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70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文档格式.docx

19.所有施工人员只有在学习本措施并签字后才准施工。

20.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及立井井口20米、斜井两侧20米前方50米电气焊的,必须停止突出危险区的回采、掘进、打钻等扰动煤体的作业。

21.其他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及有关规定执行。

永煤公司永锦能源

河南煤化集团用心做事追求卓越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

使用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

(编的不错,可作模板)

编制人:

机电矿长: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会审意见表

措施名称

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签名

日期

编制

单位负责人

调度室

机电科

安检科

生产科

通风科(队)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备注:

永锦公司矿

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概述

根据矿工作安排,,施工过程中需用电气焊作业。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作业环境及施工时间

1、作业地点,该处作业环境。

2、施工时间:

年月日日。

三、施工组织

施工人员4人,其中

现场负责人:

现场监护工:

气割操作工:

洒水灭火工:

瓦检员:

安检员:

四、施工前准备

(一)地面施工准备

1、检查气瓶。

必须认真检查,检查氧气瓶、乙炔瓶阀门关闭严密无泄漏,氧气、乙炔足量,压力负荷达到要求,并认真清点好领取数量。

2、检查气割器具。

必须对气管、减压阀、气压表、回火防止器、割炬等认真检查,确保气割器具完好,气管及连接部位不漏气。

3、气割器具装车。

将氧气、乙炔及气割器具装入矿车,作好入井准备。

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且不得与其它可燃材料、大型金属物件以及大块矸石等混装;

气管及其它器具不得装车运输,必须专人携带以防挤坏。

4、入井要求。

地面准备工作负责人持审批好的气割措施,在井口向把钩人员登记氧气、乙炔数量及施工地点后,方能将气瓶和施工材料装入矿车推到井口位置,准备下井。

5、地面准备工作由机电车间完成,由地面负责人具体负责检查确认。

(二)井下运输

1、气瓶二次检查。

将氧气瓶、乙炔瓶下放到八号车场,派专人再次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装车情况,并对运输过程监管。

2、运输路线:

地面→主井→八号车场→八号石门。

3、气瓶运输。

氧气瓶、乙炔瓶的井下运输由运输队负责,按照井口登记的施工地点,将氧气瓶、乙炔瓶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车间派专人在指定地点现场交接,并作好交接记录。

4、气瓶卸车。

气瓶要小心从矿车中取出,接气瓶人员拿稳之后,取气瓶人员才能松手,气瓶要轻抬轻放。

5、井下运输监管工作由运输队负责。

器具交接、检查由机电车间现场负责人具体负责。

(三)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

1、施工人员要求。

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配齐防护用品。

2、火源携带。

火源为打火机一只,由现场负责人负责携带,火源入井时,要携带审批好的专项气割措施,并在井口进行火源登记。

3、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4、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检查工作由井口检身工负责。

(四)井下施工准备

1、清理施工现场。

将工作地点及附近前后两端各1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净;

将作业现场杂物清理干净,以防人工搬运材料时被绊倒,同时要小心地滑。

2、放置气瓶。

气瓶距工作地点间距必须在10米以上,且两种气瓶间距不小于10米;

气瓶必须垂直站立放置在安全地点,并可靠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在底板上滚动。

3、备好水源及消防器材。

工作地点应配备8kg干粉灭火器2台,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施工地点配有供水管路,水量充足,设专人负责喷水。

4、井下施工准备工作由杨付强负责检查落实;

安检员负责施工安全设施检查。

(五)气割作业前准备

1、人员到位。

现场负责人检查气割操作工、现场监护工、洒水灭火工、瓦斯检查工、安检员到位情况。

2、设定安全监护。

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监护。

3、气割前器具检查。

由气割操作工再次对气瓶、减压阀、气压表、气管、割炬等器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确认完好后,将各部件对接。

4、现场洒水。

由专职洒水工向施工点洒水,确保施工点10m范围内润湿。

5、检查瓦斯。

瓦斯检查工对气割工作地点及附近20m范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查,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及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无瓦斯积存时,方能进行气割作业。

6、在施工点上风侧3m范围内,距顶板500mm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随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7、请示。

