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382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另解》思考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你自己做得到吗?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偷偷藏起来拿走,你如果见到这种现象,会如何教育他?

第3课

11、孝养父母有哪五种方法?

请详细解释。

你做到了几点?

12、现在许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自己的民族传统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13、如果父母从小就讨厌你,对你百般折磨,你长大后还要孝顺他们吗?

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对之处,身为子女的应该怎么办?

你能做到吗?

第4课

15、按照莲池大师的观点,孝分为哪三种?

出家人的孝,与世间人的孝有何不同?

16、父母生病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17、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应以什么方式表达哀悼?

为什么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守孝三年的传统?

这是不是一种教条主义?

18、从办理父母丧事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

杀生祭祀是否对亡人有利?

作为佛教徒,你会怎样用佛法帮助亡人?

『出则弟』

第5课

19、我们应当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

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该如何落实这一精神?

20、与兄弟姐妹共处时,为何在钱财和语言方面尤为值得注意?

你以前为此发生过冲突吗?

21、儒教要求日常行为中做到长幼有序,佛教中有这些要求吗?

此颂对你有何提醒?

22、请引用教证说明,儒教对杀生怎么看待?

这与佛教有何不同?

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第6课

23、师长叫一个人时,如果他不在旁边,你应该怎么做?

这种小小的行为能反应出什么?

24、在长辈、老师面前,应当杜绝什么样的傲慢之举?

对于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25、当今时代,人们心理与行为有了巨大变化,有些古代传统不一定适合,这时候该怎么办?

对师长表达恭敬时,关键要把握什么原则?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为什么很重要?

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

第7课

27、孟子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概括为哪五种?

若不懂这些理念,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28、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上要注意什么?

内容和态度上呢?

29、长辈问你事情时,应以怎样的态度回话?

你做得如何?

明白这一点,对平时与人交往有何帮助?

30、儒教也提倡“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与佛教是否完全一样?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1、你能做到“朝起早,夜眠迟”吗?

是为解脱生死,还是为世间俗事?

苏东坡所讲的那个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谨』

第8课

32、为什么现在很多学历高的人却找不到工作?

你怎么理解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生存于世的影响?

33、一个人尤其是佛教徒,平时应怎样讲究个人卫生及仪表穿着?

你认为这有何必要?

34、放置东西时,为什么要有固定的地方?

这是否多此一举?

35、穿衣服有什么样的规矩?

何为“上循分,下称家”?

假如不守这些规矩,则会怎么样?

第9课

36、弘扬《弟子规》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必要结合佛教理论吗?

你以后想怎么弘扬?

37、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

需要哪些调整?

38、古人与现代人对饮酒持什么不同态度?

酒喝多了会招致什么过患?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39、老子云: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你是哪一种人?

你对本论所讲的行为规范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请举例说明。

第10课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

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42、什么叫九容?

请具体解释。

明白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获?

43、你怎么理解“勿畏难,勿轻略”?

无论做事还是修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假如做不到,想过如何去调整吗?

44、为什么说环境的影响很重要?

既然如此,那应该远离什么环境?

你是怎么做的?

45、为何不能打听“邪僻事”?

你喜欢打听吗?

能改吗?

第11课

46、要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先做什么?

屋里的人若问“是谁”,你应该怎么回答?

这些细节,平时为什么要注意?

47、儒家文化概括而言是什么?

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吗?

48、如果想借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做?

借完以后呢?

修行人需要懂这些道理吗?

49、修行人本不该执著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学会“亲兄弟,明算账”?

『信』

第12课

50、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那会怎么样?

古人在言行一致方面做得如何?

你觉得现在需要这种品德吗?

51、说话时为什么多说不如少说?

少说需要掌握什么分寸?

你做得到吗?

52、什么是不文明的语言?

你以前说过吗?

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53、我们若看到一些人行为不如法,可以随便说出去吗?

你是如何去做的?

54、假如很多人都说某人很坏,那你如何看待他?

怎么理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

请从耳听、眼见两方面加以分析。

第13课

55、别人拜托自己事情时,为何不能轻易承诺?

你是轻诺寡信之人吗?

