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690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文档格式.docx

若发生鸡球虫病时,用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等抗球虫病药治疗;

若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或两病混合发生时,用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双价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

(三)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在鸡病的临床表现中,肿脸症候群较为普遍,给鸡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使我们不能有针对性的投药。

肿脸症候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除饲料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或不平衡及维生素A缺乏,环境应激如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高温高湿,消毒药刺激(如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气雾免疫(如接种新城疫疫苗等),治疗用药(如丁胺卡那霉不比等),寄生虫病(如组织滴虫病、禽眼线虫病)等均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引起肿脸外;

病原维生物引起的肿脸症候群更为常见,危害程度更大。

在生产实践中,引起鸡肿脸症候群的常见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眼型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慢性呼吸道病、肿头综合症、禽流感、传染性支气官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脸肿是由于各种致炎因子通过破坏脸部上皮组织细胞,鼻腔黏膜、眶下窦、哈德氏泪腺等而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放在治疗时应先作出病因诊断,针对不同的病原选用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切勿以症为病,轻易随症施治。

并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该疾病的流行发生。

(1)根据不同鸡种的生理特点和生产性能、科学配制“全价”饲料,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鸡舍卫生;

(3)定期消毒,以减少甚至隔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途径;

(4)根据本地发生和流行疫病的血清型或亚型,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一)

病名

病原

临床诊断要点

预防

治疗

传染病鼻炎

副鸡

嗜血

杆菌

鼻窦粘膜及眼结膜发炎,表现流涕,喷嚏流泪及眶下窦肿胀,脸部水肿及肉髯肿胀。

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油乳剂灭活菌苗0.3-0.4ml,成鸡产蛋前注射0.5ml,保护率可达80%。

紧急接种灭活菌苗,同时使用磺胺类药物和黏膜修复剂疗效显著。

禽霍乱

多杀性

巴氏杆菌

呈急性败血型经过时,以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病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

慢性病例或为急性经过的后遗症常表现为局部感染,如肉髯、鼻窦、关节等的肿胀,病期较长,病死率较低。

在流行地区种鸡及产蛋鸡可在开产前接种灭活菌苗、弱毒菌苗或亚单位苗,以后每隔五个月重复注射一次。

病鸡每只肌注青霉素和链霉素5-20万单位,连用3-4天,疗效确实,本病多发地区可采集病死鸡肝制备组织灭活苗进行预防和紧急接种。

眼型葡萄球菌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发于30-70日龄的中雏,常呈单侧性眼脸肿胀、潮红、眼睛突出,上下眼脸粘连,重者失明,病鸡常因不摄食而死亡,剖检无特殊病变。

做好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雏鸡密度不应过大;

可给雏鸡接种油乳剂灭活菌苗预防。

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饮水,因本菌易产生耐药性,故最好在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

绿脓杆菌病

绿脓杆菌

主要危害雏鸡,1-15日龄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不等,有时高达80%,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常引起创伤感染及化脓化炎症,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带绿色。

做好孵化器及接种马立氏病疫苗用具的消毒工作,防止雏鸡皮肤受伤,保持育雏舍空气干燥。

发病后可用庆大霉素,新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治疗;

但因雏鸡感染本病后死亡很快,故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好用药前进行药敏实验。

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

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珠的毒力,受染禽种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及环境条件等;

病禽产蛋率孵化率下降,发病急、快、死亡率高,冠髯淤血紫黑,脚趾水肿,脚鳞出血,头肿流泪,其他症状与禽霍乱同

35-40日龄和120-130日龄免疫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H5或H9,杜绝禽类混养、严格消毒、全进全出,减少应激,消灭有害昆虫及鼠类,远离野禽等。

发病后可给鸡服用金刚乙胺或金刚烷胺,防治大肠杆菌或支原体高敏药物,肾肿解毒药,补充适量维生素,距发病点3-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紧急免疫疫种。

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二)

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

单侧性或双侧性眼流泪、肿胀,重则失明,随后饮食困难,消瘦,衰竭死亡

作好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雏鸡密度不应过大,给雏鸡接种油乳剂灭活菌苗可预防本病。

根据药敏试验合理运用药物,常用的易感药物有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

慢性

呼吸

道病

鸡败血支原体

鸡表现呼吸道病和产蛋下降,在肉用仔鸡可见到严重的气囊炎、咳嗽、罗音和生长不良,且因气囊炎而造成大量废弃产品

种鸡场做好检疫和种蛋的消毒工作,防止种蛋传播,疫区可考虑接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有一定预防作用。

