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05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阿拉善南寺广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那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们可以把贺兰山南寺定位为:

1、一山核心(贺兰山)

2、两区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3、三种资源结合(天上资源、地上资源、人文资源)

4、五种文化融汇(蒙古族文化、西夏文化、汉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

5、五种模式兼并(集锦集中式、复古再现式、原地再现式、原生自然式、主题突出式)

6、突出一个核心主题(南寺佛教旅游文化)

7、一条线路串景点(以即将完工的银巴公路把贺兰山所有的景点串起来。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阿拉善地区以及整个贺兰山的旅游文化。

主要观点:

把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统一起来,把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统一起来,把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社会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要多方面借鉴并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一,采取调查分析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详尽地占有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推理,力求使此项研究建立在真实、全面、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第二,采用典型实验法,对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采取对旅游者跟踪调查,反复验证方法,使占有的材料具有典型性,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性;

第三,在对比中研究,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将自然景观溶入人文景观,把人文景观纳入自然景观之中。

阿拉善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山(贺兰山自然风光)、寺(广宗寺)、村(以为拉特行营为主的蒙古族民俗风情村)”为主体的旅游特点。

通过这些景观特点,来研究阿拉善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的根源,形成贺兰山生态旅游的核心规划。

本文研究在贺兰山特殊的地理人文景观条件下体现民族文化的旅游理论,在学术研究领域尚属首次。

研究成果主要用于指导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旅游业发展,为阿拉善盟政府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也为阿拉善开发贺兰山沿山区域联合发展旅游业提供借鉴,从而促进两个自治区相互间旅游业发展。

这一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带动内蒙古阿拉善盟、宁夏沿山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形成景点联合成景区,景区塑造文化,文化构成产业链并得到加长,经济效益会更显著而且可以内外联合构成绿色旅游产业。

从理论意义上讲,发展旅游业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对于地处边疆的民族地区更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

就其普遍的理论意义讲,揭示民族文化、旅游业、经济效益三者的内在联系,对指导广泛的旅游业发展同样有借鉴意义。

其应用价值不单纯表现在贺兰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可以指导开发旅游业。

阿拉善南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旨是为推动和发展阿拉善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文化建设。

更重要的是自汉唐以来,这里居住过匈奴、党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并建立自己的王朝,有着丰厚文化底蕴,这里是多种文化交融之地。

自清朝乾隆年间西藏出现和硕特部落与当地佛教派系斗争后,六世达赖喇嘛流落于此,终究使贺兰山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

有内蒙古阿拉善境内可连至福因寺、月亮湖等人文遗迹和自然景区,外可延至西夏王陵、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游客到贺兰山南寺旅游观光。

因此,将南寺旅游文化资源的构成要素从深度和广度区开发利用,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仅对促进阿拉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进一步做好区域经济合作与宁夏境内的苏裕口沙湖景区连片协作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总之,只有把阿拉善贺兰山南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双项结合开发,才能充分显现阿拉善盟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使阿拉善旅游业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

所以我们把贺兰山南寺定位为:

8、一山核心(贺兰山)

9、两区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10、两种资源结合(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11、五种模式兼并(集锦集中式、复古再现式、原地再现式、原生自然式、主题突出式)

12、突出一个核心主题(南寺佛教文化)

13、一条线路串景点(银川—巴彦浩特公路)。

一、阿拉善南寺旅游区概述

(一)南寺的由来及历史沿革

南寺(广宗寺),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坐落于贺兰山主峰巴彦笋布尔西北麓一个群山环抱的峡谷地带,占地10平方公里,距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约30公里。

周围树木成荫,景色怡人,南边有一条山涧流过,涓涓流水终年不断。

作为当地最大的寺院,南寺“聚集了大量的具有历史的珍贵佛象、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品。

也聚集了精通佛教显密二宗教义教规的高僧大德。

还聚集了无法估算其价值的以金银珠宝为材料的大批法器、供器等”(选自贾拉森《缘起南寺》P-33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南寺始建于六世达赖圆寂的十年后,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此年建成。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并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的乾隆御笔金匾,匾的落款时间是“大清乾隆岁次闫八月十六日。

