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12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docx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考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二中【最新】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B.苯和水的混合物最好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C.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

D.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2.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

酚类—OH

B.

醛类

C.CH3COOCH3羧酸类

D.

醛类

3.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冷却到常温再过滤

B.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入少量蒸馏水

D.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再蒸馏

4.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

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含羰基B.均为芳香烃

C.均含羧基D.均含羟基

5.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C.仅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

6.对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简化表示。

如有机物CH2=CH—CHO可以简写为

则与键线式

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7.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B.

C.

D.CH3I

8.我国烯烃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市场增速世界第一。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不正确的是()

A.由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得聚丙烯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HBr加成可生成两种产物

D.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只生产CO2和H2O

9.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烟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0.“二噁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其中一种毒性最大的结构是

,关于这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

B.该物质是一种卤代烃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9molH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D.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1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素原子

B.不是所有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D.卤代烃不一定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不是所有醇类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C.

与CH3CH2OH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最多可生成5种有机产物

D.CH3OH、CH3CH2OH、

都能在铜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

13.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醇类都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

B.生成物是丙醛和丙酮

C.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D.1-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14.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

A.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

B.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

C.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15.香草醛又名香兰素,是食品和药品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有关香草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草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消去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1mol香草醛最多可以与3molH2反应

C.香草醛遇FeCl3溶液可变色

D.香草醛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NaHCO3溶液反应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苯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有机

的消去产物只有1种

C.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结构一定是CH2=CH-COOCH3

D.可用溴水鉴别苯酚、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

17.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种类数正确的是()

选项

有机物

条件

种类数

A

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

5

B

C6H12O2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8

C

C5H12O

含有2个甲基的醇

5

D

C5H10O2

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甲和乙,且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4

A.AB.BC.CD.D

18.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下列有关A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

B.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

C.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19.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A有下列变化关系

其中B、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可能结构有()

A.2种B.4种C.6种D.8种

20.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

ButylatedHydroxyToluene(简称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HT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产CO2

B.BHT和

互为同系物

C.BHT久置于空气中会被氧化

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相同

二、原理综合题

21.完成下列各题:

(1)烃A的结构简式为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烃的分子式为C5H12,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显示三个峰,则该烃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

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麻黄素又称黄碱,是我国特定的中药材麻黄中所含有的一种生物碱。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其结构如下:

下列各物质:

A.

B.

C.

D.

E.

与麻黄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5)多氯代甲烷作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____________。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卤代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22.有机化学中有多种同分异构现象,其中有顺反异构,例如2-丁烯有两种顺反异构体:

A中两个—CH3在双键同侧,称为顺式;B中两个—CH3在双键两侧,称为反式,如下所示:

根据此原理,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中除有三种位置异构外还有一对顺反异构,写出其结构简式:

(1)三种位置异构:

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顺反异构:

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已知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碳酸钠微溶于乙酸乙酯。

有关的有机试剂的沸点如下:

CH3COOC2H5为77.1℃;C2H5OH为78.3℃;C2H5OC2H5(乙醚)为34.5℃;CH3COOH为118℃。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

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与少量浓硫酸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

由上面的实验可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粗产品再经下列步骤精制:

①向粗制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

②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

③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

④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进行干燥

(3)步骤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④有机层处于___________层,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加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瓶内,再蒸馏,弃去低沸点馏分,收集沸点在76℃~78℃之间的馏分即得。

五、有机推断题

24.卤代烃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如CCl4可用作灭火剂,氟利昂曾用作冷冻剂,氯仿曾用作麻醉剂,卤代烃还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

已知下面三个反应(其中A为氯代烃,B为烯烃):

反应①:

A

B

反应②:

B

CH3COOH+CO2↑+H2O

反应③:

CH3CH2CH=CH2+HBr

CH3CH2CH2CH2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则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A在K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写出B在有机过氧化物(R-O-O-R)中与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实验室检验A中是否有氯元素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燃烧法b.AgNO3溶液c.NaOH醇溶液+AgNO3溶液d.NaOH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

25.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字母)。

A.酚B.醇C.油脂D.羧酸

(2)没食子酸乙酯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____。

(3)尼泊金酯是对羟基苯甲酸与醇形成的酯类化合物,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

尼泊金丙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环只与—OH和—COOR两类取代基直接相连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4)写出尼泊金甲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即受热不均匀会使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防止蒸汽外逸,所以应该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A错误;

B.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苯和水的混合物不混溶分层,用分液的方法,先从下口放出水,后从上口倒出苯,故B错误;

C.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分离沸点不同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故C正确;

D.由于蒸馏烧瓶受热面积较大,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所以在使用时必须垫石棉网,故D错误;

答案选C。

2.B

【详解】

A.当—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为酚类,当—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时为醇,故

为醇类,官能团为—OH,A错误;

B.

为甲醛,属于醛类,官能团为醛基(

),B正确;

C.CH3COOCH3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官能团为

,C错误;

D.

属于酯类,官能团为

,D错误。

答案选B。

3.A

【详解】

A.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耗,故A错误;

B.在组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苯甲酸能溶于水,为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防止过饱和提前析出结晶,加热溶解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故C正确;

D.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A。

4.D

【详解】

维生素C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碳碳双键、(醇)羟基、酯基,无苯环而不是芳香化合物,丁香油酚含有的官能团为:

碳碳双键、醚键、(酚)羟基,是芳香化合物,综上分析,二者均含羟基,答案选D。

5.C

【详解】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键、C-O键、O-H键三种不同的化学键,故A错误;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B错误;

C.核磁共振氢谱中只能确定H原子种类,不能确定氢原子总数,故C正确;

D.若A的化学式为 C2H6O,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该分子结构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其吸收峰个数应该是1,与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

答案为C。

6.B

【分析】

键线式为

的分子式为C7H8O,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进行分析。

【详解】

A.

