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21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语义特征分析法i 语义特征分析法文档格式.docx

领子上绣着两朵玫瑰花===>

两朵玫瑰花绣在领子上

这些实例中的各个动词虽然具体意思各不相同,但是具有某种共同的语义内涵,那就是“使附着”。

我们一翻词典,果不其然,词典中对这些动词的注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请看:

(2)坐。

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站。

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蹲。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躺。

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

跪。

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立。

同“站”。

贴。

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

放。

使处于一定的位置。

写。

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

挂:

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

别:

用别针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

戴。

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

钉。

用钉子、螺丝钉等把东西固定在一定的位置。

绣。

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图像或文字。

如果我们把出现在[a]式中的动词记为“动词a”,那么“动词a”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3)动词a:

[+使附着]

相应的,我们可以把出现在[b]式中的动词记为“动词b”,“动词b”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所以“动词b”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4)动词b:

[-使附着]

这样我们可以把前面那个“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句式直接根据动词的不同,而加以分开,表示为:

(5)[a]名词[处所]+动词a+着+名词语

[b]名词[处所]+动词b+着+名词语

上面我们用来分析、说明“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这个句法格式之所以会是一个歧义句式,之所以能分化为[a]、[b]两式的原因而采用的分析手段,就是语义特征分析法。

从上面这个实例中,大家不难发现,我们是通过分析该句法格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在该句法格式内所呈现的互有差异的不同小类的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来达到说明造成该同形、歧义句法格式的原因的,而这正是语义特征分析法精神之所在。

4.2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semanticfeature)原是语义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

语义学中分析、描写词的语义特征,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

一个目的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再进行细分类。

譬如说,在有生命事物中,人类是一个语义类,为了说明同一个家族中不同人的不同辈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某些语义特征(“+”表示正面特征,“-”表示负面特征,下同)对家族中不同称谓的人细加分类:

(1)母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父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哥哥[+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姐姐[+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弟弟[+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舅妈[-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舅父[-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凸显同属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

例如“火”和“光”同属一个语义类——可见自然现象,但语义上有区别,为了凸显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描写它们的语义特征:

(2)火[+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

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

有了上面的描写,对下面的问题我们就容易说清楚了:

为什么有“光的速度”的说法,而没有“*火的速度”的说法。

为什么有“大火”、“小火”的说法,而没有“*大光”、“*小光”的说法。

再如动词“喝”和“吃”,从某个角度看,属于一个语义类——饮食类,但语义上有差别,为了显示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描写其语义特征:

(3)喝[+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用容器,+使事物消失,……]

吃[+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

用容器,+使事物消失,……]

同样,有了上面的描写,对下面的问题我们也就容易说清楚了:

为什么可以说“喝水”、“喝汤”、“喝啤酒”,而不说“*吃水”、“*吃汤”、“*吃啤酒”(有些方言,如吴方言可以说)。

反之,为什么可以说“吃饭”、“吃梨”、“吃面包”,却不能说“*喝饭”、“*喝梨”、“*喝面包”。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词语进行语义特征的描写有助于说明不同词语在词语搭配等一系列用法上的差异。

再一个目的是,在语义学里使用“语义特征”这个概念,可以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

例如“看”和“看见”,好像意义差不多,实际上除了都是凭借眼睛这一点外,没有别的相同之处。

通过对这两个词的语义特征的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4)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把“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术语借用到语法学中,为的是做两件事:

一件事,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因;

另一件事,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同是动词,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而有的能进入,有的不能进入。

因此,语法研究中对“语义特征”这一概念的使用,其含义跟原先在语义学中的使用并不完全一样。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者说语义要素。

因此,语法学中所讲的词的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的句法格式单纯从词义的角度来分析、概括得到的。

这个话有两层含义:

一是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那不一定有句法上的价值。

例如,我们从词汇的角度说,可以将粉笔、黑板、板擦等归为一类,标以“教具”的语义特征。

这样做,在词汇学里可能是有价值的,但在句法学里不一定有句法价值。

二是某些实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只有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才能确定并概括得到。

