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30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第1课运动着的世界

1.风在(吹 )、水在( 流 )、人在( 行 )、鱼在(游 )……

我们生活在一个( 运动 )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

3.( 搜集资料   )、( 制作卡片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 爱护 )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 类别  )、( 编号 )、( 来源  )、( 作者  )、( 题目 )、(  内容摘要   )、(  摘录时间   )等。

第2课动物运动会

1.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

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

(至少记3个)

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听老师讲。

3.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4.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

按动物的食物分:

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

按动物的外形分:

有翅膀的、没翅膀的;

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

水中的、陆地上的、水陆两生的。

5.动物运动的目的是(捕获食物、躲避天敌、吸引异性、繁殖后代和寻找合适的栖息地)。

6.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

第3课生命在于运动

1.游泳运动员的(肩膀  )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 上臂  )比较粗。

2.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3.我们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要提醒家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每天锻炼时间应为半小时

4.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经过长期运动,身高和体重都会增长,肌肉会变粗。

6.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多 )。

7.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 锻炼  ),就会有利于健康。

第4课小吊车

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

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牵引绳有关。

3.小吊车臂是怎样工作的?

答:

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拉紧下牵引绳,放松上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4.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

答:

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5.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6.手臂的运动是肌肉收和放的结果。

7.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

答:

1)根据苍蝇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2)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屋顶;3)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4)根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5)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6)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7)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8)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9)蝙蝠的超声波原理发明了雷达;10)根据鸟的运动方式发明了飞机。

8.(仿生学  )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第5课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3.请你说出3个地图上的标识功用?

〇一般城镇、⊙首都、◎省级行政中心。

4.在地图上有许多图形和符号,称作( 图例  )。

5.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这些图能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

6.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  )、( 方向  )、( 图例  )。

7.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

上(北 )、下(南 )、左(西 )、右(东 )来指示,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

8.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 明显的  )、(熟悉的  )参照物,标明( 位置  )和( 方向  )。

第6课做沙盘

1.要立体地了解一个学校的布局,应该看一下学校的(沙盘)。

2.做校园沙盘的步骤:

1)、明确小组分工;2)、对学校的建筑布局进行观测;3)、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4)、准备所需材料;5)、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学校的沙盘模型。

第7课动与静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2.当舞台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时,物体是(运动的),位置随时间没有发生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

3.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电线杆来说,你是(运动)的;相对于车座来说,你是(静止)的。

4.当你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座位为参照物,这列火车是静止的,看窗外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

(√)

5.当你背书包上学时,对于地面来说,你是运动的,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来说,你是静止的。

(√)

6.物体的动与静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7.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8.如果选择扇叶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 运动  )的;如果选择底座作为参照物,电扇的保护网是(静止  )的。

9.在观察电扇时,(不要  )将手伸入保护网。

第8课快与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可用(速度)来表示。

2.妈妈和我同时从家中出发去学校,走的是同一条路,结果我先到学校,说明我的速度比妈妈快,妈妈的速度比我慢。

3.在百米赛跑中,张明得了男子组的冠军,李超得了亚军,小亮得了第三名,说明李超比张明跑得慢,比小亮跑得快。

4.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需要哪些条件?

答:

距离和时间。

5.时间相同,经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距离相等,用时越短,速度越快。

6.你有几种方法让小车动起来?

答:

推、拉、磁力、用遥控器遥控、重力、电力。

7.在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是刺尾雨燕。

第9课推与拉

1、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推和拉都是(力)。

推和拉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力。

2、你知道下列现象那些属于推、哪些属于拉吗?

蹬车、拍球、提水、捏闸、拔河、踢球、拔笔帽。

属于推的是蹬车、拍球、踢球。

属于拉的是提水、捏闸、拔河、拔笔帽。

3、力有哪两个特征?

大小和方向。

4、如何解释纸蝙蝠受推拉后的现象?

