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700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像型离子浓度比较.doc

图像类离子浓度比较专项训练

1.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5mL0.1mol·L-1的H2C2O4(草酸)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酸是弱酸

B.X点:

c(H2C2O4)+c(HC2O4-)=c(Na+)-c(C2O42-)

C.Y点:

c(H2C2O4)+c(HC2O4-)=c(OH-)-c(H+)

D.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

c(OH-)+2c(C2O42-)+c(HC2O4-)=c(Na+)+c(H+)

2.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C.c点溶液中c(H+)=c(OH-)+c(CH3COOH)

D.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b=Vc

3.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

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OH-)>l0-7mol/L

4.常温下,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10.0mL浓度为0.1mol•L-1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当V=0时:

c(H+)+c(HCO3-)+c(H2CO3)=c(OH-)

B.当V=5时:

c(CO32-)+c(HCO3-)+c(H2CO3)=2c(Cl-)

C.当V=10时:

c(Na+)>c(HCO3-)>c(CO32-)>c(H2CO3)

D.当V=a时:

c(Na+)=c(Cl-)>c(H+)=c(OH-)

5.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3-)>

c(NH2COO-)>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c(H+)

=2c(CO32-)+c(HCO3-)+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

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

的中间产物生成

6.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右图是某同学用0.1mol•L-1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0.1mol•L-1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A点的溶液中有:

c(CH3COO-)+c(OH-)-c(H+)═0.05mol•L-1

C.在B点的溶液中有:

c(K+)>c(OH-)>c(CH3COO-)>c(H+)

D.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7.在常温下,0.1000mol·L-1Na2CO3溶液25mL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

c(CO32-)=c(HCO3-)>c(OH-)

B.b点:

5c(Cl-)>4c(HCO3-)+4c(CO32-)

C.c点:

c(OH-)=c(H+)+c(HCO3-)+2c(H2CO3)

D.d点:

c(H+)=c(CO32-)+c(HCO3-)+c(OH-)

8.向0.1mol/I.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NaOH溶液时,含氮、含碳粒子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纵坐标是各粒子的分布系数,即物质的量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HCO3-反而略有增加,可能是因为NH4HCO3溶液中存在H2CO3发生的主要反应是H2CO3+OH-═HCO3-+H2O

B.当pH大于8.7以后,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同时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C.pH=9.5时,溶液中c(HCO3-)>c(HN3•H2O)>c(NH4+)>c(CO32-)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发生的反应为2NH4HCO3+2NaOH═(NH4)2CO3+Na2CO3

9.常温下,向10ml0.1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B.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C.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10.常温下,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C.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c(HCN)-c(CH3COOH)

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

c(CH3COO-)+c(OH-)=c(CH3COOH)+c(H+)

11.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

B.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pH=3.0

D.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12.常温下0.1mol/L的H2A溶液中H2A、HA-、A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H2A2H++A2-K=10-5.4

B.在0.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HA-)>c(H+)>c(A2-)>c(OH-)

C.已知25℃时HF的 Ka=10-3.45,将少量H2A的溶液加入

足量NaF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A+F-═HF+HA-

D.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Na2A溶于水中,所得溶液pH恰好为4.2

1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

纸浆等物品的漂白,NaClO2溶液中存在ClO2、HClO2、ClO2-、Cl-

等四种含氧微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向亚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n(ClO2)增大

B.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6

C.NaClO2溶液中:

c(Na+)+c(H+)>c(ClO2-)+c(Cl-)

D.pH=5时含氯元素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c(HClO2)>c(ClO2-)>c(Cl-)>c(ClO2)

14.在某温度时,将nmol•L-1氨水滴入10mL1.0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Kw=1.0×10-14

B.水的电离程度:

b>c>a>d

C.b点:

C(NH4+)>C(Cl-)>C(H+)>C(OH-)

D.25℃时NH4Cl水解常数为(n-1)×10-7mol•L-1(用n表示)

15.已知:

pKa=-lgKa,25℃时,H2SO3的pKa1=1.85,pKa2=7.19.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

2c(H2SO3)+c(SO32-)<0.1mol•L-1

B.b点所得溶液中:

c(H2SO3)+c(H+)=c(SO32-)+c(OH-)

C.c点所得溶液中:

c(Na+)<3c(HSO3−)

D.d点所得溶液中:

c(Na+)>c(SO32-)>c(HSO3-)

16.25℃时,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1CH3COOH(Ka=1.75×10-5)溶液过程

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各项中微粒浓度间关系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2c(CH3COO-)-2c(CH3COOH)=c(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c(OH-)>c(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c(Na+)+2c(H+)-2c(OH-)

D.pH=12的溶液中:

c(Na+)>c(CH3COO-)>c(OH-)>c(H+)>

c(CH3COOH)

17.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HC2O4-+H+Ka1;HC2O4-C2O42-+H+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1:

Ka2=1000

B.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

得pH为4.2的混合液

C.pH=1.2溶液中:

c(K+)+c(H+)=c(OH-)+c(H2C2O4)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

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18.常温下含碳各微粒H2CO3、HCO3-和CO32-存在于CO2和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10.25时,c(Na+)=c(CO32-)+c(HCO3-)

B.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CO3,宜控制溶液的

pH为7~9之间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到H2CO3第一步

电离的平衡常数K1(H2CO3)=10-6.37

D.若是0.1molNaOH反应后所得的1L溶液,

pH=10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c(Na+)>c(HCO3-)>c(CO32-)>c(OH-)>c(H+)

19.常温下0.1mol·L-1亚硫酸溶液中H2SO3、HSO3—、SO32—三者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SO32H++SO32—K=10—5.2

B.在0.1mol·LH2SO3溶液中,存在:

c2(H+)=c(H+)·c(HSO3—)+2c(H+)·c(SO32—)+Kw

C.在pH=2.5溶液中:

c(H2SO3)>c(HSO3—)

>c(H+)>c(OH—)

D.向pH为8.5的上述体系中通入极少量Cl2的

过程中,溶液中c(HSO3—)和c(SO32—)均减小

20.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10-4.75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H3COOH)+c(OH-)

C.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D.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L-1

21.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HC2O4-+H+Ka1

HC2O4-C2O42-+H+Ka2

δ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7

A.pH=1.2溶液中:

c(K+)+c(H+)=c(OH-)+c(H2C2O4)

B.pH=2.7溶液中:

c2(HC2O4-)/[c(H2C2O4)×c(C2O42-)]=1000

C.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22.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

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HA)+c(HB)+c(HD)=c(OH-)-c(H+)

23.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Cl2(aq)K1=10-1.2

Cl2(aq)+H2OHClO+H++Cl-K2=10-3.4

HClOH++ClO-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l2(g)+H2O2H++ClO-+Cl-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24(双选).25度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5.5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c(CH3COOH)+c(OH-)

C.pH=3.5的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c(CH3COOH)+c(OH-)

答案:

1-5CBBBC6-10DBDCC11-15DDDDC16-20CBABC21-24CCC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