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47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智第十七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第一单元直线和曲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直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习得知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学生两根,其中一根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儿歌——毛线

毛线真厉害,曲直变得快。

拉开一条线,松手几道弯。

2、让学生试一试

二、展示讲解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

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出:

“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3、教师告诉学生:

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

线段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画线段教学目标:

1、在理解线段意义的基础上,能使用直尺等工具画线段;

2、通过画线段,进一步理解线段的概念及线段的特征;

3、在掌握画线段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画线段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通过画线段,并能正确区分直线和线段。

康复目标:

1、通过手指操儿歌,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

2、通过画线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控制力,练习双手协调配合能力。

教学过程:

1、儿歌——我是一条小线段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一、读儿歌,复习旧知

旗杆高,教鞭短,黑板一周四条线。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三角形,三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

2、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线段?

哪些不是线段?

(PPT)

3、试着说一说线段的特征二、新授

1、学画线段:

看PPT,仔细观察画线段的步骤与方法

2、连线段:

通过连点成线进一步理解线段的特点

“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

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出示课件)

3、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如果有三个点呢?

4、如果是四个点呢?

(学生试一试)一共可以连几条?

5、读儿歌,记住画线段的步骤及要领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出一条直直线,两个端点别忘记。

三、学生练习

1、根据识记的步骤和要领,试画任意长的线段

(1)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2)教师将学生画好的线段展示并加以表扬

(3)再次总结线段的画法:

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出一条直直线,两个端点别忘记。

四、玩一玩,练一练

1、折线段

拿出一张白纸,随便折一下,然后展开,你能发现什么吗?

(多了一条折痕)。

它可以看成是什么?

你能折出一条比它还要长的线段吗?

(学生折)。

2、连点成线:

随意点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

(1)看老师连点成线

(2)让学生试着连点画线

3、数线段:

试着说出多边形上的线段数量五、知识拓展,课后延伸

请仔细观察学校的道路,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试着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线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尺上的刻度——厘米;

2、学习使用直尺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康复目标:

1、通过手指操儿歌,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

2、通过学习使用直尺画线段,练习双手的配合能力。

3、通过画一定长度的线段,学习手部控制力。

教学过程:

1、儿歌——我是一条小线段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一、读儿歌,复习旧知

旗杆高,教鞭短,黑板一周四条线。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三角形,三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

二、初步认识直尺上的刻度——厘米

1、看PPT,认识直尺上的刻度

2、直观演示,让学生认识直尺上的刻度——厘米,并能说出自己直尺的长度。

三、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1、PPT演示,如何画一定长度的线段;在黑板上画出一定长度的线段;

2、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1)初步认识直尺上的刻度:

1厘米,2厘米……

(2)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课件演示)

(3)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长50厘米的线段

(4)学生学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3、让学生试画长10厘米的线段;四、拓展延伸

1、回家用直尺量一量筷子的长度,再画出同样长度的线段

2、想一想可以用那些方法画出来?

线段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测量线段的长度教学目标:

1、学会测量线段的方法;

2、能根据要求测量出线段的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

康复目标:

1、通过手指操儿歌,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

2、通过学习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练习双手的配合能力。

3、通过测量线段,锻炼手部的控制力。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

1、儿歌——我是一条小线段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旗杆高,教鞭短,黑板一周四条线。

我是一条小线段,横直竖直俩端点。

生活中,最常见,粗细不论有长短。

三角形,三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

3、选择路线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哪条路最近?

(3)如果直尺上的0刻度不清楚了,请你帮助想个办法怎样画3厘米长的线段?

