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13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docx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

题目旅游美学之大理之美

学生姓名XX学号19XXX

教师姓名XXX职称讲师

课程《旅游美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应用英语

摘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关键词:

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风花雪月

一、引言1

二、人文景观美1

(一)崇圣寺三塔1

(二)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2

(三)拱辰楼2

三、自然景观美3

(一)洱海3

(二)苍山3

四、历史文化美6

五、民俗风情美6

(一)白族绕三灵的核心思想7

(二)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深层反映7

(三)农耕文化的原始记忆7

六、结束语8

一、引言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

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古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大理有美丽的山脉和宜人的气候。

它因其美丽的花朵、下关风、苍山雪和洱海月亮而被称为“东方瑞士”。

大理古城位于洱海中部,曾经是南诏古国的首都和白族文化的发祥地。

除了大理古城,附近的双走廊和西州现在已经成为更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目前,在洱海路(约110公里)周围驾车/骑马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穿过蔡村、双走廊、蔡村、海东、下关,沿途有闪闪发光的洱海和一些正宗的白族村落。

全年都可以来旅游,季节不用风景不同。

3-11月是最受欢迎的月份,时间充裕建议大家好好游玩一番。

二、人文景观美

(一)崇圣寺三塔

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是大理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人文景观,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是由1大2小3个塔组成。

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为9.9米,凡十六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

西有苍山十九峰如屏风耸立,东有250平方公里的洱海像镜面展开,山海之间田畴万顷,白族村庄星罗棋布,崇圣寺三塔旅游区,就坐落在这如诗如画的名山胜水之间。

三座塔变化中有和谐,对立中有统一,互相依衬,浑然天成,背后是终年积雪的苍山,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与“玉洱银苍”浑然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典雅的东方美。

古时大理国有“妙香国”的美誉,寺庙众多,佛塔林立,从千年之前到现在,崇圣寺三塔一直是大理的地标与象征。

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约一公里处,背靠苍山应乐峰,面朝东面洱海。

它有三塔区域及崇圣寺区域等组成。

崇圣寺,历史上曾经有九位大理皇帝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

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

据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宏大的崇圣寺。

整个崇圣寺三塔旅游景区很大,主要观景点有三塔、聚影池、南诏建极大钟、登高庭、观海楼、高僧殿等,耗时比较长,整个一圈步行游玩下来大约需是7公里左右。

走在苍山洱海之间,一抬眼便能看见挺立在苍山脚下的三座白塔一主塔和两小塔成三角鼎立分布,三个塔的建筑时间不同,主塔于唐代建成,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又叫千寻塔,二小塔南北分布,于宋代建成。

三塔往后的道路两侧是文物陈列馆,可以看看从三塔里挖掘出来的文物,但布展效果一般,观看效果不是太好。

其实很多最重要的,也可以在昆明的云南省博看到。

右侧有条小道去往倒影公园,池水稳定,拍倒影的好地方。

再往后是大钟阁,“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与三塔同为镇寺之宝,惜毁于清咸丰,现在看到的是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

后面的雨铜观音殿与那个大钟阁建筑风格是一样,这里面有好几种观音的化身像,其中包括在内地不常见的印度帝释天风格的化身像。

如今所看到的雨铜观音殿,是在原先的旧址扩大重建而成的。

走过雨铜观音殿,进入整个景区的后半区,这里才是狭义的崇圣寺的范围,因为山门修在这里。

整体感觉是体量非常大,作为一座当代复建的比较新的佛教寺庙景观,让我联想起无锡的灵山景区。

(二)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侧,背靠苍山,始建于2002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天龙八部影视城距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东15千米(苍山景区下),落于苍洱景区的中心和风光秀丽的丽片区:

背靠秀美的苍山,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东距大理古城约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会场约0.5公里,距崇圣寺三塔约2公理。

由三大片区组成:

大理国、辽国和西夏王宫及女真部落,是为《天龙八部》影视剧拍摄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除此之外《茶马古道》、《殷商传奇》、《大理公主》、《十全九美》、《少年四大名捕》等影视剧也在此取景。

天龙八部影视城占地面积46万平方千米,由三大片区组成:

第一部分为大理国,包括大理街、西夏王宫、镇南王府;第二部分是辽国,包括辽城门和大小辽街;第三部分是西夏王宫和女真部落;以砖木结构为主体,青砖青瓦为主要建筑材料,根据自然地形采用阶梯式高差处理,共由146个单体建筑构成。

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主要景点由西夏王宫、珍珑棋局、镇南王府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46万平方千米,是以金庸长篇小说《天龙八部》为建筑蓝本和宋代、大理文化三结合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大理特色,宋代特点,参照《清明上河园》,影视拍摄与旅游风光相结合的原则修建。

