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379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docx

山东交通学院机械性能期末考试复习

1、名词解释

1、含水量:

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重量(干重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土的孔隙率n:

土壤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孔隙比e: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中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3、土壤的塑限和液限:

含水量大于某一界限时粘性土壤将呈现出某种流动状态,该含水量的极限(土壤的液限)含水量小于某一界限时粘性土壤则失去压延性而变成硬性的固体状态该含水量的极限(土壤的塑限)

4、履带式机械的行驶阻力是指从驱动轮开始的整个行走机构在机械行驶时产生的阻力。

滚动阻力拖动试验时被测机械由其他机械牵引,用测力计测得的力是Ff1与Ff2的合力,被称为履带式机械的滚动阻力Ff。

5、转向阻力系数:

表示作用在履带支承面上单位机器重量所引起的土壤换算横向反力。

6、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带有调速器的柴油机速动特性称为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7、切线牵引力:

履带车辆工作时,其上作用着抵抗车辆前进的各种外部阻力和推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力——切线牵引力

有效切线牵引力:

切线牵引力Fk与滚动阻力Ff的差值。

8、土壤的粘着性:

土的粘着性是指土壤粘附在其他物体上的能力。

9、转向参数:

转向力与车辆切向牵引力之比

10、试验滑转曲线:

有效牵引力与滑转率的关系

11、动力半径:

切线牵引力线到轮心的距离

12、制动距离:

轮式机械速度为VO时,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轮式机械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13、同步附着系数:

β线与I线相交点,该点对应的附着系数

14、转向半径:

从转向轴先到机械纵向对称平面的距离成为转向半径

15、滑转率与额定滑转率:

表示履带对地面的滑转程度,它表明了由于滑转而引起的车辆行程或速度的损失。

额定滑转率:

指使机械获得最大圣餐率的滑转率

16、附着力和附着系数:

在容许滑转率时,车辆能够发挥的最大切线牵引力称为理论附着力,或直接称为附着力。

附着力与附着重量之比值称为附着系数

17、牵引特性:

用图表的形式表示了机械在一定的地面条件下,在水平地段以全油门做运动时,机械格挡的牵引功率、实际行驶速度、牵引效率、小时燃油消耗量、比油耗、滑转率、发动机功率和转速等变化的函数关系。

18、扭矩储备系数

Memax—柴油机最大输出扭矩;

MeH—柴油机标定功率时的扭矩

扭矩适应性系数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19、制动距离:

轮式机械速度为VO时,从驾驶员踩着制动踏板开始到轮式机械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20、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车辆在高速时或下常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21、地面制动力于车轮与地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地面产生一个向前的切向力,同时地面给车轮一个反作用力Fxb,正是这个力阻止车轮向前运动,称其为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制动力:

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以符号Fμ表示。

22、制动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机械按照驾驶员给定的方向行驶的能力,即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23、转向半径:

从转向轴先到机械纵向对称平面的距离成为转向半径

24、轮胎的侧偏特性:

指侧偏力与侧偏角的关系。

1、何为土壤的级配?

如何表示?

它对土壤的性质有何影响?

分析其形状趋势。

答:

土的级配:

土的各级土粒组合情况,用其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表示方法:

土的级配常以颗粒级配曲线表示。

级配曲线可反映以下容:

(1)粒组围及土的级配;

(2)颗粒分布情况;

当曲线平缓时,说明土的及小的颗粒都有,颗粒不均匀,即各级粒组搭配良好,称为级配良好的土;当曲线较陡时,表示土中颗粒直径围较小,颗粒均匀,属于级配不好的土。

2、何为土壤的塑性?

含水量对粘土的可塑性有何影响?

