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572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Word格式.docx

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又可以称为“友谊之路”,结合你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称它为什么?

《白杨》

一、阅读在线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

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

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的大戈壁()的大戈壁()的大戈壁

()的白杨树()的白杨树()的白杨树

()的新疆()的新疆()的新疆

三、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补充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一、课文传真青藏铁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______________起步,跨过巍峨的___________,将穿越“世界屋脊”______________,到达雪域圣城——_____________。

风火山海拔______米,风火山隧道开凿是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全场________米,于___年_____月_____日胜利贯通。

二、写出带点词在文中实际指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1、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2、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一个下马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

我最喜欢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中______(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诗句,细品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前一个“一叶渔船”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一叶舟”,让我仿佛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1、课文按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童年片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在_________,骆驼在__________。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___________的样子;

那样_______的脸,那样________的牙,那样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__________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____________热气,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________________。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_______又来了,________又来了,童年却________________。

冬阳底下__________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多么_____________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________和__________啊!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发现》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飞,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dè

ngché

ng)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yí

nyí

ng),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dà

ntá

n)动,似(sì

shì

)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1、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的身体()地滑翔

()的湖面()地盘旋

3、“我”的发现是什么?

和做梦有什么关系?

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

……你笑什么?

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教室里一阵笑声。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情不自禁()安慰()驱逐()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我”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线的这句话中“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

4、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中的“驱逐”指________________。

“迫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祖父的园子》

1、课文中的“我”重点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诗两首》1、读比喻句,完成练习。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安在桃树枝上,悠出声音________________。

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接在柳树根上,长成一座________________。

我想把________________装在风筝上,蓝天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

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成________________和小花,成为________________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远方。

(2)如果把《童年的水墨画》真的看成画,第一幅我会画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二幅我会画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三幅我会画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3、《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我还能说出几个(至少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二)

第三单元《杨氏之子》

1、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熟读课文,再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wé

iwè

i)设果,果有()。

“()。

”儿应(yīngyì

ng)声答曰: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子使楚》【语段一】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楚王说: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

“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

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

“敝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

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

请写出几个。

2、“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瞅”的意思是:

你能读出什么吗?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语段二】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武士回答说:

“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

“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  ) 笑眯眯(  )嘲笑(  )神情自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半截蜡烛》剧本主要通过人物______或_____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从《半截蜡烛》这个剧本来看,它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不同,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安全起见,_________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________里,在蜡烛被例行检查的_________点燃的危机关头,杰克以___________为借口,想拿走蜡烛,被敌人所阻止。

在最后的危机关头,杰奎琳以___________的理由,___________的表情迷惑了敌人,顺利拿走了蜡烛。

《打电话》1、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____________艺术,《打电话》是我国著名相声演员________和郭启儒和说的相声。

我还知道其他的相声演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电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语言方面相声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读了这个相声,我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启发。

3、嗯,我是谁?

我是谁你不知道?

不知道你猜猜。

猜不着?

猜不着使劲猜。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

我姓啰,我叫啰唆。

(1)给这个人起名叫啰唆有什么含义?

(2)读一读,想一想,请你用简洁明白的话帮他把意思表达清楚。

第四单元《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快回家休息吧!

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慈祥)般的温暖!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胜利)了那次阻击战。

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

在文中指的是。

3、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孙孙的词语。

4、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

(1)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2)(3)

5、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

6、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

7、造句:

(1)唯一:

(2)情谊:

《金色的鱼钩》

一、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二、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这是“我”时说的话。

“万根钢针”表现了“我”的心情,后面的省略号省去了。

这句话表现了老班长的品质,也表现了“我”的感情。

二、句子理解

“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桥》一、心领神会,体会带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

(“揪”可以换成“拉”吗?

2、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拥”可以换成“跑”吗?

二、课文传真,读课文,完成填空。

1、老汉在的情况下,像一座山。

在的情况下,他又像只豹子。

表现了老汉的品质。

2、结尾处,老太太祭奠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是文中的和,这样写的好处是3、为了表现老汉这一光辉的党员干部形象,课文大量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使描写。

我能各摘录其中的一句:

,三、阅读平台。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咆哮:

势不可当:

2、“像泼。

”短短四个字,构成了几句话?

写出了什么?

3、“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是不是比喻句?

()

4、文章把“山洪”比作了什么?

5、全文还有好些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

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梦想的力量》

一、大显身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成千上万个非洲孩子喝了受污染的水死了,()瑞恩下定决心要给他们挖一口井。

2、()能捐出70元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3、()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挣了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

4、()瑞恩一家来到乌干达的安格鲁(),他们受到了全村人的欢迎。

5、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队伍,()通过有关部门,使瑞恩他们跟非洲的孩子通上了信。

6、()心中有梦想,并能为之而努力,()一定能实现。

二、精彩再现,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

“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

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

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把加横线的句子改成肯定语气的句子。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它产生了怎样大的力量?

3、一个小小的梦想产生如此大的力量,你认为靠的是什么?

4、瑞恩和父母为而激动,为而感到幸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三)

第五单元《将相和》

一、经典回顾课文以___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_______的活动为线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__到_____又到_____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_____、_______的斗争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精神,同时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妙解句子。

读下面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三、片段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