经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现场准备工作完毕,并请示调度室是否可以开始施工,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施工。

8、施工前气割设施检查、连接工作由罗锁负责;

气割作业前准备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检查落实;

瓦斯检查工负责施工前有害气体检查;

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共同检查确认。

五、气割操作技术要求

1、施工过程中氧气瓶、乙炔瓶要直立放置,固定牢靠,不得在地上乱滚动,气管必须理顺,不得遭受挤压或踩踏。

2、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气压表、割炬、气管及连接部位等必须密封完好,不漏气,气压表能正确指示。

3、气割作业时,枪嘴应尽量远离附近缆线、设备,避免在工作中被气割渣或火焰损伤。

邻近的可能被加热的机械部分经常洒水降温,以防损坏。

4、施工中瓦斯检查工应每隔30分钟全面检查一次工作地点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0.5%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用水迅速将熔渣冷却。

5、施工现场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设专人观察,实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6、气割作业时,现场监护工对气割操作实时监护,严格按规程操作;

现场负责人经常对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操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或暂停作业时,必须及时关闭气瓶阀门,并设专人看管设备;

停止作业必须拆除气割用具。

8、施工安全监护人员为张运朝;

安检员负责安全设施检查;

瓦斯检查工负责有害气体检查。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在搬运氧气瓶、乙炔瓶的过程中,要指定负责人,统一指挥,行走时注意防滑,步调一致,确保安全。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构件气割部位是否存在预应力,如存在,必须现场采取技术措施将应力释放,以防施工时伤人或损害其它构件。

3、气割作业时,气割点的下方必须使用铁桶或铁板承接熔落物及火星,气割部位以及气割掉的废料必须及时洒水降温,以防高温物体灼伤人员。

4、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将头、手、脚放在两个金属构件之间,严防发生挤伤人员事故。

5、在施工点上方悬挂的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必须确保读数准确。

6、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7、火源要由现场负责人妥善保管,严禁将火源用于非气割作业的其它作业,严禁人员玩耍火源,随意引燃。

8、人员登高作业,如使用梯子,梯子要放置牢稳,并派专人扶梯,登高作业时,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

9、气割作业中若遇到停风、风流出现异常或瓦检仪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气瓶阀门,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

10、现场使用的措施必须由施工人员、安检员和瓦斯检查工共同签字。

11、施工环节要有确认、签字,每项工作必须由负责人确认无误、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严禁代替签字。

12、施工结束后,由施工负责人落实将现场签字后的措施于8小时内送至安检科和调度室备案。

13、施工中,如现场负责人临时不在现场,则必须指定专人行使职责。

七、施工收尾措施

(一)施工后现场管理

1、作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后,要先关闭气瓶阀门,及时收好割炬、气管,核对气割器具和火源数量。

2、施工结束,必须将现场打扫干净,施工现场再次洒水,经检查无异常情况,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作业完毕,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离开作业现场。

3、指派专人现场监视1小时,及时将未熄火源熄灭,冷却高温物体,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处理。

4、施工后现场管理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并由现场负责人指派专职洒水监视施工后的现场情况。

(二)施工后,气瓶及施工器具管理

1、作业完成后,气瓶及施工器具必须当班装车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

2、氧气瓶、乙炔瓶不能装在同一矿车内,要分矿车运输,经检查确认后交运输队升井;

气压表、气管及割炬由专人携带升井。

3、引燃火源由火源携带者专人携带升井,上交到队值班人员。

4、气瓶及施工器具升井后,安排专人(施工前地面准备工作人员)负责认真核实升井设备数量,严禁将施工器具及火源等遗留在井下。

5、施工器具回收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地面清查施工器具和气瓶工作由井上负责人负责。

八、施工组织措施及安全责任划分

1、现场负责人:

施工人员组织、安全、质量及措施的监督、确认,并妥善保管火种。

2、气割操作工:

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查,按照施工措施和本工种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安全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3、现场监护工:

对安全设施和施工环境检查,施工安全、质量、措施执行落实,并对每道施工工序进行确认。

4、洒水灭火工:

准备施工现场消防设施,施工时对施工点洒水、降温。

5、瓦斯检查工:

施工现场的有害气体检查。

6、安检员: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检查、安全操作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及措施执行情况监督、确认。

九、现场各工序执行确认签字栏

序号

项目

确认事项

安全确认:

是(√)、否(×

负责人

确认签字

1

施工前的准备

检查氧气、乙炔、减压阀、气压表、气管、割炬,器具完好,安全质量符合要求。

器具入井装车稳妥,气瓶分装分运。

持已审批的措施将器具交运输队,到指定地点交施工单位,交接时确保完好。

器具按规定运输、卸车、存放、管理。

火种专人携带、保管。

施工地点支护、设备停放位置及闭锁、瓦斯含量、防灭火设施及人员到位情况检查。

检查器具安全质量,符合要求后安装,并检查安装质量。

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检员对现场安全情况检查确认。

施工负责人调度室汇报准备情况,并请示可否开始施工。

2

施工过程

操作工持证上岗,防护用具齐全,现场距顶板500mm挂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且显示准确。

气瓶、气管距施工地点安全距离符合要求,放置稳妥,气管无挤压。

操作工操作规范,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施工有应力释放部件时,应力消除措施科学合理;

监护工现场监护。

洒水灭火工现场值班,施工点下方及附近10m煤壁、底板定时洒水,需保护部件经常洒水冷却。

瓦斯检查员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施工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

每次间停后,开始施工前必须再次检测瓦斯。

3

4

5

6

7

8

CH4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施工间停或操作工临时离开作业现场时,必须关闭气瓶阀门,并有专人在看护。

安全

事项

施工点设备停电闭锁,有专人监护;

施工点支护完好,有专人监护;

防止高温部件或熔落物伤人。

施工结束

关闭气瓶阀门,拆除、清点施工器具。

当班将器具搬运出工作面,并分装稳妥,运车场,清点数量、确认完好安全后,交由运输队升井。

引燃火种专人携带升井。

洒水灭火工现场洒水并观察一小时,确认高温火源熄灭。

向调度室汇报施工结束,可以开始生产。

运输队将器具升井后,清点数量、确认完好后,交由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核对数量、确认完好后回收入库。

措施执行情况(如未施工需注明原因)

十、措施执行分析总结与评价

永锦公司吕沟煤矿

八号石门安装压风管路使用电焊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工作安排,由机电车间安装八号石门安装压风管路,施工过程中需用电焊作业。

1、作业地点位于八号石门内,该处为我矿六4区进风巷,全负压通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电焊作业环境的要求。

2010年7月12日-18日。

施工人员4人,其中

现场负责人:

杨付强

电焊操作工:

罗锁

现场监护工:

张运朝

洒水灭火工:

张红杰

电工:

(一)地面准备

1、检查电焊设备。

电焊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仔细检查:

电焊机必须完好,外观无变形,部件不缺失,螺栓紧固;

电流调节装置灵活可靠、调节准确;

电焊机电缆线及焊把线其外皮必须完好无受伤、无破损,且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

电焊机把线及焊钳应保证连接可靠,并保证焊把绝缘部分对焊把芯线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

达不到上述要求不得使用。

2、电焊设备装车。

将电焊设备装入矿车,作好入井准备,电焊机不得与其它可燃材料、大型金属物件以及大块矸石等混装;

把线要理顺成盘放入矿车,严禁成团放置。

3、入井要求。

地面准备工作负责人携带审批好的电焊专项措施,在井口向把钩人员登记电焊机数量及施工地点后,方可将电焊设备装入矿车推到井口位置准备下井。

4、地面电焊设备检查由地面负责人负责;

设备运输工作由运输队具体负责完成完成。

1、设备二次检查。

将电焊设备下放到八号石门,应派专人再次检查电焊设备的装车情况,以防矿车内误放入其它物品,并对运输过程监管。

地面→主井→八号车场→八号石门

3、设备运输。

电焊设备的井下运输由运输队负责,将电焊设备运到指定地点后,机电车间在指定地点现场交接,并作好交接记录。

4、设备卸车。

电焊设备运输到指定地点,设备要小心从矿车中取出,接设备人员拿稳之后,取设备人员才能松手,设备要轻抬轻放,严禁受到碰撞,并防止淋水。

5、井下运输工作由运输队负责,监管工作由现场监护工具体负责,交接工作由现场负责人具体负责。

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穿戴好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3、施工人员入井前准备检查工作由现场监护工负责。

