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39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劳动合同法产假Word文件下载.docx

  按国家规定正常生产的女职工有权力享受产假、哺乳假,应视为正常出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苛扣其工资、福利、补贴以及考勤奖金,不影响晋级、调工资,并计算其工龄,反之则违反国家劳动法,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可到相关部门举报并申请劳动仲裁。

  河南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XX年11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XX年11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五章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天;

实行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重庆

  一、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对晚育的妇女,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还应增加产假20个工作日。

  二、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晚育并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产假期满后可连续休假至子女满1周岁。

  根据《重庆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的规定,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至婴儿满1周岁,坚持劳动确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可离岗休息。

  三、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兰州

  XX年9月开始,凡参加兰州市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正常孕产期因各种原因终止妊娠时、符合生育保险政策支付范围规定的费用,均能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并享受相关生育保险待遇。

  劳动法产假工资规定

  产假是女职工在怀孕待产或生产期间,停止工作,工资照发的一种带薪假。

我国《劳动法》第62条规定:

“女职工生育的产假不能少于90天”,只对女职工产假的期限作出了最低限制,但并没有上限的限制。

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往往都会根据我国提倡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女职工给予奖励性的产假,女职工实际享有到的产假可能高于90天。

笔者下面就北京市女职工享受的产假期限及产假期间女职工应享受的待遇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女职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所帮助。

  1、北京市女职工可以享受的产假期间是多长

  

(1)北京市女职工的基本产假为90天;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即105天;

  (3)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不休奖励假的,单位应当支付女职工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予以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

若女职工同时具备上述几种情况的,其产假应当将每种情况应享受的产假相加,最后得出其实际能够享受到的产假。

  2、女职工流产,是否能够享受产假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具体天数为:

妊娠不满4个月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

妊娠4个月以上的,产假为42天。

这里的流产既包括自然流产,也应包括人工流产。

  3、女职工产假的产前假和产后假各是多长时间

  根据规定,女职工的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

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

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

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若女职工实际应享受的产假超过90天的,产前假应扣除15天,剩余的天数属于产后假。

  4、女职工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能否延长产假

  女职工的产假是为了保证女职工恢复身体健康的,其休产假的时间应根据实际分娩的时间确定,不能提前或延后,因此,一般情况下,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的,不能延长产假,但女教师的寒暑假与产假重合的,能否延长,由主管部门规定。

  5、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待遇有哪些

  我国法律规定,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但实践中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是用人单位未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有社保基金支付。

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是:

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产假天数得出的,该津贴的数额可能低于女职工的本人工资数额。

因此,若生育津贴的数额低于女职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二种,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

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目前,北京市规定,只有具有北京市常驻户口的职工才能缴纳生育保险。

  6、女职工产前检查的时间是否算作劳动时间

  女职工按照医疗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产前检查的,用人单位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

  7、女职工产前需要休息保胎及产假期满后仍需休息的时间是否视为病假

  女职工产前需要保胎休息或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应医疗机构证明的,该期间视为女职工的病假期间,享受病假期间的相关待遇。

  8、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产假期间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应顺延至产假期满后终止。

但若职工在产假期间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照《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职工产假、计划生育手术期间工资标准,有劳动合同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所以,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产假工资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交通补贴。

  篇二: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产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XX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

  产假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

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所有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都享受产假待遇。

  XX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删除了“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的条文,意味着职业女性有未婚生育、超生等

  违反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也不剥夺其享受产假的权利,但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职业女性除外。

产假分类

  授乳时间哺乳假

  女职工生育后.在其婴儿一周岁内应照顾其在每班劳动时间内授乳两次(包括人工喂养)。

每次单胎纯授乳时间为三十分钟,亦可将两次授乳时间合并使用。

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一胎,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谓哺乳假六个半月。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六条)

  晚育假、晚育护理假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产假90天是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的

  晚育假30天是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国定假日

  必须享受的假

90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产前检查:

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

(有些企业将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产前工间休息:

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授乳时间:

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

  可以请的假

  产前假: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

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哺乳假: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保胎假:

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产假待遇

  产假期间的的相关待遇: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照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生活津贴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流产产假期限及产假工资待遇:

  

(一)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含人工流产),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按下列规定给予产假:

  ①三个月以下的,产假十五天;

  ②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至四个月的,产假三十天;

  ③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至七个月的,产假四十二天;

  ④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二)女职工在依法享受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约定不明确的,按本人休假前12个月平均实得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平均实得工资计算。

  相关法律常识: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

  执行细节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四条)

  

(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

  

(二)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

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产假福利

  孕期安排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

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产假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

“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流产产假

  篇三:

新劳动法__法定假期、事假、病假、产假等规定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病假事假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年休假、婚假、生育假、病假、事假、丧假及相关待遇的管理,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规定:

  一、带薪年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二、病假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

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

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四、探亲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

  五、婚假和丧假

  《劳动法》没有对职工婚假、丧假作出具体规定。

  原劳动部曾于1959年6月1日发布(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规定:

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

  此后,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于198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

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

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

  但目前全国层面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

各地规定情况不一:

  《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

  六、女职工产假

  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

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给予42天产假。

  七、事假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

  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

月基本工资/22天,按事假天数扣发。

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假外,各地一般都规定了奖励产假,各地奖励产假的期限有所不同。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以上休假应由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本部门领导同意后,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篇四:

劳动法关于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第30条妇女享有国家规定的产假。

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所在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七条第三款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第九条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

  女职工产假90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

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

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在产后使用。

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

若孕期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国家规定产假90天,是为了能保证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因此,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

  女职工流产休假按劳险字[1988]2号《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执行,即“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经予42天产假。

  女职工哺乳婴儿满周岁后,一般不再延长哺乳期。

如果婴儿身体特殊虚弱,经医务部门证明,可将哺乳期酌情延长。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

  一、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

怀孕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

  三、女职工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第八条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可以给予不超过二年的假期,放假期间发给生活费。

假期内含产假的,产假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工资。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六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

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初婚的为晚婚。

已婚妇女年满二十四周岁初育的为晚育。

  第二十条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一对夫妇生育(包括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其子女在十八周岁以内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核实(没有单位的和农村居民,经户籍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核实),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证享受以下奖励和优待:

  

(二)女职工除享受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休假外,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第十四条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

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30天。

女职工妊娠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妊娠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关于贯彻实施《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产假时间按自然天数计算。

女职工妊娠不满12周(含)流产的产假为15天;

12周以上16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30天;

16周以上28周(含)以内流产的产假为42天。

  怀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享受正常生育产假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

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

  第6条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妊娠不足4个月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

  第7条女职工哺乳(包括人工喂养)一周岁以内婴儿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安排其哺乳时间。

  女职工哺乳婴儿满一周岁后,一般不得延长哺乳期。

婴儿身体特别虚弱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哺乳期。

哺乳期满时正值夏季的,哺乳期可以延长1个月至2个月。

  篇五:

京劳动法产假规定

  京劳动法产假规定:

北京市女职工的基本产假为90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即105天;

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晚育的女职工,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奖励产假30天。

  产前假国家规定:

根据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1989年1月20日劳动部发布的《问题解答》第10条规定,女职工产假90天,分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

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

国家规定产假90天,是为了能保证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因此,休产假一般不能提前或推后。

  北京劳动法产假工资规定(生育津贴):

《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规定,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北京产假工资规定:

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一、北京婚嫁多少天

  1、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符合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结婚的,即可享受北京婚假3天。

  2、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符合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的,即可享受北京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