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414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试题.docx

中外教育史试题

《中外教育史》1

1、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做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和学行结合。

2、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启发诱导原则。

3、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的观点的是荀子。

4、《学记》来源于礼记一书。

5、《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指的教学相长原则。

6、稷下学宫是在齐国设立的。

7、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和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8、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提出“性三品”说。

9、朱子读书法六条目是: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10、朱熹的人性论将人的天赋秉性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天命之性、气质之性。

11、由于当时民用企业的开办,急需技术人才,国家开办了专业技术学堂,各大企业自己也都举办附属的技术学校。

其中,1866年设立的福建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实业学校。

12、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八股文。

二、名词:

1、墨子:

春秋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卓越的政治家、躬行实践的伟大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形成当时与孔子儒家并列而最引人注目的两大教育学派。

.墨家重实践,贵功用,在生产机械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已经掌握了杠杆原理、滑轮、斜面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

筑城、军事的各项建筑设施,也是墨家的必修课程。

墨家成就的最大方面是自然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教育。

2、六书:

孔子研究并编成的教学内容,指《诗》|《书》、《礼》、《乐》、《春秋》。

他们各有教学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3、《大学》:

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大学从年龄上看是十五岁以上的教育,从教学内容上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之后的儒家经学教育和儒家思想教育,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其中有荀子的影响。

4、三大文教政策:

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的。

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其具体内容是:

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均被汉武帝所采纳,并经武帝以后的两汉历代皇帝逐步加以推广和实施,终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养士和取士为基本内容的比较完整的封建教育制度。

5、太学:

古代学校名。

古文献记载,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雍,皆为教育上层贵胄子弟之所,为古之国学,也即太学。

太学之始置,在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并立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典,实施教育,受教者称博士总弟子。

至唐代,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七学,同属国子监。

宋代兼设国子、太学。

明以后,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称监生,别称太学生。

《汉书.武帝纪》:

“[五年]夏六月,诏曰:

‘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悯焉。

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在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6、《颜氏家训》:

作者是颜之推,共20篇文章。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例阐发深刻的道理,把封建士大夫的立身、治家、修学、处事等等问题都包括在其中,使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颜氏家训》一书,在许多篇章里都谈到了有关家教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家教的主张。

在这方面,颜之推的主要见解是:

家教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

7、书院书院是我国出现较晚的一种学校类型。

一般认为书院之名起于唐代,书院制度的形成则在宋代。

唐代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

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还有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供人们读书治学的地方。

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起源于私人讲学。

它是私学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

五代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官学衰废,一些士大夫选择山林名胜之地,建屋立舍,研究学问,聚徒讲学,这便是书院的前身。

书院虽渊源于五代,但它的正式形成是在宋开国十余年后。

探究书院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

世乱失学,禅林影响,私学传统宋代书院的发展嬗变,可以相对分成两个不同的时期:

北宋书院的兴起时期和南宋书院的兴盛时期。

元朝时期,书院教育也很发达。

明初书院不及宋、元两代发达。

清代对书院先是限制,后又提倡。

清代的绝大部分书院都已经变成了官办学校,完全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

8、习行主动:

颜元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习行”是读书求学最重要的方法,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习行”不断,。

“习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9、朱子读书法:

朱熹一生酷爱读书,他对如何读书有着深切的体会,并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有丰富的经验。

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一曰循序渐进,二日熟读精思,三曰虚心静虑,四曰切己察,五曰著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

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它不单纯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

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教育的宗旨是“明人伦”,是“天地之性”,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符合封建纲常的。

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

三、简答

1、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答:

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的20  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为以后历代以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

 一、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1   考生来源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指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读书期满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然后推荐到吏部备案;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

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2报考手续关于报考的手续,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

乡试——省试——吏部复试。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唐代科举,设科繁多。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三、考试方法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诗赋、策论。

2、简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

答:

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

为此,曾几次诏贤良议政,最后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而且皇帝为倡导研究经学,往往亲自召集经学讨论会。

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

所有这些不仅有利于巩固集权主义的统治,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

可见,在当时的是条件下,儒家学说思想较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

当然,汉代实行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放弃刑法律令,而是使两者结合,相互为用。

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第一,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汉王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

一是从太学生中挑选;二是从地方官吏中晋升。

无论哪种途径,均以通晓儒经为标准。

总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

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可见,“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3、简答宋代科举考试防范舞弊采取的措施

答:

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应试。

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为了避免考官徇私枉法,由皇帝临时指定主考官,宋代任何官员都可能被皇帝点名主持科举,同时还设置副主考官多人,以便相互制掣,互相监督。

宋代规定主考官一旦受命,就必须马上住进贡院,不能回家,也不得与家人见面,要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避免请托。

三是举行复试和“别头试”即即回避制度。

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即“别头试”。

四是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所谓“糊名”就是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能暴露身份的标记密封起来。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能“认识字画”,也难保障阅卷过程中的公正无私,因此,为了防止认识答卷人的笔迹,又把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这样就保证了考官阅卷时,既看不到考生的姓名、籍贯,也认不出其字体,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4、简述宋出三次兴学的内容及其影响

