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820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x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

序号

专题

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内容及课时

所需条件

1

乘除法

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口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小树有多少棵 

(1)

2、需要多少钱

(1)

练习一

(1)

3、参观科技馆

(2)

 

4、植树

(2)

练习二

(2)

校课内容:

可随教学进度随时完善,建立一个课程资源包。

2

观察物体

学生将在搭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搭一搭(3)

练习三

(1)

3

千克、克、吨

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

探索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有多重

(1)

2、吨有多重

(1)

练习四

(1)

3、搭配中的学问

(1)

4

乘法

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1、购物

(1)

2、去游乐场

(1)

3、乘火车

(1)

4、0×

5=?

(1)

5、买矿泉水

(1)

6、实践活动

(1)

练习五

(2)

整理与复习

(一)

(2)

5

周长

学生将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根据周长的意义,测量或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

通过观察、度量、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周长的知识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1、什么是周长

(1)

2、游 

(1)

3、花边有多长

(1)

4、地砖的周长

(1)

练习六

(1)

5、交通与数学

(1)

6

除法

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1、分桃子

(1)

2、淘气的猴子

(1)

一、3、节约

(1)

二、练习七

(2)

3、送温暖

(1)

4、买新书

(1)

三、练习八

(1)

四、

7

年、月、日

学生将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平年和闰年,会判断简单的平年和闰年;

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能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年、月、日

(1)

2、看日历

(1)

3、一天的时间

(1)

4、时间与数学(一

(1))

4、时间与数学

(二)

(1)

整理与复习

(二)

(2)

8

可能性

学生将通过实验或游戏,进一步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结合经验,通过实验操作,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与同伴交换想法。

1、摸球游戏

(1)

2、生活中的推理

(1)

9

总复习

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法。

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1、1----20题(3)

2、本学期你学到什么

(1)

3问题银行

(1)

2.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乘除法9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4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乘法10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周长5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除法8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年、月、日4课时左右

第八单元可能性2课时左右

总复习5课时左右

三、实施策略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我打算在教学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课程评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

 

(2)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3)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4)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测试:

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

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

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

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

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

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