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78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Word文件下载.docx

这种启动方案存在着操作量大、操作风险高、启动时间长、系统运行方式薄弱、供电可靠性低等诸多隐患,且在单母线运行状态下经常需要控制负荷,影响正常供电.

伴随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新建、扩建、改造项目大幅增加,新设备投运工作量日益繁重,传统的新设备投运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大区电网互联的电网运行形势。

为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加强对新设备投运的全过程风险控制,研究制定最优的风险控制措施,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电网安全预控体系。

为此,浙江省调重点开展了电网新设备投运风险评估对策研究,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管理创新为抓手,从电网调度运行的角度具体分析电网新设备启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新设备投运风险的可控、在控、能控.

三、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成果内涵

针对新设备投运涉及环节多、人员多、专业广的问题,浙江省调将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等管理方法应用到新设备投运过程的风险管控中。

通过对新设备投运前后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定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预控措施,在浙江电网建立了基于输电网全电压等级的一体化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和基于工程投运全过程风险预控的安全防范机制,为降低电网新设备投运风险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同时,浙江省调科学评估电网风险等级,针对新设备投运时空出母线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移动式高防护装置的新设备启动冲击策略,避免了一次倒排操作可能引起的重大电网风险。

同时大力推进设备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临时过流保护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加装临时保护后可能带来的现场作业风险。

(二)基本思路

通过对新设备启动全过程、各环节的深入研究,将电网风险逐层分解,对各个环节进行危险点辨识,建立方式安排、启动方案、调度操作、现场作业等环节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浙江电网新设备启动风险管理走上“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新设备投产过程的电网安全风险.

1。

基于德尔菲法(Delphi)建立新设备启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结合浙江电网新设备投运的实际情况,对电网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对新设备启动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管理的思路,并基于该方法,建立电网新设备启动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德尔菲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然后对征集的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给专家,经多次往返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开展电网风险预警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电网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流程.通过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流程,建立基于全电压的省地县一体化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在设备启动前,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全方位、全电压等级的风险预警管理,对各环节进行风险辨识和分析,并根据事故可能给电网带来的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省地县各级联动及时制订、落实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提高电网风险防范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风险预控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与组织管理措施两大类。

风险预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负荷调整、有序用电、电厂机组出力控制、电厂保厂用电等事故应急预案、防止220kV变电所全停等。

对于确实无法落实技术措施者,要求做好组织管理措施。

组织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编写事故预案、线路等设备特巡、变电所加强值班力量、专职监护人加强监视工作、确保工作设备与带电设备存在明显隔离点、相关部门派专人到现场等。

通过省地县三级各部门的联合行动、互相配合,确保各项风险预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提出新设备启动风险控制策略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是一种在决策过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对主观判断做客观分析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它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多个层次,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合浙江电网新设备投运的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将新设备投运风险分为系统运行方式风险、投产试验风险、调度操作风险、现场作业风险等多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优化应对措施及流程,形成标准化的作业规范体系,最终目标是将新设备启动可能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新设备启动风险管控的创新主要包括:

(1)制定《输变电设备投产调度管理办法》和《启动试验规范》,以达到降低启动试验风险的目的.基于新设备启动投运历史经验的总结,对220kV输变电工程启动试验中的启动术语、启动方案、启动条件、试验项目与流程、安全措施、试验分工与职责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并编制优化的典型试验流程,确保试验质量.

(2) 优化新设备启动方案,提出在某些情况下加装临时过流保护的策略,从而大大降低调度操作风险和系统运行风险.新设备启动时,即使一次系统没有母线设备需要进行冲击试验,但由于新设备保护在启动时无法投入运行(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变比的正确性无法确定),启动方案仍将非常复杂.如果有一种保护,通过简单试验即可确定其回路的正确性,并以临时保护的形式投入,作为新设备启动时的主保护,则可大大简化启动方案。

基于上述研究,提出采用在新设备加装临时过流保护的启动方案.

应当说明,当一次系统有母线设备需要进行冲击试验时,仍将采用空出一条母线的传统方案。

(3)对新启动方案中施工现场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浙江电网继电保护通流通压试验规范》、《浙江电网临时过流保护应用技术规范》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达到降低现场作业风险的目的。

采用加装临时过流保护的方法虽然可以极大地简化操作程序,缩短设备停役时间,降低电网运行风险并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和管理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的规范,消除因使用新方法而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

第一,根据新的设备启动方案,需在设备启动前对临时过流保护装置所采用的TA二次绕组极性、变比的正确性进行确认,而这可以在现场通过TA三相一次通流试验进行确认;

同时,还可以在启动前通过一次通流二次加压的方法对其他保护装置进行回路正确性验证,从而使保护带负荷试验工作得到简化。

第二,对临时过流保护的现场应用原则、安装接线原则、投运前的检验、运行、拆除等技术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规范.

