一定就是未来所实用的。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

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意义更为深远。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刻意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

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

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并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讲座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