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62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盘锦地域文化选编Word下载.docx

许多的异想天开,在稻子的籽粒上饱涨起来;

走在稻茫上的人生,痛并且乐着。

躬耕陇亩,这是几代人执著选择,千千万万辛勤劳作的人相信稻作这条道路能走到他们应该抵达的标的。

于是,有了官员铸就的功劳业绩,有了文人抒写的千古文章……稻作支配了我们这方水土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全部生活。

我们在水稻规定的路上踏踏实实地一路走来,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看那水还是那水,看那稻还是那稻!

但是我们的体认却在波浪式进步和螺旋式升华中得到提升。

那如诗如歌的稻作岁月给我们留下最可宝贵的是什么?

是以联合来的大兵团作业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对付自然环境的挑战气势,养成了人们团结协作的风格;

是日本开拓团对盘锦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尊严的剥夺,激起了盘锦人民英勇的反抗斗志;

是朝鲜族移民的在经历了漂泊苦难后体会到生活幸福,他们坚韧顽强、旷达乐观的性格,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致富奔小康的动力力量。

稻作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科研攻关成功为突破点和新知识的渗透成为先导,那稻田养蟹实践中的生态理念的生成,以及面对市场形势的逼迫提升起来的注重营销观念……飞雪扬花,一路走来的稻作,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一、稻作扶出了团结协作风格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类文化建构的依托。

这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它的赋存量和赋存形式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自此也就规约了人的文化选择。

盘锦人的水稻种植的意愿与行动,是盘锦独特的地域环境催发出来的。

水稻生长离不开充足的水、深厚而肥沃的土地以及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等。

东有辽东丘陵(千山山脉),西有辽西丘陵(医巫闾山山脉),西南濒临渤海辽东湾,处于这种天造地设的盆地形状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的盘锦,有土地面积4071平方公里,海拔均在2—4米之间,平坦开阔,一望无际,非常适合农耕稻作。

境内有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入海一段)绕阳河、西沙河等21大中小条河流汇归入海,坑塘棋布,水库成串,水源丰沛。

年平均降水量为651.0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985.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364.2毫米。

雨水多集中在夏季,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6%。

年日照时数为2725.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

年蒸发量为1551.7毫米. 

盘锦市的年平均气温为9.20C,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8.70C,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4.70C,极端最低气温为-29.90C,极端最高气温为34.80C。

年平均相对湿度66%。

全年太阳辐射为5769.9兆焦耳/平方米,生理辐射为2827.3兆焦耳/平方米。

这样有利的地形、土壤、水源、气温、光照,成就了盘锦稻作生产广阔前途和无限的风光。

盘锦始有水稻出产的记载,见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盘锦最早的志书——《盘山厅乡土志》(见于孙晓谦等人主编的《百年成一稻》),距今恰好百年。

早在上个世纪初叶,就有在朝鲜半岛因甲午战争溃散逃难的移民在大辽河边缘利用河水灌溉种植水稻,虽然产量很低,只在50公斤—65公斤之间徘徊,但是首开盘锦稻作生产先河。

较大规模的水稻种植始于奉系军队垦植。

据《营口县志》记载:

“县境稻田为数甚多,七区田庄台街于民国十年(1921年)以后,经军长(奉系军伐张作霖部下、第十军军长)于珍等发起,曾组成稻田公司一处,集资创设,内置经理及办事员等,分任其事,佟家窝堡亦设有公司,规模极大,其开垦稻田约七万余亩。

”另据江绍仁《盘锦水田开发与水稻种植史略》记载:

1928年,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联合奉军驻营口海防部队负责人鲍英麟等人创办“营田股份有限公司”,对南起王罗窝铺,北至大洼,东起沙岗子,西至二界沟范围内,开发水田7.66万亩。

使用“火犁”(拖拉机)翻地。

使用柴油机从魏家沟、田庄台提引大辽河水灌溉,雇用朝鲜族农民耕种水稻。

水稻的产量提升到每亩100—110公斤。

是当时国内生产技术最先进,面积最大的水稻灌区,开创了东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先河。

稻作的生产方式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关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处于“九河下梢”、水患频仍的大面积的退海平原上,开垦种稻,这种人类的社会化大生产仅仅依靠独自的个体生产者几乎无法进行。

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设施修建、维护,靠什么去完成?

