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535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艺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科教案

 

学校:

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

教师:

苏明文

时间:

2015-9-1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欣赏图片

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

课型:

音乐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优美动情的歌曲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的家乡是个怎样的动人景色。

三、新授:

那一片一片的金黄

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

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还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田野上飘来的歌

1、结合图片及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反复听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

2、练习二声部合唱。

合唱是多声部演唱形式,齐唱是单声部演唱形式。

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在两个声部的对比与协调中体验音乐的层次感和音量的均衡性,力求各声部的音色、音量、音准及节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互相倾听、互相配合。

3、配合简单对性和舞蹈动作是合唱更具吸引力。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的参与艺术活动。

2、描绘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创意。

3、合唱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

教学思路拓展: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体会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施教时间:

9月4日-9月6日

教学札记:

旋律优美使学生喜欢本课的原因之一,看来美的东西大家都很喜欢。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绘画美丽的田野

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录音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

课型:

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可爱的稻草人,站立在希望的田野上,它何时能诞生在你的手中?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欣赏了音乐,今天,我们来一起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希望的田野上的美丽景象。

三、新授:

那一片一片的金黄

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

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还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描绘我们美丽的村庄

1、用废旧画报纸或小布片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的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

2、利用泥土、枯枝、树叶、草茎、麦秆、瓦片等材料,采取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用编织、捆扎的方法制作立体的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机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如对房屋门窗的刻画及结构的把握要细致、精美,整个房屋、小院的布局要合理。

3、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村庄的美丽和劳动人民的朴实、勤劳。

4、在合作和表现过程中,体会美丽的田野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的参与艺术活动。

2、描绘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创意。

3、合唱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

施教时间:

9月7日-9月8日

札记: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体会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课题二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

课时建议:

4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动手、漫谈并进行实物粘贴

1、小小的种子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创作的材料。

观赏教师、学生收集的种子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2、用摸、闻、看等形式感受种子的质、形、色等,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摆、粘贴,学习美术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或单独纹样的图案知识,体会艺术要素中重复、变化的节奏美。

3、利用种子本身的颜色进行搭配。

活动二:

自编故事表演:

那一粒种子醒了

1、教师选一段背景音乐,欣赏日本诗人水上多世的儿童诗《萌芽》,让学生自由想像种子入土、陈水、出土、发芽、生长的过程,分小组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

体会“种子象征希望”的生命意义。

2、谈一谈:

从种子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根据诗歌创编剧本。

4、熟悉剧本,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三:

学唱歌曲《种子之歌》并进行表演

1、学习合唱《种子之歌》

2、初步掌握拍的节拍、节奏特点,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3、全班表演舞蹈,每个人想象自己就是一粒种子,在集体的环境中慢慢成长,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成长”的过程。

活动四:

画笔下的种子

1、学画《小樱桃》,体会国画干、湿、浓、淡的笔墨趣味。

2、欣赏其他表现种子的国画作品。

3、用水墨自由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山果种子等。

教师可适当示范小樱桃的画法:

(1)起笔从上往下点:

正值毛笔蘸淡曙红,毫尖加点浓曙红(或胭脂),用侧锋以圆弧的两点相扣,合成一个樱桃果。

(2)起笔也可以从下往上点:

用中锋小毛笔画果柄,一般可以从外向里行笔,注意起收。

教学评价:

1、学生能自如地表演《一粒种子的故事》。

2、能与同伴合作唱好《种子之歌》的歌曲并创编舞蹈动作。

3、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

4、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

施教时间:

9月11日-9月15日

札记:

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田野式环境,到户外上课,尽情享受田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种子之歌》并表演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

课型:

音乐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

你能说出那些种子的名字?

三、新授:

学唱歌曲《种子之歌》并进行表演

1、学习合唱《种子之歌》

2、初步掌握拍的节拍、节奏特点,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3、全班表演舞蹈,每个人想象自己就是一粒种子,在集体的环境中慢慢成长,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成长”的过程。

自编故事表演:

那一粒种子醒了

1、教师选一段背景音乐,欣赏日本诗人水上多世的儿童诗《萌芽》,让学生自由想像种子入土、出土、发芽、生长的过程,分小组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

体会“种子象征希望”的生命意义。

2、谈一谈:

从种子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根据诗歌创编剧本。

4、熟悉剧本,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评价:

1、学生能自如地表演《一粒种子的故事》。

2、能与同伴合作唱好《种子之歌》的歌曲并创编舞蹈动作。

3、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

4、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

施教时间:

9月18日——9月19日

札记:

不少学生表演得不错,但开始总是扭扭捏捏,以后表演前还是要带学生进行放松律动,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用种子进行粘贴画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

课型:

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种子你们见过很多了,你能描述一下吗?

