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40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装修过程评估观感工艺质量评估操作指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每户每个自然间为1个测区计,每户检查4个测区,共20个户内测区。

根据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测,不涉及工序进行甩项。

现场每户不足4个测区时在周边其他户补足测区。

如测区内存在某项不合格时,该测区计为不合格。

1.2龙骨安装质量

1.2.1评分标准:

1、使用木方或大芯板做边龙骨时,材料(含木楔)未进行三防处理,且处理存在不连续等现象;

未使用膨胀螺栓或木楔、自攻螺丝固定,钉距不大不于300mm,木方端头未加设固定点;

2、使用成品边龙骨安装时未使用木楔子或胀栓固定,螺丝间距大于300mm(严禁使用枪钉);

3、采用50系主龙骨,安装间距不大于900mm,第一道主龙骨离墙间距不大于300mm;

4、采用卡式龙骨,安装间距不大于600mm,第一道主龙骨离墙间距不大于300mm;

5、存在主龙骨切断(针对灯位部位切断进行扣分)、主龙骨出挑不大于300mm等现象;

吊顶安装石膏板时,板与板交接处未加设横撑龙骨;

6、侧挂板距墙间距小于300mm时,可不设主龙骨;

侧挂板距墙间距小于700mm时,可设一根主龙骨;

主、次龙骨连接未使用专用连接件,副龙骨与边龙骨未使用抽芯铆钉或螺丝连接。

1.2.2测区说明:

1.3防裂加固处理

1.3.1评分标准:

吊顶侧挂板转角处未设置铁皮固定加固,宽度小于侧挂板宽度的2/3,两侧转角宽度小于100mm;

封板转角处未设置L型9厘多层板加强;

拼接时未做燕尾榫连接,缝隙较大,表面不平整,连接处未使用骑马枪钉固定连接,背面无木板加固并且未使用木螺丝固定;

金属龙骨连接板材时未做三面固定,使用枪钉固定,龙骨连接不牢固可靠,松动变形,套割尺寸不准确边缘不整齐,露缝,金属龙骨整体排列不顺直、方正,表面锈蚀的现象。

1.3.2测区说明:

1.4主灯具固定点质量

1.4.1评分标准:

安装轻型吊灯的位置预留未按照方案构造节点,安装重型吊灯的位置,须在结构楼板面预留挂钩;

未采用双层18mm多层板,宽度小于400*400mm,木基层表面未进行三防处理(六面防腐处理),并且未使用4根吊杆与结构板连接,固定螺栓未紧固,垫片缺失;

木基层四周未加设边龙骨且未与副龙骨连接。

1.4.2测区说明:

1.5吊顶木基层施工质量

1.5.1评分标准:

板材、木方未做三防处理;

未进行防潮、防火、防腐处理,且涂刷不均匀;

(通风口、开关面板洞口四周);

板材未用自攻钉固定;

沿顶木方未使用膨胀螺栓及塑料胀管固定,膨胀螺栓固定间距大于600mm(塑料胀管设置间距600mm),挂板与木方未使用木螺丝连接;

窗帘盒木基层与边龙骨未使用木螺丝固定,存在使用枪钉固定现象。

1.5.2测区说明:

1.6石膏板施工质量

1.6.1评分标准:

叠级式吊顶底位的转角部位面层石膏板未整张铺设(切割成L型),L角长度不小于300mm;

面层石膏板拼接缝与第一层板拼接缝未按300mm距离错缝安装;

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未错开,面层板与基层板同时安装的,第一层板为碎板拼接,第二层板接缝处未刷白乳胶;

板缝隙未控制在4mm-6mm之间,特殊部位未使用防水石膏板;

螺钉头未埋入板内,或嵌入过深使纸面破损,钉眼未做防锈处理或存在使用腻子批嵌现象;

安装钉距:

未切割的板边以10~15mm为宜,切割的板边以15~20mm为宜,板边钉距大于150mm,板中钉距不得大于200mm。

1.6.2测区说明:

1.7顶棚线条施工质量

1.7.1评分标准:

石膏线宽度大于100mm*100mm时,未采用不锈钢自攻螺钉固定于轻钢龙骨或基层板上,螺丝间距不能大于600mm,沉入表面不能大于2mm;