靠的是大规模的人力与物力。

每年的播种、插秧、收割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集中的人力与物力。

最初的大辽河边的零散种稻,虽源于对于资源的依赖,却没有发展起来,也是缺乏有效的群体间的联合。

奉系军垦的成功,就在于它联合起来的“大兵团”的力量,并且能动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机械动力,有此才可以战胜凶险的自然的很大的挑战力。

盘锦的稻作生产,从奉系军垦时代开始,就楔定了辽河水系大兵团作业的生产性质,而且必须具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作为支持。

耕种成千上万亩的水稻田,不是那种山梁沟坡、门前门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不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封闭式的小生产。

这种生产一开始就是处在一种开放式的状态下人群的联合运作,它的从业者,类适于大工业生产培育出来的产业工人,所以,盘锦种稻的农民也称“农工”,也可以称得上是“农兵”,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有关领导部门一声令下,在两个小时之内,大堤上就能调集来两万人,真可谓“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种组织性、纪律性能说他们不是兵吗?

横成行竖成趟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田,令他们伸向远方的目光不会有障碍,放得开看得远,因而容易诱发他们超越的想像,生成了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的胸怀,不拒绝接受新生事物,头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不怕见领导,而且很能协调上下级级关系,并总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并渗透进来新时代的新知识,因而也就多了些理智。

沿着一条沟渠放水灌溉,上下游之间,为了有效地使用水源,就必须讲究计划、讲究程序、讲究礼让,于是“龙江风格”就是稻作文化倡导的精神,它并不止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宣传模式,而是贯穿于整个稻作历史的职业道德。

在稻作生产中,如果也是见利就争、互不相让,就会出现一胜多伤的结局,只有在协调互助基础上的才能实现圆满的结果。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尤其是在应付十年一遇或两遇的洪水等自然灾害时显得更为重要,牺牲小我保大我、舍掉小局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时候,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得让泄洪的口子在自己的地块里撕开,眼瞅着自己汗珠掉地摔八瓣侍弄成熟的庄稼让肆虐的洪水吞噬,但由此保住了更多的田地与收成。

更能说明团结协作的作用的是,稻作经常改变和完善原来的水利工程不配套、排灌标准低的设施动用大量土方工程的大会战,多半都是选在“猫冬”的季节来进行,一个县区要组织十几个场乡几万人一起来完成,工地上人山人海,彩旗飘舞,歌声震天,比武打擂,热火朝天。

在那机械化水平没有普及和提高的漫长年代里,盘锦大地上这种大型的战役曾屡屡上演。

最能说明团结协作力量的是,盘锦建市以来的四次抗击洪水袭击,每次那罕见的特大洪峰袭来时,都有几十万军民挽臂筑起了冲不垮的大堤,保住了家园,保住了良田,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

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历史上是盘锦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今后也仍然是鼓舞盘锦市人民实现新跨越的不竭动力。

二、稻作磨砺了人的意志品格

1931年“9、18”事变以后,日寇大举进入东北,实行对东北的经济侵略。

他们利用枪炮的威慑,在盘锦低价强买,高租乃至强占的方式攫取了大量的土地,组建所谓的“开拓团”。

他们从东北各地收容一批批的朝族流民,又从他们吞并的朝鲜半岛上诱骗、强制大批的农民移民来这里,建立了20多处“关东军稻米供应基地”,垦种水田十余万亩产,每年在盘锦掠夺走稻谷均在1000余万公斤。

他们还修建各级排灌渠道、配套桥、涵闸,中小型抽水站,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并动手修建两座大型水库,进而达到对这风水宝地的永久霸占、长期掠夺殖民地的丰富物产的目的。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的黄粱美梦破灭在欲望无止和野心膨胀上。

