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7798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综合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题Word下载.docx

《综合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题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题Word下载.docx

(2)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钾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FePO4+Li

LiFePO4.则锂电池放电时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在LiFeP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大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应用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作答一点)。

【答案】

(l)混合物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2)化合+2(3)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可以减弱环境污染(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解析】

(l)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3)=0,x=+2;

(3)促进燃烧的方法有:

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用高密度空气煤油分子与氧分子接触更充分;

充分燃烧可以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某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日去郊外野炊,回答下列问题:

(1)野炊所带的下列物品中,由天然纤维制成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纯棉毛巾  B.玻璃杯   C.塑料袋  D.铁锅

(2)野炊食谱如下:

馒头、米饭、红烧排骨、清蒸鱼、牛奶,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  。

A.红烧牛肉  B.清炒白菜  C.煎鸡蛋  D.水煮豆腐

(3)在做饭过程中,小林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  。

(4)回家后,同学们用水冲洗野炊骑过的自行车,请你给他们推荐一种防锈的方法:

  。

(1)A

(2)B(3)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4)立即擦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A.纯棉毛巾属于天然纤维;

B.玻璃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袋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铁锅属于金属材料;

(2)馒头、米饭主要提供糖类;

红烧排骨、清蒸鱼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牛奶主要提供蛋

白质、钙等,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富含维生素的蔬菜;

(3)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

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架空时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

(4)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

适用水冲洗野炊骑过的自行车的方法是:

立即擦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

(4分)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可以促进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期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火药起源于唐朝。

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在其火药中加入▲(填一种金属名称)。

(3)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对上述反应原理的认识加快了推翻燃素学说的进程。

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4)现代以来,人们对金属的认识不断深入,助推多种新材料的研制与使用。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使用了多种新材料,其中有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有点有▲(填序号)。

①硬度大②密度小③易导电④耐腐蚀

(1)Fe+CuSO4=FeSO4+Cu

(2)镁(3)2H2+O2

2H2O(4)①②④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期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Fe+CuSO4=FeSO4+Cu。

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在其火药中加入镁,镁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

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

(4)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有点有①硬度大,②密度小,④耐腐蚀。

1.(2018河南模拟)金属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材料。

(1)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A.生铁和钢都是合金B.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不同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性能不同D.生铁和钢的抗腐蚀性不同

(2)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南博物院的青铜器闻名全国,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的汽柱甑(如图),外形颇似一个敞口的深腹盆,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件三千多年前的汽蒸铜锅。

依据上边的铜锈的成分[Cu2(OH)2CO3]推测它生锈的条件是与O2、H2O和_________同时接触。

在小件青铜器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以防文物生锈,干燥剂最好使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

A.生石灰B.无水硫酸铜C.浓硫酸

(4)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和铝粉。

该小组对溶液甲和固体乙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含有Al(NO3)3②Al(NO3)3、Fe(NO3)2③Al(NO3)3、Fe(NO3)2、Cu(NO3)2④Al(NO3)3、Fe(NO3)2、AgNO3

【交流讨论】明显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②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乙的成分,请用化学式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固体乙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乙,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组成分析,该同学称取生铁样品16.0g放入烧杯中,加入150.0g的稀盐酸(足量),待完全反应后,称取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65.5g。

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2.(2017·

驻马店新蔡三模)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请回答:

(1)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2)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3)以下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①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通入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D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④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

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家中有一个水草培养缸,爸爸花120元购买了一台专业供给水草培养缸二氧化碳的仪器。

小明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查阅资料】①市售二氧化碳发生器所用药品主要是柠檬酸和小苏打;

②柠檬酸和盐酸等酸一样具有酸的通性;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提出问题】实验室为什么不选用小苏打或碳酸钙粉末制取二氧化碳呢?

【实验探究】小明做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中均选取相同质量的固体,相同

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实验中发现各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A、C、F中反应更加剧烈。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实验均证明了______________影响反应剧烈程度,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也会影响到反应剧烈程度。

(3)E装置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检验此种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结论】小苏打或碳酸钙粉末与盐酸反应太快,不便于控制反应。

【拓展应用】

(1)小明不仅通过实验解决了自己的疑惑,还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二氧化碳发生器,如图,其中输液管中调节器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小明了解了知识的学习一定要灵活,不能僵化。

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将红磷换为木炭,相应的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换为饱和___________,仍然能成功测定氧气体积分数。

2.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

(1)2017年5月5日运20大型运输机完成了溅水试验,对于肩负中国空军战略运输重任的运20来说,在复杂乃至恶劣野战条件下的跑道运行能力至关重要。

运20飞机上运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下列对铝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性能

B.铝的导电性好,常用于制作导线

C.铝合金强度和硬度均比纯铝强

D.铝耐腐蚀,故金属活泼性差

(2)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

①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___(填“a”、“b”或“c”)。

③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AgNO3、Al(NO3)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溶液甲呈蓝色。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9.9g,请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酸、碱、盐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c.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d.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3)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常见的碱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在它们的水溶液里都有相同的粒子(填符号)。

(4)稀硫酸可用来除去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老师前一段时间给同学们做演示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溶液是部分变质或是完全变质。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

并写出与实验方案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6)某大理石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试计算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1.【答案】

(1)C

(2)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3)CO2A

(4)