例如动词“写”,离开具体句式,一般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还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xx熙先生(1979)在考察了“名词[主语]+动词+给+名词1+名词2”这一句式之后,发现凡能在这一句法格式的“动词”位置上出现的动词都含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动词“写”跟名词“信”相关联时也可以进入这一句式,如“张三写给李四一封信”,所以“写”也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这就是说,“写”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是在考察了“名词[主语]+动词+给+名词1+名词2”这一句式并确认了“写”可以进入这一句式之后才加以确定的。

可见,语法研究中所使用的“语义特征”,它着眼于分析、概括处于同一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的同一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的表示方式是,在所说明的词语之后加一个方括号,在方括号里用“+”、“-”号和扼要的、只一两个词语来表示所描写的词语具有的语义特征。

如上一小节对“动a”所具有的语义特征的描写:

(5)动词a:

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研究中使用时间不长,对它还缺乏必要的理论上的阐说。

下面我们多举几个实例,以使大家从中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

4.3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

这是xx熙先生(1979)的一项研究成果。

“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这一句法格式在第三节里我们已经简要地谈过。

这里我们作进一步说明。

为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为什么要在语法研究中采用语义特征分析,这里我们在谈“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法格式时将不避重复。

下面是按“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所造出来的句子,但请注意各个句子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一定一样,要注意区别。

(1)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d.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张

e.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李

f.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l.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这些句子,词类序列相同,如果用层次分析法来对它们进行分析,无论从层次构造或结构关系看,它们都一样。

(2)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1-2主谓关系

3-4连动关系

5-6述宾关系

但是,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相同,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句子实际可以分为三类:

(a)包括a、e、g、j各句;

(b)包括c、f、h、k、m各句;

(c)包括b、d、i、l各句。

现重新排列如下:

(3)a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b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c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a组各句,两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实际只是一个过程,如a句,“送小王手机”的过

程也就是“给小王手机”的过程。

例b、c组各句,两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两个过程。

但b组和c组还有区别,b组各句的两个过程都是转移过程,拿c句来说,一个转移过程是“情报”从某处偷到“他”手里,另一个转移过程是情报再从“他”手里到“希尔公司”手里;

而c组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制作过程,一个是转移过程,拿b句来说,“煮百合汤”是制作过程,把百合汤从“他”手里到“王大妈”手里是转移过程。

上述差别,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加以证实、分化。

请看(t1、t2表示不同的变换式):

(4)t1:

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

名词[主语]+动词+给+名词1+名词2

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他送给小王一个手机

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李==>

他卖给小李一辆自行车

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他付给王老板一万元定金

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他交给税务局五千元钱

b.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

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c.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张=≠>

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5)t2:

名词[主语]+从…+动词+名词1+给+名词2

b.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他从我们公司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他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他从大夫那里要了些白药给小王

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他从商店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他从我这里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c.他刻了个图章给小王=≠>

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变换分析可以证实a、b、c各组句子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确实不同,可以将a、b、c各组加以分化,但变换分析解释不了为什么它们格式相同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

这就需要用语义特征分析来解释。

上述句式里最关键的是动词。

经研究,a、b、c各组语法意义的差别就是由句中动词决定的;

而动词的不同,是由其语义特征决定的。

经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a、b、c各组所用的动词不同:

a组各句的动词“送”、“卖”、“还”、“交”(假定为动a),都含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所谓“给予”,可以描写为:

(a)存在着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

(b)存在着从给予者向接受者转移的事物;

(c)给予者能动地将所转移的事物从自己一方转移到接受者一方。

b组各句的动词“偷”、“要”、“取”、“买”(假定为动b),都含有“取得”的语义特征;

所谓“取得”,可以描写为:

(a)存在着得者和失者双方;

(b)存在着从失者一方向得者一方转移的事物;

(c)得者能动地从失者一方获取那被转移的事物。

c组各句的动词“刻”、“画”、“煮”、“做”(假定为动c),都含有“制作”的语义特征;

所谓“制作”可以描写为:

(a)动作者能动地进行某种动作;

(b)在动作进行、完成之后产生某种成品。

上述三组动词的语义特征可描写、比较如下:

(6)动词a:

[+给予,-取得,-制作]

动词b:

[-给予,+取得,-制作]

动词c:

[-给予,-取得,+制作]