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如红霉素壮观霉素、链霉素、支原净、喹喏酮类药物、泰乐菌素等,可根据本场实防情况选用。

肿头

综合症

禽肺病毒

主要侵害肉种鸡,表现精神不振,严重的呼吸道病症,眶下窦肿胀、斜颈、脑定向力障碍及产蛋率下降

本病尚未在国内发生,故应加强检疫,杜绝入境。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病支气管炎病毒

发病鸡呈现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蛋鸡产蛋率下降或停产。

蛋品质低劣,引起肾炎、尿结石甚至死亡,病毒在消化道持续存在,并随粪便长期排泄,肾型病死鸡肾苍白肿水,腺胃型病死鸡腺胃壁增厚、肿胀

疫区或非疫区可接种灭活疫苗,其弱毒疫苗只限于疫区使用。

发病后紧急滴眼接种2-3倍量的传支弱毒疫苗,同时服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可迅速控制本病。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吸气肿脖,咳嗽,咳出血性分泌物,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腐烂、坏死及大面积出血,病鸡发生无一定间隔性死亡,死亡率10-40%,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

7-10日龄眼滴鼻H120肾传支弱毒苗,21日龄再免一次,110-120日龄皮下或肌注呼吸型、肾型和脾胃型多价油苗

发病后紧急饮水接种2-3倍的多价油菌,同时服用葡萄糖和1.5%的柠蒙酸钾水,再选相应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控制本病。

第二、鸭主要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养鸭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鸭蛋及产品流通速度也越来越快,客观上促进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千里之外刚刚发生的新疫病,也许两三天已传到自己身边而浑然不觉,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养鸭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鉴别几种主要疫病

(一)鸭瘟:

鸭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1、临床症状:

头部肿大,下颌水肿;

体温升至43℃以上;

流眼泪,眼脸封闭;

两脚发软不能站立;

口腔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

呼吸困难,叫声粗哑,病鸭下痢排绿色、绿灰色稀粪。

本病一年四季不分大小都可患病。

鸭瘟潜伏2-3天,病程2-3天,末期体温下降,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

口腔粘膜食道上有层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假膜,膜下呈鲜红色的溃疡痕迹;

泄殖腔粘膜牢固,不易刮离,膜上有出血点,肝表面有针头大的灰黄色坏死灶,有小出血点或环状出血带。

(二)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共患传染病。

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故又叫禽出败。

病鸭羽毛粗乱,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喜喝水;

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粘液、摇头;

体温升高;

下痢黄白带血。

急性1-2天死亡,慢性不死而转为消瘦,关节肿胀发炎,跛行。

全身粘膜浆膜出血;

心包有浆液渗出物;

肝脏密布针尖或针头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

肺部严重病变、充血、水肿或大叶性肺炎。

(三)鸭流感

临床症状:

缩颈、食欲降低、羽毛松散、下水易湿毛、鼻流清液,精神不振,咳嗽、支气管炎,有肺炎时体温升高。

(四)鸭病毒性肝炎

潜伏期只有1-4天。

突然发病常不超过几小时,病鸭独居离群,缩头拱背,行动滞缓,不久伏地不起,食减至废绝,闭眼昏迷。

有的腹泻拉稀,尔后出现运动不协调,双脚痉挛,头向后仰呈游泳状,翅下垂,呼吸困难,死前头颈扭曲于背上,腿向后伸展。

主要是肝脏肿大质脆,呈淡红色或斑驳状,有的呈黄红色,表面有出血点;

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脏也肿大有斑状花纹;

肾脏充血肿胀。

(五)鸭“三包”病症

近几年来,出现一种以咳嗽、打喷嚏、摇头为主的呼吸道症状;

以腹泻、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为主的消化道症状;

打倒退、角弓反张,步态不稳为主的神经症状;

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出血性肠炎为主剖检症状为特征的鸭传染病,此症全年均发,10-90日龄的鸭易发,10-50日龄常见,闷热、潮湿、气候突变、转群、变料等应激后易发,发病率10-90%,死亡率在60-80%。

临床上还可见眼鼻有分泌物,缩头闭眼,软脚伏卧,摇头伸颈,角弓反张;

剖检还可见心包积液,包膜增厚,心脏与壁粘连;

肝肿大,出血,质脆;

脾肿大斑驳;

剖开腹腔有臭味;

还可见肺出血,肠道出血,肠壁变薄粘膜脱落等。

病原是鸭疫里氏杆菌与大肠杆菌,病例有80%以上是二者混合感染。

(六)鸭绦虫病:

对八周龄以内的鸭危害最大,成鸭不明显。

食欲减退、消瘦拉稀、粪便淡绿到淡灰色,幼鸭生长停止,运动失调,突然倒地,头顶羽毛脱落。

2、剖检变化:

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可见虫体,有时可见肺,脾、素囊肿大。

(七)农药中毒:

瞳孔缩小、嘴流血沫,吞咽动作频繁,口鼻眼分泌物多,走路摇摆,倒地抽痉,昏迷或虚脱而死亡。

二、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一)种鸭、蛋鸭免疫程序

1、3日龄鸭每只注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一羽份。

2、7日龄每只注射传染性膜炎疫苗0.5ml(非疫区可不注射)。

3、25-30日龄鸭每只注射禽霍乱一大肠杆菌二联油佐剂灭活苗0.5ml。

4、35-40日龄鸭,每只注射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菌2羽份。

5、85日龄鸭每只注射禽霍乱大肠杆菌二联苗0.5ml。

6、90日龄鸭每只注射减蛋综合征疫苗0.5ml。

7、23-24周龄鸭,每只注射4羽份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

9、35周龄鸭,每只皮下注射0.5ml禽霍乱大肠杆菌二联苗。

10、60周龄每只注射10羽份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

11、开产前45天,即在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

12、预防“三包病”用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大肠杆菌病双联灭活苗,14-20日龄每羽肌注0.3ml,34-40日龄每羽肌注0.5ml。

(二)肉鸭免疫程序

1、种鸭进行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疫苗免疫,则肉鸭7日龄皮下注射传染性浆膜炎一鸭大肠杆菌二联油佐剂灭活疫苗0.5ml,一月龄鸭每只注射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2羽份。

2、种鸭没有免疫或免疫情况不明,则3日龄每只注射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1羽份;

7日龄每只鸭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一鸭大肠杆菌二联苗油佐剂灭活疫苗0.5ml;

1月龄鸭每只鸭注射鸭瘟一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羽份。

3、许多鸭疫病往往发生于首免后二免前,这主要是首免效果不好的缘故。

在确定首免时间时,必须注意:

(1)母源抗体的干扰;

(2)根据疾病威胁程度适当调整首免时间。

三、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一)阻碍传播疾病的渠道

1、严格控制鸭场外的人员及鸡、狗、猫等进入场内。

2、搞好鸭场内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鼠杀虫,消灭蚊蝇。

对鸭群和场地进行喷雾消毒,交替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消毒剂;

平常每周2-3次;

疫情季节每日一次;

大环境消毒,每周一次。

3、尽量减少鸭场内日龄档次,不混养不同日龄的鸭,也不在同一水面栖息,否则易造成不同鸭群间的交叉感染。

并保证全进全出。

4、育雏舍全封闭饲养。

5、死鸭及时无害化处理。

(二)做好雏鸭的运输和饲养管理工作

1、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即时开食,饮水和保温。

2、经过运输入场的鸭,夏天一定要等雏鸭进场0.5-1小时休息后再饮水,开食在饮水后半小时进行。

3、在转群、换料、潮湿、闷热、气温突变时添加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以抗应激,减少疫病发生。

4、使用药物预防,如在鸭料中添加400-800ppm土霉素原粉,20-30ppm喹乙醇粉,或50ppm思诺沙星原粉都具一定的预防效果。

(三)满足鸭正常的营养需要,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

1、调整日粮配方,配合全价饲料,保证鸭各生长阶段营养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质量引起鸭发病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

2、在炎热夏天和产蛋高峰期对鸭群的供水不能缺,且每周要进行一次饮水消毒。

3、饮水中根据病症添加禽感快克,传喉传支舒爽冲剂,鸭病清;

还有红安或尖端抗毒可溶性粉,也可将红安、尖端抗毒粉拌料喂服。

(四)避免或减轻应激,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保证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的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天气突变相应防范;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

对光照过长或过强,无规律的声响,以及称重、采血、噪音、转群、接种等,应尽量减轻和避免此类应激。

四、对症治疗

治鸭瘟没有特效药,关键在对健康鸭肌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苗。

为避免并发鸭出败,对病鸭群同时注射青霉素、土霉素和口服磺胺噻唑片。

并配合监测与综合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二)鸭霍乱:

1、用禽霍乱宁散或特效救禽片和高效大肠杆菌净散剂混料饲喂。

2、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5ml肌注,日2-3次;