答:

宋初先后掀起三次规模较大的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即所谓“庆历兴学”。

这次兴学运动是由宰相【范仲淹】等人倡导和组织的。

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有两项:

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

二是改革科举。

凡应科举者须先受教育,规定士子在学三百日方准考试。

考试内容先策、次论、次诗赋,三场通考决定去取。

庆历兴学维系时间不久,因范仲淹被罢出朝而告吹。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开始,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继续推进,即所谓“熙宁、元丰兴学”。

这次兴学运动是由宰相王安石发动和领导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顿地方官学和实行太学“三舍法”。

二是改革科举制度。

根据王安石的建议,废罢明经试科而增加进士名额。

进士考试取消诗赋、帖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

又另立新科明法,试以律令等,合格即取。

三是创办和恢复各种专科学校。

熙宁、元丰兴学持续时间较长,取得成就较大。

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兴学运动半途而废。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在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

年)开始的,即所谓“崇宁兴学”。

崇宁元年八月,诏天下兴学,以三舍考选法令行天下。

州置教授二员,县亦置小学。

县学生选考升州学,州学生三年升太学。

崇宁三年,又下诏以学校取士,停废科举。

可见,此次兴学只是恢复熙宁、元丰兴学的某些措施,在学校制度方面没有多大改变。

所不同的是,曾一度停废科举。

宋初的三次兴学运动,尽管每次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就很大。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在整个社会造成了重视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校对科举的依附;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宋朝无论是中央的官立大学还是地方的郡县学校都比唐朝发达,学生的入学范围和名额也比唐朝时期有所扩大和增加。

5、王守仁的教学原则的内容

答:

提倡知行并进;强调自求自得;要求循序渐进;主张因材施教。

6、简述蒙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

教学原则:

1、宽严有节,爱教结合。

2、精讲多练,及时巩固。

3、智德并进,养智益德。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进行识字、读书、写字和作文的训练,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7、简述朱子读书法

答:

朱熹一生酷爱读书,他对如何读书有着深切的体会,并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有丰富的经验。

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一曰循序渐进,二日熟读精思,三曰虚心静虑,四曰切己察,五曰著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

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它不单纯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

它对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颜元的教育思想

答:

一、人性说与教育的作用。

关于人性的问题,提出了“舍性则无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指出了“性”与“形”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割。

颜元从他的人性说出发,引伸出来教育的作用,善与恶都是人的后天道德行为。

他提出“教人习善”和“戒人习恶”的主张,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的目的,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在具体培养目标上,颜元提出了两类人才:

一是德才兼备的各级官吏。

二是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

教育内容。

为了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在教育内容上,提出“真学”、“实学”的主张。

强调教育内容要“以事物为教”、“以人伦日用为教”,即教之以“实事”、“实物”。

  三、教学方法。

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自始至终贯穿着“习行”二字。

 他也提倡讲授,但讲授要有助于学和有益于用。

只有这样,才能“所学益明,而致用不误。

”为此,颜元提出了如下讲授方法:

其一,讲授与习行结合。

其二,讲授与论辩结合。

其三,讲授与练习结合。

四、论述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比较

答:

相同之处: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都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

2、程序都是自下而上选拔并考核。

察举制是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九品中正制是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把被选的士人按照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才学,分为三级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授官晋爵的依据,然后再按品授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

乡试——省试——吏部复试。

3、开始都起到到很好效果,最后选士被少数人控制,作弊成风。

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九品中正制度实行的初年,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行之日久,随着世族门阀大地主势力的日益膨胀,各级中正官把持选举用人的大权,选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监督与制衡,而且,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完全抛弃了本人的才德,专重家世门第,甚至发展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地步。

九品中正制的实质是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

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4、人才的来源基本是统治阶级的子弟。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指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读书期满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者,然后推荐到吏部备案;二是通过州县地方选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

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不同之处:

1、时代不同。

察举制是我国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是隋唐至清朝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因此,从哪个阶级、阶层选拔官吏,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选拔具有什么样标准的官吏,只能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

2、考核内容不同。

汉代察举科目繁多,大而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经常举行的科目,称常科;另一类是不经常举行的科目,这种科目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举科目,称特科或特举。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这些科又称常科。

制科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科目多达一百多个,这些科目的设置旨在不拘一格地选拔各种特殊人才。

3、选士标准不同。

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九品中正制是按门第。

4、考试方法不同。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策论、墨义、诗赋。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在地方的州郡和县设置大小中正官。

州郡和县的中正官负责与之同籍的士人,对他们进行登记注册。

在登记注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综核名实,调查行状,了解家世,然后再分别品第,加叙评语。

