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7622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记叙文阅读指导Word下载.docx

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2.记叙的顺序

a.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和结局写。

b.倒叙:

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决不是整篇的由尾到头的逆向叙述。

提到开头先叙述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在全文中只是一个局部,其下面的部分才是文章的主体。

而这主体部分采用的仍是顺叙的方法。

总之,倒叙只是顺叙方法的一种局部变通方式。

其次,顺叙部分的结尾与开头先写的那个结尾遥相呼应,结构才算完整。

c.插叙:

中断原先叙述,插入有关情节,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3.记叙的人称

a.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

b.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是第三人称。

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们”(直接姓名***),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4.中心意思的归纳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中心意思的归纳的具体方法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紫藤萝瀑布》的最后: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抓住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驿路梨花》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它既是文章的点题句,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这“驿路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更是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品质和雷锋精神的象征。

③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突出详写的内容往往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③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如《最后一课》,我们只要了解了法国当时濒临亡国的背景,就可以了解其中心了。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a.记叙:

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段贯穿起来,让读者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介绍人物或事件的概貌)

b.描写:

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c.议论:

目的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内容的意义。

d.抒情:

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

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

e.说明:

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判断运用的表达方式:

②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②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③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④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6.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a.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常用的肖像描写,它不只在于勾画出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性。

b.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c.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

7.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突出人物身份地位,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意思的作用。

如《七根火柴》开头对草地恶劣环境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无名战士及卢进勇为保存火柴,要克服难以想像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高尚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

b.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

能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源。

如《孔乙己》对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不同人物的身份、穿着等的有关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

的内容、时代背景综合考虑。

8.记叙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文的写作特色:

9.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a.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

b.语言风格:

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c.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

形象生动;

拟人:

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

排比:

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反问:

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

夸张:

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

设问:

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反复:

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10.如何赏析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记叙文答题技巧点拨

1.仔细审题,把握要领。

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______________”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

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例.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

“语境”指语言环境。

①它与前后的语句相关,在内容上既承上,又要启下;

②补人物的话,所补句子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口语化;

③符合当时说话的情境、情调;

④需注意文中与补句有直接关系的词语.

2.联系旧知,准确作答

阅读侧重考查能力,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是重点之一。

(哈尔滨·

2001)阅读《峭壁上的树》:

本文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白杨礼赞》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进行对比,以突出白杨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的写法。

3.语言运用,具体分析

词语的解释,特殊句子(过渡句、主旨句、双关语等)的确认与作用,写作手法的分析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空泛笼统。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浅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4.关注生活,勤于积累(开放性题目)

(陕西·

2002)阅读张抗抗的《雪山向日葵》,题17:

“作者发现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再认识。

作者‘发现——反思’这一认识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10.开放性题目

考查角度比较灵活;

谈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做法等等,内容大多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密切相关,应该说,每个考生都有的可说,但要说好却不容易。

①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注意勤观察、勤思考;

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开阔视听,不断吸取知识营养。

积累较丰富的材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②“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④ 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

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