三、新授:

复习歌曲《种子之歌》并进行表演

1、学习合唱《种子之歌》

2、初步掌握拍的节拍、节奏特点,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3、全班表演舞蹈,每个人想象自己就是一粒种子,在集体的环境中慢慢成长,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成长”的过程。

动手、漫谈并进行实物粘贴

1、小小的种子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创作的材料。

观赏教师、学生收集的种子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2、用摸、闻、看等形式感受种子的质、形、色等,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摆、粘贴,学习美术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或单独纹样的图案知识,体会艺术要素中重复、变化的节奏美。

3、利用种子本身的颜色进行搭配。

作品展示: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开展评价。

学生自评。

同学间互评。

老师评价。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自如地表演《一粒种子的故事》。

2、能与同伴合作唱好《种子之歌》的歌曲并创编舞蹈动作。

3、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

4、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

教学思路拓展:

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田野式环境,到户外上课,尽情享受田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施教时间:

9月20日——9月22日

札记:

粘贴种子画时还出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学生带来的绿豆生虫子了,但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粘贴画因为作的精致还被展览了,结果就在展板上爬满了虫子。

看来作种子粘贴画也要选种子。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并进行舞蹈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

课型:

音乐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种子之歌,特别是同学们唱歌时的表情、动作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一边唱歌一边舞蹈。

好,现在就开始吧!

三、新授:

学唱歌曲《种子之歌》并进行表演

1、学习合唱《种子之歌》

2、初步掌握拍的节拍、节奏特点,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3、全班表演舞蹈,每个人想象自己就是一粒种子,在集体的环境中慢慢成长,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成长”的过程。

自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1、教师选一段背景音乐,欣赏日本诗人水上多世的儿童诗《萌芽》,让学生自由想像种子入土、陈水、出土、发芽、生长的过程,分小组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

体会“种子象征希望”的生命意义。

2、谈一谈:

从种子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根据音乐编创适合自己的动作进行表演。

4、分小组进行排练,利用一节课时间,编排动作,然后进行舞蹈编排的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自如地表演《一粒种子的故事》。

2、能与同伴合作唱好《种子之歌》的歌曲并创编舞蹈动作。

3、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

4、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

教学思路拓展:

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田野式环境,到户外上课,尽情享受田野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施教时间:

9月25日——9月29日

教学札记:

在创编前,我先让学生看了课本剧表演《一粒种子》,然后再表演时孩子们就放松多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绘画种子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

教学过程:

美术综合

新授: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上节课我们利用种子进行了粘贴活动,今天我们来画一画种子。

希望你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毛笔画出自己的想画的事物。

三、新授:

复习歌曲《种子之歌》并进行表演

1、学习合唱《种子之歌》

2、初步掌握拍的节拍、节奏特点,自编舞蹈进行表演。

3、全班表演舞蹈,每个人想象自己就是一粒种子,在集体的环境中慢慢成长,体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成长”的过程。

画笔下的种子

1、学画《小樱桃》,体会国画干、湿、浓、淡的笔墨趣味。

2、欣赏其他表现种子的国画作品。

3、用水墨自由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山果种子等。

教师可适当示范小樱桃的画法:

(1)起笔从上往下点:

正值毛笔蘸淡曙红,毫尖加点浓曙红(或胭脂),用侧锋以圆弧的两点相扣,合成一个樱桃果。

(2)起笔也可以从下往上点:

用中锋小毛笔画果柄,一般可以从外向里行笔,注意起收。

作品展示:

1、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开展评价。

2、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价。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自如地表演《一粒种子的故事》。

2、能与同伴合作唱好《种子之歌》的歌曲并创编舞蹈动作。

3、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

4、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

施教时间:

10月8日——10月13日

札记:

学生这是第一次接触国画,所以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被用来讲用笔用墨,学生剩下的练习时间不多,作业效果一般。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课题三农家孩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由表达作为一个农家孩子的快乐,欣赏舞蹈《丰收之歌》,并能主动参与表演活动,能富有情感的歌唱《山娃娃音乐会》。

2、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如能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的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丰收之歌》、《山娃娃音乐会》等录音带、农村娃娃的活动图片、绘画和泥塑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泥土用具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类型:

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师生漫谈、讨论:

作为一个孩子,感到快乐的事还有哪些?

喜欢自己的生活的环境吗?

