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243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抢救药物总结文档格式.docx

3.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1)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治疗支气管哮喘。

2)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负荷,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

3)增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1)常见的不良反应:

口咽发干、心悸不安。

2)少见的不良反应:

头晕、目眩、面朝红、恶心、震颤、多汗、乏力。

3)高血压、糖尿病者慎用。

4)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

1mg/2ml

1)救治心脏骤停,心腔内注射~1mg/次。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每分钟少于40次时,用本品~1mg加在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内缓慢静滴。

4.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

1)局麻药,主要用于侵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及神经传导阻滞。

2)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可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和使心排血量下降。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1)本品可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警觉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3)阿—斯氏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严重心传导阻滞患者静脉禁用。

4)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压、监测心电图、并备有抢救设备;

出现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加重应立即停药。

5)严格掌握浓度和用药总量,超量可引起惊厥及心跳骤停。

6)与下列药品有配伍禁忌:

常见于硝普钠、甘露醇、苯巴比妥。

7)静脉注射1小时内最大负荷量300mg。

最大支持量为每分钟4mg。

1)100mg/5ml2)400mg/20ml

抗心律失常:

1)常用量:

静脉注射:

一般用50~100mg作首次负荷量静注2~3分钟,必要时每5分钟后重复静脉注射1~2次,但1小时之内的总量不得超过300mg。

静脉滴注:

一般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或输液泵给药。

在用负荷量后以每小时~1mg静滴,每小时不超过100mg。

2)极量:

静脉注射1小时内最大负荷量kg体重(或300mg)最大维持量为每分钟4mg。

5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1)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升高动脉血压。

用于心梗、创伤、肾衰、心衰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

2)使肾脏、肠系膜及脑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增加尿量。

1)常见全身无力、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

2)在滴注时须进行血压、心排出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

3)滴注前必须稀释。

4)选用粗大的静脉滴注,防止药液外渗,如已发生外渗,可用5~10mg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侵润。

5)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20mg/2ml

1)成人常用量静脉注射,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ug/k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ug/k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2)如危重病例,先按5ug/kg/分滴注,然后以5~10ug/kg/分递增至20~50ug/kg/分,以达到满意效应。

或本品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

6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阿拉明注射液)——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1)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

2)用作因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3)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用量及病人的敏感性而异。

2)升压反应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心跳停顿。

3)过量的表现为抽搐、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

4)静注时药液外溢,可导致组织坏死腐烂或红肿硬结形成脓肿。

5)长期使用骤然停药时可能发生低血压。

6)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慎用。

7)血容量不足者应先纠正后再用本品。

8)成人极量一次100mg(每分钟~)

9)配制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

10mg/1ml

1)成人用量:

①肌肉或皮下注射:

2~10mg/次(以间羟胺计算),在重复用药前对初始量效应至少观察10分钟;

②静脉注射,初量~5mg,继而静滴,用于重症休克;

③静脉滴注,将间羟胺15~1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滴注,调节滴速以维持合适的血压。

2)小儿用量:

按kg,用于严重休克;

②静脉滴注:

k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25ml中含间羟胺1mg的溶液,滴速以维持合适血压水平为度。

7克刹米注射液(可拉明注射液)——呼吸中枢兴奋药

1)选择性的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也可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3)对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吗啡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疗效显著。

1)常见面部刺激症,烦躁不安,抽搐,恶心呕吐等。

2)大剂量时可见血压升高,心悸,出汗,面部潮红,恶心呕吐,震颤,,心律失常,惊厥,甚至昏迷。

3)抽搐及惊厥患者禁用。

4)极量一次0.75g,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连续给4~6剂量。

0.375g/

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1)成人:

常用量一次~0.5g,必要时1~2小时重复用药,极量一次1.25g。

2)小儿:

常用量6个月以下一次75mg,一岁一次0.125g。

4~7岁一次0.175g。

8.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呼吸中枢兴奋剂

1)能选择性地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

2)大剂量也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3)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1)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

2)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3mg/1ml

1)静脉注射常用量:

①成人一次3mg;

极量:

一次6mg,一日20mg。

②小儿一次~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

③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3mg。

2)皮下或肌内注射常用量

①成人一次10mg;

一次20mg,一日50mg。

②小儿一次1~3mg。

9氨茶碱注射液——平喘药

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也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

1)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u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率失常、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致死。

2)应定期监测茶碱浓度。

3)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心力衰竭、持续发烧患者,应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4)茶碱制剂可致心率失常或使原有的心率常加重。

5)高血压或非活动型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

0.25g/2ml

1)成人常用量

①静脉注射,一次~0.25g,一日~1g,每次~0.25g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分钟。

②静脉滴注,一次~0.5g,一日~1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给药,极量一次0.5g,一日1g。

2)小儿常用量:

静脉注射,一次按体重2~4mg/kg,以5%~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10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氟美松注射液)——糖皮质激素

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严重感染、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1)长期使用可引起医源性库欣综合症。

2)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

3)易并发感染。

4)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

5)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6)妊娠期妇女、运动员慎用。

7)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8)易产生高血压,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使用易发生骨质疏松。

9)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避免使用长效制剂。

规格1)5mg/1ml2)2mg/ml

用量及用法:

1)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次2—20毫克。

2)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2-6小时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小时。

11阿托品注射液——M胆碱受体阻滞剂

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

2)抑制腺体分泌,用于全麻

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

3)使心率加快,用于缓慢

型心律失常。

4)可改善微循环,用于抗休克。

5)眼科用于散瞳,并对虹膜睫状体炎有消炎止痛之效。

6)解救有机磷中毒。

1)心率减慢、口干及少汗、心率加速。

2)大剂量时瞳孔轻度扩大、视物模糊、谵妄、幻觉、惊厥。

3)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高热者禁用。

4)老年人可发生排尿困难、便秘。

5)孕妇应用可使胎儿心动过速。

6)有抑制泌乳作用。

7)婴幼儿对比本品反应极为敏感。

50mg/2ml

1)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

一次一日mg;

极量:

一次2mg.

2)临床具体用量,请根据医嘱执行。

12阿端注射液(哌库溴铵注射液)---骨骼肌松弛剂

1)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2)肌肉松弛。

多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20到30分钟以上的麻醉)。

重症肌无力及对哌库溴铵或溴离子过敏者禁用。

4mg/支

1)静注:

一般剂量是,给药后2-3分钟后行插管法。

重复给药时每次给首剂的1/4,最高勿超过1/2。

13、安赛玛注射液(多索茶碱注射液)——平喘药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哮喘发作。

1)甲亢.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失常。

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及活动性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

3)不得与其他黄嘌呤类药物同服时,建议不要同时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

0.1g/10ml

1)成人每次200mg,12小时一次,以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40ml缓慢静脉注射,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5~10日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也可将本品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4.地西泮注射液(安定注射液)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1)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癫痫和抗惊厥。

2)静脉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常见嗜睡,头晕,乏力。

大剂量共济失调,震颤。

2)罕见的有皮疹,白细胞减少。

3)个别患者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

4)长期持续用药可产生成瘾性和依赖性

5)癫痫患者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

6)严重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自杀倾向

7)急性酒精中毒,青光眼,低蛋白血症,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慎用。

10mg/2ml

用法及用量

1)成人常用量:

基础麻醉或静脉麻醉:

10~30mg

镇静,催眠或急性酒精戒断,开始10mg,以后按需每隔3~4小时加5~10mg。

24小时总量以40~50mg为限。

癫痫持续状态和严重频发性癫痫,开始静注10mg,每隔10~15分钟可按需增加甚至达最大限用量。

破伤风可能需要较大剂量。

静注宜缓慢,每分钟2~5mg

15.氯丙嗪注射液(冬眠灵)——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1)大剂量时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

2)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成“人工冬眠“状态。

3)能增强催眠、麻醉、镇静作用,治疗精神病、癌症晚期病人的剧痛。

4)可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

1)口干、上肢不适、乏力、便秘、心悸。

2)过敏反应、皮疹、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

3)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有过敏史者、肝功能不良、尿毒症及高血压慎用,起抑郁症。

5)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1)肌内注射:

一次25~50mg,一日2次,待患者合作后改为口服。

2)将脉滴注:

从小剂量开始,25~50mg稀释于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滴注,一日一次,每隔1~2日缓慢增2加25~50mg,治疗剂量一日100~200mg。

不宜静脉推注。

3)临床具体用量,请根据遗嘱执行。

16.盐酸异并丙嗪注射液(非那根注射液)——抗过敏及中枢抑制药

1)皮肤粘膜的过敏。

2)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

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镇痛。

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1)较常见的有嗜睡。

2)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轻度色盲,头晕耳鸣、胃部不适、儿童多见反应迟钝。

3)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

4)用药期间应避免驾驶车辆、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

5)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胱颈阻塞、闭角型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有癫痫史者慎用。

规格:

肌内注射

1)成人用量

①抗过敏,一次25m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

严重过敏时可加量,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②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缓慢静脉注射。

③止吐,~25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

④镇静催眠,一次25~50mg。

2)小儿常用量

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kg,每4~6小时一次。

②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kg。

或一次~,每日三次。

③止吐,每次按体重~kg,或一次~25mg,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

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重~1mg/kg或每次~25mg。

17、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解痉药

1)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

2)急性微循环障碍及有机磷中毒等。

1)可出现口干,面红,视物模糊。

少见的有心跳加快,排尿困难等。

2)急腹症诊断未明确时,不宜使用。

3)夏季用药时,因其闭汗可使体温升高。

4)静滴过程中若出现排尿困难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

成人每次肌注5~10mg,小儿~kg,每日1~2次。

2)抗休克及有机磷中毒:

静注,成人每次10~40mg,小儿每次~2mg/kg。

18、25%硫酸镁注射液——抗惊厥药

1)舒张肌肉,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扩张,降血压。

2)对子痫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可治疗早产。

1)可出现潮热,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头晕,眼球震颤。

2)可有肾功能不全、便秘、低钙血症。

3)透过胎盘,造成新生儿高镁血症,表现为肌张力低,甚至呼吸抑制。

4)少数孕妇出现肺水肿。

5)心肌损害,传导阻滞者慎用。

6)用药前和用药中,定时做膝腱反射,观察呼吸,及早发现肺水肿。

7)出现急性镁中毒,可用钙剂解救。

8)保胎治疗时,不宜与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合用。

2.5g/10ml

1)首次剂量为~4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以后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小时1~2g静脉滴注维持。

19、呋塞米注射液(速尿注射液)——组织脱水和利尿剂

1)对水和电解质排泄的作用,水肿性疾病和高血压。

2)扩张肾血管,降低肾血管阻力,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常见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钠血症。

2)与上述相关的体位性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

3)少见者有过敏反应,并与磺胺类药物可有交叉过敏反应。

4)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5)静脉注射时应用氯化钠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稀释。

6)有低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倾向时,注意补充钾盐。

用法及用量;

1)成人

①治疗水肿性疾病时,起始20~40mg静脉注射。

②治疗高血压危象时,起始40~80mg静脉注射。

③治疗高钙血症时,可静脉注射,一次20~80mg。

2)小儿

治疗水肿性疾病,起始按1mg/kg静脉注射,最大剂量可达每日6mg/kg。

20、20%甘露醇注射液——组织脱水和利尿剂

1)组织脱水剂,用于各种原因的脑水肿和降低眼内压。

2)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的作用。

3)对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本药可促进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4)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5)术前肠道准备。

1)常见电解质紊乱。

2)可有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栓性静脉炎。

3)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4)可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口渴。

5)除做肠道准备均应静脉给药。

6)遇冷结晶,用前仔细检查,热水中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

7)随访肾功、血压、电解质、尿量。

50g/250ml

①利尿:

一般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

②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

按体重~2g/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

③治疗药物、毒物中毒:

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④肠道准备:

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①利尿:

按体重~2g/kg,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按体重1~2g/kg,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

③治疗药物、毒物中毒:

按体重2g/kg,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21、氨基乙酸注射液——促凝血药

抑制纤溶酶活力,达到止血效果,可用于预防术中出血和术后出血。

1)常见恶心呕吐和腹泻,其次是眩晕,瘙痒,头晕,耳鸣,全身不适,鼻塞,皮疹,红斑。

2)尿道手术后出血病人慎用。

3)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管栓塞者禁用。

4)肾功不全者慎用。

2g/10ml

初用量4~6g,以5%~10%葡萄糖或等渗盐水100ml稀释,15~30分钟内滴完。

1日量不超过20mg。

22、垂体后叶注射液——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对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尤其对血管及子宫肌层作用更强,用于肺、支气管、消化道出血,产科催产、及产后止血。

1)用药后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停药。

2)患有肾炎、心肌炎、血管硬化者禁用。

3)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者忌用。

4)用于催产时必须明确指征,在密切监视下进行。

规格:

6单位/1ml

1)引产及催产静脉滴注:

一次~5单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每1ml中含有单位。

静滴开始时每分钟不超过~单位,每15~30分钟增加~单位,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期相似,最快每分钟不超过单位。

2)控制产后出血:

每分钟静滴~单位,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单位。

3)呼吸道或消化道出血:

一次6~12单位。

4)产后子宫出血:

一次3~6单位。

5)临床具体用量,请根据医嘱执行。

23.肝素钠注射液——抗凝剂

一.作用

1.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性疾病

2.治疗DIC

3.用于导管术等操作及血液标本和器械的抗凝处理

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主要是自发性出血,每次注射前化验凝血时间

2.偶可引起过敏反应及血小板减少,常发生在用药初5~9天

3.偶见一次性脱发和腹泻

4.血液凝固迟缓者(如血友病、紫癜、血小板减少)、溃疡病、创伤、产后出血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三.规格12500单位/2ml

四.用法及用量

1.深部皮下注射:

首次5000~10000单位

2.静脉注射:

首次5000~10000单位,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应用

3.静脉滴注:

每日20000~40000单位,加至氯化钠注射液1000ml中持续滴注

4.临床具体用量,请根据医嘱执行

%碳酸氢钠注射液(重曹注射液)——碱性药,纠正酸中毒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将静脉滴注

2.碱化尿液。

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和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