拉纸蝙蝠翅膀时,耳朵向下;推纸蝙蝠翅膀时,耳朵向上。

第10课常见的力

1.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力 ),有:

()。

2.当你双手向相反方向扭拧物体时,用到的力是( 扭力 )。

3.当你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弹力 )。

4.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 磁力 )。

5.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力是(浮力  )。

6.使头发贴近梳子的力是( 静电引力  )。

7.当你放开手时,橡皮会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是(地球引力  )。

8.摩擦两只手会觉得发热,这是( 摩擦力  )的作用。

9.当你按压面包时,由于受到(压力  ),果酱会从四周外流

10.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11.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12.英国科学家(牛顿  )发现了地球引力。

13.物体下落是因为它们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4.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的引力,人们称这种引力为(万有引力)。

15.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

16.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小 )。

17.物体距地球地心的距离越近,受到的重力越(大 )。

18.工人叔叔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

第11课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1、( 力 )能够使物体运动起来。

2、( 力 )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

前进的车轮是(转动)、拉抽屉是(平动)、被敲击的鼓皮是(振动)。

第12课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力)还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

2、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阻力)。

3、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4、在日常生活中,摩擦有时候是(有益)的,有时候又是(无益)的。

5、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第13课 我们的地球

1.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

假设一(地球是平坦的方形);假设二(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2.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3.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5.(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

6.地球仪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圈,这些圆圈叫纬线圈,其中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是赤道,这些圆圈上标定的度数叫纬度。

地球仪的表面绘有许多条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统称经线,这些线上标定的度数叫经度。

7.地球仪是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这个轴叫做(地轴),地球仪最北端的点叫做(北极),最南端的点叫做(南极)。

8.在东经116度、北纬40度附近的一个重要城市是(北京)。

第14课太阳和影子

1.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2.物体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的方向、长度有什么关系?

答:

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方,影子在北方,影子最短;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影子较长。

4.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

早晨,太阳在东方,温度最低;下午两点温度最高;傍晚,太阳在西方,温度缓慢降低。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

答:

看大树,看影子,看太阳,看指南针,看向日葵的花盘等。

6.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7.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长短)来确定一天中温度高低的变化。

8.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日晷)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

9.日晷由(晷针)和( 晷盘  )组成。

第15课昼夜的形成

1.地球每天都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的转动。

每转动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你生活的地方转到了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就是夜晚。

4.日心说是谁提出来的?

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来的。

5.在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为什么?

答:

上海先被太阳照到,乌鲁木齐后被太阳照到。

因为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伴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所以,上海先被太阳照到。

第16课昼夜与生物行为

1.“花钟”是利用不同的花开闭时间的不同来报时的,你观察了太阳花,开花的时间是中午12时。

2.通过查资料知道,鸡、狗、蝴蝶等动物总是白天出来活动,猫头鹰、萤火虫、老鼠等动物总是夜晚出来活动。

3.昼夜节律指生命活动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动。

4.请你把知道的有关动植物行为随昼夜变化的情况写一写。

答:

猫头鹰、蝙蝠、猫等动物晚上出来活动,白天睡觉;夜来香是晚上开花,白天合拢;向日葵是白天开花,晚上合拢。

5.花钟是谁发现的?

花钟是林奈发现的。

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适合所有生物的生活。

第17课 交通工具

1.二百多年前,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帆船)和(马车)。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自行车)、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2.交通工具按照空间位置可以分为:

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

3.选择交通工具需要考虑(时间)、(价格)、(舒适程度)、(是否便利)等方面。

4.1769年法国人制造的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5.1886年德国人制造的(四轮)汽车。

6.1908年美国人制造的(T型福特)汽车。

第18课 交通与生活

1.(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便捷的交通工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快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2.在现代城市里,人多车多,(交通堵塞)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

3.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交通运输不便)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4.海产品运输过程中采用了(海运)、(陆运)、(空运)及(人工)运输方式。

用到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采用了打捞、(保鲜)、冷冻、(包装)等技术。

第19课 展示会

1、定期整理搜集到的(学习资料)是学习《科学》课的重要方法。

二、简答

第一单元

1.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答:

上网查询、看电视、报纸、杂志和向人询问。

2.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他们身体的哪一部分比较发达?

