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464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830修.docx

第三单元科技改变生活830修

第三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

备课单位:

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主备人:

李海霞冯玉花刘晓萍

本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及尊敬科学家的情感。

3.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分析复杂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3.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

3.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4.知道科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5.知道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主要内容】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活动主题:

“身边的科技”、“科技推动社会发展”、“锋利的双刃剑”。

在“身边的科技”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两个三级活动主题。

“我家买了洗衣机”是按照通过使用洗衣机所带来的家庭生活的变化,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随机展开对洗衣机的研究的思路编写的。

通过研究,使学生明白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寻找身边的科学”是上一个主题的拓展延伸,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共享等多种方法,使其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三个三级活动主题。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因此作为第一个主题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学习。

“三次技术革命”作为近代史的三次技术革新,每一次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教材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此做了简要的介绍。

通过召开关于科学家的故事会,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进而去发明创造,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的今天和明天”是本主题的难点。

科技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正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今天的尖端科技,明天就会得以普遍应用,科技会把我们的社会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锋利的双刃剑”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两个三级活动主题。

通过前面两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已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对社会进步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然而科学技术也在破坏环境,危害生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它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用来开山劈路,又会伤及人类自己。

我们必须趋利避害,才会为我所用。

三个学习主题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点到面,浅显易懂,逐步深入。

本单元从学生家庭生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科技知识入手,重点体现了生活离不开科技,社会离不开科技。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

“科技改变生活”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是“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前两个主题的延伸。

单元结构

单元

主题

板块

主题

活动主题

内容标准

 

1.我家买了洗衣机

通过洗衣机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感受科技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寻找身边的科技

  通过查资料、调查等发现身边的科技,感受科技进步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走进世界5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科技

推动

社会

发展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古代的伟大发明,感受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三次技术革命

了解三次技术革命的过程,知道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科技的今天和明天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现在的尖端科学技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锋利的双刃剑

1.科技的双刃

  围绕克隆技术组织材料,展示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趋利避害

  通过辩论的方式,明确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

1.活动的设计要注意活动的连续性和上升性。

这里所说的“连续性”是指同一单元内前后几个主题之间的先后逻辑顺序,或同一主题内几个活动之间的顺序。

这种顺序有时可以变动,但在有的情况下就不宜变动。

教师在对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时应当注意这一点。

所谓“上升性”是指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可能重复,但其主题深度却会随着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化程度的扩大而增加,教学中,教师不能低水平重复,而应“螺旋式上升”。

2.学习过程活动设计的生活事件要在真实的基础上,为达到教育目的重新进行加工构建。

为了解真实生活事件,除注意观察校内的情况外,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和了解在课外的生活情况。

3.活动的设计以普通生活事件为主,不单纯追求新颖和奇异。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张从本班、本校学生生活中的普通事件来生成活动。

活动设计应更多地选用普通儿童生活中遇到的普通事件。

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自己不熟悉的活动不但不能把已有的经验融会贯通,而且时间长了学生还会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

4.直接生活事件与间接生活事件要相互渗透。

直接生活事件是指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间接生活事件是指在我国和世界的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5.活动设计的主题来自多方面,除了教科书提供的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实际灵活确定活动的主题。

主题可以来自于学生本身,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建议让学生作出选择,还可以由师生共同商定,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的主题既有预定的,也有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出现的。

要考虑学生学习内容的均衡性和全面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活动得到应有的、持续的发展。

6.在活动目标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容易把活动目标与内容标准的条目——对应。

实际上,“内容标准”不是特定教学活动的菜单,而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具体要求。

它规定了课程应努力让儿童获得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经验、知识技能等,同时为教师计划、组织和指导儿童活动评价教与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虽然教师设计活动目标必须结合内容标准,但也要注意途径是多样化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宜将活动目标与内容标准——对应,教师要有所创造,活动目标可分成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方面来具体表述。

【教学注意事项】

1.教学内容要由点带面。

有关科技知识的内容范围很广,不可能面面俱到。

本单元从学生家庭生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科技知识入手,要重点体现生活离不开科技,社会离不开科技;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

2.要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感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实现自我、主动教育。

如:

“科技双刃”中对克隆认识的同时,可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查找到有关的资料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科技才能造福人类,改善生活。

如果滥用,将会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

3.要注重过程性和方法性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如:

“寻找身边的科技”可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怎样改善生活,开展小发明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学、爱科学应当从小做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活动案例】

第一课时  我家买了洗衣机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就在身边,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课前准备

1.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哪些科技产品。

2.课前做好采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过去的休息日,简直就是妈妈的劳动日,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自从买了洗衣机,妈妈可省心多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身边的科技。

(揭示课题)

二、走进洗衣机的世界

1.话采访,谈感受

(1)说说自己洗衣服的感受

你们家有洗衣机吗?