第三,确保所采用的临时过流保护装置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工况,并能通过自由移动在不同的变电所使用,还应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以适应现场复杂的环境。

第四,简化装置现场安装接线、调试和操作,统一整定界面,加强现场安装牢固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使用临时装置所带来的风险。

第五,制定临时过流保护装置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规范临时过流保护的现场安装、调试。

(4) 对新启动方案实施后,调度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相关的调度规范、典型操作票、操作术语等进行修订和补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调度运行规范,通过规范化、程序化来防范新设备启动工作中调度运行相关工作的主要风险,最终达到降低调度操作风险的目的.

(三)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新设备投运步骤,将投运风险内控实施方案分为系统运行方式风险、启动方案风险、调度操作风险、现场作业风险四个部分,规范了相关流程、风险等级划分和风险预控措施.

1.系统运行方式风险预警

(1)总体流程

浙江省调在制定月度计划时,以风险评估表的形式向各地区局征求意见,经整理、归纳后形成月度电网运行方式风险评估表并正式下发各地区局。

各地区局根据浙江省调下发的风险评估表,及时启用风险预警通知书,由检修、运行、营销等责任部门实施风险预控措施。

最后,各地区局将风险预警通知书的执行情况反馈给浙江省调.在整个过程中,经过征询、整理、归纳、下发、反馈等多个环节,使风险评估的最终结果更加准确、更加科学.上述过程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流程

(2)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浙江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分析中考虑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下3类:

(a)单一设备N—1故障;

(b)母线N—1故障;

(c)同杆并架线路故障.

2001年7月1日正式颁布执行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对于“N—1”原则中的单一元件明确为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并不包括同杆并架双回线和母线,同杆并架双回线和母线的故障分析适用于第二级安全稳定标准,即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基于上述规定浙江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分析中对于同杆并架双回线和母线故障分析给出的相关控制措施,主要是避免大范围停电及重特大事故。

然而即使如此,部分运行方式下给出的限额仍然难以控制并缺乏可操作性。

经研究认为,故障的严重程度应该用不加控制时的停电损失,或用使系统稳定而必须的最小控制代价来衡量。

它应该是稳定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决策的前提。

结合浙江电网的实际运行特点,在风险预警管理中,将上述两类故障都考虑进来,但与单一设备“N-1”故障进行了区分。

对于风险较大但发生故障概率较低的事故的防范,在技术措施难以落实的情况下,允许通过组织措施来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根据事故可能给电网带来的后果,将浙江电网风险等级分为Ⅰ级、Ⅱ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列为Ⅰ级风险:

(a)设备计划停役后将造成相应地区供电缺口达到以下数值:

地区电网负荷

供电缺口

5000MW及以上

8%及以上

2000MW~5000MW

10%或400MW及以上

2000MW及以下

15%或300MW及以上

(b) 事故后可能造成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解列,或3座及以上220kV厂站(含用户变、牵引站)小系统运行,或全省电网减供负荷6%及以上,或单个地区减供负荷20%及以上;

(c)事故后可能造成1座及以上500kV厂站全停;

(d)事故后可能造成3座及以上220kV厂站(含用户变、牵引站)全停;

(e)事故后可能造成核电厂备用电源失去;

(f)重大保电活动期间,电网故障将影响重要保电用户可靠供电,产生较大社会、政治影响;

(g)省公司认定为Ⅰ级风险的其他工作。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列为Ⅱ级风险:

(a)设备计划停役后将造成相应地区供电缺口达到以下数值:

5000MW及以上

4%及以上

2000MW~5000MW

5%或200MW及以上

2000MW及以下

7%或150MW及以上

(b)事故后可能造成2座220kV厂站(含用户变、牵引站)小系统运行,或全省电网减供负荷4%及以上,或单个地区减供负荷10%及以上;

(c)事故后可能造成2座220kV厂站(含用户变、牵引站)全停;

(d) 省公司认定为Ⅱ级风险的其他工作.

(3) 风险预控

以一项具体的风险预警工作为例,介绍浙江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体制与流程。

某地区局在启动过程中,需安排2条500kV线路及4条220kV线路交叉跨越同停。

由于多条线路同停,该地区供电受到严重影响,局部电网接线图如图2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待停役线路).

图2某地区电网局部接线图

根据《浙江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停电计划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风险辨识:

(a)从电网接线来看,6线同停方式下,该地区局部形成2个多级双回供电系统,分别是OH~SA~SW~WZ~SC~YQ~LW电厂,以及FY~DX~TZ~YQ电厂(CQ、TH),电网结构十分薄弱.