日本开拓团移民盘锦垦植水稻,是劫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料、劳力。

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殖民掠夺并不是来培育中国生产力的,而是用以满足关东军战争粮食所需,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

日本帝国主义在殖民区内为所欲为地做着任何事情,盘锦境内肥沃的土地被“开拓团”霸占,导致许多家庭流离失所,有的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屯遭到日本人野蛮的驱赶,只剩下十几户、一两户。

“开拓团”常常无端寻衅闹事,欺压在“开拓区”内的中国人,无辜地对中国人挑衅、滋事,打骂,甚至敲诈勒索,逼得许多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盘锦稻作区变成关东军的后勤粮食基地后,侵略者仍未就此满足,愈发变得贪婪、自私、冷酷、残无人道,虽然当时他们每年要在盘锦运走1000万斤的大米,但却不准种植者(包括他们所雇佣朝鲜人)吃一粒大米,如果发现中国人的空袋子有一粒大米都要抓起来,以经济犯论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开拓团侵占盘锦稻作区,不光是对物产的彻底被掠,更严重的是对一个民族的尊严的摧残。

强压式的殖民侵略可能会给个别民众带来趋炎附势、投敌变节的性格扭曲,但更多的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压不垮也打不倒的,具有反殖民侵略传统、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好汉挺身而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斗争。

如“九·

一八”战争爆发后的第五天,活跃在大辽河岸畔驾掌寺的抗日义勇军首领蔡宝山率300多人袭击田庄台,炸毁了营口发电所和水源地,打响东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使在五天里顺利占领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的日寇第一次遭受来自中国武装力量的主动反击,大灭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1931年11月3日清晨,盘山抗日义勇军首领项青山、张海天、盖中华强强联合,智擒大汉奸“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凌印清、日军大佐仓冈繁太郎等一批日伪军,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振奋了全国人心,对唤起民族的反抗侵略的斗争影响很大。

在稻作区,除了发生了多次抗日义勇军组织的大规模反侵略战斗之外,也发生过许多小规模的对敌斗争,不甘遭受帝国主侵略者肆意践踏与蹂躏的民间自卫性、反击性的斗争从来就不曾中断过。

盘锦农民或同侵略者斗智斗勇,或以举行罢工示威,让侵略分子不得安生,惶惶不可终日。

如1939年二界沟渔民举行了反抗日伪警察暴行的大罢工,1942年田庄台造纸厂工人举行了争自由反饥饿的大罢工……盘锦人虽然蒙受了丧失国土资源和民族尊严的打击与屈辱,但是,在反抗斗争中培植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可贵,正是以这种精神为基础,才有了后来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斯斗争的胜利,才把这些殖民主义者掠夺我们的土地重新重回并进行水稻耕种,对一个民族来说,这种精神不仅是历史上民族危亡在即时所需要,而且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壮大都大有裨益。

殖民统治的残暴统治,不仅给中国人带来灾难,也给迁移、定居来的朝鲜族农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上看,他们亦是受压迫者。

他们抛离开自己的故土,在异文化氛围中求生,发展的心路历程经历了难以想像的曲折,这些日本军国主义的奴役者,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被剥夺了青春与自由,在陌生的土地上永无休止地劳作,那些泛碱的荒滩、干旱又易涝的土地,被他们用汗水垦殖出来,白花花的大米却流入了侵略者的仓园,他们自己却尝不到一粒,而头脑中的印满了恐怖与饥饿,并永远摆脱不掉的辗转迁徙命运的阴影。

1945年8月15日,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正当举国上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庆祝时,他们却在返回朝鲜半岛的路途中遭受磨难,有的抛子别亲,无船无渡,全靠双腿在无尽头的路上跋涉;

有的以乞讨为生并不能裹腹,在途中病死饿死,是常有之事;

