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388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平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Word格式.docx

对于培训经费,除部分市、区能够完全由当地政府财政承当外,其它大部分是政府财政投入与自筹相结合,当然比如我市政和县由于财政难以承担培训经费一般是由学校或个人来。

三、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做法?

(一)是加强与本地大专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合作。

有些地方与武夷学院(原南平师专)合作,从未分配的中师毕业生中选拔到南平师专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安排到各乡镇中小任教。

(二)是继续录用本科生。

根据高中生源将维持一定数量的实际,按照具体学科的需求,适量聘用。

(三)是适量聘用紧缺学科的大专生。

根据当年农村中学急需补充学科的需要,面向师范类大专毕业生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招聘。

(四)是部分小学教师拔高到初中使用。

实行全县教育一盘棋的做法,比如我市政和县2002年以来,先后有近50多名素质较高的小学教师拔高到初中使用,既有效分流小学教师,又充实了中学师资力量。

(五)实行公开招考。

比如采取与人事局一同笔试、业务考核等综合办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面向已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在岗代课教师。

(六)是聘任部分合同制工人。

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的落实情况(含工资、住房公积金、医保等)。

(一)各地的教师工资都由国库统一发放。

(二)我市各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农村教师待遇的落实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经济较好,比如武夷山市教师待遇落实较好,全市农村教师工资2000年起已全部由国库统发,2001年建立了教师医疗保险制度,2005年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

从04年起,我局每年从转移支付资金中划出三万元,作为教师扶贫济困资金。

2005年从市财政争取到每年40万元用于农村教师交通补助。

(三)实行“一费制”收费以后,有些学校由于学生数少,学校收入有限,基本的办公费用难以保障,因此,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学校补贴部分无法兑现。

五、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中小学教师评聘制度,含“评聘分开”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一)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1、变逐年评审为隔年评审。

2、适当改善评审条件,逐步变“资历+论文”为“岗位+能力”,将教师任务和相应职责区分为基本职责和扩展职责,根据扩展职责的内容不同,教师职务可分为“教学为主”、“教学育人”、“教学研究”三类;

除考核基本职责完成情况外,对“教学为主”类采用考查教学技能和学生成绩等办法;

对“教学育人”类采用考核、评议、督察等办法;

对“教学研究”类采用评审研究成果等办法。

同样都是晋升中高级职务,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和“科研成果”较多的教师就拥有优先的机会。

(二)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关心照顾老教师。

对现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教师,在聘任上予以倾斜照顾。

(三)在岗位设置比例上实行市区一体化。

(四)是中高级聘任职数偏少,应当倾斜基层,特别对偏远山区的职数聘任指标要予以适当增加。

(五)是年度考核内容要更新。

如:

现行的《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考评登记表》中“校级以上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成绩情况”占了8分,这样的提法已与当前教育教学不相适当。

(六)是职务评审文件要更新。

现行的评审文件是1998年印发的,已不太适应现时需要。

如新课程改革设置了许多新的课程,今后职务评审中将面临科目设置及课时计算的问题。

六、中小学教师交流情况(含城乡交流、支教等,以及教师流失情况)。

(一)南平市教育局以及各地方教育局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下发有关促进城区、城乡教师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文件,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以实际行动为进一步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服务,取得较好的效果(附:

南平市示范学校、达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名单)。

(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特别中青年骨干教师。

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主要是闽北经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从个人经济上考虑,比如我市今年某高级中学一个月内就有六位骨干教师申请调动;

2、由于中级以上职称聘任指标有限而不能聘任者;

3、城区实际面向全市的公开招聘教师,使得一些农村骨干教师到城区任教;

4、其它原因,比如夫妻分居,下海经商等等。

七、把好教师“入口关”的具体做法以及贯彻执行教师资格制度情况。

(一)我市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最新下发的有关教师资格申请文件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贯彻执行的。

从2005年开始,我市把除高级、中职教师资格证认定仍然由我市直接审核认定外,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资格评定已逐步下发到各县(市、区)教育局。

(二)教师“入口关”方面:

从今年开始,对市直学校教师进入,我市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经过市委编办对市教育局上报的各校需吸纳人数进行审核后,到有关高校直接聘用;

二是与市人事局结合,在网络上公布招聘信息后,在“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下,采取考试、面试方式进行。

各地教育局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各校的编制数及学科需求制定本年度的教师补充计划,上报当地政府同意后参加有关高校的毕业生招聘会并与毕业生签订协议时,要求毕业生报到时需持有报到证、毕业生证及教师资格证。

八、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何意见、建议。

1、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级以上职务聘任岗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使他们安心从教。

2、改革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标准。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标准只适合城市、城镇中小学,脱离农村实际。

农村小学学生数少,教学点分散,核定农村小学编制时应当统筹兼顾学生数和班级数情况。

首先,省核编文件中“按每50名学生增加0.2个编制及专任教师总数的2.5%增加因脱产进修培训需顶岗的编制数”,不应只限于省一级达标校等,而应考虑农村学校的特殊性追加一定的编制比例。

其次,小学编制的超编属于政策性超编,应重新制定编制标准或考虑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山区学校的特殊性按需核定教师数。

3、加大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生活比较艰苦,省上应当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的转移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的标准,缩小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鼓励教师安心山区工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加快撤点并校的步伐,全面建立寄宿制小学,整合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应尽快撤并一些学生数不足50人的微型学校,重点建立一批寄宿制小学,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整合农村教师资源,力求农村师资力量融合的最大值。

5、尽快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用人机制。

学校要加快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利用职称评聘这一政策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聘任”。

使教师能在校与校之间规范有序合理地流动,促进学科教师配置的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

6、建立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首先,政府对教师的激励,不应只停留在“优秀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上,应出台制定《优秀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优秀骨干教师教育工作者奖励办法》,设立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教学特别贡献奖、素质教育特别奖、教育成果奖等四项“教育工作政府奖”奖;

设立名校长津贴、名师津贴、教育学科带头人津贴、骨干教师津贴等四项“教育工作政府津贴奖”。

其次,教师的培训经费要根据闽政[2001]3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不少于教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5%予以足额按时核拨。

附件:

南平市示范学校、达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名单

城区学校

示范、达标校

农村学校

南平一中

省一级达标高中

南平九中

南平高级中学

省二级达标高中

延平樟湖中学

南平八中

省三级达标高中

南平新光学校

南平剑津中学

省示范初中

延平塔前中学

南平实验小学

省级示范小学

延平夏道中心小学

南师附小

延平王台中心小学

南平实验幼儿园

省级示范幼儿园

延平峡阳中心幼儿园

南平三中

省初中示范校

延平夏道中学

水东学校(中学部)

省级初中示范校

延平老区中学

水东学校(小学部)

市级示范小学

延平塔前中心小学

武夷山一中

武夷山岚谷中学

武夷山二中

武夷山上梅中学

武夷山实小

市级小学示范

武夷山吴屯中心小学

邵武一中

邵武二中

邵武四中

邵武张厝中学

邵武实小

邵武拿口小学

建瓯一中

建瓯七中

建瓯二中

建瓯顺阳中学

建瓯三中

建瓯龙村中学

建瓯实验小学

建瓯房道中心小学

建瓯第一小学

南平市级示范小学

建瓯玉山中心小学

建阳一中

建阳水吉中学

建阳二中

建阳书坊中学

建师附小

建阳徐市中心小学

建阳实验小学

建阳书坊中心小学

顺昌一中

顺昌民族中学

顺昌二中

顺昌岚下中学

浦城一中

浦城万安中学

浦城二中

浦城九牧中学

浦城实验小学

浦城枫溪中心小学

光泽一中

光泽司前中学

光泽二中

光泽李坊中学

松溪一中

松溪溪东中学

松溪二中

松溪茶坪中学

松溪实小

省示范小学

松溪茶坪中心小学

政和一中

政和铁山中学

政和二中

政和汀源中学

政和实验小学

政和铁山中心小学

政和南门小学

政和镇前中心小学

政和星溪小学

政和杨源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