正是这种语义特征的不同,决定了a、b、c各组句子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按语法意义的不同和动词语义特征的不同,我们就可以把“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这个句法格式分化为三个具体的句法格式:

(7)a.名词[主语]+动词a+名词1+给+名词2

b.名词[主语]+动词b+名词1+给+名词2

c.名词[主语]+动词c+名词1+给+名词2

显然,通过上述语义特征分析,不仅达到了分化上述歧义句式的目的,同时解释了造成上述歧义句式的根本原因。

4.4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这是马庆株(1981)的一项研究成果。

请先看实例。

(1)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

d.挂了三天了

上面所举的a、b、c、d四个例子,词类序列相同,都是“动词+了+时量+了”;

内部层次构造相同;

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也相同。

(2)动词+了+时量+了

死了三天了

等了三天了

看了三天了

挂了三天了

1-2述宾关系(有人分析为述补关系)

但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实际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情况:

a句“死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类似的例子如:

(3)伤了三天了断了三天了

熄了三天了了(liao3)了三天了

丢(=遗失)了三天了塌了三天了

出现了三天了出嫁了三天了

娶了三天了提拔了三天了

到任了三天了枯死了三天了

b句“等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等”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

(4)盼了三天了哭了三天了

追了三天了养了三天了

玩儿了三天了忍了三天了

病了三天了想了三天了

考虑了三天了琢磨了三天了

c句“看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则既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那小说我早看完了,看了三天了”;

也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小说我都看了三天了,还没有看完”。

(5)听了三天了讲了三天了

学了三天了教了三天了

擦了三天了浇了三天了

剪了三天了广播了三天了

研究了三天了商量了三天了

d句“挂了三天了”,其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则既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灯笼早挂上了,都挂了三天了”;

也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灯笼太大,不好挂,我们挂了三天了,还没有挂上”;

还可以指明由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如“彩灯一直在大门上挂着,都挂了三天了”。

(6)插了三天了贴了三天了

穿了三天了系(ji4)了三天了

摆了三天了戴了三天了

吊了三天了钉了三天了

上述不同可列如下表:

动作所持动作所造成的状(7)动作完成后经历的时间续的时间态所持续的时间

a+--

b-+-

c++-

d+++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不同呢。

原因在于动词。

我们不妨将a、b、c、d里的动词分别记为动词a、动词b、动词c、动词d。

现分别列举如下:

(8)动词a:

死、伤、断、熄、了(liao3)、丢(=遗失)、

塌、出现、出嫁、娶、提拔、到任、枯死……

等、盼、哭、追、养、玩儿、忍、病、想、考虑、琢磨……

看、听、讲、学、教、擦、浇、剪、广播、研究、商量……

动词d:

挂、插、贴、穿、系(ji4)、摆、戴、吊、钉……

经考察各组动词发现,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不同:

动词a表示的行为动作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但不能持续,也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

动词b表示的行为动作不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这种动作可以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

动词c表示的行为动作既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也能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

动词d表示的行为动作能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能持续,还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

显然,以上四组动词各自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可概括如下:

(9)动词a:

[+完成,-持续,-状态]

[-完成,+持续,-状态]

[+完成,+持续,-状态]

[+完成,+持续,+状态]

通过对格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的语义特征的分析,可以知道a、b、c、d从更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并不同构,可分别表示如下:

(10)a.动词a+了+时量+了

b.动词b+了+时量+了

c.动词c+了+时量+了

d.动词d+了+时量+了

4.5关于“v有„„”格式

这是史有为(1985)的一项研究成果。

(1)著有《阿q正传》。

(2)附有《阿q正传》。

(3)藏有《阿q正传》。

(1)—(3)都是“v有„„”格式,但是如果要在它们头上加上主语,则情况并不相同。

v+有+n名[施事]+v+有+n名[处所]+v+有+n

(4)著有《阿q正传》==>

鲁迅著有《阿q正传》=≠>

(5)附有《阿q正传》=≠>

—==>

书后附有《阿q正传》

(6)藏有《阿q正传》==>

张三藏有《阿q正传》==>

山洞里藏有《阿q正传》

例(4)是说“著有《阿q正传》”的前面只能加上施事主语,不能加上处所主语;

