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377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欣赏课件:

观赏有关现代建筑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现代建筑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提出问题:

1、你认识这些建筑吗?

2、你知道这些建筑穿的是什么“衣服”吗?

3、 漫步空间的世界

4、走近大师—贝津铭

三、学生表现

画一画:

我也要做建筑设计师,比一比谁设计的未来建筑更漂亮。

四、作业要求

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很高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建筑的欣赏,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课后的作业完成效果好,能设计出各种属于自己的未来建筑。

第3课 肚子里的故事

能观察和关注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能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力。

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

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

教学难点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

一、导入新课

用小木偶的故事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活动一:

讲童话故事

2、 小组活动二――(欣赏观察比较)

3、 小组活动三――(情感体验活动)

4、 小组活动四――合作绘画游戏

三. 评一评――哪编的故事最好,哪组画得最好,为什么?

四.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也使学生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第4课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教学重点 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如何以周围的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一、故事导入: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童话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广为流传,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童话故事。

二、提出问题

1、假如你变大或变小了,你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

(提示:

如站在高楼上看地面,游览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 

2、角色游戏――让学生想一想:

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能否把自己想像的《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描述出来?

三、欣赏作品

四、布置活动要求

五、作业点评

六、课后延伸 课后找寻有关的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在作业的完成中能注意到人物变大或变小后的周围环境变化,能表现出一定的情节关系。

第5课 缤纷的色彩乐园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并能区别其色相。

教学重点:

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

教学难点;

间色和复色调配方法。

教学过程:

二、展示三原色、间色、复色挂图,边说明边演示:

1出示红、黄、蓝的色纸卡片与水颜料,认识色相。

提问、说明什么是三原色?

2、用水颜料混合物出间色橙、绿、紫、再出示色纸卡片,认识间色色相。

3、用水颜料混合:

三、让学生从实景图片和美术作品中区别哪些是原色、间色、复色。

四、学生作调配原色,间色、复色的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三原色,并学会用三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

第6课 有趣的水墨游戏

认识中国画的工具。

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

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在欣赏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

在水墨游戏中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认识水墨画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掌握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

1、认一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画一画――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画游戏(用墨、用彩色均可,注意养成良好的作画卫生习惯)。

3、体验――画在普通纸上有什么效果?

为什么?

(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4、比一比――谁画的线条各类多?

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

(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学难点)

5、想一想:

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

(思维拓展,产生联想)

三、讲评、小结

 评一评――谁画的水墨效果好,他是怎么画出来的?

让画得好的同学谈谈作画的感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绘画方法――中国画的特点,初步了解了中国画的工具特点,体验到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7课 可爱的水墨昆虫

利用点、线、色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能掌握粗细、干湿、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积墨法。

在欣赏《野趣》和学生作品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

在水墨游戏中体验积墨法的独特表现手法。

继续体验水墨画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昆虫的课件,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小昆虫的的特点,让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1、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

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分析昆虫的结构,注意一些细节。

3、老师作示范

4、学生动手绘画:

三、讲评过程

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能用水墨来表现各种小昆虫。

第8课 现在、未来的我

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

通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

在综合运用创作中掌握夸张变形的手法。

(1)认识人物脸型、发型、五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充分观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以夸张变形或生动写实的手法画出自己的形象;

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谈谈自己将来的变化。

1、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

(1) 

脸型、发型、五官的变化;

(2) 

身体上的变化;

(3) 

服饰方面的变化。

2、 

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3、 探讨与尝试

(1)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讨论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电脑绘画、图像处理软件等)。

  4、创作与评价

 三、讲评、小结

四.学生互评, 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从课堂上了解了什么是人文,能学着关爱自己、尊重别人的个性,体现艺术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密切关系;

第9课 我的好邻居

能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学习选材和搭配色彩的知识;

尝试运用卡纸、粘贴和添画的形式建造“高楼”,并能把邻居“安排”进去。

学习界纸刀的安全使用方法。

通过课前观察,课堂中能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

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能发挥想像与创作的思路。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立体的“高楼”。

在创作中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知识。

你和邻居的关系是怎样的?

你是怎样理解“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的?

讲讲你和你邻居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习,展开活动

2、制作和装饰

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座立体的纸“楼房”,并把画好的邻居作品粘贴进去。

三、欣赏与整理

方案一: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布置学生将小组完成的作品放置在讲台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活动,建议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同时结合小组互评与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

方案二:

游戏活动

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情景进行游戏,如果教师实施课程的班级较大,可采取在各个小组选择部分学生在讲台上活动。

第10课 我的动物朋友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人与人动物关系密切,互为依存,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2)能够运用泥塑并借助其他媒材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泥塑作品的美。

在资料交流中感受动物的性格特点。

在创作中激发想像力的塑造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动物朋友。

教学难点有关塑造小动物的技能,特别是夸张形体和添加细部。

作品完成的清洁整理工作。

 

教学准备 

橡皮泥等软性材料,硬质材料如空饮料罐、饮料盒、椰子壳等;

报纸。

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按照教学建议中“探秘与体验”的活动环节操作或以“动物王国”动物联欢会的童话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扮演“动物”的游戏导课。

1、观察与发现

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师提供或学生提供)和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能够概括归纳动物的形象特征,为后期的造型活动做好准备。

2、探讨与想像

3、 合作及创作

讨论:

个人创作,准备塑造自己喜欢的哪个动物?

