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2012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doc

参与人员:

方华宋雪芹及县直学校实中语文教师

会议内容:

听取开题情况汇报,专家进行评议。

二、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理论背景:

“整合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新形态和课程新理论,萌芽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赫尔巴特首先提出,形成了“关于注意和整合作用的见解”;

接着,斯宾塞在1855年发表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心理整合论;

赫尔巴特的弟子齐勒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历史、文学和宗教为中心的“学科整合法”,从而开创了“整合课程和课程整合”的历程。

此后,整合课程于19、20世纪之交在美国得到了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欧美逐步成型。

现实背景:

①整合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

多年来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其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但是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的尝试并不多。

②不少教师“为了整合而整合”,对教科书中的篇目任意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或者胡乱引入别的课程资源,有的整合课单单依照教师本人的喜好或者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看起来教学活动很活跃,但实际上课程内容过度随意;

还有些整合课没做好选择工作,教师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没有认真思考,盲目选择内容进行整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 

对"

整合课程"

理论存在着"

认识不深、把握不准"

的问题,把"

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

解释为"

合并课程和课程合并"

,没有认识到要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的"

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存在着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的问题,所做整合大多是碎片化的,无序化的。

③教师素质达不到课程整合要求的问题。

“课程整合”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并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要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尤其要独具慧眼,善于发掘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研究,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课程。

教师素质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缺口。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0世纪70年代,课程整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港澳台教育界流行“整合”“初次整合”“二次整合”“科际整合”等称谓,把“integration”译为“整合”;

使用汉语传统的日本教育界也把“integration”译为“整合”,因此,有学者预言,整合课程是未来21世纪课程设计的主流。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语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4期以“整合:

语文教学内容的编织机”为题作了集中探讨,肯定了“用语文知识支撑教学整合”的经验,肯定了“整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实践中正在着力建设“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的内涵和理念,课程整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如在张斌博士的指导下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在课程整合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研究方法与程序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是指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

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能力和素养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能力和素养之间的联系。

通过建构适合学生的课程,来实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研究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科学把握、深入领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和价值;

(2)客观探析影响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相关因素;

(3)整体建构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原则和策略。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A、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B、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价值。

(2)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A、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观念因素;

B、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操作因素。

(3)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原则研究:

A、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一般原则;

B、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具体原则。

(4)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A、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整合策略;

B、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方法整合策略;

C、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5)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个案研究:

A、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个案;

B、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教学实施个案。

4.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实施计划用时两年,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16年3月10日—5月30日方华宋雪芹

①阅读相关“整合”教学著作,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教育理论;

②研究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制定一套完整的序列化的整合规划;

 

③确定“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

2016年6月1日--2018年3月30日方华宋雪芹

①前期:

分配课题组成员任务,拟定不同年级语文教材整合计划并进行初步实践;

②中期:

分年级进行整合课例研究,进行评析并及时撰写经验总结;

③后期:

进行阶段性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3)结题阶段:

2018年4月1日—6月30日方华宋雪芹

①进行课题总结、反思,分门别类整理三个年级的教材整合序列内容。

②编写“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校本教材;

③撰写“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④向教科室申请课题结题和课题成果评审。

5.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整合”的教学著作,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教学理论,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对教材整合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整合的适当调整。

(3)实践研究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语文教材整合的要求,根据适合我县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的教材整合,不断完善对于教材整合的序列化、整体化、规范化。

(4)案例研究法:

开设教材整合公开课,进行阶段性案例总结;

搜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实录、教学随笔等,进行个案分析,形成研究性论文。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平时组织老师们多读书,多教研,多思考,多实践,静下心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2)每单周关于教材整合进行集体教研,每个人必须有个性化见解;

每双周组织公开课或观摩课,示范课,针对不同课型,精益求精,打造出特色化的课堂模式。

(3)通过听课、评课、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推动课堂研究的深入开展。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开阔眼界,拓宽思路,集百家之长,融汇贯通,更新教学理念,创出教学特色。

7.经费分配:

(1)书籍、资料及打字复印费1000元。

(2)学术活动的会务费、调研费、交通费等2000元。

以上支出,在教科所及学校科研经费中实报实销。

8.预期研究成果

(1)分年级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循序渐进的整合后的校本教材;

(3)分阶段对整合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撰写有关语文课程整合研究的论文;

(4)整理典型的案例研究材料,开设整合教学公开课,发表课题研究论文;

(5)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完成时间:

2018年6月。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6年5月30日

三、专家意见

专家组听取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材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

课题立足于学生实际,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致力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新型的较为完善的整合性教学机制和策略,形成可借鉴的整合性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

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总要求,对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来探究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原则、策略及实施方案,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课题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有较强的可行性。

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

课题明确了“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为核心的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建议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

如课题中的行动研究法,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

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课题研究计划周密。

在研究计划中,研究任务的分工明确,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

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组应加强“课题研究、反馈总结”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

根据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课程整合的教学信息资源,对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与总结,形成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不局限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模式、评价标准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6年5月30日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该课题计划具体明确,组织、分工、进度安排合理。

同意开题实施研究。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2016年5月30日

五、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该课题计划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组织、分工、进度安排合理。

课题研究方法选择较恰当,建议能确立一种或两种重点研究方法,便于可操作性。

市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盖章

2016年5月30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