(b)受土地资源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存在大量同杆并架线路,如OH~FY、FY~DX、DX~TZ、TZ~OH、OH~SA、SA~WZ、WZ~SC、SC~YQ均为全线同杆架设,同跳后均可能造成小系统。

(c) 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TZ、TH、CQ、DX、FY区域高峰负荷水平约在880MW左右,若该时段YQ电厂跳机,可能导致OH~FY受入通道严重过载,该地区电网将不得不进行紧急限电。

(d) YQ电厂共有2台600MW机组,通过多级同杆并架线路送出,经BPA仿真分析,单机出力大于500MW时,存在动态稳定问题。

第二步,风险评价:

根据上述风险分析与辨识和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确定停役工作风险级别为Ⅰ级。

第三步,风险预防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提出需要落实的风险预控措施:

(a)严格控制YQ电厂单机出力不大于500MW,从预防小系统运行角度考虑,建议调度部门结合负荷情况,通过控制YQ电厂出力,达到使OH~FY双线潮流尽量小的目的。

(b)YQ电厂机组PSS投入。

(c)由浙江省调计算校核,对TZ~DX等多个重要断面制定输送限额并严格执行.

(d)安排该地区所有同杆并架线路特巡。

(e)要求该地区局,以及YQ、LW、WZ三个电厂做好小系统或全停事故预案。

2.启动方案风险预控

(1)风险评估

启动方案包括启动条件、试验项目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不同变电所、不同系统运行方式对应不同的启动方案;

而且,相同条件下不同人起草的启动方案内容也存在差异。

通过对近年来100多份新设备启动方案的分析评估,认为启动方案存在的风险主要有缺漏项和流程顺序错位等。

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结合启动变电所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可将风险定性为Ⅱ级或一般风险.

(2)风险预控

为有效控制启动方案的风险,编制了新设备投产管理办法,明确启动投产前相关部门资料和参数上报的要求;

编制了工程启动调试规范,明确启动条件、试验流程和安全措施要求,实现启动方案的标准化。

(a)严格规定启动条件。

启动设备必须满足相关验收规程,并验收合格;

启动设备必须满足相关调度管理办法;

新投产母联(母分)过流解列保护应已通过一次通流和传动试验测试;

若加装临时过流保护,必须满足相关规范;

试验系统内所有电气设备状态完好;

系统运行方式满足要求;

启动应尽量避开恶劣的气候环境;

相关启动安装调试结束,整定值已核对,已向运行管理部门移交;

运行准备、测试方案(报告)、测试仪表、系统通讯、试验接线工作已完成,启动操作可以顺利实施;

等等.

(b)规范试验项目、应用原则和流程。

启动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冲击、核相、开关校同期、保护带负荷试验、自动化远方信息核对、解合环、启动设备24小时试运行等内容.根据启动经验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给出了优化的典型试验流程,包括开口环入双母变电站方式、开口环入单母变电站方式、新建终端变电站方式等。

(c)制定完善的试验安全措施。

对试验作业票、试验现场设备、试验人员装备、试验导线(接地线)、压变(流变)二次回路、测量设备、试验设备的拆接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措施。

3.现场作业风险预控

新设备启动时,由于本间隔的保护尚未进行带负荷试验,无法确定其保护装置的正确性,新设备保护无法在新设备启动时同步投入,因此需要有另外的保护作为启动时的主保护。

启动方案中对新设备冲击提供了两种选择方案:

一是母联充电保护方案,即采用母联充电保护作为待冲击设备的主保护;

二是临时过流保护方案,即加装临时过流保护作为待冲击设备的主保护。

若采用母联充电保护方案,在新设备启动时,需将所有运行设备倒至同一母线,将新设备接于空出的母线上,用母联开关对新设备进行冲击,用母联充电解列保护作为新设备启动的主保护。

这种方案在接入母线间隔多的情况下,倒排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单母线接线方式下,需考虑防全停预案。

此外,倒排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闸刀故障并导致母线全停.结合风险评估,认为本方案存在引发为Ⅱ级风险的隐患。