”至此,南寺有了正式的名称——广宗寺。

此后又制定了寺规。

历史上的南寺得到了历代统治者和信徒们的捐献,规模不断扩大,僧侣日渐增多。

据记载,全国解放时,该寺在册僧人达550多人,僧舍上百处,殿堂70多间,其辉煌可见一斑。

1966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南寺遭到了严重破坏。

十一届三中会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以重新落实,在自治区佛协和阿左旗人民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于1989年开始在原址上按照当年各经堂的风格重新修建寺院,历经十年,终于在1990年7月举行了新殿落成典礼和开光仪式,近300名僧人诵经3天,参加仪式的善男信女近3000人。

南寺又恢复了昔日的香火。

总之,南寺建造年代之早、寺院规模之大、僧侣人数之多、在藏区佛教界影响之大,博得信教群众的向往和虔诚之深,所供奉的神灵(六世达赖喇嘛肉身)名气之大,法会习俗之隆重,在内蒙古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南寺旅游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情况

南寺座落在贺兰山主峰处,山上松柏茂密,水源涵养丰富;

山中常有多种野生动物出没。

林中涛声阵阵,鸟语花香,给人以无限遐想。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阿拉善左旗党委政府根据南寺悠久的藏传佛教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优势,将南寺旅游区作为重点项目来开发建设。

如果说2000年前恢复南寺的建设是以僧人和民间捐赠为主的话,那么以2000年5月以南寺黄庙奠基为标志的旅游区开发就是拉开了政府建设南寺旅游区的序幕。

从2000年到2003年底,盟旗两级政府共实施了三期工程,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全面建设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卫拉特行营、佛像岩雕、珍稀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景点建设和黄庙、红庙等寺庙。

经过四年的开发建设,南寺旅游区有了可观的规模,于2003年1月6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自治区第五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区旅游行业首家通过国家质量和环境双体系认证的旅游景区。

南寺旅游区以它优美的自然环境、神秘的佛教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现在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达15万人次,创收100多万元,为阿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南寺旅游区名胜简介

南寺大门从巴彦浩特乘车到南寺旅游区25公里的山口处,就可以看到高大雄伟的、具有浓郁蒙藏特色的阁楼式南寺大门。

大门北侧耸立着刻有“南寺”两个红色大字的奇石,这座大门充分展示了旅游区的文化氛围的和南寺独特的魅力。

岩雕群从大门向东沿着插有各种彩旗的道路走,南北山岩石上色彩斑斓的佛像岩雕群会吸引你的视线。

现存浮雕佛像19尊,画像17幅,石刻经方50条。

在2000年佛像岩雕修复中又新增添了108尊佛画像。

这些岩画佛像,雕刻精细,表情生动,神态自然,线条流畅,是南寺风景一绝。

民族体育场在通往雪岭子从西向东的公路的北侧有占地2000平方米,集骑马、射箭、摔跤为一体的民族体育场。

卫拉特行营经过民族体育场继续向东,就是卫拉特行营。

它以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游牧时居住的蒙古包为主体造型,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由56个大小蒙古包组成。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和硕特蒙古族特有的生活情趣。

双白塔从卫拉特行营往东500米处,有两座古老的白塔,这就是著名的“双白塔”。

较高的为菩提塔,较低的为尊胜塔,两塔之间有一小本康。

菩提塔前有一个天然形成的藏文“嘛”字的大石头,实为罕物。

黄庙“双白塔”东南300米处气势宏伟的建筑叫黄庙。

它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庙房81地产间,庙高20米,入庙台阶74级。

殿内供奉的仓央嘉措镏金灵塔为全寺之尊,塔身高3米,塔门上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内藏六世达赖喇嘛真身舍利,是信众朝拜的重要场所。

文展馆黄庙的右侧就是具有仿古式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的文展馆。

文展馆占地面积350平方米,主要用于南寺文物和旅游产品的展示。

博物馆从黄庙出来经过南寺广场就是博物馆。

它展示了阿拉善丰富的物产,有煤、盐、奇石及出土于阿拉善的恐龙化石。

商贸服务一条街博物馆的西侧就是具有蒙藏式建筑风格的商贸服务一条街。

它集餐饮、住宿、购物、观光娱乐为一体,主要用于旅游纪念品展销、日用百货销售及旅游区其它服务。

植物园位于广场南侧与山林浑然一体的自然古朴的建筑是植物园。

到这里可以观赏到南寺众多的珍稀植物。

同时这里也是一处很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基地。

动物园植物园一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动物园,以梅花鹿、马鹿为主,建有仿古鹿舍和现代观望厅,镏金护栏,实为一处佳境。

