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3953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的歌会优质说课稿文档格式.doc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让学生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三维目标的确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

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基于此,我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同学间合作学习,体会云南歌会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品味作者对民间民俗文化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热情。

(2)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在写法上的不同。

教学难点:

①体会“山路漫歌”这个片段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感受文中的民俗美。

【说学情】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也有一些知识上的不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不是很高;

二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深度不够;

三是对美句的品赏往往流于表面而不能够深入挖掘,因而意境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此外,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还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课前收集有关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领略一点有关云南的民族风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确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教法确定如下:

①情景烘托法;

②启发式教法;

③合作探究法;

④多媒体教学手段

【说学法】

“好老师要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

”本节课具体的学法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读书入境法:

让学生在读中入境,感知,培养感悟,受到熏陶。

②勾画圈点法: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感知文本之美。

③合作交流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

一、导入环节,听歌蓄情

二、初读环节,读歌动情

三、精读环节,品歌悟情

四、拓展环节,写歌传情

“听歌蓄情”环节

(课标解读:

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读歌动情”环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圈点批注正音识字

学生高声朗读文章,思考:

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场合的民歌演唱会?

在各个场合中勾画关键词。

教师接着问:

三种场合下的演唱在内容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

朗读能力、信息的把握及提取能力、内容的概括能力、文本比较能力。

“品歌悟情”环节

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全班分为三大组,小组内研讨各自问题。

一小组:

山野对歌是怎样对的?

二小组:

山路漫歌是怎样漫的?

三小组:

村寨传歌是怎样传的?

引导学生发掘歌美、人美、情美。

山野对歌部分

刻画年轻妇女的段落指名朗读,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讨论,体会人物美。

山路对歌部分(本课难点)

启发性地提四个问题:

“山路漫歌”这个片断几乎没有写所唱的歌,写了些什么内容?

作者写这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这个片段与文题是否矛盾?

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唱什么歌?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文本内到文本外,引导学生体会,民俗的形成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村寨传歌部分

组内合作探究,感受其中的场面美。

教师总结:

人物美、环境美、场面美的融合正是民俗美的最好体现啊!

“写歌传情”环节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环境美

村寨传歌场面美

简洁直观,体现出教学重难点。

【作业布置】

课外收集一些襄阳民歌民谣。

让学生体会本地的民俗民情。

【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过程将新课的学习与阅读、口头表达、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注重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结合。

正是:

大理三月好风光情境入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互动读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探究赏歌

蝴蝶泉边好梳妆拓展写歌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