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29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市桃源路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智慧校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建设目标

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信息化改革,通过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技术把数字校园的建设向智慧校园迈进。

具体目标为:

1、学校教学智慧化。

通过云平台建设,实现以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为中心,校内校外一体化;

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教学行为智慧化。

加快专业资源如教案、课件、管理档案等的数字化,促进优质资源应用和管理。

建设“优课”资源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采集和使用效能最大化。

2、学校管理智慧化。

进一步完善学校OA系统建设,完善在线办公体制;

通过二维码技术、传感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学校资产管理智慧化;

通过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

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信息共享,提升师生考勤管理效能和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促进老师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

3、校园文化智慧化。

建设智慧班牌,建设校园文化电子展示牌。

通过触摸式智慧班牌、电子展示牌展现学校文化、班级文化、班级管理评比、学校电子图书等信息,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染和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有21个教学班,学校互联网带宽出口50M,办公电脑66台。

所有班级和办公室都能上网。

目前,我校有交互式电子白板22套,校园安防监控系统一套,多媒体教室1间,中心机房1间。

文件服务器2台,电子图书服务器1台。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师生信息化应用基本情况。

我校为加快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有学校门户网站1个,每周报道学校文化建设、校园动态等;

学校微信公众号一个,关注量达到2500多人;

学校OA系统正在筹建之中。

在教育教学方面,为推行教育教学信息化,我校信息处、教导处、科研室等每年开展的信息化培训10次以上。

在老师的业务考核中,连续三年都有信息化培训与学习的内容。

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白板一体机应用教学比赛、微课比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应用,确保教师信息化提升工程的质量。

此外,学校开足信息技术课程;

学生每年参加电脑科幻画比赛、电脑制作比赛等,成绩优良。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开展了学校虚拟机器人大赛,获得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广大家长的认同。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师们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已经基本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交互式电子白板、PPT等设备和资源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

当前,我校又成立了教师信息化宣传小组、翻转课堂小组和教育游戏化课题研究小组,正在以更积极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四、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

未来三年,我校在做好“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的基础上,要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良好信息和技术环境,创建高效的智慧校园。

具体计划如下:

(一)硬件建设方面

1、依托青秀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改善校内网络环境。

通过企业级AP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2、升级教室网络,采用企业级AP,打造能支持全终端的智慧化教室网络环境。

3、建设学校红领巾网络电视台,实现学校少先队德育常规活动电子化、常态化。

4、打造校园信息化设备集控中心,实现信息化设备高效管理。

5、建设一个高标准微课室或录播教室,采购一批(约20套)专业微课制作设备,积极创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6、建设1~3个智慧化常规教室。

开展学习终端+翻转课堂+云端学习的试点。

7、建设智慧校园文化系统。

打造以“智慧班牌+文化展示牌”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展示平台。

展现军校文化特色,引领学生价值取向,营造美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智慧班牌,强化学校日常考核是评价规范,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二)软件方面

1、继续大力推广“微课”,通过学校翻转课堂小组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向学生家庭辐射,逐步培养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网络学习新观念,真正落实“互联网+教育”的推行。

进一步做好“翻转课堂”改革,逐渐实现以赛促教。

积极开发“微课”资源,开拓“大课堂”理念,让学生通过学校网站、UMU等学习空间得到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在课堂之外凭借网络实现学习重点、难点问题突破的机会。

真正以技术手段,拓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2、鼓励老师们参加“优质资源班班通”“一师一优课”的资源贡献,积极参与有关的比赛,积极制作并上传优秀的教案、课件、素材等;

争取人人会下载资源、会上传资源、会分享资源。

同时,积极做好推广学校网站的工作,逐步把学校网站建设成为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与学习的有效纽带,使之成为家长与学生分享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互联网+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枢纽。

3、继续扎实推进我校“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项目的扎实推广,继续深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模式。

4、积极组织网络学习和网络资源培训、讲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我校校级以上教学骨干首先熟悉网络学习和接纳网络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与整合,促进“两平台”的推广和使用;

通过教育教学比赛,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的网络学习行为。

鼓励老师们充分使用教育城域网、“优教班班通”、“K12”、“seewo学院”“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秀网络资源及本校资源网和学校网站的资源。

基本实现优教资源人人懂。

加大UMU等翻转课堂实践操作培训,进一步营造翻转课堂的现实氛围,逐步改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习惯,实现翻转课堂常态化。

5、逐渐把对“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的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能力考核的范畴。

把“微课”设计与使用的能力纳入教师个人能力考核的范畴。

6、开展教学游戏化的研究。

结合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学习的意愿和热情。

7、建设教学云平台。

通过作业、批改、教案、试题、学生情况等等的电子化,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辅助,实现学生作业快速批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学生辅导精准投放,家校一体协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效率。

继续做好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推动家校共同的网络学习云平台的使用。

最终实现学校教学智慧化,学生学习行为向云端有效转移。

8、继续做好学校OA系统的开发与使用,逐步完善学校行政办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办公网络化、智慧化。

开发学校校产管理二维码规范,学校后勤资源管理电子化,实现高效管理、快速维护。

五、保障措施

1、积极依靠党支部、依赖信息处,切实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为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保驾护航。

还应该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智慧校园挺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信息处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

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3、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4、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

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5、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

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6、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继续列入年度预算。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7年5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