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19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docx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

铁路工务应急预案

【篇一:

铁路工务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应急预案

(1)发生危急行车安全的险情后,现场安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详细说明险情的具体程度并建议采取何种措施(如封锁线路),同时向公司领导、项目部领导报告情况,并立即组织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项目队接到报告后,迅速通知各相关人员参加现场救援,以尽可能缩小事故损失为原则。

同时在整个抢险过程中,负责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系。

(4)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提出的应急方案指导下,立即进行抢险工作。

(5)抢险完成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具体情况,并提请采取下一步措施(如开通线路)。

(6)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7)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清事故原因,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有关处理规定,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8)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及早恢复施工,减少损失。

既有线顶进工程属高危作业,安全责任十分重大,确保金温线运营安全是该工程施工的首要目标。

我公司历来非常重视既有线施工的安全,针对本工程我公司的应急安全保证体系如图。

从项目队中抽出年轻力强的职工45人,组成临时防洪抢险小组,出现险情,立刻出动,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隐患。

工地料库随时备存道蹅300立方、木枕200根、草袋4000个,钢轨20根以处理突发事件,各种抢险料资保证具有充足的料源,需用时可随时补充,一旦因雨或其它原因引起线路变形时,立即抢修,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图11.3-2应急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篇二:

工务段防三折应急预案】

工务段防“三折”预案

为提高我段事故抢险救援能力,做到发生事故时“出动快,起复快、线路开通快”,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确保运输畅通,特制定本预案,请段属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立严格的手工检查制度

1、当年3月至11月,每月1日(节假日顺延),12月至次年2月,每月1日、16日(节假日顺延),各线路工区、车间为钢轨、鱼尾板、道岔手工检查日,各线路工区、车间要严格抓好执行。

2、确定的手工检查日,线路工区工长应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组织职工进行记名式的钢轨手工检查。

并做到谁检查、谁负责、谁签认。

3、手工探伤检查,要对钢轨接头、道岔、曲线、隧道、桥梁、道口、轨面剥落掉块、机车打伤轨、现存轻伤轨、严重锈蚀钢轨等进行检查,必要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发现重伤钢轨按规定进行及时处理。

4、个线路工区在日常作业中,要加强钢轨接头的养护,拧紧扣件螺栓,保持规定扣压力,消灭大轨缝,加强接头捣固和倒棱工作,及时清挖接头翻浆,在道岔作业时应注意辙叉心的养护工作,减缓钢轨病害的发生、发展。

曲线地段换轨要认真计算和复核,避免大轨缝的产生。

对既有施必牢接头螺栓地段每月应进行一次复拧。

做好季节性工作,入冬、入夏前要及时安排调整轨缝,全面拧紧扣件螺栓和接头螺栓,防止低温时受力不均拉断钢轨和高温时段胀轨。

5、探伤工区要严格执行探伤周期,对长大隧道、桥梁要增加探伤次数。

要加强对仪器探伤的盲区或隐蔽处所的检查。

对月(季)的探伤报表中的伤损轨进

行分析,技术室提出解决方案,对策。

6、巡道工除按巡回图认真巡查线路设备外,并对钢轨接头、道岔、轨面剥落掉块、机车打伤轨、现存轻伤轨、严重锈蚀钢轨等进行重点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工班长汇报。

7、加强工务职工对重伤轨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钢轨折断的应急处理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做到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二、钢轨折断

线路工、巡道工或工务其他人员一旦发现线路断轨危及行车安全时,应严格执行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

第一步:

首先安全防护

⑴、立即用有线或无线电话通知在该区间运行的列车和两端车站,并在断轨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瞭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或夜间,还应点燃火炬和发出音响报警信号。

⑵、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奔向该端,放置响墩,显示停车信号,在该端放置好响墩和设置好停车信号后,再向另一端安设响墩和设置停车信号,然后返回断轨地点防护。

⑶、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断轨地点注意倾听和瞭望,并不断用对讲机呼叫进入该区间的列车紧急停车。

发现来车方向后,应急速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断轨地点前停车。

如瞭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或夜间,发现来车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

有条件的可请当地人员协助进行防护。

⑷、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⑸、站内线路、道岔发生钢轨折断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采取措施,使机车、车辆不能通往该断轨地点,并按《安规》第2.2.8条设置防护信号。

第二步:

防护好后,再采取措施应急处理

(一)、钢轨折断的处理

在线路工区人员未到达前,由巡道工(工务员工)按故障处理规定负责防护,线路工区人员到达后,与巡道工(工务员工)进行签认后交线路工区人员防护,同时应在发现钢轨折断的第一时间将详细情况通知段调度和线路工区。