(上台演示)

综合练习1

教学内容:

根据直线和曲线的特征判断直线和曲线教学过程:

第1题要求学生将图形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对直线和曲线的认识。

第2题要求学生在五个图形中找到线段,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再次巩固他们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在此题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将第二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也当作线段,教师要强调线段有两个端点,帮助学生加以区别。

第3题在第2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难度,要求学生数出每个图形由几条线段组成。

在给出的这些图形里,学生需要识别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需要把这些图形分别与脑海中有关线段的表象进行对比,根据“是不是直的线"和“有没有两个端点”,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然后再计数填空。

在这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第五个图形的中间也有一条线段。

第4题给出三个点,要求学生连成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

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在体会“每两点之间能够画一条线段”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题目;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用直尺西线段,如把直尺的一条边放到两个点上,一只手按紧直尺,另一只手拿铅笔画线段,并让学生试着自己用直尺连接两点画线

段;针对能力特别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手把手地带者他们画线段,逐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度量

第3课认识尺

第1课时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各种各样的尺

2、学生每人一把尺子。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

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将自已认识的尺子给同学们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学生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

有什么不同?

(个别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2)引导学生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

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学习尺子上的信息

学生手拿实物尺子,认识尺子上的零刻度、长度单位、刻度线、刻度数等名称。

(三)巩固练习

1、找一找尺子上的零刻度。

2、圈出尺子上的长度单位。

第4课厘米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不同的标准来量物体的长度,结果也是不同的。

知道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尺;

3、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4、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限整厘米数)

5、培养学生观察,估算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2、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用尺子测量。

3、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直尺、铅笔、数学书、作业本、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黑板有多长吗?

让我们用手来量一量吧?

(让学生说出测量的扎数)

教师演示方法,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再次测量

提问: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黑板变大了吗?

变小了吗?

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真聪明,科学家们也遇到了和你一样的问题,他们发明了直尺,统一了长度单位,用来测量长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吧!

(板书课题——尺)二、新授

(一)认识尺和长度单位

1、认识各种尺

(1)出示各尺:

直尺,皮尺,卷尺……

(2)提问:

直尺上面有什么?

(刻度)再看看还有什么?

(数字)小的直尺上还有cm或厘米,

直尺上面的每一条长的刻度线都对准一个数字,最小的数字是0,我们把它叫做0刻度,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像起跑线一样,0代表直尺的起点,

从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指出0刻度.

2、认知1厘米和几厘米

我们刚才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那直尺上还有几到几的长度是一厘米呢?

(1)数一数:

这把直尺上有几个1厘米?

(2)比一比:

那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用手比出来吗?

(3)看一看:

用直尺检查一下你比的是不是一厘米。

(4)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并相互用直尺检查.

3、小游戏:

快速比出1厘米的长度

隔空比出1厘米、闭眼睛比出1厘米的长度

在书本上的1厘米、铅笔上的1厘米、橡皮擦的1厘米

4、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厘米的长度,你能说说生活中的那些物品是1厘米吗?

出示1厘米物体的图片

强调:

大人的食指大约1厘米,小朋友的大拇指大约厘米

5、现在我们知道了1厘米的长度,那从0到3是几厘米?

为什么?

从0到5是几厘米?

你的直尺一共有几厘米?

(二)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长度(例3)

出示图片:

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提问:

你觉得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

2、师生共同归纳统一测量的方法。

3、总结:

量物体的时候,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再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几,它的长就是几厘米。

4、出示图片,这是几厘米?

(5厘米、6厘米)强调:

接近几厘米,就可以说它大约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实践操作:

(1)测量数学书的长度,作业本的长度说出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2)测量铅笔的长度

说出结果,并比一比谁的铅笔最长。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

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在我们用尺子和铅笔纸张的时候要注意节约,做一个爱惜学习用具,

养成节约习惯的好孩子。

五、课后延伸

回家后试着测量一下茶几的长度和宽度,记下它们的数据,返校后比

一比谁家的长,谁家的短。

线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直尺画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康复目标:

1、通过手指操儿歌,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

2、通过学习使用直尺画线段,练习双手的配合能力。

3、通过画一定长度的线段,学习手部控制力。

教学过程:

1、儿歌——画线段

左手拿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出一条值直线,两个端点别忘记。

一、读儿歌,复习旧知

二、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为什么?