有的千里跋涉,在临近故土的时候,又被拒之门外。

王晓萌李爱平撰写的《一个特殊的族群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大洼县荣兴乡中央屯村溯源》讲述了一位朝鲜族老人充满血泪的归家之路的故事。

李永昊在1945年日本人投降时,他只有13岁,一家人一家七口人和一群人搭伴踏上回朝鲜半岛中路程,一路沿街乞讨往丹东走,因为没有吃的,母亲不得不把他的三妹送给汉族人家。

他的最小的弟弟就死在母亲背上。

当他们一路乞讨过了鸭绿江来到朝鲜的新义州,却没办法往前走了,因为当时日本人撤退的时候在中国搞细菌战,导致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就死去(传说是鼠疫)。

他们被怀疑携带有这些病,被强制驱逐出了朝鲜。

在回返丹东的途中,他背上的四妹说她肚子痛,不久也死去了。

后来他们一家又先后流落到宽甸、沈阳、鞍山,感觉哪也不如回荣兴好。

这样,他们用卖柴的钱买了火车票到了营口,在过大辽河时身上已没有分文了,摆渡的船公看他们实在可怜,没有要船钱也把他们渡过了河,当晚,他们回到了荣兴中央屯。

在李永昊返回荣兴中央屯的前前后,陆陆续续地返回朝鲜族农民近300人。

随着国家的统一规划,荣兴地区成立了国营农场,中央屯所在地正在国营农场的规划范围内,因而荣兴国营农场成立了中央屯大队并吸收部分朝鲜族农民成为国营农场的工人,荣兴乡朝鲜族的中央屯一直是大洼县种植水稻的示范村,多年来,他们种植水稻单产总是居于大洼县之冠。

在历经风雨漂泊之后,这些朝族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家的归属感。

笔者有幸曾到过这个村屯,亲眼目睹过他们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乐观生活态度,在他们身上,深深地感觉出一种深沉的历史凝重感、又具有现代生命力的鲜活时代精神。

他们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坚韧顽强,在幸福生活面前的乐观旷达、奔放热烈,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贯穿了漂泊者的一生。

那种“在清水里泡过、在血水里浴过、在碱水里煮过”的生活,沉淀为一种坚韧不拔的文化基因,又生生不息地构成他们性格中的硬质。

这是动员和鼓舞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一个精神凝聚点所在。

三、稻作依赖科学知识的渗透 

科学的精神,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这种精神贯穿了盘锦百年稻作,从零星的种植到大面积收获,从排盐治碱、洒种直播到条田化耕种、人工育苗栽种,从良种培育、更新换代到施肥施药、灭虫灭草提高单产,从亩产达纲要、跨黄河、奔长江再到亩产超千斤、稻田养蟹,有机种植就是一个尊重新科学、追求新知识的过程。

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国民党部队和政府接收“盘山灌区”,水田开发处于停滞状态,因战事和水患所获无几,造成了境内土地绝大部分被撩撂荒。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盘山,迎来稻作的黎明曙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战争的废墟上,医治创伤,肇兴百业,于 

1949年1月组建起盘山农场,继续种植水稻。

其后陆续成立起国营农场,国家抽调大批技术干部、荣转干部到各农场担任领导职务,组织起人力物力修复沟渠、水库、桥涵闸站等水利设施,并改善和提高水稻品种更新、栽培灌溉、施肥除草等生产技术。

1956年以成立盘锦农垦局(隶属国家农垦部领导)为标志,盘锦稻作生产进入了更大规模发展阶段。

此时,全地区水田面积达到44.59万亩,与东北地区的察哈阳、梨树、前郭旗灌区并驾齐驱,成为东北四大灌区之一。

但其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水稻耕种面积、总产和亩产均大幅度下降。

到1963年,经过引进高产水稻优良品种,积肥造粪、改良土壤,水稻亩产量跨过“黄河”,达到250公斤以上。

到1965年末,盘锦水田面积增至466132亩。

尊重科学,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如守时施农事,在百年的稻作中,盘锦人总结出了“大干红五月,不插六月秧”的农规谚语,这是北方稻作最不可以忘记和拖延的季候和时令;