线条在3000MM以内的石膏线禁止使用拼接方式安装;

转角及拼接处粘结石膏不饱满,接缝宽度过大;

线型交接处存在高低差,歪斜、石膏线上口粗糙不顺直不美观、接缝高低差明显;

顶棚造型凹槽不挺直,宽窄不一致,存在大小头现象,观感质量较差。

1.7.2测区说明:

2、轻钢龙骨隔墙

2.1轻钢龙骨隔墙基层施工

2.1.1评分标准:

室内轻钢龙骨隔墙未设置混凝土反坎,高度出地面完成面不足150mm;

隔墙内未填充防火隔音岩棉,或填充不饱满、不密实;

天地龙骨膨胀螺丝间距不能大于600mm,竖向龙骨中心间距不能大于400mm,横撑未设置,隔墙周边未留3mm的空隙的现象,贯通龙骨安装松动;

板边钉距不能大于200mm,钉距不能大于300mm,螺钉距石膏板边缘的距离小于10mm或大于16mm。

2.1.2测区说明:

2.2卫生间钢架墙体安装质量

2.2.1评分标准:

钢架上下端及与侧边墙体未固定牢固、可靠,不同基体交接处须加设抗裂钢丝网片;

穿孔水泥压力板未使用燕尾螺丝固定、未满挂钢丝网、未涂刷界面剂;

线盒部位进行标高定位标识;

2.2.2测区说明:

现场随机抽选10户,每户主卧和次卧卫生间分别作为1个测区,累计20个测区。

如现场抽选10户不足20个测区时在周边其他户补足测区。

3、木基层

3.1门套/窗套

3.1.1评分标准:

门套/窗套未做好三防(防潮、防火、防腐)处理,且涂刷不均匀;

门套基层板(轻质隔墙洞口侧边未设置水泥砖)未采用宽30*厚3mm(厚度最小不得小于2mm)镀锌扁铁对穿螺栓固定,门套基层未采用18mm多层板制作;

门套基层板(混凝土墙体)未采用美固钉在门套侧边固定。

3.1.2测区说明:

3.2木饰面及软硬包基层

3.2.1评分标准:

采用轻钢龙骨做骨架时,膨胀螺栓与墙面固定,副龙骨中心间距300mm,封多层板,多层板须做三防处理,多层板与采用自攻螺丝与副龙骨固定,钉距不大于300mm,板边钉距不大于200mm,螺钉距板边缘的距离应在10mm~15mm范围内;

采用木龙骨做骨架时,木龙骨须做三防处理,采用30*40木方,间距300mm,用美固钉固定墙面。

3.2.2测区说明:

4、涂饰、墙纸、金银箔工程

4.1涂饰观感质量(底漆施工后)

4.1.1评分标准:

涂饰不能出现刷痕明显、波浪纹、流坠、透底,阴阳角不顺直,明显色差;

开关面板周边不得收口粗糙,材料交接处不得收口粗糙。

4.1.2测区说明:

4.2墙纸、金银箔观感质量

4.2.1评分标准:

目测不能出现明显色差、阴阳脸;

距墙1米目测不能出现,可见接缝;

对花图案不完整、变形,平整度差;

污染、划伤、破损;

阴阳角、门窗口、开关面板及与不同材质交接处收口粗糙、开胶及胶体污染;

金银箔收口严禁打胶。

4.2.2测区说明:

现场随机抽选5户,每户每个自然间为1个测区计,每户检查4个测区,共20个户内测区。

如现场每户不足4个测区时在周边其他户补足测区。

5、防水工程

5.1防水基层处理

5.1.1评分标准:

室内防水基层不光滑、阴阳角处不能留灰及留浆;

室内防水基层R角、管根防水基层处理不光滑,不能存在砂眼及孔洞现象。

5.1.2测区说明:

5.2防水成膜质量

5.2.1评分标准:

防水成膜不能存在气泡、夹渣、透底、脚印、粉化现象;

防水涂刷高度、范围不符合规范及方案要求施工。

5.2.2测区说明:

5.3防水保护

5.3.1评分标准:

未设置地面防水砂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已完成的防水层上面进行二次开槽工作;

防水上存在材料堆载、破损、踩踏、脚印明显、污染等现象。

5.3.2测区说明:

6、墙地面石材工程

6.1石材加工要求

6.1.1评分标准:

水刀拼花拼缝未考虑拼花图案异型拼接,未进行拼花板块加强措施;

小于200mm宽的石材严禁现场拼接,且拼缝修补效果不能满足要求;

石材线条2.5米以内未进行整根加工,现场拼接且拼缝不对纹路,到场前未在加工厂里进行预排版及编号;

墙面石材如有凹槽,阴角收口未进行45度拼接对角处理(每块石材的切割角度稍小于45o,以利于调整拼接),槽内未抛光。

6.1.2测区说明:

6.2石材湿贴施工要求

6.2.1评分标准:

石材及瓷砖踢脚线未采用湿贴,或者直接粘贴于石膏板或木基层上;

石材湿贴时石材背面网格未铲除,墙、地面石材采用水泥砂浆灌浆安装时,石材背面须满刮大理石粘结剂;

石材进场前未进行六面防护处理;

卫生间、阳台、露台等部位地面未采用湿铺工艺,找坡不到位。

6.2.2测区说明:

6.3干挂石材施工要求

6.3.1评分标准:

型钢规格符合国家标准,热镀锌处理;

钢架焊接部位须作二度以上防锈处理;

不锈钢石材挂件钢号应为304;

大理石背景线条及石材窗套线安装未采用镀锌钢架焊接作基层,石材与钢架连接不牢固,未使用AB胶粘接,不能采用木基层代替钢架施工,板材宽度大于800MM横向未设置3处挂件。

6.3.2测区说明:

6.4观感质量

6.4.1评分标准:

表面存在色差、锈斑、明显断裂、断纹、接缝高低差;

石材地面补胶颜色与石材未同色,结晶亮度未达到90度以上;

石材板面不能出现污染、断裂、划伤、破损、修补痕迹明显、阳角处理不清爽等现象;

不同材料交接处收口粗糙,不顺直,不能使用腻子进行填塞缝隙,观感质量较差;

石材表面反碱、拼缝目测明显大小不一,开关盒等处开孔过大、粗糙;

踢脚线与墙地面不能存在明显缝隙,阴阳角拼接处不能出现粗糙现象。

6.4.2测区说明:

7、墙地面瓷砖工程

7.1基层处理

7.1.1评分标准:

未做甩浆拉毛;

甩浆拉毛强度不符合要求;

密度均匀、无大面透底现象。

(墙砖铺贴用胶泥铺贴可以不做甩浆拉毛,用砂浆铺贴必须采用甩浆拉毛)

7.1.2测区说明:

7.2施工工艺

7.2.1评分标准:

陶质墙地砖铺贴前未浸水处理;

瓷质砖(玻化砖)背面需拉毛、刮胶处理;

瓷砖缝未采用专用十字卡件进行施工,不能存在错缝、高低差、缝隙大小不一问题。

7.2.2测区说明:

7.3观感质量

7.3.1评分标准:

目测不能出现明显色差、裂缝、划伤、破损;

勾缝不饱满、不美观、表面污染严重;

材料交接处不能收口粗糙,阴阳角不顺直,不能使用腻子进行填塞缝隙,观感质量较差;

不能出现暴边、拼缝目测明显大小不一、开关盒等处开孔过大、粗糙等现象。

7.3.2测区说明:

8、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8.1电线管及管线安装

8.1.1评分标准:

天花内线管不能走向凌乱,未沿顶棚铺设,并且固定时不能与天花龙骨共用吊筋,Pvc管管卡间距不能大于600MM,KBG,JDG线管管卡固定间距不能大于1000mm,接线盒两端200MM内未设管卡;

线管转弯处俩端未设管卡,转弯处距管卡大于200MM;

管子弯曲处不能出现明显折皱,暗配管保护层不能大于15mm;

管路连接不紧密,管口不光滑,毛刺,护口不齐全;

安装未采用专用盒,专用盒安装松动不牢固;

电线保护管及支架接地(接零)不正确,需防腐的部份涂漆不均匀,遗漏;

电线接头未进行涮锡处理或是压线帽处理,线盒预留金属软管长度不足或长度超过1.2m;

灯具配线严禁外露;

电缆桥架未设置独立吊杆及固定不牢固,并且接地跨接未设置,穿墙防火封堵未施工。

8.1.2测区说明:

8.2开关插座安装质量

8.2.1评分标准:

联排开关、插座面板不整齐,未按底部平齐布置,缝隙大小不一;

开关、插座面板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不牢固,表面不光滑整洁、无破损、划伤,装饰帽不齐全;

底盒内不能存在建筑垃圾,产品保护不足;

金属底盒需接地连接;

开关、插座相序测试正常。

8.2.2测区说明:

8.3空调风口安装

8.3.1评分标准:

风口颜色与安装面颜色不一致,色差较大;

风口、检修口布局合理;

开口边缘整齐,护口严密不露缝。

排列横竖顺直、整齐、美观,回风口能够方便开启,且牢固。

8.3.2测区说明:

8.4家电安装

8.4.1评分标准:

安装牢固、表面无污染、无划伤、无变形且使用功能良好,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8.4.2测区说明:

9、木饰面及软硬包安装工程

9.1施工工艺

9.1.1评分标准:

木饰面工艺槽宽度大小不一致,存在未贴皮、油漆等现象,目测不能出现明显合缝不紧密,宽窄不一,有明显变形等现象;

安装时背面必须刷防潮漆或贴平衡纸,未做防潮处理;

室内装饰中使用木线条(如:

门框、角线、饰线等)2米内出现接头。

9.1.2测区说明:

9.2观感质量

9.2.1评分标准:

表面目测不能出现明显色差、污染、划伤、磕碰、破损、霉变,收口粗糙、不美观、不饱满、不均匀等现象;

软硬包饰面不能存在污染、划伤、磕碰、破损、明显脱线、起皮、翘曲、收口粗糙、不美观等现象;

分格缝不平直,凹缝凸条不一致,直线不平顺,曲线不平滑,缝宽不一等观感缺陷;

踢脚线未采用卡式安装,用枪钉直接固定且破坏表面油漆;

踢脚线接头处理平整、无高低差,无明显色差,踢脚线固定牢固;

踢脚线与地面无缝隙、无大小头,踢脚线无破损,阴阳角接头拼缝密实(踢脚线能采用卡式安装不能用射钉固定,如不能采用卡式可以用射钉固定,固定钉眼进行修补)。

9.2.2测区说明:

10、木地板工程

10.1观感质量

10.1.1评分标准:

污染、划伤、磕碰、破损、霉变、冒灰、明显色差等质量缺陷;

户门处收口未执行公司工艺工法标准;

踢脚线位有扭曲变形、墙面交接不严现象;

踢脚线与地面无缝隙、无大小头,踢脚线无破损,阴阳角接头拼缝密实。

10.1.2测区说明:

10.2工艺缺陷

10.2.1评分标准:

距1.5m处正视无明显木线条接缝、目测明显起拱、翘曲,松动、异响,踢脚线位有扭曲变形、墙面交接不严现象。

10.2.2测区说明:

11、玻璃镜面

11.1施工工艺

11.1.1评分标准:

玻璃边缘处的加工应符合45度斜面接口及表面应磨光;

所有的切口凹槽均应清洁、干燥目无障碍物;

钢化玻璃的切割打孔均应由生产商按照已批准之加工图在工厂内操作;

所有钻孔应在制作阶段进行,孔洞周围不可有裂痕、星状裂痕及任何瑕疵。

11.1.2测区说明:

11.2面层

11.2.1评分标准:

安装好的玻璃应平整、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木压条接触玻璃处,应与裁口边缘齐平;

木压条应互相紧密连接,并与裁口紧贴。

密封条与玻璃、玻璃槽口的接触应紧密、平整,并不得露在玻璃槽口外面,用橡胶垫镶嵌玻璃,橡胶垫应与裁口、玻璃及压条紧贴,并不得露在压条外面;

密封膏与玻璃、玻璃槽口的边缘应粘结牢固,接缝齐平;

墙、隔断及顶棚安装的玻璃砖,不得移位、翘曲和松动,其接缝应均匀、平直、密实;

拼接彩色玻璃、压花玻璃的接缝应吻合,颜色、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11.2.2测区说明:

12、不锈钢

12.1观感质量

12.1.1评分标准:

安装突出墙面的窗台、窗套凸线等部位的金属饰面时,裁板尺寸应准确,边角整齐光滑,搭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