答:

土壤的塑性是土壤在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的能力。

含水量对粘性土的可塑性有重要影响,只有含水量在一定围时其塑性才能表现出来。

含水量小于其塑性下限Wp时为硬性土壤;含水量介于塑性下限Wp与塑性上限之间时为塑性土壤;含水量大于塑性上限时为流动土壤。

3、

分析粘性土壤的剪切——位移曲线。

答:

粘土在剪切应力随着位移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值后,基本上不变。

即相当于被压实后,剪应力为恒值。

剪切应力与变形的关系:

式中:

j—土壤的剪切变形;

K—土壤的水平剪切模量。

K就是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与τm所作水平线的交点A的横坐标值。

4、什么是土壤的剪切强度?

写出库伦剪切强度公式并计算履带式机械的最大切线牵引力。

履带式机械怎样增大切线牵引力。

答:

抗剪强度—土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沙土:

增加机重

粘土:

增加履带板宽度b。

5、何为履带式机械速度的不均匀性?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计算其平均速度。

答:

不均匀性:

由链轨节而成的链传动

原因:

使驱动轮作等角速旋转,台车架的相对运动也将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使车辆的行驶速度也带有周期变化的性质

危害:

使机械振动及噪声增加,运动的平稳性及舒适性降低。

可通过驱动轮每转一圈所卷绕(转过)的链轨节的总长来计算,即单位时间所卷绕的链轨节的长度。

则履带卷绕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下式计算:

6、影响履带式机械附着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答:

从附着力的分析可知:

对于砂土C=0,故

砂土的

一般不超过0.7,所以它的附着力小于0.7G。

附着力与机重有关。

对于粘性土壤来说,附着力与机械的附着机重、土壤的聚力、履带接地面积以及土壤的摩擦角有关。

若履刺较长或能切入土壤中,则履带式机械的附着性能将显著提高。

从滑转率分析可知:

对于两条滑转曲线,当滑转率相同时,显然切线牵引力较大者附着性能好;或者在地面能够提供相等的切线牵引力时,滑转率较小者附着性能较好。

7、机械直接传动车辆和液力机械传动车辆的驱动力如何确定?

由发动机动力确定的工程机械驱动力与由附着力确定的驱动力有何不同?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并计算其切线牵引力。

答:

机械直接传动车辆驱动力的确定:

等速稳定运转的工况

切线牵引力计算:

液力机械传动车辆驱动力的确定:

自由扭矩应是涡轮输出轴的扭矩

、变矩器所消耗的功率

切线牵引力计算:

由发动机动力所确定的驱动力在计算时应将这一部分转矩(功率)从发动机的转矩Me(功率Pe)中扣除。

由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切线牵引力(附着力)可按下式确定:

由发动机动力动力所确定的驱动力要小于等于地面附着力!

8、分析履带式机械的行驶阻力以及影响因素。

答:

外部行驶阻力和部行驶阻力

外部行驶阻力影响因素:

土壤的性质,例如土壤的含水量、密度、土的孔隙率和孔隙比等

部阻力的影响:

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和托链轮转动时轴承部产生的摩擦力

 

9、画图分析刚性车轮在硬地面上的运动有哪三种情况?

说明其速度的计算。

画图分析刚性车轮在硬地面上的运动有哪三种情况?

说明其速度的计算。

(1)车轮纯滚动

纯滚动时,接地点O1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j为零,即vj=0

因此O1点即为瞬时运动中心,如上图所示。

 

(2)滚动中带有滑移,从动轮经常有此情况

接地点O1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j不为零,具

有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滑移速度vj。

车轮直线运动的

速度为此时瞬时运动中心下

移至O1’点,相当于以一个半径较大的车轮作纯

滚动。

(3)滚动中带有滑转,驱动轮经常出现。

接地点O1相对于地面具有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滑

移速度vj,车轮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此时瞬时运动中心上移至O1’’点,相当于以一

个半径较小的车轮作纯滚动。

 

10、轮式机械滚动阻力由几部分组成?