还有“水盐相伴、水盐相克、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随气散,气散盐存”等谚语,这些口诀简单易记,对于辽河平原克盐治碱获取水稻丰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而盘锦稻作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更让人咋舌赞叹。

历史上的盘锦土地盐碱是出了名的,盘锦市档案局、盘锦市粮食局、水稻米质研究课题组的《盘锦大米优质源考》中曾这样描述:

这里,到处是盐碱滩,盐碱滩无草无木,被称作“兔子不屙屎”的地方。

这里广而平,光溜溜一片,平得连一块土坷垃都没有,看到的只是泛起的盐晶与碱花,就像铺着一层霜雪,阳光一照,闪着耀眼的光芒。

到了春末,蒸发了一秋一冬又一春之后,盐碱随着水分返到地面,厚厚一层,起皮打褶,人们就用特制的木粑把粉末状的盐上挠成一堆又一堆。

然后,就地挖坑,盖上苇帘,撒上小灰,铺上盐土,浇水淋出,滴到陷在深坑的缸里。

这盐水浓度大得很,烧上茬头火,用大铁锅一熬就出盐,盐捞净剩下的就是卤水:

熬盐取卤,从前家家都做。

土地的盐碱对作物的危害明显,可是,勤劳智慧的盘锦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制服盐碱的好办法。

田守诚先生总结的是:

主要是运用“水盐运动定律”,通过兴修水利,开发水稻田,排盐落碱,使土壤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没有兴修之前,盘锦大地是一个大水笸箩,天上下的雨水,只能囤积不能排水,所以就产生了“盐从水来,水随氯散,氯散盐存”的水盐运动的恶性循环,土壤越发盐渍化。

盐渍化的土壤,对植物危害最大。

兴修水利之后,使盘锦大地变了“筛子”,上下水四级干支斗毛入地,四级排涝,使“盐从水来,盐随水走”,排盐落碱,年复一年的反复运作,使土壤得以较大的改善。

水稻生产之所以能创造较高生产水平,除了得益于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外,还有赖于科学种田,不断更新种子、不断改进水稻生产的栽培管理。

如每更换一次新的稻作品种都带来产量的提高,优良品种给提高水稻单产的注入了动力。

这得感谢投身于稻作生产的一代代的科研工作者,是他们以严格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不懈地努力。

他们为盘锦的稻作倾尽心血,奉献出聪明才智,并与广大的稻农一道群策群立,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锲而不舍,经过近百年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地更新,到目前为止,盘锦稻作所使用的水稻良种基本出自于本地,结束了稻种依靠外引的历史,并且盘锦所培(选)育出的水稻优良品种广泛传播到黄河以北各稻作区。

盘锦的稻作生产,在各个时期的各个环节也融进来了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先期的火犁翻耕、电力提水;

后期的条田化作业、飞机播洒稻种、航喷农药,还有耙地、除草,收割、运输、脱谷的系列化机械作业,都显示出时代的科技含量高、新知识作用大的特征,许多稻作中探求摸索出的经验与作法,还反哺到其他的领域与行业,照样可以收到显著的成效,如在抗洪抢险中用塑料布封遮堤坝,可以达到滴水不漏。

盘锦人在盘锦稻作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的已经传播到国外,先后有多名水利、水稻种植、农机等专家,曾被国家派遣到上沃尔特、乌干达等国家传授盐碱地开发、水稻种植经验、稻作的技术、管理经验,执行联合国稻作新开发立项的考查任务,盘锦稻作人才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务,为国争了光。

四、稻作让盘锦人懂得了生态学

文革结束后,特别是盘锦建市以后,中共盘锦市委、市政府对辽河三角洲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发展盘锦农业的“五色工程”(其中的“绿色农业”工程,即“稳定发展以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提出“生态立市、科教强市”的战略,为全市的稻田全面立体开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使盘锦稻作增加了新的内涵。