佛海坛城塔南寺东侧山底还有一个塔,叫佛海坛城塔。

此塔建在六世达赖喇嘛灵塔原址上。

传说其基座地底深处用彩色方解石粉修有胜乐金刚塔城,在塔名前冠以“佛海”二字,象征十方三时诸佛智慧永驻此塔。

该塔高10.5米,合市制315寸,象征达赖喇嘛诞辰315周年建造。

驼鸟松从南寺沿环山公路上北山,可以看到极象驼鸟的一棵古松,人们称之为“驼鸟松”。

蛇崖从驼鸟松向西北望去,有两条巨大的石蛇进入我们的眼帘,此景就是蛇崖。

瞻卯山蛇崖的北侧有一单独耸立的山,有人说它从远处看形似毡帽,所以称其为毡帽山。

后因其不雅,改为瞻卯山。

藏文原意为“解脱山”。

(附南寺旅游线路图)

二、南寺旅游文化的构成要素

南寺旅游文化建设中,我们认为应当突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

一个中心就是在南寺旅游文化品牌的构造中紧紧外围绕佛教文化这个中心,结合民俗文化因素,结合生态文化因素,结合知识旅游因素,从而创建一个独特的贺兰山南寺旅游文化,与周边地区衔接,点线面联合起来,最终达到景点独特、服务独特、内涵独特、旅游方式独特的交完美的、可持续的旅游区。

可以说南寺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首先是为围绕这个核心要素进行。

南寺旅游区的发展明显地突出一个中心——佛教文化,结合自然生态、贺兰山的传说及民族民俗文化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贺兰山南寺旅游文化。

南寺旅游区的发展明显地突出了一个中心——佛教文化,结合自然生态、贺兰山的传说及民族民俗文化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贺兰山南寺旅游文化。

(一)南寺旅游文化的核心内涵

南寺寺庙群不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寺庙群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

它的修建是根据六世达赖喇嘛的遗愿由当时的阿拉善亲王和昭化众多弟子修建的,后将达喇嘛的肉身供奉于南寺内。

而六世达喇嘛不仅是当时西藏政教合一政权中的至高权力者,还是藏传佛教的最高精神领袖。

他来到阿拉善地区传教,是诸多历史因素的偶然体现,但其中也包含着和硕特部落干预西藏政治的因素。

因此南寺文化是一种跨区域、跨民族、跨时空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各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政治的宗教文化。

它是以六世达喇嘛的神奇一生为核心、以南寺为地理中轴,辐射整个阿拉善地区、宁夏、甘肃及西藏地区的佛教文化。

(二)南寺旅游文化的构成要素

1、以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中心的佛教传说。

南寺旅游区是山水寺庙古迹型的旅游区,又以六世达赖喇嘛云游传教为中心。

一切与六世达赖喇嘛有关的传奇、传说都是南寺旅游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据说仓央嘉措在达赖喇嘛中是最有才华的一位,他为追求自由爱情,写了不少浪漫诗。

其诗崇尚民间语言和民谣风韵,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真挚感情,出语自然,玉润珠圆,含蓄而不晦涩,热烈而不鄙俗,是谐体民歌中的佼佼者,为藏族人民普遍传唱,现已挖掘出来的汉、藏版诗有66篇。

2、贺兰山自然风光及其民间传说。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是将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而生态旅游则是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和关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肩负社会责任感的全新式旅游方式。

贺兰山作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又是获得国家质量和环境双体系认证资格的国家级4A景区,以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天然姿色足以赢得众多游客。

在南寺旅游文化资源中,首先是自然风光,其次是与其相关的众多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

例如,驼鸟松的传说,蛇崖的传说、瞻卯山的传说、十六罗汉夏安居的传说及其它赞颂贺兰山自然美景的传说;

还有关于贺兰山自然生态多样性的作用,水土涵养的作用及战争年代作为军事屏障的作用等,均可唤起游客热爱大自然、衷情于大自然,为保护大自然而献出自己一份爱心的激情与理智的思考,促使游客自觉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3、和硕特部落的民俗风情。