你用洗衣机洗过衣服吗?

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者是妈妈使用洗衣机的感受。

(2)和同学交流采访妈妈洗衣服时的感受。

2.小组交流

以前,没有洗衣机的时候,人们用什么洗衣服?

(通过对比,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洗衣机

师:

许多现代生活用品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让我们对洗衣机作一些了解吧!

课本上的几个同学调查了解了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历史、种类,你看了吗?

再看看吧,别忘了注意一下这几位同学搜集资料的方法。

(留给学生看书思考的时间)谁了解到了课本上几位同学没了解到的关于洗衣机的知识,拿出来跟大家共享,好吗?

(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A了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B了解洗衣机的历史

C了解洗衣机的种类

4.拓展

你能说说你们家在拥有了其它科技产品后家里生活的变化吗?

手机、电脑、电冰箱、汽车……(请孩子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班级交流。

5.小结: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它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深化认识

1.小组交流汇报

请在小组中交流你搜集整理的其它科技产品的相关资料,别忘了交流你们整理这些资料都用了哪些方法。

(给孩子们充分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感悟艰辛。

在你了解这些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发展历史、种类的时候,在你们大家共同交流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

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相信同学们也会参与到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中。

四、实践活动

1.观看父母用洗衣机的过程,向父母咨询洗衣的方法。

2.启示父母洗衣的数量与所用的时间。

3.寻找传统的洗衣工具,通过使用体会洗衣的感受。

4.整理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寻找身边的科技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尝试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3.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调查了解一种你们家经常用到的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种类、发展过程等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家庭、在学校、在社区、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

洗衣机让妈妈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电冰箱可以保鲜,使食品不容易腐烂变质;电脑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联合收割机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科技产品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探讨,形成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科技产品?

把你的调查表拿出来吧,让我们看看谁的发现最多,谁进行了调查表的个性设计。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查表,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同学的说法有错误,小组中的同学一定要一起把它改过来。

整理好后选一名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并进行讲解。

(给孩子们充分的分析、整理的时间,这时老师进行适当指导。

2.整理好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讲解。

(第一小组以后的小组展示全部内容但只进行补充讲解。

3.谈谈在“寻找身边的科技”这个活动中的感受。

科技产品

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三、鲁班的故事

师:

那些进行着发明创造,使科技产品不断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人们真伟大,你想做个这样的伟大的人吗?

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生活用品中的某些不足,开动脑筋、加以改进,也会成为小小发明家。

听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吗?

1.看课本50页上的小故事。

2.学生谈感受。

师:

你们看鲁班就是仿照小草的齿就发明了锯,发明创造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开动脑筋,就一定可以成为小小发明家。

想试试吗?

四、我的发明

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常用物品的某些不足

2.寻找解决办法。

3.进行创造设计,可以写、画,或用其他办法。

4.共同点评设计出来的作品,并且共同想一些办法。

五、课后延伸

课后我们将“我的发明”活动进行到底,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拿到学校科技节上展出,我相信到时候一定能看到同学们的发明创造!

 

【活动案例】

第一课时  古代的四大发明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2.学生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振兴祖国的热忱。

3.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组探究

师: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通过调查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呢?

(学生简单说一说)

1.走进四大发明

师:

我们的先人真是了不起!

下面咱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吧!

A、交流资料。

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网、访问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四大发明的资料,并将有关火药发明的资料整理后填写于课本空白处。

B、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交流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C、深化认识。

在讲座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演变,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板书: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研究,自由组合成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板书: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情况,并对个人的研究进行综合,确定班内介绍的内容。

(教师可根据时机出示此表格)

中国

欧洲

相差时间

造纸术

公元2世纪

公元12世纪

100年

活字印刷

公元11世纪

公元15世纪

400年

4.看表格,谈感悟。

二、比一比

1.根据课前的观察,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的一种物品,寻找其不足,提出改进良策。

2.讨论升华:

通过交流,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发明最好,评选出班里的发明之星。

3.总结活动的收获,使学生体验发明的乐趣。

4.升华体验:

四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大的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当为此而自豪。

希望同学们也能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

三、课后延伸

1.参观中国科普博览网上科技馆,调查火药与指南针的发明年代。

2.小结: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做生活的有心人,进行创造与发明,争取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写下精彩的一页!

第二课时  三次技术革命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等。

2.教师准备三次技术革命的竞赛题目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科学技术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的确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看来,三次技术革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感受一下,好吗?

