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581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速度》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速度》教学设计.doc

景泰县第五中学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加速度》魏晋霞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景泰县第五中学魏晋霞

案例名称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课时

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教材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而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就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

之后教材展示飞机起飞、迫击炮发射等具体的事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

同时,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不同。

然后借用速度图示法,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用v—t图像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速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教材设置的“思考与讨论”和“科学漫步”栏目的内容,在图像中认识变化率,可以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义、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速度改变量之间的区别。

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物理量速度的建立过程,使学生利用旧知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表达以及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速度、速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

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快慢的描述,初步体会用比

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变化快慢也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所欠缺知识和能力

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运动了多少路程、位移、运动的快慢,对于速度的快慢缺少感性认识;其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在头脑中很难形成“加速度”的概念。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为了满足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类比法和讲授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选用了

(1)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2)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4)讲授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2、学法: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类比法、分析归纳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新课

(5分钟)

知识回顾:

1、速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2、速度的分类?

回忆思考并回答提问:

1、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回顾知识

铺垫新课

(多媒体)

推进新课

(25分钟)

探究一:

加速度概念的得出

播放视频,结合导学案提出问题:

1、速度变化如何?

2、谁的速度变化大?

3、谁的速度变化快?

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1、速度的变化有大小。

2、速度的变化有快慢

3、比较快慢的方法:

时间相同,比较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相同,比较发生变化所用时间。

观看视屏,增强主观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推进新课

(25分钟)

探究二:

加速度的方向

1、完成导学案例1题

2、思考:

计算出来的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

强调:

应用加速度定义式计算时一定注意:

1、统一单位

2、规定正方向

课堂讨论:

1.速度大,加速度也一定大吗?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一定大吗?

3.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吗?

(先观察再思考与讨论)

①从加速度定义式的角度理解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的关系。

②分别画出汽车起步、刹车两过程的初、末速度图示(仿照教材p27页图1.5-2),通过图示确定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归纳总结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

强调:

比较两加速度的大小,并说明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认识到加速度概念对加速运动物体和减速运动物体的都适用。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学生思考回答,并能举例说明: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

通过学生对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矢量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体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

[师生共同总结]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它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速度的变化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多少,它等于物体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即△V=Vt-V0,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速度的变化△υ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大.

3.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化变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大.

课堂小结

一、加速度

1、定义:

2、定义式:

3、单位:

4、物理意义:

5、标矢性:

二、加速度的方向

1.速度的变化量

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学生总结:

1、定义:

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公式:

3、单位:

4、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5、标矢性:

是标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课堂练习

见导学案

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

课后作业

P29问题与练习:

1、2题

板书设计

加速度

速度

速度变化量

表示运动的快慢

表示速度的变化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1、定义:

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公式:

3、单位:

4、矢量性: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

方向相同

开始

结束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推进新课

导入新课

课堂训练

知识再现

探究一:

加速度概念的得出

探究二:

加速度的方向

谁的速度变化大?

谁的速度变化快?

巩固知识

归纳总结

问题的提出

讨论与归纳

建立模型

演绎与推理

得出概念

观看思考并

回答提问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