西夏王宫,俗称皇宫,位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南端,建筑仿大宋皇宫风格,并融入大理和佛教文化特色,前院为正殿,后院是书房、寝殿等。

珍珑棋局,位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中部,是根据金庸《天龙八部》原著中对“珍珑棋局”的描写建造而成;珍珑棋秤为青石,重700吨,表面积近100平方米,上面可以同时站300多人;黑白棋子分别用汉白玉、墨金玉两种材质雕琢加工而成,每个围棋子重25千克。

镇南王府,位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中部,是根据金庸《天龙八部》原著中镇南王段正淳的“镇南王府”的描写建造而成,主要建有府门、前庭、寝宫、住房、后花园、花厅、藏经阁等。

四僧塔,位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东北部,是一座石砌佛塔,安葬着明洪武年间圆寂于大理的逯光古、斗南、机先、天祥4位日本国僧人。

(三)拱辰楼

巍山古城拱辰楼原为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维修时改为二层。

拱辰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

拱辰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5.76米,进深15.7米,高16米,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

南北城墙有城垛。

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文笔塔,西望瓜江垒玉,北眺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拱辰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同知康勷所书,显示唐初蒙舍诏(南诏)在洱海区域六诏中的强盛地位;北面檐下悬挂“万里瞻天”巨匾,为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同知黄大鹤所书,表达了唐代南诏与中原华夏的关系,两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一气呵成。

如此高大雄伟的明代古楼,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现已成为巍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自然景观美

(一)洱海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

洱海有两个出水口:

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宾”。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

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

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显著的综合功能,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构造断陷湖。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让人领略那“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画一般的意境。

湖内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

三岛:

金梭岛、赤文岛、玉几岛;四洲:

青莎鼻、大贯础、鸳鸯、马帘;五湖是:

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九曲是:

莲花曲、大激曲、皤肌曲、凤翼曲、萝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岩曲。

洱海沿线的喜洲古镇、双廊、挖色都是比较特别的地方,相对来说最推荐喜洲,这里保留很多传统的白族民居和院落建筑,这些院落的细节处特别精致,尤其是门楣和外墙等处的绘画。

喜洲的历史比起大理古城更加悠久,这里的建筑物也更加古老,云南的建筑或多或少受到白族建筑的影响,而喜洲正是白族建筑的根源地之一

(二)苍山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

苍山连绵50多公里,由19座山峰组成,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左右,峰顶上终年积雪。

这十九峰从南至北分别是:

斜阳峰、马耳峰、佛顶峰、圣应峰、马龙峰、玉局峰、龙泉峰、三阳峰、中和峰、圣观间峰、应乐峰、雪人峰、兰峰、三阳峰、鹤云峰、白云峰、连花峰、五台峰、苍浪峰、云弄峰。

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

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

十八溪由南向北分别为:

阳南溪、葶溟溪、莫残溪、清碧溪、龙溪、绿玉溪、中溪、桃溪、梅溪、隐仙溪、双怨溪、白石溪、灵泉溪、锦溪、茫涌溪、阳溪、万花溪、霞移溪。

苍山自然景观优美,风景名胜荟萃。

如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奇险兼有的凤眼洞和龙眼洞、历史悠久的将军洞、南诏德化碑感通寺、中和寺等文物古迹。

山顶有绮丽的花甸坝子、洗马潭、黄龙潭、古代冰川遗迹等自然景观。

古人将苍山多种自然景观概括为苍山八景,即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碧水叠潭、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霞夕照。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著称。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雪月”四大名景之最。

皑皑苍山雪,素裹银装,在阳光照耀下,洁白晶莹。

关于苍山雪,历代文人墨客赞辞颇多,民间传说也不少。

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

“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相传在远古的大理,有一年来了一批瘟神,到处散布瘟疫,河海地区瘟疫流行。

很多百姓被瘟疫压去了生命,人们苦不堪言。

苍山脚下两兄妹从外学法回来,决心为民除害。

哥哥带着狂风,妹妹带着大雪,把瘟神赶到苍山顶上。

为使百姓不再受瘟疫的侵害,哥哥化为风神,妹妹化作雪神,用大风大雪把瘟神冻死在山顶。

从此苍山上的积雪就终年不化,成为“-雪月”四景之首——苍山雪。

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4122米,由于海拔较高,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

苍山的云更是名闻遐迩。

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

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

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白云,忽起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

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

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未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经日不散。

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

当地白族有农谚:

“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多出现在夏末秋初的雨后初晴时,苍山腰部出现一条乳白色的带状云,缠绕山腰,将百里苍山分为两截,故有“云横玉带”之称。

传说这是观音下凡,预示着来年一定风调雨顺。

清人张杨度曾以"秋来雨后看之容,天将玉带封山公。

"的诗句来赞美神奇美妙的玉带云。

秋冬时节,苍山玉局峰巅常常出现一种絮状白色云团,不离不散,像一位满怀愁思的公主俯首探望被打下海底的情人,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望夫云”。