二、看谁知道的多

1.读一读

自由读书,了解三次技术革命的内容。

2.说一说

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技术革命的其他资料。

3.赛一赛

师:

关于三次技术革命的情况,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为了让大家了解的更全面,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更多,现在我宣布比赛开始。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队)

(1)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第一关:

必答题。

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回答三道问题,答对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教师可自己设计问题)

第二关:

抢答题。

本环节共八道题,分八轮抢答。

每组每轮换一人抢答,答对者每队加十分。

答错不扣分继续再抢答。

第三关:

考考你。

每队提供自己搜集的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知识的两个问题,考其中的一队,答对者加分,答错减五分。

(2)教师公布比赛结果,选出最佳小组。

三、故事会

1.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而三次技术革命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劳动创造,每一项发明都包含着他们的百折不挠和艰辛,下面,就让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讲的故事最能打动人。

(1)小组推选两名同学讲故事

(2)教师随机演示。

(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学生说到的照片、图片、实物等,如:

当学生提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时,教师可以演示蒸汽机的照片或图片;再如:

学生提到几张光盘就可以储存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几本厚厚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几张小小的光盘。

2.学生谈感受

四、展示搜集的名人名言。

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名人名言。

2.自制“我的名言”

五、提出希望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都对三次技术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科学家们的故事中受到一些启示,用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名言卡片相互赠送,愿同学们能伴着这些智慧的话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共同挑战我们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第三课时  科技的今天、明天

活动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最近几年的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图片资料。

2.教师搜集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组交流

1.教师播放课前搜集的录像资料(神州五、六号的升空画面、生物工程、通讯、交通等画面)

2.学生谈感受。

3.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其他尖端的科学技术资料。

(航天、生物、工程、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4.全班交流。

(各小组推选出几名同学分别从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

二、体验科技产品,感受科技带来的快乐

1.小组交流

师: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科技产品,老师特别想知道都有些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介绍,和大家一起说一说,用一用,好吗?

(课件出示学生带来的图片或其他资料)

2.上台展示

3.教师谈话

同学们,看到刚才的展示,我感受到科学技术正在使人类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二、未来畅想

师:

展望新世纪,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靠科学技术去解决?

1.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2.憧憬未来

科技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其实,我们作为未来生活的主人翁,也应该掌握科技,学会创造。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未来生活吧!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所想象的未来世界。

三、结合学校的科技活动节,培养自身爱科学的精神

刚才大家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们要想早日进入这奇妙、美好的未来世界,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呢?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参加科学小发明、科学小创造活动,学做科技的小主人。

我相信,在我校的科技活动节上,一定会见到你们的风采。

四、课外延伸

请将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举办一次科普展览,向你身边的人介绍我们的最新科技动态,做一名出色的科普宣传员。

【活动案例】

第一课时  科技的双刃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

4.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重点

1.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科技双刃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看一看

师:

请大家看一段新闻。

(克隆的产生及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视频资料)

2.说一说

师:

你们还知道哪些最新的科技发明?

(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其他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事例。

二、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2.分小组交流搜集的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

3.播放光盘《什么是克隆》。

三、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谈一谈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说说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

为什么?

3.播放光盘《人体器官是怎样克隆出来的》。

4.感受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益处。

课件补充资料《克隆的益处》

四、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坏处

师:

科技进步不停的推动我们的生活质量向高层次迈进,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扮演着另一个角色。

大家说说看,它还在扮演什么角色?

1.小组内交流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2.播放关于美国一名医生决定开始克隆人试验的新闻。

3.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4.把知道的“科技双刃”的事例填写在“我的记录”中。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图片《白色垃圾》《废气排放》《原油泄漏》

2.阅读小资料《不该颁发的诺贝尔奖》。

3.学生谈感受

六、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也在严重的破坏环境,危害人们的生命。

它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用来开山劈路,又可伤及人类自己。

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它,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第二课时  趋利避害

活动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使其趋利避害。

2.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开好辩论会,学会一些辩论技巧。

活动重点:

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核武器的有关历史事件或图片。

2.搜集有关新科技产品的资料。

3.了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新科技产品的利与弊。

活动过程:

一、展示资料,引发思考

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所搜集的资料。

1.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2.学生举手表决

二、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1.教师补充资料《原子弹与核电站》

师:

请同学们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你掌握的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2.由学生民主确定他们感兴趣的辩题。

如:

核电站的建设、电脑的利与弊、家庭汽车的利与弊等。

3.分组进行辩论。

(课件出示辩论注意事项:

(1)确定自己的论点,组成正反两个团队,每个团队选出3—4名主辩选手。

(2)围绕自己的论点,收集丰富的有说服力的资料,作为辩论时的论据。

(3)在辩论中,要注意听,做到攻守兼备;语言要简练、准确、清晰。

(4)辩论时,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能涉及对方的人品。

4.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队。

5.全班交流总结两队的观点。

三、深入思考,趋利避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