以稻田养蟹和种植有机水稻为标志,盘锦的稻作生产进入了向绿色、无公害、有机稻、富硒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 

“四位一体”的发展新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盘锦人成功地孵化出人工河蟹苗种(中华绒鳌蟹苗种),这一在生态学、生物学历史上具有扭转乾坤的创举,一下子给盘锦的稻作注入了新内容。

盘山县胡家镇农民毛志明于1989年利用闲置的稻田、苇田坑塘养蟹获得成功。

1991年大洼县荣兴农场农工李宝琦,在承包的4亩水田内种植水稻的同时,人工放养河蟹当年收获水稻2400公斤,收捕河蟹505公斤,水稻纯收入800元,河蟹纯收入10800元,稻蟹收入合计11600元,产蟹收入是产稻收入的13.5倍。

成为本地区稻田养蟹时间最早、稻蟹双丰收最多的户。

同年,盘山县胡家农场坨子分场(村)全村开始从事稻田人工养殖河蟹,1998年养蟹户已达200余户,占全村总数的95%,养殖面积2500亩,产扣蟹75000公斤,纯收入350万元。

在养蟹的稻田里不使用农药化肥,水中丰富的浮生物、小幼虫和杂草等水生植物供蟹美餐,蟹的排泄物又使土壤的有机质增多,肥力增加,作为有机肥料被水稻所吸收;

同时螃蟹横行水底,既为水稻除草灭虫,又无形中给水稻挠秧松土,有利水稻发育生长。

因稻田养蟹不使用农药化肥,不仅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而且这又使生产出来的大米成为绿色食品而身价倍增,生产效益极大提高。

这一生态效应,很快把“稻田养蟹“的序曲弹奏成“蟹田种稻”的恢宏交响乐。

2006年底,全市稻田养蟹面积43.86万亩。

河蟹产值每年就达10亿多元,其价值等于再造了一个盘锦农业。

农民不仅从中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树立了科学的生态观念。

有关稻作中的生态学方法也被许多的米业企业看好,并被引进了大米加工的生产环节中来,如原鼎翔米业(盘锦监狱粮米加工厂)经理吴显庭在解决粮库疾首蹙额的问题——防鼠上,就曾采取了动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制约方法。

在建粮囤时,囤底留有空洞,这样老鼠没有了藏身之地,捉鼠的描却可以大显身手,院内特意留出草丛,允许黄鼠狼子来作窝,放蛇在草尖上游蹿,它们能钻进鼠洞,将老鼠连窝端掉,他还特意保留了树木,让“夜间猎手”轮换值班,月隐星稀后,猫头鹰瞪着警戒的双眼,只要老鼠一出来,它便俯冲而下……他们让院心变成一座动物园,驱动着自然生灵,代替他来执行护仓保米的义务,这是多么好系统运筹与生态学方法啊。

据孙晓谦先生《盘锦农民凭什么和世界对话》文中介绍:

近二十年来,盘锦创造、培植与推广了六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一)太平农场――田、水、林、路、村综合治理“双千斤田”、“万元田”建设模式。

(二)被誉为“全球500佳”西安生态养殖场4步净化、循环生态养殖模式。

(二)清水农场棚菜、猪禽圈舍、厕所、沼气"

四位一体"

的北方生态模式;

(四)石山种畜场绿色食品基地生产模式,建绿色食品基地;

(五)统一乡、太平农场渠道砼硬质衬砌,新兴农场U型槽加管灌,大荒、石山种畜场米麦间作喷灌,高升蔬菜大棚滴灌等多种生态节水模式。

(六)创造并且开发了稻田养鱼,稻田养蟹,蟹田种稻的稻、蟹、鱼生态生产模式。

这是一场革命,它以崭新的姿态和势头,应合了我们国家的时代主旋律,并深溯到中国古老的哲学“天人合一”的高度上,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为了不让脱碱的土壤再变成颗粒无收的土地,也为了自身的健康,更为了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