中正为选官提供的材料由“品”和“状”两部分组成。

“状”是中正官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士人的言行和德才所作出的评语。

考评行状是品第士人的首要环节。

“品”是仕人的出身门第。

了解士人的出身门第是品第士人的又一重要环节。

中正品第人物必须兼顾士人的德才与家世两个方面,注明“品”和“状”,然后定其品级。

品第士人后,再由低到高逐级上报。

最后由吏部根据中正所定的品第授官,品第越高,官职越大。

中正官的品评直接决定着士人官职的大小和官位的高低。

2、评述颜元的教学方法论

答:

提出习行教学法。

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主张,自始至终贯穿着“习行”二字。

为推行这一方法,他对汉、唐崇尚章句,流为佛老,宋儒主张静坐读书,空谈穷理予以深刻批判。

强调只有通过亲身实行才能获得知识,而且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知识。

颜元在批判当时教人重记忆、读死书和悟心性的同时,提出了以“习行”为主的教学方法。

他一再强调“习行”是读书求学最重要的方法,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习行”不断。

“习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颜元为什么如此重视“习行”呢?

  这同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知识观是有密切联系的。

具体地说,第一,他认为人们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自“习行”。

 在他看来,“见理于事,因行得知”,即知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第二,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亲自“习行”,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

在他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并不在于口说的如何,文章做得如何,而要经过“习行”的实践来考核。

当然,颜元强调“习行”的重要,并不等于说他排斥书本知识。

因为他强调“习行”的重要,是针对程朱“理学之时弊”出发的,目的在于反对读书与“习行”相分离。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他也提倡讲授,但讲授要有助于学和有益于用。

只有这样,才能“所学益明,而致用不误。

”为此,颜元提出了如下讲授方法:

其一,讲授与习行结合。

 其二,讲授与论辩结合。

颜元十分重视师生间、学友间的讨论、辩论,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比单纯讲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三,讲授与练习结合。

  

3、朱熹与颜元的教育思想之比较

答:

朱熹与颜元生活在不同的朝带,二人教育思想有很大不同。

表现为:

1、教育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宗旨是“明人伦”,是颜元强调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既品德高上,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的人才;2、教育内容:

朱熹强调儒家经典的教育,颜元提出“真学”、“实学”的主张。

他从“致富强”的政治理想出发,以“真学”、“实学”为指导思想,强调教育内容要“以事物为教”、“以人伦日用为教”,即教之以“实事”、“实物”。

在他看来,要培养“有学术”、“有治功”的“学用一致”的人才,必须以“实文”、“实行”、“实体”和“实用”为原则。

3、教育与实际的关系。

朱熹的儒家教育严重脱离实际,颜元强调教育紧密结合实际。

4、教学方法,朱熹强调静坐读书,空谈穷理,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坚持“习行”不断,“习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5、人性论与教育作用。

朱熹认为,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符合封建纲常的。

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舍形则无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强调了“形”是“性”的基础,“性”是“形”的作用。

因此,要发挥“性”的作用,应该向人的自身去挖掘潜力,并且要保护人的形体不受摧残。

颜元从他的人性说出发,引伸出来教育的作用。

在他看来,善与恶都是人的后天道德行为。

他提出“教人习善”和“戒人习恶”的主张,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6、劳动教育方面,儒家轻视农业生产劳动,颜元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劳动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

外国教育史习题

一、填空

1、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闲暇时间,二是有自由学科。

2、中世纪大学的领导制度有两种类型:

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

3、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4、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在意大利和法国出现的。

5、教会教育是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干,封建世俗教育是中世纪教育的另一方面。

二、名词解释

1、骑士教育:

是中世纪早期等级教育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有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接受母亲教育,学习初步宗教知识、道德教育、身体养护和锻炼;7—8岁到14—15岁为礼文教育,低一级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贵族家当侍童,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14、15岁—21岁为侍礸从教育,重点是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并侍奉领主和主妇。

2、五项竞技:

包括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等五项运动。

3、中世纪大学:

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最早在意大利、法国出现,领导体制有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

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学生入学时间和修业年限没有严格规定,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读和辩论。

中世纪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为近代大学奠定了基础。

4、城市学校:

根据学校特色创办的学校。

三、简答

1、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

答: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是建立他的“灵魂说”基础上的,在他看来,体育是为了使身体和生理得到发展,德育是为了发展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则是为了发展理性灵魂,促进其和谐发展。

 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论述了和谐发展教育问题,在教育理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把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简述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答:

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要想建立理想的国家必须依赖于教育,国家要对每个有公民身份的人进行良好的教育。

柏拉图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他认为国家对教育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对教学内容应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一直性和不变性,使教育成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有力手段。

他非常重视教育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

3、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答:

所谓“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

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

在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教父哲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

经院哲学的三个阶段:

通常我们可以把经院哲学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经院哲学仍然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的时期,经院哲学式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四、论述

1、结合柏拉图的国家化的教育思想,谈谈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答:

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要想建立理想的国家必须依赖于教育,正确的教育是建立理想国家的保证。

所以,国家要对每个有公民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