只要望夫云一出现,狂风怒吼,洱海波涛汹涌,船不能行,所以又称为无渡云。

传说望夫云是南诏阿公主的化身,她因与苍山上的年轻猎、人相爱,遭父王反对,并请来罗法师将阿龙害死,打入海底变为石骡。

公主因愤郁和思念死于苍山玉局峰,其精气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发誓要吹开海水寻找情人。

从此,每年秋冬季节,常常有一股洁白飘逸的云气从苍山玉局峰吹向万里浩空,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净而奇丽,象一位素洁的少女立于苍山之巅向洱海眺望。

只要它一出、现,海上就会狂风大作,洱海随之波涛翻滚。

狂风大有不吹飞海水,不见海底石螺子,誓不罢休之势。

四、历史文化美

下关风,下关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有时风力达八级以上。

关于下关的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他不容他们在一起,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

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以救出书生。

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于是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上,故下关风特别大。

按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吹的人站立不住。

上关花,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

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

花后之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

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群众招待,人民忍受不了这种白吃负担,于是把上关花砍了。

据考证,上关花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苍山雪,苍山上的积雪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坝子中横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

有白族两兄妹为拯救受苦人民,在观音的指引下学法归来,将瘟神都撵到了苍山顶上,让大雪冻死。

为了让瘟神永不复生,妹妹还变作雪神,永远镇住苍山上的瘟神,于是苍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

而实际上是因为苍山海拔太高,山顶气温低的缘故。

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

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

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

从此,宝镜就在海地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观赏。

五、民俗风情美

白族绕三灵,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都插花戴朵,身着节日盛装。

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

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绕三灵”队伍分为三部分:

前导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两位手执柳树枝和牛尾的老人(称花柳树老人);中部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还有手执“霸王鞭”、“金钱鼓”的男女舞者数十人;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排成“一字长蛇阵”,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早晨,聚集到大理古城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

当日,来自四方的白族群众,从城隍庙出发,一股股,一队队,一路载歌载舞,沿着点苍山麓向北,先到矗立着唐代三塔的佛都崇圣寺燃香祭拜;继而又迤逦北行约16公里,到达苍山五台峰下的朝阳村本主庙祭拜“抚民皇帝”本主,称为“南朝(拜)”,再往北到庆洞村,祭拜“神都”的庆洞“本主”庙,称为“北朝(拜)”。

人们认为“神都”所供奉的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本主“五百神王”段宗榜。

然后,在寺院内外场地,打“霸王鞭”和“金钱鼓”,跳扇子舞、唱白族调子,傍晚在神都周围埋锅造饭,当晚即夜宿庆洞庙宇和四周野地树林中。

人们尽情歌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常,使这里成为“绕三灵”活动的中心场所。

(一)白族绕三灵的核心思想

多元宗教信仰,白族绕三灵原始意义是指逛三处公房。

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的象征,他们依次为“佛都”、“神都”和“仙都”。

“佛都”(崇圣寺)是大理地区影响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主要从事着佛教祭祀和活动等各项内容。

“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又称中央皇帝庙,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场所,供奉着爱民皇帝段宗牓,他是整个大理坝子内的中央本主,是最高的本主神。

“仙都”(大理河矣城洱河神祠)供奉着宰蟒英雄段赤诚。

白族本主崇拜是由人们最初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经过不同时期各种文化、宗教的介入,后经长期各种文化的演变、沉淀、整合而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包含着诸多内容,有原始宗教的历史记忆、有儒家的深邃思想、有道教和佛教诸多信条和仪轨。

因此,白族绕三灵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内容。

(二)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深层反映

白族绕三灵节日以祭祀本主为主要内容来展开,进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和娱神活动。

在白族本主崇拜中,本主是本地区的保护神,他主宰境内的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高尚、圣洁的代表,能为人们解决各种困难。

各村本主都具有仁慈、恻隐、博爱的高尚品德。

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共同的心理素质,在白族聚居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自本主崇拜形成后,白族人民时时以本主为楷模,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行为举止、价值观念取向都以他为准绳。

白族本主崇拜这独特的文化载体,借助独特的民族崇拜及宗教信仰的维护和支持,以强大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塑造出白族人民善良、勤劳、勇敢、诚实、热情、智慧的民族性格。

(三)农耕文化的原始记忆

绕三灵的时间正值水稻栽插后需求大量水源灌溉,人们通过自娱方式与神共乐,拉近人与神之间的距离,在人神共欢的时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出白族民众强烈的心理企盼,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六、结束语

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

恬静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闲适的生活方式、古老是居民建筑特色等赋予了大理古镇不同形式的美。

挖掘大理古镇的旅游美学价值,对其宣传、发展、保护都俱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