小组合作,准备塑造哪些动物,如何分工合作?

创作:

按照制作步骤,先塑出大体形状,再将主要牲捏塑出来,注意适当夸张其牲,然后添加细部,再整理制作完成。

评价:

教师评,学生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

第11课 我们的音乐会

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

运用搓、捏、压、贴等泥塑立体造型技能。

能运用粗细对比的方法塑造作品。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简练、概括、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的艺术手法。

在资料交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乐器的造型美,乐手、歌手的动态美,音乐会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的要素进行组构、添加和创作。

教学难点乐手的动态特征,乐器的外形特征,二者的合理驵构。

如何添加细部。

橡皮泥等软性材料,硬质材料如牙签、小木棍、小铁丝等。

创设情境,以一段气势磅礴的乐曲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1、欣赏与感 

受 

小组合作:

(1)准备怎么做,塑造哪些乐手及乐器,如何分工合作?

(2)音乐会上各位演奏家、指挥家、乐手、歌唱家的位置如何摆放?

(1)按照制作步骤,先塑出大体形状,再将主要特征捏塑出来,注意适当夸张其牲,然后添加细部,再整理制作完成。

(2)注意乐器的造型特征,乐手的动态特征。

(3)小组内各同学所塑造的乐手的大小高矮要一致。

 三、讲评与共享

欣赏:

创设“我们的音乐会”的情境,大家一起欣赏。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乐器的造型,指挥家、歌唱家、乐手的动态和音乐会的气氛)。

第12课 刮 大 风

(1)学习刮大风时各种物体的表现方法;

(2)应用线条或色彩等表现风。

(1)体验刮大风的情境;

(2)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如何表现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用谜语导入新课:

猜一猜“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感觉得到”,猜一自然现象。

——风

1、活动一

通过风扇等道具模仿自然界的风,引导学生体验刮风时的感受,以及观察人物的表情及动态。

引导学生理解小博士的话。

面的变化。

2、活动二

引导小组交流收信的资料及图片,设问:

你们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

培养学生从小关心自然,关心生活以及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3、活动三:

欣赏与感受

4、活动四:

创作与评价

小组讨论后以个人创作或集体创作的形式进行风的记忆想像画创作构思。

三、展示与讲评

学生作品展示,评一评:

谁的作品最能表现刮大风的情景?

通过自评、他评,鼓励自信,培养个性。

课后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3课 雨来了

(1)欣赏一些表现雨中情景的儿童画;

(2)学习“先画主体后添背景”的构图方法。

(1)观察下雨时周围情景的变化,能够抓住下雨时环境和人物的动态。

(2)体验雨中的感受;

能应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进行记忆或想像创作。

结合真实的雨中情景进行课堂教学。

活动一:

欣赏课本范例,设问:

1、这几幅画表现了什么?

他们在做什么?

下雨时人们用什么雨具?

动态如何?

3、你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吗?

4、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

懂得了什么?

你会怎么做?

活动二:

组织学生分组讲一讲自己有关“雨”的故事。

有兴趣的学生可进行表演。

活动三 

学习绘画步骤:

学生根据课本提示说出步骤,小组分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出下雨的场景。

三、展示与讲评,学生作品展示;

评一评: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按要求完成作业。

课后尝试用深蓝色或黑色的纸,运用尖物刮划纸面的方法,制造雨天的特殊效果。

第14课 奇特的热带植物

(1)认识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2)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大胆地创新表现;

(1)欣赏热带植物的形态特征,并从中了解相关植物知识体验自然生态之美;

(2)引导学生到植物园观察与写生,以不同视角去表现;

围绕热带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的绘画表现。

怎样以“热带植物形态、纹理的装饰与构成”表现画面的层次。

教学准备:

整理本校的植物园,收信有关热带植物的图片。

绘画工具。

一、课堂导入

利用图片或媒体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热带植物,并说说它们奇特在哪里?

(启发学生联想:

圆的像什么?

扁的像什么?

高的像什么?

矮的像什么?

叶像什么?

茎像什么?

花有何特别?

)以仙人掌为例,比较与其他植物有何不同?

它们生存的土壤环境如何?

通过欣赏,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你们喜欢吗?

活动三:

欣赏课本学生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去表现的?

如果我来表现,又该如何去表现呢?

