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18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分扣子》《填数游戏》第五单元检测

15

加与减(三)

《图书馆》《摘苹果》

16

《练习四》《阅览室》

17

《跳绳》《练习五》第六单元检测

18

总复习

19—20

全面复习,期末检测

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及任务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会读、写0——100各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加减法

(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

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第一单元:

加与减

1、买铅笔(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法:

谈话法

学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铅笔、小木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2)提出问题。

①问题是:

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

②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

请学生们小组内说一说。

③15-9等于多少呢?

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

(出示课题:

买铅笔)

2、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操作。

¡

°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5-9,就是要从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几根?

该怎样计算?

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

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

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

明白吗?

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吧!

(3)汇报交流。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可能有:

方法一:

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

方法二:

把15分为1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

方法三:

从15根里先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4根,这样一共拿走9根,最后还剩6根。

方法四:

9+6=15,所以15-9=6。

方法五:

把9看成10,先用15-10=5,这样就多减了1,还应该加上1,5+1=6,所以15-9=6。

(4)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方法,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最简单呢?

现在请你把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尝试练习。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一组题目。

13-9=14-9=15-9=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并用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3页第1题。

学生做一做,算一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一、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小组内订正。

3、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一练第3题。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比比谁最快。

完成练一练第4题。

4、完成练一练第5题。

1、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

2、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买铅笔

(1)15-1-1-1-1-1-1-1-1-1=6

(2)10-9=11+5=6

(3)15-5=1010-4=6

(4)9+6=1515-9=6

(5)15-10=55+1=6

教后反思:

2、捉迷藏(十几减8)

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3.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木棒、直尺

1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9=9+9=8+9=13-9=

12-9=10-9=18-9=11-9=

2、说一说¡

13-9=”的口算过程。

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

捉迷藏¡

±

图。

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13-8=

3、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第一种摆法:

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第二种摆法:

8根小棒分两次拿。

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整理算法。

10-8=22+3=5

13-3=1010-5=5

8+5=1313-8=5

5、想一想,算一算。

12-8=17-8=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

练一练¡

第1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

2、画一画,填一填。

(¡

第2题。

3、¡

第3题。

4、游戏:

摘苹果(¡

第5题)

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只有当算式结果与苹果上的数相同时,苹果才能被顺利的摘下来。

比比看今天谁摘得最多。

4、作业布置

“练一练¡

第4题。

捉迷藏

13-8=

10-8=22+3=5

方法二:

13-3=1010-5=5

方法三:

8+5=1313-8=5

3、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

1.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十几减7或6的计算方法。

2.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7或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作的快乐。

2.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

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自主探讨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学习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

(开火车形式进行)

12-914-915-918-9

11-813-816-817-8

问:

刚刚计算的都是十几减9、十几减8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知识?

2、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发现数学知识。

请学生说图意。

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草地上原来有12只小鸭,后来有7只小鸭到河里游泳。

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生汇报:

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回答:

12-7=

3、分组交流想法和算法。

¢

Ù

10-7=3,3+2=5。

Ú

12-2=10,10-5=5。

Û

7+5=12,12-7=5。

4、汇报交流,将知识进行梳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反思

算一算,摆一摆。

课本第6页(11-6=14-6=)

要求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总结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一、完成练一练第1题。

算一算,用小棒或计数器说明你的计算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第2题。

画一画,填一填,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1、认真观察,列出算式。

2、说说你的想法。

3、师小结。

四、完成练一练第5题。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4题。

快乐的小鸭

7+5=12

12-7=5

答:

草地上还有5只。

4、开会啦

1.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1.能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探究法

小木棒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

13-6=15-8=17-9=14-8=11-6=

11-9=14-6=16-7=12-7=18-9=

二、实际应用

1.出示第8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11个小朋友,他们准备开会,会议室只有7把椅子。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

如果每人坐1把椅子,够吗?

问题2:

还缺几把椅子?

3.指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我们用圆纸片表示人,用三角形纸片表示椅子。

指导学生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4.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1-7=4.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明确:

每人坐一把椅子,不够,还缺4把椅子。

三、巩固提高

1.课本第9页第1题。

引导学生先看图。

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有15个小朋友去植树,共有7把铲子,每人1把铲子,还差几把?

指名学生回答,独立解答。

2.课本第9页第2题。

你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12个小动物,有7个苹果,每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多少个苹果?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计算比赛。

课本第9页第3题。

4.方框里能填几?

课本第9页第4题。

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

5.填一填。

课本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开会啦

11-7=4

5、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

1.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比较物体数量,说出谁多,多几。

进一步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讲授法,引导法

小组合作探究

彩笔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板书:

跳伞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欣赏了精彩的跳伞表演,哪个小朋友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天空中有很多的伞,有红色的伞,有蓝色的伞。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红色伞比黄色伞多几个?

2.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子上。

14-6=8(个)

(2)整理算法。

用¡

ð

表示红色的伞,用¡

÷

表示黄色的伞。

出示:

引导学生明确:

红色的伞比黄的的伞多8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蓝色伞比红色伞少几个?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三、理解运用,巩固练习

1.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课本11页¡

试一试¡

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说数学信息。

2.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第2题)

3.谁摘得多?

多几个?

指名说一说。

1、谁摘得多?

2、多几个?

三、完成练一练第3题。

1、认真观察,列出算式。

2、说说你的想法。

3、师小结。

四、完成练一练第4题。

1、提问题:

有几个?

2、列式计算。

五、游戏:

送信。

练一练第5题。

六、完成练一练第5、6题。

跳伞表演

14-6=8(个)

6、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谈话法、引导法

练习法

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的田园,你们有兴趣吗?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啊,多美的地方啊!

仔细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数学信息?

2.说一说。

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找出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

小山羊有5只,小绵羊有7只;

岸上有6只白鹅,河里有8只白鹅。

3.引入。

在美丽的田园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不错!

不过,这只小白鹅伸长脖子好像有点不服气!

听听,它在说什么?

4.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先提一提关于小白鹅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最聪明,提出的问题最多!

5.交流反馈,集体评价。

河里有8只白鹅,岸上有6只白鹅。

一共有几只白鹅?

一共有14只白鹅,河里有8只,草地上有几只?

一共有14只白鹅,岸上有6只,河里有几只?

6.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求¡

一共有几只白鹅¡

全班交流,明确:

8+6=14(只)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出示13页主题图

解决¡

谁比谁少几¡

的问题。

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

二、14页练一练。

1.

(1)填一填。

(2)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3)17-9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

(1)独立完成。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美丽的田园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11-5=6(只)

练习一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一、激发兴趣

1.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猫吗?

原来,小猫家族有一个美丽的城堡,今天,老师将要带着小朋友们到城堡里游玩。

想不想去?

在城堡里有很多数学问题等着考验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出示课本第15页第4题)

13-5=19-10=11-3=

17-8=13-7=16-8=

15-6=10-2=14-5=

11-4=18-9=12-8=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15页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15页第1题。

学生先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再在对应图上圈一圈,最后将得数填入方框中。

3.出示课本第15页第2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填一填。

4.出示课本第15页第5题。

(出示第5题图)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谁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