线路工区及时组织人员更换。

更换下道的伤损钢轨要做好标记,防止再用。

(二)、无逢线路(冻结)钢轨折断的处理

1、钢轨全断面断成两部分时

⑴、当钢轨断缝小于50mm时,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或打紧防爬器、断口两端安装轨距拉杆,并派人看守,限速5km/h放行列车。

当断缝小于30mm时,限速15km/h放行列车。

⑵、当钢轨断缝大于50mm或钢轨全断面粉碎性折断,应立即封锁区间,普通轨线路应更换钢轨;无逢线路临时处理时可沿断缝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并在处理时做好记录。

无缝线路地段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均应在断缝两侧约3.8m处轨头非工作边上作出标记,并准确测量断缝值,做好记录,以便原位复焊。

2、当钢轨裂缝贯通整个轨底或轨头截面时

⑴、当钢轨折断在轨枕上,能钉上道钉或安设扣板时,可在钢轨内外两侧各钉上一颗道钉或用扣板卡住。

⑵、当钢轨折断位置离轨枕较近,可方正轨枕于断缝处,然后用道钉或扣板把折断处钢轨固定在轨枕上。

⑶、当钢轨折断在轨枕盒内或长轨条发生折断且断缝小于50mm时,在断缝处上好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如断缝处能穿如螺栓,可用两块夹板穿上螺栓夹紧,断缝下垫入短轨,以防止钢轨上下、左右错牙,在安装轨距拉杆保持轨距。

以上处理后限速15km/h放行列车,昼夜派人看守,并立即组织更换。

3、当轨头顶面上有长大于50mm,深大于10mm的掉块时

应封锁区间,普通标准轨线路立即通知工区更换;长轨条沿掉块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

在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

4、发现人在进行好防护和临时处理后,应立即报告工务工长或车站值班员。

工务工长立即报告车间、段调度室,立即组织材料、人员赶赴现场抢修。

车间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必要时组织相邻工区人员共同赶赴现场抢修。

当发现钢轨裂纹,又不能确定伤损程度时,应按“先封锁处理,后开通放行”的原则办理,做到“宁可错拦、不可错放”。

二、钢轨接头夹板折断

线路作业人员,巡道工或工务其他人员一旦发现接头夹板折断,危及行车安全时,应严格执行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

第一步:

首先安全防护

1、内外两侧夹板同时折断时,应按钢轨折断的防护办法进行防护。

2、一侧夹板折断时,设置慢行信号,派人看守,并通知养路工区更换。

第二步:

防护好后,再进行应急处理

1、当内外侧两块夹板同时折断时,应立即设置停车信号,封锁区间,用备用夹板及时换上。

如没有备用夹板时,可从其另一股钢轨接头上取下一块夹板,与折断夹板调换,同时上紧两股钢轨接头的接头螺栓,限速5km/h放行列车,然后立即通知工区更换折断夹板。

2、当接头上一块夹板折断时,应立即设置慢行信号,并迅速通知车站,办理临时封锁施工手续,利用封锁时间更换夹板,更换后放行列车条件视具体情况决定。

3、发现人设置好防护后,应立即报告工务工长或车站值班员。

工务工长应立即组织材料、人员赶赴现场抢修。

三、联结零件折断

线路作业人员,巡道工或工务其他人员一旦发现联结零件折断,应及时更换。

【篇三:

工务安全与应急处理】

工务安全与应急处理

第一章绪论..................................................................................................................................3

第一节安全生产的定义和性质...........................................................................................3

第二节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影响因素分析...........................................................................7

第三节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法规.....................................................................................14

思考题....................................................................................................................................22

第二章行车安全..........................................................................................................................23

第一节施工.........................................................................................................................23

第三节特殊线路故障的预防与处理.................................................................................42

第四节养路机械作业...........................................................................................................48

第五节专用车辆的使用.....................................................................................................51

第六节材料装卸与堆放.....................................................................................................55

思考题....................................................................................................................................58

第三章人身安全........................................................................................................................59

第一节基本要求...................................................................................................................59

第二节避车.........................................................................................................................59

第三节线桥作业.................................................................................................................61

第四节搬运与装卸作业.....................................................................................................68

第五节机具使用.................................................................................................................69

思考题....................................................................................................................................71

第四章工务设备安全.................................................................................................................72

第一节铁路线路设备安全.................................................................................................72

第二节铁路桥涵安全.........................................................................................................78

思考题....................................................................................................................................80

第五章天窗修制度....................................................................................................................81

第一节概述.........................................................................................................................81

第二节天窗施工的作业项目.............................................................................................82

第三节天窗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95

第四节天窗施工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100

第五节天窗修制度的保障...............................................................................................105思考题..................................................................................................................................109

第六章铁路防洪......................................................................................................................110

第一节防洪工作基本规定...............................................................................................110

第二节防洪工作组织.....................................................................