2、电焊机放置。

电焊机平稳放置在作业地点5m以外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地方,并可靠固定,防止滑动。

施工地点配有消防管路,水量充足,设专人负责喷水。

4、保护用品检查。

检查施工人员证件是否合格齐全,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5、井下施工准备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五)电焊作业前准备

3、施工前设备检查。

使用电焊前,再次对电焊设备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确保完好。

瓦斯检查工对电焊工作地点及附近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查,瓦斯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及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无瓦斯积存时,方能进行电焊作业。

6、在施工点上风侧3m范围内,距顶部500mm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以便随时监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7、电焊机接线。

经检查瓦斯无误后,由专职电工将电焊机电源线接在能单独停、送电的开关负荷侧;

电焊机接线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制度。

8、请示。

9、施工前电焊设备检查、电源连接工作由专职电工负责;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施工负责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工负责检查确认。

五、电焊操作技术要求

1、电焊机必须可靠固定,平稳放置在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地点。

电源线及焊把线必须理顺吊挂,不得遭受挤压或踩踏。

2、电焊作业时,不准乱点乱碰,要远离其它设备,避免在工作中被焊渣或火焰损伤。

3、电焊作业时,必须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护。

6、电焊作业时,现场监护工对电焊操作实时监护,严格按规程操作;

7、操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或暂停作业时,电焊机控制开关必须停电闭锁,并挂停电标志牌,并设专人看管设备。

停止作业必须拆除电焊机电源。

安检员负责安全设施检查,瓦斯检查工负责有害气体检查。

1、施工人员在搬运电焊机过程中,要指定负责人,统一指挥,行走时注意防滑,步调一致,确保安全。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构件部位是否存在应力,如存在,必须现场采取技术措施将应力释放,以防施工时伤人或损害其它构件。

3、电焊作业时,焊接点的下方必须使用铁桶或铁板承接熔落物,焊接部位以及焊渣必须及时洒水降温,以防高温物体灼伤人员。

7、电焊作业时,必须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护,发现瓦斯超限时人员要停止作业,撤到安全位置。

8、电焊作业中若遇到停风、风流出现异常或瓦检仪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停掉电源,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

11、施工环节要有确认、签字,每项工作必须由负责者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严禁代替签字。

12、施工中,如施工负责人临时不在现场,则施工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行使其职责。

13、施工结束后,由施工负责人落实将现场签字后的措施于8小时内送至调度室和安检科备案。

1、作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工后,由专职电工切断电焊机控制开关电源,然后从开关负荷侧拆除电焊机电源线,操作时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制度。

电焊机拆除后收好焊枪、把线、焊条,清点电焊器具。

2、电焊设备及施工器具要安排专人认真核实,严禁将施工器具等遗留到施工地点及附近,核实完毕,将电焊设备及施工器具装车,做好升井准备。

3、施工结束,必须将现场打扫干净,做好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再次用水喷洒,经检查无异常情况,由施工负责人向调度室汇报作业完毕,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离开现场。

4、指派专人监视1小时,及时将未熄火源熄灭,冷却高温物体,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处理。

5、施工后现场管理工作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并由现场负责人指派洒水灭火工监视施工后的现场情况。

(二)施工后,电焊设备及施工器具管理

1、作业完成后,电焊设备必须当班装车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

2、装车后的电焊机经检查确认后交运输队升井。

3、设备回收由现场负责人负责;

地面设备检查验收工作由地面负责人负责。

人员组织、安全、质量及措施的监督、管理、确认。

2、电焊操作人员:

3、安全监护人员:

安全设施和施工环境检查以及施工安全、质量、措施执行及落实,并对每道施工工序进行确认。

4、现场洒水灭火人:

5、现场电工:

负责电焊机维护及按照制度进行电焊机的停、送电操作。

6、瓦斯检查工:

7、安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