答:

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身体表面都有羽毛,都长有两只翅膀;他们的胸肌和翅膀比较发达。

3.小兔、青蛙、袋鼠、蝗虫的跳跃能力很强,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

它们的后肢比较发达。

4.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你能举例说明吗?

(至少举3例)

答:

山的成长、地壳运动,地球板块移动。

5.小吊车的臂是怎样工作的?

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小吊车放下重物。

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小吊车提起重物。

6.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

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答:

好处:

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关节活动更灵活自如,使肌肉更加有力。

注意:

活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饭前饭后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

7.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

答:

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8.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

答:

根据苍蝇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屋顶,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根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

第二单元位置和运动

1.小娟在早晨7点从家去学校时,是迎着太阳走的,下午6点放学时,她还要迎着太阳走,学校在小娟家的什么方向?

答:

学校在小娟家的东边。

2.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的?

答: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1)以青山为参照物时,竹排是运动的。

(2)以竹排为参照物时,青山是运动的。

4.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是:

(至少写出3种)

答:

吹、弹、拉、拍

5.如何判断物体速度的快、慢?

答:

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6.小车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

①地面的光滑程度;②与小车自身的重量有关;③推或拉力大小有关。

7.如何改造小车才会使它的速度变快?

答:

加大车轮的直径;减轻车的重量。

第三单元力与运动

1.下列关于重力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在正确答案下边画上横线。

A、重力只存在于地球上B、重力把物体拉向地球

C、重力把物体向外边拉D、物体距地面越远,受到的重力越大

2.你能给下面的力进行分类吗?

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

答:

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

扭力、弹力、浮力、摩擦力、压力。

与物体有一定距离的有:

磁力、静电引力、地球引力。

3.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落?

答:

因为它们受到了地球引力。

4.工人叔叔利用垂线砣来检验墙壁是否垂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答:

根据重力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5.滚轮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怎样使滚轮运动得更快?

答:

滚轮是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滚轮转得快,可以增加钩码的重量。

6.生活中哪些摩擦有益,哪些是无益的?

怎样增大有益摩擦,减少无益摩擦?

答:

有益摩擦:

用橡皮擦字、车闸的闸皮自行车的轮胎和车蹬花纹、鞋底花纹。

无益摩擦:

滑冰鞋等。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使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光滑,增大;两个物体间的压力。

7.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及与两个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8.在冬季有些地区的公路由于积有冰雪所以变得很滑,汽车在这种公路上行驶常需要在车轮上缠着铁链,这是为什么?

答:

这样做是为了加大摩擦力,使车轮不再打滑,使汽车行驶安全。

第四单元昼与夜

1.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的方向、长度有什么关系?

答:

早晨,太阳在东方,影子在西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方,影子在北方,影子最短;傍晚,太阳在西方,影子在东方,影子较长。

2.一天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中午前后较高,午后两点左右气温最高。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

答:

看大树,看影子,看太阳,看指南针,看向日葵的花盘等。

4.在一天中,上海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被太阳照到,为什么?

答:

上海先被太阳照到,乌鲁木齐后被太阳照到。

因为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伴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所以,上海先被太阳照到。

5.请你把知道的有关动植物行为随昼夜变化的情况写一写。

答:

猫头鹰、蝙蝠、猫等动物晚上出来活动,白天睡觉;夜来香是晚上开花,白天合拢;向日葵是白天开花,晚上合拢。

6.生物活动的昼夜节律的表现有哪些?

答:

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

第五单元交通运输

1.你能设计一种解决城市交通堵塞、减少尾气污染的方案吗?

答:

建立立交桥、地下管道,调整上下班高峰期的人、车流量,限制机动车尾气指标,使用天然气燃料的汽车,治理环境污染。

2.你能设计一种解决农村交通运输不便的方案吗?

答:

全民动员,多修公路。

做到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公交汽车。

3.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利弊?

答:

自行车:

轻便、便宜、安全、无污染,但是费时、速度慢;

飞机:

快捷、舒适、便利,但是价格昂贵;

火车:

较为快捷,价格适中,较为安全,但是不够舒适,容易劳累;

轮船:

较为便宜,旅行有情趣,但是不便利、颠簸、不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