..................................114

第三节防洪准备...............................................................................................................119

第四节汛期判断行车条件...............................................................................................126思考题..................................................................................................................................128参考文献......................................................................................................................................1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安全生产的定义和性质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1.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我们将安全定义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指标的状态。

换而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这个“接受”有限定指标,如果超过了可接受的指标,就为不安全。

这个定义有下述含义:

(1)这里讨论的安全是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不涉及军事或社会意义的安全与保安,也不涉及与疾病有关的安全。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生产过程的状态描述。

(3)安全是相对的安全,绝对安全不存在。

(4)构成安全的矛盾是安全与不安全,而非安全与事故。

因此,衡量生产系统是否安全,不应仅依靠事故指标。

(5)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可接受的损失指标不同,因而衡量生产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不同。

2.不安全

关于不安全,没有十分统一的定义,我们在生产系统中将其理解为“危险”,作为安全的对立面和矛盾的统一体。

危险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指标的状态。

不安全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共存的过程,表现为连续的超出可接受指标的状态。

不安全包含了被认识的及尚未认识的各种可以导致矛盾量变的客观原因,这种客观实在也可称其为安全隐患;不安全还包含了矛盾斗争过程由于质变瞬间表现出的外在事故结果。

3.危险性

危险性也称“风险”,是描述系统不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理解危险性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把风险看成生产系统内有害事件或非正常事件出现可能性的概率,是从“因”方面考虑;二是把风险定义为发生一次事故的后果大小与该事故出现概率的乘积,是从“果”方面考虑。

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具有概率和后果的二重性,可用发生概率p和损失程度c的函数来表示风险r,即将“因”和“果”用函数表明其相关规律,即

为表达简单,很多文献将风险表达为概率与后果的乘积:

上述风险定义中,无论损失或者后果,均是针对事故来定义的,包括已发生的事故和将会发生的事故。

然而风险既然是对生产系统危险性的度量,如果仅以事故来衡量系统的风险很不充分,除非能够推理出所有可能的事故形式。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风险是系统危险影响因素的函数,即风险可表达为如下形式:

r=f(r1,r2,r3,r4,r5)

式中r1——人的因素;

r2——设备因素;

r3——环境因素;

r4——管理因素;

r5——其他因素。

4.安全性

安全性为衡量生产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是与描述系统不安全的危险性相对立的参数。

假定系统的危险性为尺,安全性为s,则有r+s=1。

显然,危险性r越小,安全性s越大;反之亦然。

若通过一定手段降低或消除一些不安全因素,就可以提高安全性,创造更好的安全条件。

5.事故

“事故”一词较为通俗,事故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对事故的内涵,学术界也没有完全的描述。

《牛津英汉词典》将事故定义为“意外的、特别有害的事件”;美国安全工程师海茵里希认为事故是“非计划、失去控制的事件”;甘拉塔勒等人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提出“事故是与系统设计条件具有不可容忍的偏差事件”;

吉雷进一步补充说明了“事故是指任何计划之外的事件,可能引起或不会引起损失或伤害”;还有学者从能量观点出发解释事故,认为事故是能量逸散的结果

归纳这些对“事故”的解释,可以概括出如下特点:

(1)事故是违背人们意愿的现象。

(2)事故是不确定事件,其发生形式既受必然性因素的支配,也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3)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

尚未认识到的原因,已经认识但不可控制的原因,已经认识并可控制,但未能有效控制的原因。

(4)事故一旦发生,可以造成四种后果:

人受伤害物受损失、人受伤害物未受损失、人未受伤害物受损失、人和物均未受到伤害和损失。

有的生产领域如运输系统,将凡是造成运行中断的事件均归人事故的范畴。

这主要是因为运输系统中断不一定会造成直接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但却干扰了系统正常运行,会带来严重的间接损失。

(5)事故的内涵非常复杂。

从宏观的生产过程看,事故是安全与不安全矛盾过程中某些因素质变瞬间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