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744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思想作业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基本的功能)能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把握教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我们对教育事物的观察、思考、理解、判断和解释,从而超越教育经验的限制,进入对教育事物更深层次的认识。

(2)预见功能。

能够超越现实、前瞻未来,告诉人们现实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从而帮助人们以战略思维和眼光指导当前的教育实践。

(3)导向功能。

通过论证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从而发挥导向功能。

(4)调控功能。

具有调控教育活动及其行为的功能,使人们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活动,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5)评价功能。

经常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评价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能促进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和效益。

(6)反思功能。

能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

4、简述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P2

(一);

P11

(一)

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即教育思想的来源;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对象,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实践过程的反思,是对教育实践的活动规律的某种揭示和说明;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动力,历史上教育思想的兴衰更替和变革发展,都是教育实践促动的结果;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真理性标准;

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的目的,教育思想正是为了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实践规定了教育思想的方向。

总之,教育认识产生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的基础;

同时,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认识的指导,教育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向导,教育认识能够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把握教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变教育实践中的被动状态,获得教育实践的自由。

5、为什么说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

P13(五)

教育思想之所以具有评价的功能,是因为教育思想能够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教育与人及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从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尺度。

三、综述题

1、结合工作体会,谈一谈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关系。

P9,P16~17末段,P7末段,P2~3

区别

(1)定义不同:

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教育经验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自发形成的零散的教育体验、体会及认识。

(2)特点不同:

教育思想源于教育实践及教育经验,但是又必须高于教育实践及教育经验。

教育经验是现实的,鲜活的,同时也是宝贵的,但是它往往具有个别性、零散性和表面性,很难概括教育过程的普通规律和一般本质;

教育经验经过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教育思想,虽然少了一些直接可感性和现实鲜活性,但却由此获得一种普通的真理价值和特殊的实践意义,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

(3)作用不同:

教育经验更能阐明教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教育事物的普遍规律。

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育实践,固然需要教育经验,但是更需要教育思想或理论的指导。

联系:

教育思想建设需要对现实的和以往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育思想在广义上也包括人民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体会、感想、观念等。

(4)另可举例:

P3第2段

2、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P15~16

(1)教育思想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教育过程在根本上是教育者通过深刻而厚重的教育思想、明确而坚定的教育信念、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感、民主而平实的教育作风等,搭起与受教育者的教育“平台”,进行心理交往、心灵对话、情感沟通、视野融合、精神共体、思想同构的过程。

缺乏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精神、没有人格、没有价值的过程,也就很难说是真正的教育。

(2)教育思想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和力量。

校长是依靠对学校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来领导学校的,是靠形成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信念”来领导学校的。

缺乏教育思想的教育权力只能给学校带来混乱或专制,不能将教育方针转化为自己教育思想的校长,只能办一所平庸的学校,而不可能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的优秀学校。

学校的建设必须加强学校的教育思想建设,必须构建学校自己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这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3)教育思想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教育体系及其个性中,处于核心地位和具有灵魂意义的就是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民族教育传统之魂,是国家教育事业之根,大力加强教育思想建设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只有搞好教育思想建设,才能为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建设提供思想蓝图和价值导向。

3、谈谈你对于现代教育思想概念的理解。

P5~6

(一)~(三)

现代教育思想是指以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背景,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人类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以阐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规律的教育思想。

(1)现代教育思想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思想。

(2)现代教育思想是以我国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基础的。

(3)现代教育思想是以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时代背景的。

4、谈谈你对实践型教育思想的认识。

P9~10定义、地位、意义

A定义: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而形成的以解决现实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实践进行自觉思考而获得的系统的理论认识。

B地位: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整个教育思想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类型。

C意义: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发挥指导和服务教育实践的功能与作用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教育思想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应当帮助人们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的和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

实践型教育思想以它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教育思想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功能。

5、谈谈你对于教育思想创新的看法。

(P20,2、3段)

(1)定义:

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基于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以新的方法、新问题探索教育实践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的过程。

(2)内容:

教育思想创新包括理论型教育思想的创新、政策型教育思想的创新、实践型教育思想的创新。

具体内容见P19二段。

(3)意义:

现代教育思想创新是现代教育实践创新的思想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对于教育的思想创新,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加以实践,但是不能把它神秘化、抽象化。

教育思想创新涵盖教育的所有领域,每一个教育领域及活动都需要思想创新,而每一个教育者都是教育思想的创新主体。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思想,提高现代教育理论素养,致力于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思想创新;