分析轮胎充气压力对机械附着性能和滚动阻力的影响。

滚动阻力一般包括土壤变形的滚动阻力Ffl及轮胎变形引起的滚动阻力Ff2。

当轮胎的充气压力Pi从较大值开始降低时,附着力随Pi降低而增加。

但当Pi进一步降低时,驱动轮滚动阻力Ff就要增加。

这是因为滚动阻力是由轮胎和土壤两者变形所引起的。

Pi较大时,土壤变形起决定性影响,因此在一定围降低Pi可使土壤的垂直变形减小,也就降低了滚动阻力。

但当Pi降低到一定值以后,再进一步降低Pi时,由于轮胎变形对滚动阻力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反而会使滚动阻力增加。

 

11、车轮的分类

(1)根据其产生运动的力学原因不同,其车轮可分为从动轮和驱动轮

(2)根据车轮承受载荷后是否变形,车轮又可分力刚性车轮和弹性车轮两种

12、画图分析轮式机械作直线运动时其驱动轮的受力情况,并分析其滚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加上图)

原因:

车轮滚动时,轮胎地面的接触区域会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撑路面的变形,这些变形引起滚动阻力。

因此滚动阻力一般包括土壤变形的滚动阻力Ffl及轮胎变形引起的滚动阻力Ff2。

轮胎与支撑面的相对刚度决定了变形的特点,当弹性轮胎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车轮的滚动阻力主要来自轮胎部摩擦而产生的弹性迟滞损失,使轮胎变形时对它做的功不能全部回收。

当车轮在软路面上滚动时,软路面在车轮滚动过程中形成车辙而发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使支撑路面发生变形而做的功几乎全部不能回收,从而形成滚动阻力。

13、双桥驱动的轮式机械有何特点?

分析其寄生功率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1、牵引附着性有显著的改善

2、较好的操纵性和纵向稳定性

3、较好的通过性

当牵引负荷减小到δ1<l-rg2/rg1时,前桥驱动轮的牵引力Fl为正值,后桥驱动轮的牵引力为负值,即后轮在机体的推动下,一边向前滚动,一边向前滑移,并且起了制动作用。

传往前轮的动力有两路:

一路是由发动机传来,另一路由后轮传来,两路汇合后传到前轮,使前轮的驱动力增大。

其增大部分仍将通过机体传给后轮,用以克服后轮制动所需的力。

实际上前轮驱动力的增加并不产生有效的牵引力。

由制动力F2所形成的功率P2将在下列闭路中循环:

由后轮经其主传动器到分动箱,再经前桥主传动器到前轮,然后经机体重新传给后轮。

寄生功率并不能增加驱动功率或驱动力,而且会使传动系零件过载,使轮胎因过多滑动而加速磨损,也降低传动系效率及牵引效率。

14、写出连续作业的机械牵引性能参数的匹配条件。

(1)由发动机转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应大于地面附着条件所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即附着力)

2)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第二个条件是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适应。

3)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第三个条件是工作装置的容量应与额定牵引力相适应。

15、柴油机负荷调节的原理

柴油机的负荷是指扭矩或平均有效压力,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也就是阻力矩。

柴油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循环的喷油量而使混合气的空燃比变化,从而实现负荷调节,即可燃混合气的质调节。

16、写出推土机作业时的负荷特点,并说明如何确定发动机调速特性与切线牵引

力的合理配置?

并说明原因。

推土机作业时,其负荷工况的基本特点是载荷变化的急剧性和周期性;频繁出现的短促的峰值载菏,使发动机经常出现短时间的超载,而引起行走机构完全滑转或发动机的强制性熄火。

合理配置及原因

1)要确定负荷循环在发动机调速特性上的位置时,应该保证工作循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阻力矩不超过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转矩。

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则当机械遇到突然增大的阻力时就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熄火。

出现突然超负荷的情况,司机往往来不及及时调整切削深度,而不得不脱开主离合器,此时不仅发动机熄火或脱开离合器本身会损失机械的有效工作时间,而且频繁地操作控制手柄也会加重司机的劳动强度和紧状态,容易引起工作人员的疲劳。

这些最终都将导致机械生产率下降。

2)为了获得较大的平均输出功率,应该使发动机在工作循环的大部分时间处在调速区段上工作。

这样可保证发动机的转速在整个工作循环中不致发生剧烈的波动,从而减少由于负荷的不稳定性而引起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恶化。

17、何谓柴油机的额定功率?

