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135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批准。

3.评价

(1)进步性:

①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及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历史认识]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并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将国家职权一分为三,体现了鲜明的民主色彩,但这部宪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它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白人有同样权利等。

三、从“邦联”到“联邦”

1.联邦政府成立: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2.联邦体制的作用

(1)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2)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既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易混易错]

邦联体制与联邦体制截然不同,在邦联体制下,各州保留主权,自由独立,重大事务的决定至少九个州同意。

中央只设国会作为国家权力机构,不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各州违反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相关规定。

联邦体制下,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法律的前提下,可制定自己的法律,同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四、两党制的雏形

1.确立:

19世纪后半叶,随着共和党的形成,以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代表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

2.实质:

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主题一 从邦联到联邦

探究点1 邦联制的弊端

史料 见下图

思考 

(1)观察右图,它反映了北美在独立之初政治体制存在什么问题?

(2)华盛顿在1786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的开国者们为此制定了怎样的方案?

答案 

(1)松散的邦联体制,中央政权软弱无力,各州各行其是,对美国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新生的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2)邦联制下,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管理者也没有足够的权力。

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

(3)原因:

松散的邦联体制。

方案:

强化中央权力,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制定完备的宪法。

探究点2 联邦制的确立

史料一 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

而各州的权力是保留的。

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

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的法律,各州的宪法和法律都必须服从联邦的宪法和法律,不得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史料二 联邦和各州各有自己的政府班底和立法。

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思考 

(1)史料一对联邦政府的地位做了怎样的规定?

(2)据史料二,概括各州权力的特点。

(3)上述规定体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关系有何特点?

答案 

(1)联邦政府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的法律。

(2)各州有一定自治权。

(3)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

联邦政府与各州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联邦制与邦联制的不同

邦联制

联邦制

组成单位

主权国家

州、邦

实质

国家联盟

国家元首

权力关系

成员国权力高于邦联权力

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主题二 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评价

探究点1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史料

思考 观察上图:

它反映的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它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什么重要原则?

答案 关系: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分属于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

它们之间相互制约,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也可以以2/3以上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符合宪法。

原则: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探究点2 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史料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

或者用句老话比喻:

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威尔逊

思考 

(1)威尔逊说1787年宪法“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不是完美的藤”,试分析其局限性。

(2)如何理解史料中的“它是根”?

答案 

(1)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民主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2)①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②确立共和政体,权力相互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还为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比如中华民国的《临时约法》)

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

(1)联邦制原则: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

(2)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

(3)分权与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4)民主原则: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2.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这部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调和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斗争的一面旗帜。

1787年宪法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不同点

相同点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家元

称谓

总统

国王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且体现

分权与制衡原则

产生方式

间接选举

世袭

任职方式

任期制(四年)

终身制

职能

总揽军政大权

“统而不治”

政府首脑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首相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元首、议(国)会和政府的关系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但受国会制约

政府对议会负责;

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首相呈请国家元首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1.美国建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来自于(  )

A.邦联政治体制的弊端

B.英法等国的军事威胁

C.经济发展的极其缓慢

D.独立战争的不彻底性

答案 A

解析 独立战争后,根据《邦联条例》,美国成为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无法实行统一的关税保护政策,每个州各行其是,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

这些因素使刚刚诞生的美国处于危机之中。

2.《美国史纲》中写道:

“它是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

即使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

”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D.《邦联条例》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文件”到1927年时已走过140年,故它应诞生于1787年,所以C项正确。

3.有位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

A.总统(行政)B.总统(外交)

C.首相(军事)D.内阁(行政)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权力分配,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由总统来行使行政权,故答案为A项。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解析 法官终身任职制可以确保司法的独立性,从而有效实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5.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

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

该政体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

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是什么?

答案 

(1)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2)原因:

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政体形式:

总统制共和制。

解析 第

(1)题指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

(2)题,强调解放全国奴隶应该是通过国会立法,而不是由总统说了算。

[对点练]

知识点1 美国的邦联体制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面临着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  )

A.农民起义高涨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C.商品流通不畅

D.对外贸易不利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使得地方权力太大,这造成了商品流通不畅、农民起义高涨和对外贸易不利的严峻形势。

因此,独立战争后的美国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2.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到伦敦?

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

”这位外交官针对的是(  )

A.美国邦联制松散无力

B.十三块殖民地都有大使

C.美国南北分裂

D.英国尚未承认美国独立

解析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因此“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被讽刺“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A项正确。

3.1786年8月,华盛顿在一封信中写道:

“几年之内可能发生惊人的变革。

据说备受尊敬的人士也公然发出君主政体的论调了。

”这反映了(  )

A.英国君主制对美国影响深远

B.人们希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美国民众希望建立君主政体

D.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异常激烈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1787年宪法颁布前的美国,邦联制导致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在处理内外问题上的无能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B项正确。

知识点2 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

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内容。

从题干材料分析,军队的发兵权和统兵权分开,这体现的就是分权制衡原则,故选B项。

材料反映了美国陆海军军权受制于总统与国会,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无关,更与史实不符。

5.“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因此,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  )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一方面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又要防止中央政府权力过分集中而出现专制独裁,因此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6.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

“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其意在肯定1787年宪法(  )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简洁”“奠基石”等,可知材料主旨即在强调“1787年宪法具有持久不衰的原则和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原则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分权与制衡”。

A、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

7.《世界文明史》指出:

“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

答案 D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

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

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项;

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

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故选D项。

知识点3 从“邦联”到“联邦”

8.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之大”指的是要加强联邦中央权力;

“国家之小”指的是要适当给予地方权力。

综合起来看即体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选A。

知识点4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9.有学者说:

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为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投“民共党”的票。

这段话说明美国(  )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在美国两党制下,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代表了不同集团的利益,但在本质上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有学者用“民共党”称呼民主党和共和党。

10.如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

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

拿手好菜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含有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能力练]

11.华盛顿不得不向人们发出警告,“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永远互相争吵”。

华盛顿的这一警告所针对的是(  )

A.美国刚宣布独立,英美力量悬殊

B.赢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邦联制面临危机

C.美国联邦宪法遭到强烈抵制

D.南北方因黑奴制矛盾日益尖锐

解析 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这种体制使美国面临许多问题,华盛顿的警告即是针对这一现象。

1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

“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

”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美国政治体制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具有民主性,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规定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民主性,故选D。

A、B、C无法体现主权在民的特点,皆排除。

13.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

“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

”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

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

解析 据“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知,材料所凸显的是大州小州的矛盾,故A、C、D错误;

通过参众两院分别同等或按人口分配议席的方式,实现大州、小州的妥协,故B项正确。

14.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

“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

A.邦联制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D.总统制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可以看出是联邦制下,地方既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还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15.“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

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

”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

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

B.坚持了民主原则

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

D.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强调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实用性,D项符合题目要求。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如下原则:

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

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

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材料三 见漫画。

驴象之争

美国两党“驴象之争”的漫画(驴:

继续重新计票,直到得到我们要的结果。

象:

停止重新计票,在我们知道究竟谁获胜之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材料二,简述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内容?

答案 

(1)需要有政府,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在国家权力中,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设。

国会掌握立法权,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总统行使行政权,但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总统和国会可以通过最高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来限制最高法院的权力,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立法、总统的行政命令因“违宪”而无效。

(3)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驴象”两党操纵控制政治选举。

解析 第

(1)问直接概括材料信息即可。

(2)问考查美国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具体表现,从立法、司法、行政的相互关系回答。

第(3)问据材料中“驴象之争”可知反映了美国的两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