的分子式为C7H6O2,与

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的分子式均为C7H8O,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符合题意;

C.

的分子式为C7H6O,与

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的分子式为C8H10O,与

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7.C

【详解】

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只有和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A.

中与—CH2Br相连的苯环上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中与-CH2Br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中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该有机物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CH3I属于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但结构中只含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8.D

【详解】

A.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故A项说法正确;

B.乙烯为平面结构,夹角为120℃,所以丙烯中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故B项说法正确;

C.丙烯与HBr加成可生成CH3CH2CH2Br、CH3CH(Br)CH3两种产物,故C项说法正确;

D.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乙酸,故D项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9.C

【详解】

A.反应①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A正确;

B.反应②为苯在氧气中的燃烧,燃烧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反应②为氧化反应,由于苯中含碳量较高,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故B正确;

C.反应③为苯的硝化反应,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不属于烃,故C错误;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正确;

答案选C。

10.A

【详解】

A.含有苯环的化合物为芳香族化合物,故A正确;

B.该物质含有氧,不属于烃类(碳氢化合物),当然也不是卤代烃,故B错误;

C.“二噁英”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6molH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故C错误;

D.苯为正六边形平面分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则二噁英所有原子有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答案选A。

11.C

【详解】

A.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卤代烃一定含有卤原子,故A正确;

B.卤素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可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卤代烃不一定是液体,如一氯甲烷是气体,密度不一定比水小,如CCl4密度比水大,故C错误;

D.烯烃通过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故D正确;

答案为C。

12.B

【详解】

A.醇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羧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故A不符合题意;

B.醇类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氢卤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故B符合题意;

C.

与CH3CH2OH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两种有机产物,可以发生分子间脱水的三种产物,最多可生成5种有机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能在铜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CH3OH、CH3CH2OH、

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3.C

【分析】

图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表述为2Cu+O2═2CuO,CuO+CH3CH2CH2OH→CH3CH2CHO+Cu+H2O,总反应为醇的催化氧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图中转化过程为醇类的催化氧化反应,只有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发生催化氧化,故A错误;

B.根据分析,CuO+CH3CH2CH2OH→CH3CH2CHO+Cu+H2O,反应中的生成物是丙醛,故B错误;

C.图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表述为2Cu+O2═2CuO,现象为铜丝变黑,CuO+CH3CH2CH2OH→CH3CH2CHO+Cu+H2O,现象为黑色的铜丝又变红色,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据此循环进行反应,则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故C正确;

D.根据分析,总反应为醇的催化氧化,1−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14.D

【详解】

A.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其原因是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不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故A项不选;

B.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只能说明苯酚溶液呈酸性,故B项不选;

C.浓溴水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说明苯酚的酸性,故C项不选;

D.碳酸是弱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D项选;

综上所述,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D项,故答案为D。

15.C

【详解】

A.香草醛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香草醛含有苯环和醛基,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在一定条件下1mol香草醛可以与4molH2反应,故B错误;

C.香草醛含有酚羟基,具有苯酚的性质,遇FeCl3溶液可变色,故C正确;

D.香草醛含有酚羟基,具有苯酚的性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16.C

【详解】

A.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该有机物的结构为对称结构,即

,所以其消去产物只有1种,故B正确;

C.有机物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A的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其结构有多种可能,可能为CH2=CH-COOCH3、CH2=CH-CH2COOH、CH2=C(CH3)-COOH、CH3CH=CH-COOH、CH2(OH)C≡CCH2OH、HC≡CCHOHCH2OH等,故C错误;

D.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同时使溴水褪色;直馏汽油中含有饱和烃,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分层后有色层在上层;四氯化碳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分层后下层变为橙红色;乙酸与溴水互溶;现象不同,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故D正确;

答案选C。

17.B

【详解】

A.该有机物有四种氢原子,所以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A错误;

B.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C6H12O2可以看作C5H11-COOH,C5H11-有8种,所以C5H11-COOH有8种,故B正确;

C.分子式为C5H12O的含有两个甲基的醇可看作C5H11OH,含有两个甲基的-C5H11有4种,所以含有两个甲基的醇C5H11OH有4种,故C错误;

D.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甲和乙,且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说明该有机物为CH3COOC3H7,丙醇有两种,所以该有机物有两种,故D错误;

答案选A。

18.C

【详解】

A.该有机物含有酚-OH、醇-OH、-COOH,均与Na反应,则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3,故A正确;

B.该有机物含有酚-OH、-COOH,均与NaOH反应,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故B正确;

C.该有机物含有酚-OH、-COOH,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OH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含有含醇-OH,能与羧酸反应,含-COOH,能与醇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19.A

【详解】

有机物A的分子式应为C7H14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B和C两种有机物,则有机物A为酯,根据转化关系可知B为醇,C为羧酸,由于B与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因此酸比醇少一个C原子,说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3个C原子,而得到的醇含有4个C原子;含有3个C原子的羧酸有1种结构:

CH3CH2COOH;含有4个C原子的醇可以看做丁烷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异丁烷也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丁烷有四种结构,形成的醇也有4种结构,则醇的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编号为羟基的位置),其中醇能能被氧化成羧酸,说明羟基所连碳上有2个氢原子,共有2种,所以有机物甲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1×2=2种,答案选A。

20.C

【详解】

A.BHT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氢根强,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

B.结构相似、类别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BHT为酚类,

属于醇类,二者类别不同,结构也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BHT含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则BHT久置于空气中会被氧化,故C正确;

D.方法一是加成反应,方法二是酚﹣OH的邻位H被叔丁基取代,为取代反应,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21.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3CH3CH2CH2CH2CH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