活动四:

指导学生绘画合作表现。

三、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集体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养个性。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想像力丰富,画出了一些充满想像力的画,展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他评和自评。

第15课 家乡的山林

(1)观察与比较,能用语言评述摄影作品及大师、农民画家的作品;

(2)能应用重叠组合的方法构成画面,并能初步掌握同类勾搭运用和应用遮挡手法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1)通过家乡山林资料收集进行欣赏、感受、比较、分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

(2)在探讨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表现重叠的山林。

应用同类色及遮挡手法来表现山林的空间层次。

大自然中的山林录像或图片。

1、交流、探索、评述

2、方法、构成、探索

3、自主、合作、表现

三、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奖励。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知道了山林与人类的关系,在绘画表现上还不能完全掌握遮挡手法表现大面积的山林,今后要在多欣赏的前提下提高。

第17课 鱼儿鱼儿告诉我

了解各种鱼儿的不同特征和本领并能根据鱼儿的启示运用自然形、几何形变化组合及对称均衡的组织原理进行仿生产品设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各种鱼儿特征和本领的观察,感受大自然的奥妙和美好,从小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习惯,养成敢于想像、大胆创新的精神。

受鱼儿的启示,进行仿生产品设计。

发挥独特的想像,能根据鱼儿的不同功能来设计产品的功能。

课堂导入

二、课堂发展

1、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活动:

分小组阅读教材,理解仿生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2、引导发展:

教师提问学生:

现代飞机和飞鱼、鲨鱼和潜水艇的外形和功能有什么地方相像呢?

吸尘器的设计仿照了鳐鱼的哪些功能呢?

搅拌机的设计又仿照了章鱼的哪些功能呢?

3、启发思考:

教师再出示一些鱼的图片,启发思考:

你能根据哪种鱼来设计一种产品呢?

4、设计创作:

轻声播放音乐,布置学生进行设计比赛,提出作业要求,讲明注意事项,看谁是最动脑筋的“小设计师”。

三、反思评价

四、课后延伸,把你的设计告诉爸爸妈妈,并与爸爸妈妈一起修改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仿照不同鱼儿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想像,设计一种日常用品或机械,结构细节描绘生动,初步建立了设计意识。

第18课 奇妙的建筑

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它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在视、听等教学方式中发展想像。

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

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1、看一看、说一说

欣赏课文中提供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学生自己收集的建筑图片,将这些图片进行对照:

哪一些建筑更独特,更具美感?

独特在哪里?

2、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

假设自己是建筑师,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建筑物?

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联想:

3、做一做

1、作品展示:

大家把画好的作品集中起来,互相欣赏。

自我评价:

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

是怎样想出来的?

3、他人评价: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较有创意地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独特而美观的建筑。

第19课 漂亮的“高楼”

掌握“剪、镂、贴”的技能。

运用对比色、间色进行装饰。

在尝试活动中感受各种纸材的质感。

在“操作活动”中探讨“剪、镂、贴”的技能。

在“摆、拼、组”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选择合适的纸材和方法,进行高楼的“形与色”的设计与立体制作。

对剪、切、划线、折、镂空、粘贴、组合、堆砌等技能的学习;

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

1、 

欣赏范作及课本图例,回忆砌积木的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探究高楼的制作方法(小组探究)。

设问:

范例中的高楼大厦是由哪些材料制作出来的?

由哪些几何形组成的?

你能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吗?

你能有更好的想法吗?

3、引导学习制作高楼的方法,示范“挖、剪、贴、组合”等,着重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4、制作高楼的实践活动(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

5、成果分享:

 三、展示评价, 

小组自评、互评后选派学生作导游介绍“新城区”的风光。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想得到废物利用,做出了一些造型美观的高楼大厦,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增强的学生的设计意识。

第20课 我们心中的校园

学习简单的平面图表现方式,学习简单的效果图表现方法;

能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能综合运用找到的材料与同学合作完成“未来的校园”的模型。

设计前进行预先准备各种材料。

在探究和实践中发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展示”活动中感受快乐。

激发学生从平面图表现到立体造型的兴趣,感受材质的特性。

校园模型的选材构思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学校等级评,估开展以“爱我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2、看一看:

课本的校园规划平面图以及学生作品。

说一说:

校园设计的特点,引出小博士的话。

3、做一做:

小组探讨设计平面图的方法并设计出“心中的校园”蓝图。

(1)策划阶段:

欣赏课本图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利用已有的设计图的局部或整体,讨论如何使用现有的材料。

(2)完善阶段:

师生共同完善与确定方案。

开展别开生面的“学校校园环境竞标会”。

实施阶段:

小组分工合作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心中理想的校园模型(可以是校园内的一个分区)。

举行作品展览会,鼓励自评与他评。

提醒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与创新精神,引导了学生体验创造与实践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