· · ·

· ·

三、试一试,任意画一条线段 ·

在练习本上试画一条线短,画完后与邻近的同学比一比一谁画的线段长。

四、根据要求画线段

在练习本上任意点两个点,然后试着连接这两个点,看看能画出几条线段。

五、练一练,画一画(课后练习)六、拓展延伸

1、回家后看一看筷子的长度,然后试着画出同样长度的线段;

2、看一看遥控器的长宽,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出来。

第二单元度量

第4课厘米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直尺上从0刻度开始的任意长度的线段;

2、能正确读懂题目要求,并能独自在直尺上找到相应长度线段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

3、根据画线段的要领,通过练习能根据要求比较准确、快速的画出要求长度的线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习得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描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造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充满灵动的诗意与情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康复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

2、通过画带有长度要求的线段,锻炼双手的配合能力协调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按要求准确画出线段

教学准备:

直尺、不同长度的纸片、小棒等,PPT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线段的特点:

直,有长度,有两个端点。

2、画任意长的线段:

(1)读儿歌——画线段

左手按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出一条直直线,两个端点别忘记。

(2)边读儿歌,边任意画一条线段。

3、读出线段的长度:

(1)看图片,说出图中线段的长度:

(PPT)

……

(2)根据要求,在直尺上找到相应的长度:

6厘米;8厘米;10厘米;20厘米……

4、我们该如何画出这些线段呢?

二、学习新课

(一)学一学,画一画:

画一条长20厘米的线段。

(在黑板上演示)第一种方法:

1、在直尺上找到相应长度的点:

0cm——30cm;

2、然后从0刻度开始轻轻的画线,到30cm的刻度立即停止;

3、分别在线段的两端点上点儿(或画一个小竖杠);如:

第二种方法:

1、在直尺上找到相应的长度的点:

0——30;

2、分别在0刻度和30刻度上点点儿(或画一个小竖杠);

3、最后连接这两个点,即画出题目要求中的线段。

(二)学一学,画一画:

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这条线段

2、试着复述画线段的步骤

3、检查学生画线段的情况

4、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小节,并根据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强调

(三)小节:

总结画带有要求长度线段的步骤,编成儿歌以便于记忆

左手按尺用点力,右手握笔看仔细。

0的上面点个点,找到数字做标记。

标标连连看一看,轻轻画线莫着急。

画出一条直直线,题目完成不费力。

三、画一画,练一练

1、按给出的长度画线段

4厘米 6厘米 8厘米

2、判断对错:

在正确的画线后面打“√”

(1)

(2)

(3)

3、量一量纸条的长度,然后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准备好的卡纸条)

四、课堂回顾

1、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按要求画一定长度的线段的步骤

2、读儿歌,再一次回顾并记忆画线段的步骤方法

五、课后延伸

量一量爸爸或妈妈食指与小指的长度,在练习本上画出来(大约多少

厘米)。

1、妈妈(爸爸)的食指长( )厘米;

2、妈妈(爸爸)的小指长( )厘米;

3、分别用线段画出拉:

4、食指比小指长( )厘米。

六、教后记

通过学习与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说出画线段的要领与步骤,但是按要求画线段的实际操作存在很多问题,如尺子按压力度小,无法画出直的线段;画线段时不能准确标注起始位置的“0”点;终点时控制不住或画不到终点,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

认识长度单位——米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了解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会用米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并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卷尺、1米长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1、5、8、15厘米的长度,让学生说出来;

2、出示长尺,找到80厘米、90厘米、99厘米、100厘米

3、长度单位儿歌:

长度单位记仔细,分米厘米和毫米。

厘米生活较常用,分毫冷落莫着急。

千米万米还有米,长度大了必选之。

单位之间可换算,大小互换有规律。

二、新课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板书:

米的认识。

2、认识米尺:

说出自己知道的尺子种类。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学生提到一种尺时,教师出示实物)

1)长尺、三角尺:

做作业时可以用来划线,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卷尺:

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3)米尺:

教师在黑板上划线用,测量物体的长度

……

3、师:

我们平常在什么时候要用到尺子?

学生可能出现回答:

划线的时候;体检时量身高时;跳远比赛时;4、这么多的尺子各有各的用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米尺”。

三、米尺

1、出示米尺实物

师:

这是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