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262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4单元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 精品.docx

高中历史选修三第4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精品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都有大国强权的做法,故排除A项;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一战,故排除B项;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是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对纳米比亚的独立故排除C项;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故选D项。

点评:

考查二战的影响

2.右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

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那么,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①结束战争②处置法西斯

③战后世界安排④组建军事集团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组建军事集团是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冷战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只是为其建立奠定了基础。

因此,应排除④。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

3.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

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

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

C.英国欲损取利益讨好美国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英苏两国在东欧和南欧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践踏了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与图片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图中来看,涉及的国家还有南欧,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点评:

考查雅尔塔会议

4.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慕尼黑会议是英法和德国操纵下的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满足法西斯需要的强权会议;雅尔塔会议美国为换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两分天下。

这些都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故C项正确。

点评:

考查二战期间的国际会议

5.二战后初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美苏两分天下B.美苏战时同盟

C.美苏和平共处D.美苏争夺霸权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依据题干“二战后初期”的时间限制和基本特征分析各项:

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初期开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不是战时同盟、和平共处,也还未开始争夺霸权。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6.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反映了:

()

①追求和平民主进步的潮流;②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③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⑤两大国际阵营的对立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雅尔塔体系的相关内容,解此题可用排除法。

雅尔塔体系,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而④是经济领域的内容,与题干明显不符,因此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故C项正

确。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①、②、③、④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下图),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影响最深远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地理方位问题。

①为雅尔塔会议所在地,②为开罗会议所在地,③为德黑兰会议所在地,④为波茨坦会议所在地。

其中,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影响最深远的是雅尔塔会议,故选A。

点评:

考查二战期间的国际会议

8.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B.苏联的参加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对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做一比较,找出雅尔塔体系相对来说的进步性,分析选项,A项的划分势力范围和B项苏联的参与,都不能说是“进步性”,而D项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也只是对雅尔塔体系的客观评价,无法体现其进步与否,而反对法西斯是正义的,关注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此题答案为C。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A.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B.美苏军事均势形成

C.社会制度不同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D.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B、C三项是导致美苏走向对峙的原因,D项是美苏对峙的表现。

点评:

考查美苏战后走向对峙的原因

10.杜鲁门说: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

A.二战后美国的强大B.西欧的衰落

C.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杜鲁门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美国的野心是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

点评:

考查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二战时期的产物,显然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

将带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点评:

考查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

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

“英国雄师一声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它已失去一个帝国,但至今还不知该扮演什么角色。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观因素是()

A.美国的强大B.经济实力的削弱

C.苏联的强大D.联合国的成立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关键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主观因素”。

A、C两项是客观因素,D项与题干无关,故B项正确。

点评:

考查战后英国实力的衰落

13.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

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题目的问题是“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因而要从杜鲁门的角度出发,“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突出的是“共产主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因而A项正确;而B项从杜鲁门的立场看,强调的是“扩张”,不是苏联保障安全,故B项不正确;杜鲁门强调的是“回答”,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若说“美国试图控制苏联”则是主动的,故C项不正确;D项是外部原因,且与杜鲁门的话无关,故不正确。

点评:

考查冷战的根源

14.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出现过诸次重大的国际格局变动,其中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对峙的国际格局是: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欧洲共同体

D.一超多强体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只有在雅尔塔体系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的特点

15.1944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最终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

这表明()

A.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

C.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D.苏联将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4年”、“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D两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B项表述题干材料看不出来,属于无关项,而且不符合当时史实。

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评:

考查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

16.《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

1945年“国民政府不仅作为抵抗日本的自由中国的领导者而赢得了喝彩,还把中国带进了世界政治舞台,在那里终于被承认为大国之一。

”下列可以成为其史实依据的是()

签署《大西洋宪章》

签署《联合国宪章》

参加雅尔塔会议

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大西洋宪章》是于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中国没有参与。

《联合国宪章》是于1945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结束时签署的,签字的国家有50个,中国积极参与了。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中国没有参与。

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

雅尔塔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和世界银行(简称WB)。

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之一。

由此,选择B。

点评:

考查影响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事件

17.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

A.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B.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C.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D.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答案:

B

解析:

分析:

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是二战,故排除A;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故排除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故排除D;雅尔塔体系形成后,美苏成为主宰国际格局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改变,所以B对。

点评:

考查雅尔塔体系

18.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夺取霸权

B.美国极力遏制苏联,苏联与美国相抗衡

C.美、苏在处置法西斯态度上都一致

D.苏联要争当霸主,但战后重建依靠美援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要求求选择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战后初期,美苏两大国尤其是苏联处于战后疗伤阶段,斯大林关心的是战争胜利成果的巩固,所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并没有发展为全面夺取霸权这个深层次,美苏在战后处理法西斯的态度上也是不一致的,苏联要求严厉处置法西斯国家,而美国却主张不过分削弱德国,联系相关史实,苏联战后重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而西欧国家重建主要依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是相抗衡,此题答案为B。

点评:

考查战后两级格局的基本特征

19.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东欧各国仿效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C.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承认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要求选择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分析各个选项,无论是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还是东欧各国仿效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都不能说明他们是一个阵营,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承认,都不能说就形成了一个阵营,只能是这些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为了共同的目的,组织在一起,才算是一个阵营,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其它欧亚人民民主国家都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答案为D。

点评:

考查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

20.有人认为美国“要会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的实质是称霸世界,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A.与苏联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策划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

D.组织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使美国在谋求霸权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是策划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其它与题干不相符合。

所以选B。

点评:

考查美国称霸世界的举措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

——美联社报道(1932年)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人民对苏联的支持迅速减弱,1945年9月的一次全国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

——《美国人民》(下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中的现象?

答案:

该时期美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而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没有受到影响,且有一定发展。

(2)二战后,美国人民为什么迅速失去了对苏联的兴趣?

答案:

①两国共同敌人——法西斯势力已被打败,维持合作的基础已经丧失,同盟关系不复存在。

②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重新显现。

③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军事力量超群,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中心。

解析:

分析:

(1)问注意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而同时期的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

(2)问可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美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等角度分析。

点评:

考查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

领土的扩大在战略上加强了苏联的地位,对于战后世界的安排,苏联希望在长时期内保持国际和平,以便医治战争给苏联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

材料三早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

他曾经这样描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小毛驴。

”……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

“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

材料四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临时政府的席位。

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

“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它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材料五美国承认并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英国则竭力反对中国的大国地位……苏联当然不愿意看到蒋介石政府强大,但对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也不抱信心。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完成:

(1)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外政策的基点各是什么?

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美国:

称霸世界;苏联:

保持国际和平,巩固大国地位;英国:

依附美国;法国:

重返大国地位。

原因:

美国经济、政治力量大增;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强大;英国力量减弱,企图依附美国以保持欧洲大国地位;法国受其传统政策的影响。

(2)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答案:

美苏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西欧被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答案:

美国:

为抗衡苏联;英国:

害怕中国的强大会鼓舞英国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苏联:

摇摆不定。

解析:

分析:

本题的材料阅读量较大,旨在考查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答第

(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材料一中美国领导人认为美国应该“领导世界”,这反映出美国要称霸世界的野心;材料二中苏联要求“保持国际和平”;材料三中,英国领导人说“我是(美国)总统的忠实副手”,表明英国要追随美国;材料四中,法国“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表明法国要重返大国的政治舞台。

回答第

(2)问,要紧扣第

(1)问分析,但要注意简明扼要。

回答第(3)问,要紧扣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分析。

美国在二战后推行建立世界霸权的政策,对抗苏联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它希望拉拢中国,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愿看到中国强大;苏联的态度明显左右摇摆不定。

点评:

考查战后国际格局及各大国的政策

23.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

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

观点:

二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

论证欧洲经济崩溃,政治经济受制于美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出两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

原因:

东欧:

苏联的扶持;经互会的成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西欧:

美国的扶持(或马歇尔计划);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政策的调整。

影响:

加剧了欧洲两种制度的对峙,冲击了两极格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问,首先是明确材料一的观点:

二战后欧洲体系崩溃。

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上分析论证。

(2)问,考查战后东欧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东欧应从苏联因素、经济体制、经互会上分析;西欧要从战后美国扶持、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纳。

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上分析。

点评:

考查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