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098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必修4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农民发现并创造规律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变化

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②

7.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部分依赖整体

B.部分影响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8.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说明(  )

A.联系是客观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B.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的

D.联系是无条件的,人们不能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9.“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看重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要学会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0.提到细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杀!

杀!

”在我们眼中,它是很多疾病的元凶。

实际上,多数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菌都会保持“和平共处”的原则,菌群之间也存在生态平衡关系,它们之间也有一条特殊的生物链。

如果这个生物链在某些情况下被打破,我们就会生病。

由此可见(  )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只有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形成对这一事物的正确认识 ④只有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2012年全国“两会”上,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

这是因为(  )

A.只有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B.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D.联系具有普遍性

12.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

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

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二、非选择题

1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士在“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上表示,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仍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

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14.(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某市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

该市统筹规划,建立了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空间结构显现出三圈层形态,建成区外围圈层、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

外围圈层是开放空间系统这棵大树植根的土壤,主体圈层是树干,内里圈层是枝叶;

外围圈层绿色大地的生态“营养元素”通过主体圈层、内里圈层的“干、枝、叶”浸润建成区各个角落,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开放空间整体。

三个圈层可以发挥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其功能的组合效应是整个城市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

上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

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中总有一款适合离别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

通讯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2.(广东汕头2014届高三统考)“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要自觉站在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3.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一观点说明(  )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C.龚自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谈论“中国责任论”:

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表示希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

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下列俗语、成语与有关哲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重视量的积累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事物是发展的

D.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6.“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②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广东惠州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古语云: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  )

A.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树立整体观念,不能有个人私欲

9.从哲学上看,下面漫画中《失地农民的困惑》给政府的启示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把握时机,促成飞跃

D.要重视局部的作用

10.温家宝曾指出: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下列选项中,与“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所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B.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骨肉之情,析而不殊

11.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始于每年的重阳,止于第二年重阳,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要窖存5年。

这个酿造工艺表明(  )

①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③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2.“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颗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

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

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

A.巢覆卵破B.唇亡齿寒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绳锯木断

13.材料一:

创立于1998年11月的腾讯公司,曾经举步维艰。

马化腾带领他的团队四处寻求出路。

“高交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困,为“小企鹅”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时,公司紧盯市场,通过革新技术,让QQ登录手机等无线即时通讯设备,拓展QQ的生存空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公司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材料二:

一般来说:

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

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腾讯公司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创历史新高。

6月以来,首批“90后”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备受关注。

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

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却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毕业生创业广受争议。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有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毕业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广东惠州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贪图无所不能,只会一无所能;

试图无所不知,只会一无所知;

企图无所不有,只会一无所有。

这能说明的哲理是(  )

①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史记·

淮阴侯列传》曾经引用:

“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这说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④智与愚、得与失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东北三省三校2014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政府的作用犹如“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指政府的权力过大并没有受到制约),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着力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把握了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 ②强调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4.下列说法与漫画所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月来日往,寒来暑往

C.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D.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

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处理事情要把握度 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6.(辽宁东北育才学校2013届高三模拟)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起在央视开播。

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C.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D.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7.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8.(吉林吉林一中2013届高三摸底)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我们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完美的危机。

①改革和危机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②主要矛盾的解决决定或者影响着其他矛盾的解决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④勇于面对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0.(东北三省三校2014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2013年8月,中国电信和网易共同宣布发布新一代移动即时通讯社交产品“易信”。

这一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意义重大。

一方面,易信的加入使网易的移动互联网布局更为完整;

另一方面,与网易合作加速了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入口占据有利地位,并为其他自有业务提供平台。

这说明矛盾双方(  )

①相互调和,推动事物发展 ②相互依存,使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 ③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中各自得到发展 ④相互排斥,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面漫画中兔子反败为胜的结果说明了(  )

①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②乌龟凭“想当然”办事,以为兔子一定还会睡觉,显然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③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任意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的力度,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矛盾的特殊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3.“十二五”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一方面,“富民”以“强国”为前提,国不强则民难富;

另一方面,“强国”以“富民”为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有哪些哲学依据。

14.材料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建设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统筹推进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指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1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

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

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又要增加水资源供给和储备能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吐故纳新——辩证的肯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下面漫画“公鸡下蛋”启示我们(  )

A.解决问题就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B.对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C.权威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必须立足实践、实事求是,而不能盲从权威

3.下列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4.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南京的一些名校加大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精神和发现、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从哲学上讲,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精神说明了(  )

A.哲学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5.江苏省科技厅厅长介绍说,得益于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和大规模的科技投入,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对工业经济的贡献额达35%。

①创新也即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②创新需要批判发展 ③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辩证否定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的

B.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个事物总有一天会被否定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

7.(山西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

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科学家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品系),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升级而造福人类。

材料表明(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意识的能动性突破了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C.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D.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8.2012年5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近期开展的“食安青岛”整治行动中,青岛将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加快推进食品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

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

①认识创新 ②制度创新 ③实践创新 ④思维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在WindowsXP成功普及后,微软的步伐并没有停息,他们研发了界面更加绚丽,内核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操作系统Windows8,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微软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这启示我们(  )

①要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要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③④D.①②

在第30届夏季奥运会开幕之前,为了能让消费者获得画质更加完美的电视观看效果,松下于2012年5月推出了7大系列奥运专用智能3D平板电视。

智能电视为传统电视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据此回答10~11题。

10.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内容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

A.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B.创新是对思维方式的改造

C.创新需要面向未来

D.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11.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不搞创新,这个企业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A.创新有利于更新生产工具,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B.创新有利于更新生产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C.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创新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12.2012年5月26日,旨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的首届合肥市青少年创意大赛启动。

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要引导他们(  )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