【交流讨论】④

铝、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若不含Cu(NO3)2,则肯定也不会含AgNO3(答出要点即可)

【实验探究】Fe、Cu、Ag

(5)解:

实验中产生的氢气质量=150.0g+16.0g−165.5g=0.5g。

设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

FeCl2+H2↑

562

x0.5g

解得x=14.0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4.0g÷

16.0g×

100%=87.5%。

答: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7.5%。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

金,由于二者含碳量不同,导致其性能不同。

(2)铝制品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后,形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它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空气和水,从而防止了被进一步腐蚀。

(3)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属铜生锈的条件是与O2、H2O和CO2同时接触。

在小件青铜器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来吸收水分,干燥剂最好使用生石灰,因为生石灰不仅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4)铝和铁先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液中先减少的是硝酸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和铁再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所以④不合理;

因为猜想

成立,即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银,一定不含有铝,可能含有铁,又因为向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固体一定含有铁。

(5)根据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可求得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得铁的质量,进而求得铁的质量分数。

2.【答案】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

(3)①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澄清石灰石变浑浊Ca(OH)2+CO2

CaCO3+H2O

③b④2KMnO4

K2MnO4+MnO2+O2↑(答案合理均可)

(4)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碳酸钙的质量=12.5g×

80%=10g,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44

10gx

x=4.4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2)CO2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燃烧,①错误;

CO、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正确;

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化碳,③错误;

CO2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④正确;

CO2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

O可用作燃料,⑤正确。

故选C。

(3)①装置C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CO2通入E装置中由难溶物碳酸钙生成。

③H2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故用D装置收集H2,H2应从b端通入。

④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制气装置,要制取氧气可采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

1.【答案】【实验探究】

(1)CaCO3+2HCl

(2)反应物接触面积液体滴加的速度(或反应物的浓度等其他合理答案)

(3)O2(或H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或将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是否为淡蓝色,并将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是否有水珠生成)

(1)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度

(2)NaOH溶液

【解析】【实验探究】

(1)试管D中发生反应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2)大理石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块状的大理石以及其中的杂质均可减少碳酸钙和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反应速度缓慢适中。

而碳酸氢钠或碳酸钙粉末因为充分和稀盐酸接触,反应都非常剧烈。

根据对比实验丙,可以得出液体的滴加速度也能控制反应速度,此外反应物的浓度等也会影响到反应剧烈程度。

(3)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或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

【拓展应用】输液管中调节器可以调节液体滴加速度,起到了和分液漏斗一样的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消耗瓶中的氧气,造成广口瓶内外压强差,从而使水倒流入广口瓶中。

如果将红磷换为木炭,相应的将广口瓶中的水换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将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仍可以起到消耗瓶中的氧气,减小瓶中压强的作用。

(1)D

(2)①Fe3O4②b

③Fe2O3+3H2SO4

Fe2(SO4)3+3H2O④减小(3)银Cu2+、Al3+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10g+40g﹣49.9g=0.1g;

设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2

x0.1g

解得:

x=3.25g

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67.5%。

(1)A、铝的密度小,导热性、导电性好,且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耐腐蚀性强;

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都很好,而且密度比较小,常用于航空工业,故A、B、C正确,D错误。

(2)①铁丝的燃烧产物是四氧化三铁。

②铁生锈的条件:

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最易生锈。

③未打磨的铁片表面含有锈,锈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铁,故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

Fe2(SO4)3+3H2O。

④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3)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铜>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铜与硝酸银反应,铜不能与硝酸铜、硝酸铝反应。

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含有的阳离子一定有Cu2+、Al3+。

3.【答案】

(1)d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瓶口有白雾出现的是浓盐酸(合理即给分)

(3)OH−(4)Fe2O3+3H2SO4

Fe2(SO4)3+3H2O

(5)取该溶液,加入足量(或过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不变红,则完全变质。

Na2CO3+CaCl2

CaCO3↓+2NaCl(Na2CO3+BaCl2

BaCO3↓+2NaCl)

(6)设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CO2↑+H2O

36.544

10%

4.4g

(1)a、酸的阳离子全为氢离子,碱的阴离子全为氢氧根离子,因此酸与碱肯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都是生成盐和水,正确;

c、符合事实,正确;

d、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的反应才能发生,因此错误。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没有,瓶口有白雾出现的是浓盐酸;

(3)碱的阴离子全为OH−,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因此该反应为

氧化铁与硫酸的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5)氢氧化钠变质主要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检测是否有碳酸钠存在即可得知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区别为阴离子不同,可通过检测碳酸根离子来检测是否有碳酸钠如:

BaCO3↓+2NaCl);

(6)CaCO3+2HCl

CaCl2+CO2↑+H2O可知生成的气体4.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得出HCl的质量;

再结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出溶液的质量。

本现象通过金属盐与硅酸钠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金属硅酸盐胶体,在固体、液体的接触面形成半透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硅酸盐生成芽状或树枝状,从而产生水中花园的现象。

制作过程:

在水槽或大玻璃容器的底部铺一层约1cm厚的洗净的细沙,再放置一些洗净的像假山的石头等,向容器中加入约15%Na2SiO3溶液(或市售水玻璃),溶液约为5~10cm深,静置。

用镊子把直径3~5mm的下列盐的晶体投入Na2SiO3溶液里(放在槽底细砂上不同位置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