南寺的建立与蒙古族和硕特部落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硕特部落是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徒,南寺旅游文化必须突出和硕特部落的民俗民情,包括饮食、梳妆、服饰、礼仪、婚嫁、宴请、民居的建筑风格等,使这些民俗风情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南寺优美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再加上神奇的民间传说,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只要精心打造,就有可能成为精品,就可以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

三、南寺旅游文化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南寺旅游区历经几年的开发,现已初具规模。

但我们认为还处于粗放阶段,在景点布局规划,基础设施的配套、人文内涵的挖掘提炼和服务系统化方面都还存在着继续开发发展的空间,距精品旅游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一)景点布局松散无序,“品种”单调。

贺兰山山势挺拔、雄伟奇秀,山中50余万亩森林,是我国西北地区罕见的天然次生林带,其中奇花异草广为分布,还有多种珍稀动物出没,现已成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完全具备建设高水平旅游景区的条件。

但现在景点稀疏,令景区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如贺兰山的“雪岭子”是南寺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与广宗寺的距离有七公里,虽说沿途也能远眺“瞻卯山”等景区,但总显得太过遥远,内容贫乏。

加之各景点的配置布局的无序,使游客从一景点出来后都感到盲然而无所适从。

若能在雪岭子与寺庙之间增加一些人工景点,如“沙生植物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人工花园”等,便可丰富景点内容,一方面可使景点密度增加,构成错落有致的序列景观,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旅游“品种”,增添游兴。

(二)人文性薄弱,文化底蕴不足。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只有文化才有神韵。

尤其是历史文化古迹,其文化内涵的深浅直接决定它的品味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以六世达赖喇嘛讲经传道而著名的广宗寺位于贺兰山南段,它与贺兰山北段的福音寺(北寺)遥相呼应,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但在佛教文化的开发、表现方面显得单调和浅薄,缺乏历史的厚重感。

若能把一些传说故事与佛教文化制作成画面,并配以文字说明,系统、全面、形象、图文并茂地展现给游客,则既可增加其文化底蕴,又可体现历史的厚度。

还有,广宗寺为蒙古族和硕特部落信奉佛法的象征之地,它凝聚的最多的应该是和硕特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和宗教理念,目前的“卫拉特行营”虽能表现蒙古民族的一些民情风俗,但显得极为粗糙和表面化,一些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特征均未得到体现,缺乏一个真正集和硕特蒙古族吃住、歌舞、礼仪、婚嫁等全部风俗于一体的“民俗村”来体现它的风韵。

(三)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

尽管南寺旅游区近年来的投入已达五千多万,但其开发程度仍处于低水平和初级阶段。

首先是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政府投资有限,民间投资又未全面放开,加之景区线长面广,因而仅有的投资就显得捉襟见肘,有限的资金用到水、电、路等诸多方面,就只能构筑一个薄弱的基础设施。

其次是“行、住、食、游、购、娱、”等几大配套设施不健全。

“行”,游客行程不便。

距离南寺较近的巴润别立镇与巴彦浩特镇在旅游旺季都未设立定时定点的专线旅游车,失去了许多散客。

“住”,住宿选择单一、缺乏洗浴的条件。

“食”,缺乏蒙、汉、回及多层次、多口味的选择。

“游”,游玩的选择也极其有限,仅仅局限于几个自然景点与寺庙,缺乏民族的、文化的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引发游客兴致的项目。

“购”,购物几乎是空白,没有多少可供游客选购的纪念品。

“娱”,娱乐也只是有团体游客时表演一些民族歌舞,而一般情况下游客是享受不到的。

至于游客自己参与的娱乐,根本无从谈起。

相比之下,外地一些旅游观光地,一切行程、吃住、游购、观赏,甚至休息都具有多种选择。

南寺作为一个既有自然景观,又具民族宗教文化的旅游地,本身就是极具吸引力的理想游点,若能在设施、服务的配套上科学规划、精心配置,就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其品味和档次,大规模地吸引游客。

(四)旅游服务质量不高,降低了文化水准。

美丽的贺兰山南寺旅游景观和神奇的藏传佛教寺庙,如果能配上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就可以使南寺旅游区锦上添花。

但是南寺目前的服务水平却很不尽如人意。

1、导游文化素质低。

表现为对当地自然风景、宗教文化、民间传说和民族风格等知识缺乏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同时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讲解中语言直白浅显,缺乏幽默与激情,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游兴。

