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097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鞅变法公开课Word下载.doc

(2记住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和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的意志。

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三、学习重点: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具体措施、特点。

四、学习难点:

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以及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从商鞅变法的结果分析变法的历史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

总趋势

政治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第一次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经济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

百家争鸣;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知识存盘】

基础梳理

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

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比较集中;

法家学说得到认同;

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

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

法家理论

宗旨

富国强兵

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

(1)措施最全面: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2)措施最彻底:

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3)历时最久:

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4)成效最明显:

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自学检测

1.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2.《史记•商君列传》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

A、军功爵制B、什伍制度C、废除井田D、建立县制

4、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④⑤

5、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

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8226;

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材料四“太史公曰: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

①按军功授爵;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削弱旧贵族的特权;

④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理论基础(2分):

法家思想。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

历史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6、变法触犯了旧贵族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

(2分)

标准:

个人品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道德评价)

(4)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4分)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4分)

标准:

我们对商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

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因素:

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成功的原因:

⑴时代发展的要求:

顺应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历史趋势,合乎秦国的国情,这是成功根本原因。

⑵秦孝公大力支持:

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得以坚决实行,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⑶商鞅的政治才干:

敢于同反对派进行斗争,赏罚分明,取信于民。

⑷变法深得人心:

变法施行十年,百姓有较长时间适应及接受。

启示:

1.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

3、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

6、改革重在制度创新不能因循守旧。

【当堂检测】

1、九岁的男孩金阳在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

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

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D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

2、《战国策•秦策三》载: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反映出:

①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②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④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B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商君虽死,秦法未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B

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

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

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4.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

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新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4分)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

努力耕织。

(2)梭论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

两者有何不同?

(4分)

(2)梭伦:

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

不畏权贵 严刑峻法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