若采用临时过流保护方案,在新设备冲击时,无需进行母线倒排操作,而采用临时过流保护作为待冲击设备的主保护。

本方案需要在新设备启动冲击前临时安装过流保护。

考虑到临时过流保护是非标准化设备,其技术性能和动作可靠性需要确认.此外,临时过流保护接入和拆除时存在误碰、误接线的可能。

根据风险评估标准,认为本方案存在引发一般风险的可能性。

(2)风险预控

根据上述分析,选择采用风险等级较低的方案,即临时过流保护方案。

采用该方案在降低系统操作风险的同时,将一次操作的风险转移至二次操作部分。

因此,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

第一,编制了《浙江电网220kV及以上临时过流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电网220kV及以上临时过流保护技术应用规范》、《浙江电网继电保护通流通压试验规范》等相关规范制度,三个规范的制定使得临时过流保护的现场应用得以标准化、规范化,并共同构成了新启动方案中,临时过流保护装置现场应用部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浙江电网220kV及以上临时过流保护技术应用规范》对临时过流保护的基本要求、应用原则、安装接线原则、投运前的检验、运行、拆除等技术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绘制了不同接线方式下(3/2接线、双母线)临时过流保护的接线示意图,并完成临时过流保护的典型试验报告。

图3临时过流保护接线示意图

第二,《浙江电网继电保护通流通压试验规范》制定了利用一次三相通流、二次三相通压试验设备进行电流极性、变比以及电压二次回路正确性试验检查的方法,对通流通压设备的技术要求、不同方式下的试验方案、试验的过程控制、数据检查、安全措施等进行了规定,制定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通过现场一次通流试验,可以校验临时过流保护电流二次回路的正确性,从而直接作为新设备的总保护在启动时投入运行,无需采用额外的保护,从而达到简化系统操作、降低运行风险的目的。

图4一次通流接线示意图

《浙江电网220kV及以上临时过流保护管理规定》对临时过流保护的安装、调试、命名、操作等从管理角度进行了规定。

4.调度运行风险预控

新设备启动前后,调度运行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繁琐。

启动前要做好生产准备,如批复新设备启动投产申请、拟写调度操作票、调整启动接线等。

启动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操作发令,需规范相关的调度规范、典型操作票、操作术语。

采用临时过流保护的新设备冲击方案对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临时过流保护状态定义、定值核对流程都需进一步规范和补充。

根据风险评估标准,认为当前新设备启动过程中,调度运行操作存在重大风险。

编制了《浙江电网新设备启动调度运行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规范》,对启动前的生产准备、启动票的拟写、临时过流保护的使用、启动术语、启动方案、启动条件、试验项目与流程、安全措施、试验分工与职责等相关工作进行了规定.对新设备启动过程中,调度运行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预控措施。

(a)调度主值审核并批复投产申请单,检查EMS、SCADA、调度大屏中的厂站及人员名单、联系电话等信息,并及时与自动化、通信部门沟通以完善相关信息;

启动前3天,由副值调度员下发启动预令,确认整定单已送达,并核对EMS、试拨联系电话.新设备投产前1天,由副值调度员填写“新设备投产前汇报"

预订操作任务.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若新设备启动前仍有必备信息未完善且对电网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调度有权拒绝操作并汇报领导.

(b)启动票拟写。

启动票应在申请单批准当天由三值调度员填写,所有当值调度员审核;

拟写启动票前应认真审核投产申请单,检查相关系统工作,确认投产状态.拟写启动票时,应检查相关稳定限额,并充分考虑电网运行方式,核对申请单所附启动方案及系统运行、调度计划、继电保护等专业部门的意见。

拟票时应使用本规范及《浙江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所规定的统一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及电网主要设备名称、统一编号等。

启动票的拟写应遵循以下顺序:

启动前汇报、启动前摆接线、冲击试验、核相试验、校同期试验、保护带负荷试验、解合环试验、恢复正常接线,并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风险预控。

(c)操作过程风险控制.操作前,应仔细审核启动申请单和操作票,检查相关的变电站,核对相关稳定限额,并充分考虑电网运行方式;

当值调度员在倒闸操作时,应互报单位、姓名,严格遵守接发令制度,使用本规范及《浙江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所规定的统一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及电网主要设备名称、统一编号等。

四、实施效果

(一)成果应用

浙江省调采用“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将风险预警和风险防范的要求进行固化,并落实到电网生产实践中.结合风险管控,制定了《浙江电网运行方式风险预警管理规定》等十余项规章制度,《220kV输电工程启动试验规范》已上升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建立了运行方式、投产试验、调度操作、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要求。

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用运行方式风险、投产试验动风险应对策略机构以及各统一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ﻠ目前,该管理创新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浙江电网新设备投运和电网检修方式安排中,有效发挥出电网安全风险预控的作用。

1.浙江电网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实行后,结合月度检修计划的编排,每月均落实风险预警管理工作数项,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启动、检修工作,如配合舟山与大陆220kV联网停电施工、温州多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同停、500kV妙西变的配合停电、嘉兴三期送出通道建设等,都起到了很好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作用,有力保障了浙江电网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