三、新授:

丰收的旋律

用田野中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造,发现身边许多常见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我们灵巧的手把它变成艺术作品。

如用稻草进行捆扎,用树叶进行粘贴等。

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体验“我是农家娃”的快乐

1、课件欣赏民间泥塑《驴背琴声》,了解人们的劳动生活,体会艺术源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2、表演农家孩子劳动的情景。

3、尝试用撕纸的方法表现劳动时的动态特征,突出农家孩子的可爱和快乐;游戏“木头人”,让劳动动态定格,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动态;用概括而流畅的线条大胆画出人物动态并用纸撕出来。

4、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孩子的形象,学习图手捏制法捏出人物,结合歌曲《山娃娃音乐会》让泥人动起来,加上简单的劳动工具。

5、通过各种艺术活动表现农家孩子的快乐。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自由的表达农家孩子的快乐之情。

2、学生能自如的歌唱并表演《山娃娃音乐会》歌曲的内容。

3、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方式表现农家孩子的快乐之情。

教学札记:

在各种艺术表现活动中,师生参与,体验艺术活动带给人们的快乐。

施教时间:

10月16日——10月17日

第二单元祖国,您好

单元概述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衔来一枚橄揽叶,

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

为你带来远方儿女的思念,

鸽子在茫茫海天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愚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欢乐。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愿你逆风起飞,风雨中获得收获。

生日,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值得庆贺的,渐渐长大的孩子,每一次生日都寄托心中每一个渴望每一次生日,映照着祖国母亲美好的明天。

在祖国生日到来的时候,大道纵横,群山如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从东海之滨,到昆仑山上,从白山黑水,到香江两岸,节日的礼花撒遍祖国的万永千山,国庆的欢歌飞出亿万人民的心田。

共和国的华诞之日,神州欢腾,普天同庆。

国旗飘扬,紫荆吐艳,荷花盛开。

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掀开更加绚丽辉煌的篇章。

本单元设计了《七子之歌》、《今天是您的生日》两个课题,通过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艺术活动,在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等方面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感受对祖国的美好情感。

课题一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

3.能在美术作品《红烛颂》的欣赏中,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

4.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据歌词和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课件等

2《七子之歌》录音带或光盘。

3表现海外游子的诗歌、音乐作品和文章等。

4音乐、美术活动的工具材料。

课型:

美术

教学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

播放《七子之歌》。

同学们,从它的歌词中你能体会闻一多先生所要表达的感情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更具体的去体会这种心境。

三新授

朗诵体会《太阳吟》

1.朗诵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太阳吟》,对诗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在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班级里展示。

在这首诗歌里,闻一多先生借助太阳这个具体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游子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之情,作品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2.听赏乐曲《思乡曲》,朗诵诗歌《绿叶对根的情意》、《游子吟》等,结合讲述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3教师向学生介绍闻一多诗歌中的“三美”,引导学生运用《太阳吟》中具体形象“小草”、“露水”、“金鸟”、“宫柳”、“九曲回肠”、“六龙骖驾”、“冷泪盈眶”、“游子”等,这些意象的、具有绘画美感的描述,进行绘画创作,将诗意形象化。

4.根据诗歌《太阳吟》的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是平面的绘画,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立体的塑造,还可以采用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创作。

创作主题可以围绕着太阳进行,小组合作或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的作品。

表现时,为了深化和拓展主题,建议采取的方式是:

根据诗歌《太阳吟》内容,将具体形象的想像拓展为向日葵与太阳的一种关系,这样在表现时更生动。

将作品拍成照片,存人艺术档案夹。

欣赏课件感受油画《红烛颂》

1.欣赏美术作品《红烛颂》,讲述和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故事,对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恰当的话描述出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闻一多饱尝了弱国子民所受的歧视与屈辱,愈发激发了他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和悠久文化的热爱,他说: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他要骑着太阳“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吟》),“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于是“诗兴总比画兴浓”,由此诞生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颂》。

3.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表演诗词《游子吟》的内容,重新体会深刻的含义。

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体会闻一多诗歌作品中的“绘画美”,请说说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受。

教学评价建议

1.采取自评、互评等方式,对自己和同学们的表演活动进行评价。

2.将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感想写出来,办一个墙报进行展示。

3.同学之间对歌唱活动进行互评,结合过去曾经学习过的手势练习,检验自己的歌唱水平是否有所提高。

施教时间:

10月18日——10月20日

札记:

学生对歌曲《七子之歌——澳门》非常熟悉,正好语文课本上也有有关内容,所以本课从情感方面导入的很顺利。

教学设计

调整与思考

课题二今天是您的生日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美术创作,利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

2.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3.在音乐和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关联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

2.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CD光盘。

3.美术活动的材料。

4.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