工程机械柴油机在选择额定功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柴油机的额定功率指制造厂按其用途及使用特点规定的,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测定的最大有效功率。

考虑到工程机械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在选择额定功率时,适当地留有储备。

柴油机装车的额定功率一般定得低于它的lh功率,也有不少机型采用持续功率。

根据现代工业履带拖拉机用柴油机的装车额定功率与其最大1h功率之间的比较,绝大部分机型取1h功率的90%~72%作为它的额定功率。

 

18、何谓柴油机扭矩适应性系数?

工程机械柴油机的扭矩适应性系数应达到多少?

为什么?

柴油机扭矩适应性系数柴油机的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为了适应在变负荷工况下工作,发动机的扭矩适应性系数存在着不断增大的倾向。

此类柴油机通常都装有校正装置。

为了获得较高的转矩适应性系数,往往需要适当地降低额定功率,以便对转矩特性作出较大的修正。

目前工程机械用柴油机的K值,少数低于1.1~1.15,大部分在1.25~1.15之间,K值在l.25~1.30的机型也是经常可见的。

19、液力变矩器有哪些特性?

分析变矩器的输出特性及输入特性。

表示其特性的典型工况有哪些?

(1)液力变矩器特性:

1输出特性2无因次特性3输入特性

(2)1、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表示输出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常是使泵轮轴的转速保持不变,输出参数随涡轮轴转速n2变化的曲线。

2、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

是以泵轮转矩系数λ1作为参变数而绘制的泵轮轴转矩M1与泵轮转速n1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3)①制动工况(启动工况)②最高效率工况③耦合器工况④工作转矩工况

20、说明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合理匹配的原则。

(1)以转换到变矩器输入轴上的发动机调速特性作为匹配基础;

(2)保证涡轮轴具有最大的输出功率。

(3)适当地兼顾燃料经济性的要求,亦即应尽量使变矩器的输入特性(负载抛物线束)能通过发动机的低油耗区。

21、已知柴油机的调速特性和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请使用作图的方法获得两者联合工作的扭矩输出特性。

(只写三步即可)

根据两者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绘制。

1)根据共同工作输入特性上换算至泵轮轴上的发动机转矩和变矩器输入特性的交点,找到一系列相应的数值:

Mei(M1i)、n1i和i1。

(i=1,2…10)

 

2)根据传动比i在无因次特性上找出相应的变矩比K。

 

3)计算相应的涡轮轴输出转矩M2和转速n2:

可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坐标点〔M2i、n2i〕i=1,2…10

 

22、由发动机动力确定的工程机械驱动力与由附着力确定的驱动力有何不同?

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由发动机动力所确定的驱动力:

在确定驱动力矩MK时应注意,对大多数工程机械来说,发动机的功率在输入变速箱之前,必须分出一部分来驱动机械的辅助装置;对装载机一类的机械,还需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来驱动工作机构。

因此在计算驱动力矩时应将这一部分转矩(功率)从发动机的转矩Me(功率Pe)中扣除。

由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切线牵引力(附着力)可按下式确定:

 

工程机械前进的驱动力是地面作用在履带上或者车轮上的切线牵引力。

产生这一牵引力的源动力是发动机通过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而驱动力矩本身有需要依靠履带或者车轮与土壤之间的附着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切线牵引力可以按两种限制条件发动机的功率和地面附着力计算。

23、写出机械传动的工程机械的牵引力和牵引功率平衡方程式,并解释有效牵引功率和牵引效率的概念。

答:

01.机械的牵引力平衡方程具有以下形式

滚动阻力Ff坡道阻力Fi工作阻力Fx惯性阻力Fj

02.工程机械的功率平衡方程式如下:

驱动辅助装置消耗的功率PBa驱动功率输出轴所需的功率PPTO

传动系中的功率损失Pm履带驱动段上的功率损失Pr

履带滑转引起的功率损失Pδ消耗在克服滚动阻力上的功率Pf

消耗在克服坡道阻力上的功率Pi:

消耗在克服工作阻力上的功率,即有效功率PKP:

03.有效牵引功率的PKP一般表达式为:

机械的有效牵引功率是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中扣除了各种损失后所剩余的,可供进行有效作业的功率。

04.牵引效率ηKP:

机械牵引功率在发动机有效功率中所占的百分比.

24、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的工程机械牵引特性图上应分别标注出哪些特征工况?

机械传动:

1,2,3,4,5,6

 

液力机械

传动:

1,2,4,6,7,8

注意:

注意此题中的液力机械传动和机械传动的对应项,在课本上重点记过笔记,注意总结,方便记忆。

25、写出机械传动和液力机械传动的工程机械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条件,并分析第一个匹配条件。

答:

(1)机械传动:

01.由发动机转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应大于地面附着条件所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即附着力)

分析:

利用行走机构的滑转来防止发动机的强制熄火

02.发动机额定功率决定的有效牵引力与由行走机构额定滑转率决定的额定牵引力FH应相等。

03.工作装置的容量应与额定牵引力相适应,即平均最大工作阻力Fx应等于机器的额定牵引力FH即:

(2)液力机械传动:

01.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上最大工作转矩M2Pmax(与ηP=75%相对应的变矩器输出轴最大转矩)所决定的牵引力FM2Pmax应大于由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Fφ,即:

分析:

利用行走机构的滑转防止变矩器进入低效区

02.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的最大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一致。

此时,与变矩器输出轴最大功率工况相适当的有效牵引力应等于与行走机构额定滑转率相对应的额定牵引力FH,即:

03.平均最大工作阻力Fx应等于额定牵引力FH,亦即:

 

26、工程机械的两种典型工况是什么?

分别有何要求?

施工机械的工作过程有两个典型的工况:

牵引工况和运输工况。

机械在牵引工况工作时,它需要克服由铲土而产生的巨大工作阻力,因而要求机械能强大的牵引力。

当机械在运输工况工作时,它需要克服的仅仅是数值不大的行驶阻力,此时要求机械在越野条件下能具有较高的动力性、稳定性、制动性和转向特性等。

27、分析轮式运输机械沿行驶方向的驱动力平衡方程。

如何表示其速度性能和加速性能?

01.驱动力平衡:

 

02.速度性能:

速度性能通常用机械的最高运输速度来评价。

03.机械的加速性能:

通常用加速度随车速而变化的曲线(称为加速度曲线)以及加速过程的时间和路程来评价。

28、何谓Ι曲线、β曲线?

画出两条曲线并分析普通轮式机械的制动过程。

(只画出红线和蓝线分析三个交点即可)

答:

Ⅰ曲线:

前、后车轮同时接近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简称Ⅰ曲线。

β曲线:

前制动器制动力与机械总制动力之比,表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用β曲线表示。

制动过程:

图中曲线上的A、B、C三点的φ值分别小于、等于和大于同步附着系数φ0。

1、φ小于φ0时,假设φ=0.1(如图中A点):

(1)制动开始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均按β线上升,因前、后轮均未抱死,故前、后轮地面制动力按β线上升。

而前后轮的地面制动力也按β线上升,

即:

(2)当β线与f线相交时,前轮开始抱死,此时再增加踏板力,

 

(3)当f线与Ⅰ线相交时,后轮也抱死,此时前后轮均抱死拖滑。

总之,当车辆在φ小于φ0路面上制动时,即β线位于Ⅰ线下方,总是前轴车轮先抱死,行驶方向偏离不大,但失去转向能力。

 

 

29、何谓制动的方向稳定性?

