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516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二 课时三Word文件下载.docx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

(5)国民党爱国将领

①1932年,一·

二八事变爆发后,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②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

东北军安德馨率全营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沿线英勇抗战。

④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了察哈尔省。

⑤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知识点三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过程

①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②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对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和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

③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影响

①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1)表现

时间

会战

意义

1937年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1940年

枣宜会战

张自忠壮烈殉国

(2)结果: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

(4)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蚕食”和“清乡”。

(6)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在反“扫荡”过程中不断壮大。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抗战胜利前的形势

(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召开

①时间:

1945年春。

②内容:

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胜利进程

(1)盟国敦促日本投降及对日本的最后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②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2)中国军队的反攻: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3)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

3.历史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解历史】日军侵华的原因

【易错防范】抗日战争的几个误区

(1)抗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必然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而不是中国的国共对峙,国共对峙只是日本寻到的一个契机。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不是正式形成,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国民党正式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虽然国民党在军事和政治地位上占主导地位,但中共始终是这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在思想路线上处于主导、核心地位。

(5)抗日战争从性质上讲既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易错防范】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

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图解历史】

【图解历史】全民族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易错防范】全民族抗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主题

 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

[史料探究]

1.日军侵华罪行

史料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

——1945《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思考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答案 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史料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①

——抗战胜利60周年胡锦涛讲话

【注】①肯定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思考 抗战初期国民党组织了哪些“大仗”?

结果如何?

答案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但未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3.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史料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①。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注】由①处可知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才成为主战场。

思考 结合史料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答案 地位:

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

事例:

百团大战。

[史论形成]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

阶级

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建立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

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

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名家论史]

观点:

“保存战斗力,持久抗战;

与消耗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

此时,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地区疲于奔命也。

——1937年11月7日,蒋介石日记

导读:

反映了国民党自全面抗战伊始,即高度重视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1.抗战胜利的原因

史料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H·

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注】①反映了在对日取胜的关键因素上美苏存在分歧。

思考 据史料,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

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

试作说明。

答案 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美国投放原子弹。

不全面。

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2.中国抗战的世界地位

史料 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①。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注】由①可看出国际社会抹杀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

思考 指出史料中欧洲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认识变化的依据。

答案 变化:

由不重视到充分重视。

依据:

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主力,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太平洋等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在远东的侵略,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3.抗战胜利的意义

史料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

丹尼尔逊复信中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注】①中恩格斯强调灾难从侧面可推动历史的进步。

思考 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史料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史论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

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拓展延伸]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

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

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

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一一取消。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美英侵华特权的取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日本侵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3.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抗日战争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2019·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十四年抗战”始于(  )

A.九一八事变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解析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2.(2019·

浙江学业水平)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下图所示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

解析 图中所示数字是1937年12月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同胞的遇难人数。

旅顺大屠杀发生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南京大屠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1937年8月发生八一三事变,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

河南学业水平)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

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A项符合题意。

4.(2019·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解析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是抗日战争,答案选D。

A、B、C三项战争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5.(2019·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阅读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战场名称

起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 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采用排除法解答。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多次反对外来侵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③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项。

6.(2019·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9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要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的原因是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B.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是对抗德国的主要力量

解析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错误;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项正确,D项错误。

7.(2019·

山东潍坊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第一场大型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国民政府投入80余万兵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材料二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八路军为配合友军作战,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材料三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材料四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是国民党对新四军军部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

材料五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从1944年4月到12月,中国损失兵力5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损伤6000万人民。

材料六 自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展开局部反攻,到1944年底,共作战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日伪军6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

请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三则,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指出所选材料,明确所拟主题,阅读须有史实行依据。

解析 分析材料内容,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归纳为三个主题:

国共两党配合作战、中共积极抗战、国民党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任选一个主题,选取相应的三则材料,运用史实进行简要阐述即可。

评分标准:

第一等:

主题明确,选取材料与主题对应,史实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谨。

第二等:

主题较明确,选取材料与主题对应,史实基本准确,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主题模糊,选取材料与主题不对应,未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答案 角度一:

材料一、二、三(一、二、六;

一、三、六)

主题:

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共同对日作战

阐述: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领导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对日作战,加速了抗战胜利。

角度二:

材料二、三、六

中共始终积极抗日

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防御阶段领导了平型关大捷,建立了抗日敌后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

相持阶段,在敌后战场坚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反攻阶段,积极开展对日反攻,加速抗战胜利。

材料一、四、五

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掀起反共高潮,并出现正面战场大溃败。

[学习思考]

1.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解答 

(1)在军事侵略过程中: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极端表现:

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

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做试验,并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2)在殖民统治过程中: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

经济上,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

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2.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

全国人民是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

解答 

(1)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自发的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前方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内容。

(2)关内关外的抗日:

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

关外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

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等等。

(3)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学生参加一二·

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

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解答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包括各阶层人们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1)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抗日战争。

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

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

(2)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

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大资产阶级、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

(3)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4)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5)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4.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解答 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其军力、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非常强大,但是它的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

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必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能促使党派团结、军队合作,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

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5.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2)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3)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

(4)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5)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