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3767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杜甫诗四首教案Word格式.docx

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

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

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

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漂泊西南时期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

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

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

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

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

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

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

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

八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

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

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

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

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

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

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点行频”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

它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

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

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

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

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板书设计:

  送别场面

  征夫控诉天怒人怨

  悲惨生活“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讲授:

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

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

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

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

“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

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

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试读、齐读。

  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段

  讲解: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

全诗共三段:

段共6句,一韵到底;

第二、三段各14句,并四次换韵。

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朗读诗歌的段,思考:

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

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

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

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

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

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

由点到面。

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诗回答。

“租税从何出?

”与哪一诗句照应?

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

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诗人在诗中说: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

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

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

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

以下分成五层:

  第二段的前六句为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

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

  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前后呼应的地方:

  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

  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

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

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

第二问:

直接诉诸听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的作用。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之词”,用以讥切时政。

此说有理。

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

“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前人说: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

并说说理由。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

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再补充一点:

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

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

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

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

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

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

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

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

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

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提问:

还有哪些特点?

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

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

“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

“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

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

“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

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

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

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②巧妙构思。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

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

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

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名句赏析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

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

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

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

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两句主宾分明:

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

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

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

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拓展延伸

  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表现技巧。

1、层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

第二层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第三层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 ,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

第四层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三幅画面是:

羽檄飞驰,喧呼救边;

京城安定,四海清平;

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

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

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

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登高》教案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背诵全诗。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课时

  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已经"

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诗人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

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

诵读要领:

  理性的把握:

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感性的表现:

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五、赏析文本

  .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

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生命是短暂的。

倏忽就是百年。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