3、成鸭用青链霉素各5万单位混合肌注,每天2次。

4、用鸭无病或鸭鸭乐与鸭病清混合拌料喂。

5、用禽迪和链霉素混合给鸭作饮水用。

1、用禽感快克或高效法氏囊散饮水,鸭无病、鸭鸭乐混饲喂。

2、受热引起感冒,用每1000只雏鸭用白糖3斤,绿豆1斤煮水喂;

受寒引起感冒,可在室内用白酒喷雾。

3、重症病鸭用青霉素链霉素各1-2万单位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2-3天;

也可用时将青链霉素溶于水中连喂3天。

4、用柴胡、甘草各250克,菊花、金银花各150克,薄荷、细辛、麦冬、防风、芩芥各100克,煎水喂500只鸭。

1、用高免血清及康复鸭血清肌注0.5ml进行预防。

2、肌注尖端抗毒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ml,日2次连三天;

配合用此药作饮水用(每10ml加水5公斤)。

3、用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高效生物制剂,用于诊断、免疫和治疗。

1、用浙江余姚产的“好得快”肌注,每公斤体重1ml,连用3天。

2、用广东产的“必救”肌注液,每公斤体重0.4ml,隔天一次,2次为一疗程,并在饲料中加浙江产的“福乐”,或用甲砜毒素饮水3天。

3、鸭群饮水中,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倍福沙星、强力霉素、土霉素钙、鸭无病、鸭鸭乐、鸭病清等有一定疗效。

4、辅助治疗

1、在上述1、2针剂中加入地塞米松,每25公斤体重加一支;

饮水中加入地塞米松每12.5公斤体重加一支。

2、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中草药,如广西南宁的炎瘟清散,广西中和的三黄金花散、三抗立克好散,江西民星的大肠杆菌净散,南昌的温毒消散、鸭巴尔杆散等;

同时在料中添加多维、VC原粉、速补-14,速补-18,氨基维他等,都起到很好疗效。

应将幼鸭成鸭分开饲养,以免互相感染。

用1/2左旋米唑拌料喂,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或用硝氯酚或硫酸二氯酚治疗,其用量严格按说明使用。

(七)鸭农药中毒,每只鸭用解磷定0.2-0.5ml或用硫酸阿托品0.2-0.5ml肌注。

五、鸭常见瘫痪的发病原因

所谓鸭瘫痪乃是民间对鸭喜卧,不愿行走或不能行动而卧地不起或两腿后伸不能站立等症状的统称。

是养鸭场经常遇到的常见病症状,但造成鸭瘫痪的疾病很多很复杂,现归述如下:

(一)传染病引起鸭瘫痪

1、腿麻痹或软弱

(1)鸭流感:

高致病力毒株引起小鸭除呼吸道症状、下痢或神经症状外,时有腿麻痹而卧地不起,高致死率。

(2)鸭瘟:

鸭衰弱、腿麻痹,行动困难,尤其在病后期,常卧地不起或两翅扑地而行。

(3)鸭病毒性肝炎:

行动呆滞、常蹲下或侧卧,两脚痉挛性反复蹬踏或抽搐,角弓反张(俗称背脖)。

(4)番鸭细小病毒病:

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角弓反张)、腿麻痹。

(5)鸭新城疫:

腿和翅麻痹以及共济失调。

(6)鸭里默氏菌病:

腿软弱,喜卧,不愿走动或行动蹒跚与共济失调。

(7)鸭霍乱:

急性病例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

(8)小鸭副伤寒:

急性病例腿软弱、翅下垂、颤抖、角弓反张而死。

(9)鸭大肠杆菌病:

雏鸭因衰弱而喜卧,不愿行动,成年鸭常出现腹部膨大、腹水、腹膜炎或浆膜炎(心急、肝脏、气囊)。

(10)鸭肉毒梭菌中毒:

腿麻痹不能行走,强迫运动则用翅拍地向前移动,如果翅麻痹则见翅下垂,颈麻痹见鸭伸颈。

2、关节肿胀

(1)鸭霍乱:

一侧或两侧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卧地。

(2)鸭副伤寒:

慢性病例见关节肿胀,喜卧,跛行。

(3)鸭葡萄球菌病:

关节炎型,多见种鸭一侧趾或跗关节肿胀,以及邻腱鞘肿胀,初期局部发热,软疼痛、跛行、蹲卧不愿行动。

(4)鸭链球菌病:

趾或跗关节肿胀,多见成年鸭,跛行、蹲卧。

(5)鸭丹毒:

慢性病例可发生关节炎或发育不良。

(二)寄生虫病引起

1、鸭球虫病:

雏鸭出现萎顿、缩颈、不食、软弱喜卧,时排血便,剖检见肠道呈散发性出血性肠炎,取少量肠粘膜制涂片,瑞氏染色高倍镜下检查,见大量裂殖体或裂殖子。

2、鸭鹅的绦虫病:

病后期,伏卧不动,拉稀,消瘦死亡,剖检可见肠道有白色带状的虫体或散在的节片。

(三)代谢病引起

1、维生素缺乏

①维生素A缺乏:

流泪、干眼、失明、伏卧。

②维生素B1缺乏:

头缩向后方,呈“观星”姿势,常卧地。

③维生素B2缺乏:

脚趾向内弯曲,中鸭见鸭腿呈现“O”型,行去时两脚交叉、蹒跚,左右摇摆,晚期伸腿伏卧。

④维生素D3缺乏:

生长阻滞,严重的骨软,腿软,行走时明显吃力,常蹲卧在跗关节上。

⑤维生素E缺乏:

肌肉萎缩症,腿无力站立,故多伏卧。

⑥泛酸缺乏:

除引起皮炎、骨短粗症外,可导致不能站立,严重运动失调。

⑦烟酸缺乏:

跗关节肿大,腿呈弓型,骨短粗。

⑧生物素缺乏:

胫骨弯曲,跗跖骨变短或扭曲。

⑨胆碱缺乏:

骨短粗症,胫跖关节扁平,跖骨扭曲,呈“弓”型,腿推动支撑体的能力,跟腱常从髁脱出,继而不能行走,伏卧不起。

⑩痛风:

腿关节有尿酸盐沉积,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故引起伏卧,跛行。

2、无机元素缺乏或失调

①钙磷缺乏或失调引起佝偻症,腿软弱呈“八字”腿,不愿站立,常伏卧,此外,上喙软弱。

②锰缺乏:

形成骨短粗症,跟腱常从髁滑出,伏卧不起。

③氟中毒:

饮料中含氟量超标,造成骨质疏松,腿软弱,步行困难,卧地,上喙褪色软弱,似“橡皮”状。

第三,小鹅瘟的综合防治技术

小鹅瘟是鹅的主要疫病,危害极大,小鹅瘟主要发生3-20日龄以内的雏鹅,10日龄前后雏鹅发病率一般为40-80%,病死率可达100%,病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顿,行去迟缓,饮水剧增,排灰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粪中混有气泡,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和蹼的颜色色淡变暗,濒死前出现头颈扭转,两脚麻痹,抽搐等症状。

病程1-2天,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大片坏死脱落,小肠后部膨大似香肠,内充满深褐色凝固物。

预防小鹅瘟主要靠接种小鹅瘟疫苗,药物治疗无效。

种鹅在产蛋前3-4周接种小鹅瘟疫苗,接种后至270天内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有95%的保护力。

对被小鹅瘟病毒污染的孵出的雏鹅,或小鹅瘟常发地区孵出的雏鹅应全部注射抗小鹅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

预防量:

高免血清为0.3-0.5ml/羽,高免卵黄抗体为1ml/羽;

治疗量:

高免血清为1-2ml/羽,高免卵黄抗体为2ml/羽。

 

第四、鸡瘟、禽霍乱、鸭瘟、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

鸡瘟

鸭瘟

是由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潜伏期3-5天。

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出血性败血症,潜伏2-9天。

是由鸭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潜伏期2-6天。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潜伏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多达21天。

流行特点

以鸡易感,鸭鹅不发病,四季可发以春秋多发,流行迅速发病死亡率90%以上,通常几天肉鸡群扫光。

本病散发流行,冬春较多,各种家禽均可感染,成年肥伴禽死亡率高。

仅鸭发病,鹅偶有感染,常在春夏呈地方流行,发病虫死亡率高。

四季可发,冬春多发,家禽野禽都感染,病毒亚型多,分多节断,易变异重组,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100%。

临床症状

急性的体温升高到43℃,精神萎顿,不吃呆立,羽毛松乱,头翅尾下垂,闭眼昏睡,腹泻黄、白、绿稀便,冠髯暗黑紫色,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有咕咕声,流涎摇头吞咽;

轻为慢性后出现神经症状,头向后仰或偏一侧,腿麻痹、瘫痪而死。

急性与鸡相似,而鸭口鼻流粘液摇头故又称摇头瘟,排腥臭白色或绿色稀便;

慢性的多见肺炎呼吸道炎、胃肠炎,病禽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