例(5)是说“附有《阿q正传》”的前面只能加上处所主语,不能加上施事主语;

例(6)是说“藏有《阿q正传》”前面既可以加上施事主语,也可以加上处所主语。

由于例

(1)、

(2)、(3)“v有”后的宾语是同一个名词性成分,因此例(4)、(5)、(6)之所以不同,我们只能认为是由于“著有”、“附有”、“藏有”性质的不同而造成的。

经考察发现,类似“著有”的如:

(7)a.占有、留有(~财产)、著有、享有、拥有、……

类似“附有”的如:

(8)b.刻有、写有、附有、埋有、镀有、缝有、题有……

类似“藏有”的如:

(9)c.藏有、存有、怀有、带有、保存有……

经研究分析,a、b、c三类“v有”的不同,既跟v有关,也跟“有”有关。

从v来看,a类动词v,似都具有“领有”的语义特征;

b类动词v,似都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

而c类动词v,似既具有“领有”的语义特征,也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

“藏”最明显了,它既有“收藏”的意思,又有“藏匿”的意思。

作“收藏”讲时,“藏”就具有“领有”的语义特征;

作“藏匿”讲时,就具有“存在”的语义特征。

而“有”呢。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既能“表示领有”,也能“表示存在”。

a类动词后的“有”,凸显“领有”义;

b类动词后的“有”,凸显“存在”义;

c类动词后的“有”,要随c类动词表示不同义项而或凸显“领有”的语义特征,或凸显“存在”的语义特征。

v和“有”的配合可列如下表:

(10)a.v[领有]有[领有]

b.v[使附着]有[存在]

c.v[领有/使附着]有[领有/存在]

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解释清楚本小节开头提出的问题。

4.6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

”祈使句式

上面我们分析的都是动词的语义特征,现在谈谈形容词。

这是袁毓林(1993)的一项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祈使句,它是由形容词带上“

(一)点儿”形成的。

例如。

(1)a.谦虚点儿。

客气点儿。

大方点儿。

灵活点儿。

坚强点儿。

主动点儿。

耐心点儿。

细心点儿。

虚心点儿。

积极点儿。

b.远一点儿。

近一点儿。

高一点儿。

大一点儿。

低一点儿。

小一点儿。

粗一点儿。

细一点儿。

浓一点儿。

淡一点儿。

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进入“形容词+一点儿。

”这一祈使句格式。

例如我们不能说:

(2)c.*滑头点儿。

*骄傲点儿。

*自满点儿。

*冒失点儿。

*胆小点儿。

*粗心点儿。

*散漫点儿。

*悲观点儿。

*罗嗦点儿。

*疲塌点儿。

*嘈杂点儿。

*小气点儿。

*笨一点儿。

*呆一点儿。

*倔一点儿。

*蠢一点儿。

这为什么呢。

这跟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有关,而这也只有通过对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析,才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答。

语言事实告诉我们,“形容词+

”这种祈使句对形容词有一定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取决于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当然,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才能进入这

一格式,具有什么样的语义特征的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一格式,这可得全面考察,认真分析。

为什么要强调“全面考察,认真分析”呢。

因为如果只根据从大面上了解到的语言事实就作结论,就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譬如说,我们不能只根据上面我们所举的例子,就匆忙地作出结论说,褒义形容词和中性形容词能进入“a一点儿。

”祈使句式,贬义形容词不能进入这种句式。

多考察一些语言事实,特别是如果我们拿一个形容词词表,逐个来检验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有一部分形容词虽然是褒义的,照样不能进入这一祈使句式。

例如“聪明”,虽是褒义形容词,但好像就不能进入“形容词+

”这种祈使句,我们似不说“聪明点儿。

”(警告他人时只说“放聪明点儿。

”)。

下面是类似的例子:

(3)d.*棒一点儿。

*帅一点儿。

*高尚一点儿。

*健康一点儿。

*可爱一点儿。

*平凡一点儿。

*伟大一点儿。

*崇高一点儿。

*出色一点儿。

*优秀一点儿。

这看来是增加了我们的研究难度,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

规律在哪儿。

条件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来比较、分析一下a组和d组里的褒义形容词。

a组和d组里的褒义形容词区别在哪里呢。

是色彩的区别。

看来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