分别画图比较制动时前轴侧滑和后轴侧滑的方向稳定性。

答:

 

 

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规定变道行驶的能力称为机械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比前轴侧滑更危险,下面用前、后轮单独侧滑的对比,说明原因。

左图是前轮抱死而后轮滚动。

方向盘固定不动,前轮受侧向力作用发生侧滑,前桥中点A的前进速度vA与轮式机械纵轴线的夹角为α,后桥未发生侧滑,所以其速度vB的方向仍与机械的纵轴方向一致。

做vA和vB的垂线交于O点,此时机械相当于绕瞬时回转中心O作圆周运动,所产生的作用于质心c的惯性力Fj的方向与侧滑的方向相反,因此,Fj能起到减小或阻止前桥侧滑的作用。

而且一旦侧向力消失惯性力Fj有使机械自动回正的作用,因此仅前轴车轮制动到抱死状态产生的侧滑,机械前进的方向改变不大。

后轴侧滑

左图是后轮制动时抱死而前轮滚动,如有侧向力作用,后轮发生侧滑的方向正好与惯性力Fj的方向一致。

于是惯性力加剧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又加剧惯性力Fj,机械将急剧转动。

因此后轴侧滑是一种危险的工况

 

30、写出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的定义,并画图分析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

由于车轮与地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地面产生一个向前的切向力,同时地面给车轮一个反作用力Fxb,正是这个力阻止车轮向前运动,称其为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以符号Fμ表示

在制动时,车轮的运动有滚动与抱死拖滑两种情况,当制动踏板力较小时,制动器摩擦力矩不大,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即地面制动力,足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

此时地面的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是随踏板力的增长成正比地增长(见下图)。

但地面制动力是滑动摩擦的约束反力,其数值不能超过附着力。

即:

 

当制动器踏板力或制动系压力上升到某一值(上图中为制动系液压力Pa)、地面制动力Fxb达到附着力时,车轮抱死不转而出现拖滑现象。

制动系液压力大于Pa时,制动器制动力Fμ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

但作用在车轮上的法向载荷为常数,地面制动力Fxb达到附着力的值后就不再加。

由此可见,轮式机械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又受地面附着条件限制。

所以只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大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1、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有哪些?

影响制动效能恒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改善制动效能主要从增大制动器制动力和缩短制动器协调时间入手。

热衰退能力的影响因素:

1、摩擦副的材料及摩擦系数

2、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32、履带式机械的转向原理是什么?

分析转向时慢、快侧履带速度的计算。

答它是依靠转向机构(有时利用制动器)调节两侧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使两侧履带在不同的驱动力矩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速度实现转向。

慢、快速侧履带的速度v1′和v2′分别为:

 

33、写出履带式机械转向阻力系数的定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答转向阻力系数μ表示作用在履带支承面上单位机器重量所引起的土壤换算横向反力。

它综合考虑了土壤的横向和纵向的摩擦和挤压等因素的作用。

试验表明,履带车辆的转向阻力系数与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含水量、密实度、粘着性、抗剪强度、塑性等)、履带板的结构、履带对土壤的单位压力、转向半径、履刺插入土壤的深度、机器行驶速度等有关。

34、履带式机械在稳定转向时其载荷比ξ的含义是什么?

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改变转向参数时载荷比如何变化?

答:

载荷比ξ的含义:

在相同的土壤和载荷条件下,履带式车辆稳定转向时与直线行驶时相比较,发动机功率增长的情况,ξ越大,表明发动机在转向时的载荷就越大,尤其是急转弯时,功率增长更为显著。

ξ的大小与转向机构的型式有关,是评价履带车辆转向机构性能的一项指标

 

当转向参数V<0.5时,载荷比小于1

当转向参数V>0.5时,载荷比大于1

 

35、请使用转向参数值的变化分析履带式机械的转向情况。

答:

下面使用转向参数值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