你怎么理解“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这句话?

56、与人交谈时,语速为什么不能急躁,也不能含糊?

你的语言习惯如何?

讲这个颂词时,为什么会提到“应机施教”?

57、如果有人在说长道短、讲别人的是非,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不关己,莫闲管”,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你对此怎么认为?

58、我们平时“见贤”应该怎样?

“见不贤”又该如何?

古人每日怎样三省其身?

你平常又是如何观察自己的?

第14课

59、修行、开悟、做人,这三者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

这有什么必要?

你是如何做的?

60、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

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

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别人时,应该怎么办?

古人是怎么做的?

61、什么是损友?

什么是益友?

怎样才能让损友日益远离、益友渐渐亲近?

你对此有何体会?

62、过错和罪恶怎么区别?

在讲经说法时,如果讲错了,过失是否比较大?

63、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泛爱众』

第15课

6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65、现在社会上,人们所重视的是“行高”还是“貌高”?

对此现象你有何体会?

应当如何正确引导下一代?

66、你怎么区别“才大”与“言大”?

纸上谈兵的公案对你有哪些启示?

现实生活中有这类现象吗?

67、如果自己有才能,应该怎么做?

如果别人有才能,又该怎么做?

你平时做得如何?

68、当今时代,人们喜新厌旧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社会安定有何影响?

你对宋弘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哪些感触?

第16课

69、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应该怎么做?

这有何必要?

70、怎样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

你以前是怎么做的?

以后准备如何改正?

71、为什么要称赞别人的善行?

为什么不能宣扬别人的恶行?

假如看见有人没做到,你打算如何劝他?

72、什么叫畏友、密友、昵友、贼友?

你平时交的朋友属于哪一种?

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73、“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你怎样理解这一颂?

第17课

74、弘扬《弟子规》时,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75、若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这样做有何必要?

你以前做得怎么样?

76、“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对这一颂你有何体会?

你如何将此教义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请以具体事例说明。

77、与他人的恩恩怨怨,应当怎样正确对待?

对于别人的怨恨,佛教、儒教、道教分别持何种态度?

明白这一点,你有哪些收获?

78、对家中的仆人、单位中的下属,你是如何与之相处的?

除了身体上的端正以外,你内心中对他们有宽容、慈悲吗?

你在尝试着改变吗?

79、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以理服人,还是以势压人?

请说明各自之利弊。

『亲仁』

『余力学文』

第18课

80、教育时为何要应机施教?

在千差万别的人中,什么样的人多?

什么样的人少?

懂得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81、你怎么看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

82、儒教所定义的仁者,具备什么样的法相?

这与佛教中的善知识有何差别?

你是如何亲近仁者或善知识的?

在此之前你详细观察过吗?

83、有些人没学佛时,心平静无波,但学佛之后,各种分别念特别猛烈,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84、不肯亲近仁者,却喜欢交往恶友,这会有什么害处?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管宁割席”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85、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怎样定义圣人、愚人、君子、小人?

你觉得这有道理吗?

请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第19课

86、有些人认为:

“学习理论只会增加分别念,放生行善只是一些勤作,这些对解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待?

87、什么叫“三到”?

它适合于哪些方面?

88、读书学习时,为什么要专一?

既然如此,那我们广泛闻思是否不合理?

你如何理解广闻与专修的关系?

89、你现在学习佛法时,是“宽为限,紧用功”,还是“紧为限,宽用功”?

你需要对此有所调整吗?

90、古人对学问的渴求,给了你什么启示?

与古人的行为相比,我们为何差距这么大?

根本原因在哪里?

91、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假如有不理解的疑惑,你通常会怎么处理?

第20课

92、在读书之前,房间整洁干净有何必要?

你有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

你平时是如何注意环保的?

93、古人注重磨墨的姿势、写字的好坏,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你如何看待“字如其人”这种说法?

94、对佛教法本或普通书籍,你平时爱护吗?

恭敬吗?

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95、我们应该看什么样的书?

推而广之,除了书以外,还有哪些是要注意取舍的?

96、学了《弟子规》以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行为上有哪些改变?

你想把它推荐给别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