2、服务水平差。

除上述的“行、住、食、游、购、娱”等服务设施不健全所导致的外部整体服务水平差外,还表现在内部服务的质量上。

公私住宿餐饮未能完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言行举止达不到标准化服务水平,往往给人以粗劣、生硬的感觉。

如,游客进入南寺旅游区见不到游向指示和游点方位标示;

在危险地方没有安全提示说明,各项服务的衔接相互脱节。

另外,导游讲解另收费也不合理。

3、经营管理粗放,文化品位淡漠。

首先,管理上缺乏一套战略性的科学规划方案。

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南寺旅游区属典型的生态旅游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优势,对它的开发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诸多方面,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规划。

同时还应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一套开发利用南寺旅游区的管理条例,将南寺旅游区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以促进南寺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具体经营管理措施滞后。

阿盟经济不发达,光靠政府投资,建设开发南寺显然力不从心,近年来虽说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发了一些工程和项目,但是这些开发项目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较差,比如,将宾馆与庙宇群中的“药师殿”建在一起,并在外观上采取相同的形式,让人难以辨别,失去了宗教的神圣感;

再如,动物园的位置距离黄庙和僧侣居住地也过近,将来动物多了会造成污染。

还有,商业网点建在寺庙区内,也削弱了宗教的严肃性,格调也很不相宜。

加之个别投资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短期行为严重,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污染。

如果对这种现象不能及时予以制止,等到问题严重时才去治理,将会造成很大的被动和不必要的损失。

(五)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很不发达。

旅游系列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到南寺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但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却很不发达,这一方面不利于扩大对南寺旅游区以及阿拉善的宣传,另一方面也丧失了发展旅游经济的许多机会。

阿拉善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工艺,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纪念品生产,如“沙画”、根雕、水晶玛瑙饰品、仿古工艺地毯、奇石、苁蓉、蘑菇以及民族工艺用品等,这既可将文化有机地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同时也可以借助旅游纪念品来宣传阿拉善,更重要的是如能形成规模化的经营销售,还可以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三得。

四、南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我国旅游资源共分三大景系(自然旅游资源景系、人文旅游资源景系、服务等)十大景类,阿拉善盟占有三景系的八大景类,而南寺旅游区至少占有三大景系的四大景类。

因此,南寺旅游文化种类丰富、厚重,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灿烂。

(一)科学定位

自然---神奇的贺兰山自然景观,生态-----北方罕见的贺兰山温带森林,文化----厚重的南寺黄教寺庙文化----阿拉善蒙古族民俗构成了南寺旅游亚区神奇丰富的综合旅游景观体系。

予以科学定位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关键。

1、旅游形象(特色)定位。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和生命。

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南寺旅游文化应突出宗教文化、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充分展示南寺旅游区浩翰、雄厚、险峻、多样化的贺兰山温带天然森林的生态文化,粗放、豪爽、多姿、淳朴的阿拉善蒙古族民族风情和神奇、重厚、六世达赖喇麻生活园寂的南寺古寺等三大形象特色,从而使南寺成为营造“中国秘境阿拉善”的旅游氛围和意境的重要支撑区。

站在全国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从南寺旅游区所处的周边地区来看,内蒙古中、东部强调的是草原风光和蒙古风情,南寺东邻的宁夏目前以沙湖为王牌,同时以西夏王陵和沙坡头为文化旅游重点;

以南的陕西旅游推出的是秦、汉、隋唐历史古迹;

甘肃则以丝绸之路宣传为重点。

整个阿拉善目前重点推出的是符合整个地区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有市场吸引力的是大漠风光,而南寺周边的大环境用阿拉善奇特的大漠风光与南寺最突出特色的贺兰山森林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从而构成南寺独具鲜明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形象。

2、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定位。

南寺文化旅游要突出自然、古朴、豪放、热情的主题,其旅游产品开发的定位应该以大漠风光、蒙古风情的自然人文为大背景,开发天然森林生态旅游为基础,以广宗寺为主体的宗教探秘游,以南寺岩画文化遗存为主的文化游,以南寺六世达赖喇嘛之谜为主的科考游,以南寺雪岭子渡假村为主的休闲渡假旅游,以贺兰山野生动物国家级狩猎场为主体的狩猎游,以沿山蒙古族牧民家庭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