紧跟时代、把握形势、面向实际,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理念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提出有创意、有特点、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办法和措施,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着现代化目标加速前进。

6、结合自己教育经历谈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观念更新的现实意义。

P18~19

P18

(1)教育思想创新是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的客观要求。

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的教育实践必须面对新的形势,把握新的时代,适应新的要求。

人们只有通过教育理论创新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教育思想创新是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们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发展正在出现大量新的情况、新的事实、新的问题。

如网络教育、虚拟大学、科教兴国、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生态教育、校本课程、潜在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几十年前还不存在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当然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

如果我们不研究这些教育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不发展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看法,怎么能够做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呢?

(3)教育思想创新将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教育思想创新表现为一个以新的教育观和方法即思想认识的新方法、新视角、新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这正是教育思想创新的关键所在。

教育思想创新应体现在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实践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上、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策略、体制、机制、内容、方法等现实问题。

教育思想创新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

第二章、第三章

1、生产力综合国力2、学教育综合3、现代化知识跨越4、素质现代化人才5、科学技术决定邓小平第一6、科学战略性优先7、先导基础知识8、利用人力服务业科学创新9、素质质量科学10、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素质教育11、改革和发展国民素质身体心理12、素质教育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13、未来思想书本自身价值理想指导思想14、议论启发发展创新15、学科学习者继承创新16、每个人天赋17、德育爱国集体中华民族18、知识科学创新思维信息团体协作

1、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P22内容提要或P27第二节第一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策》指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2、简述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P31~32

(1)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3)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P33

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对于统治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律制度的创设和实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都起着整体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

所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4、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P35

将教育列为国家的基本建设,归根到底是由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是重要、最根本、最紧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源等等,而是知识和人才。

现代化过程是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化过程、知识化过程、智力化过程。

只有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才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目标。

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所以说“教育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5、简述素质的基本涵义。

(P44内容提要或P52一段末)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6、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P54

(一)~(八)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6)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7、简述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特征P55(三)

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具有开放性。

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灵活安排与适当组合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

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认识。

⑴在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教育也必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通过创造、发展、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的现代劳动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和巨大杠杆。

离开教育,科技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展,也很难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要发展科技并使之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大批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和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教育在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⑵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就是把人类创造和积累的先进技术、经验、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加速发展,并自觉地把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社会实践去,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开展跨学科和综合研究等特点和优势。

因此,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与文化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

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是传播和推广科技成果的园地和桥梁。

2、举例说明:

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P33~34三

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

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人的潜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均离不开后天教育的引导和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什么样的教育往往塑造什么样的人。

教育不仅给人以文化知识、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审美、人格等等。

可以说,在今天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成长和发展最强大的现实力量及因素。

教育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决定人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的先导性因素。

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人类历史的时代变迁,教育越来越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先导因素和力量。

在现代,教育的变革及其对新人的培养和知识的创新,都孕育着未来新型的科技、新型的经济、新型的文化。

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对科技的创新和传播,对新型产业的孕育,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革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未来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教育将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

所以说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应试教育培养出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创新教育为知识经济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3、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

P46

我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在这种倾向下,考试作为一种升学的手段不断被强化,并被学生、教师、家长普遍接受和认同,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束缚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教育质量的前面提高。

这种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驱赶全部学生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

其二,它把整个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中小学成了大学预备班,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在智育中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三,它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了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这不仅造成学生被动和片面地发展,高分低能,而且把学校的工作引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歧途。

4、结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工作?

P65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不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要彻底从“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中解脱出来,重视全体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进步感,为了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改变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其他几育的做法。

在新的形式下,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的人生观。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5、如何理解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P55末段--56,3段

要点: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可以说,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P56,3~5段

1)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2)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要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适用性,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学校教学实践环节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

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时间,自制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

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

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7、实施素质教育,应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P58

(一)

应试教育一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被打上了引号,被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把“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理解与把握,其与素质教育自然是对立的。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

当然,“应试教育”也确实能培养一些素质,我们姑且统称之为“应试素质”。

“应试素质”应该说也是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着眼点,不应是某些应试教育内容本身而应是整个办学指导思想。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

“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关心的是应试能力,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其他能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甚至可能发生监考老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他弄虚作假的现象。

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内在目的,不仅关注素质,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

因此,虽然“应试素质”可以用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

8、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P66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广大教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