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88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7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作业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七节排水系统………………………………………………………………31

  第八节运输系统………………………………………………………………32

  第九节通讯系统………………………………&

[换行]hellip;

……………………………33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34

  第一节质量目标………………………………………………………………34

  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35

  第三节质量检测手段…………………………………………………………36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6

  第一节施工准备………………………………………………………………36

  第二节打眼施工………………………………………………………………36

  第三节爆破管理………………………………………………………………38

  第四节装岩管理………………………………………………………………42

  第五节[换行]一通三防………………………………………………………………43

  第六节顶板管理………………………………………………………………46

  第七节机电管理………………………………………………………………53

  第八节运输管理………………………………………………………………57

  第九节防治水管理……………………………………………………………62

  第十节架棚施工管理…………………………………………………………64

  第十一节喷浆管理……………………………………………………………65

  第十二节安装、起吊大件管理………………………………………………66

  第十三节贯通安全措施………………………………………………………67

  第十四节过特殊地层安全措施………………………………………………68

  第十五节其它安全措施………………………………&

……………………72

  第八章避灾路线…………………………………………………………………74

  审批签字

  总工程师:

2011年月日

  开掘矿长:

  安监部:

  技术部:

  地质组:

  生产部:

  机电区:

  运输区:

  通风区:

  施工负责人:

  审核人:

  编制人:

  审批意见

  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指导施工范围

  本《作业规程》指导施工范围为1201S外工作面所有巷道、硐室。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下一步矿井地区接续的需要,形成1201S外回采工作面生产系统,满足采煤工作面回采时的通风、行人、运输、管线敷设的需要。

该巷道主要用途如下:

  1201S外运料巷:

采煤工作面运料主要路线及兼做回风巷道。

  1201S外溜子道:

采煤工作面运煤、进风、行人路线。

  1201S外疏水巷:

用于工作面疏水兼做下一工作面运料巷。

  1201S外切眼:

安装工作面综采支架。

  敷设轨道、安装防尘洒水管路、隔爆设施、悬挂电缆等。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设计巷道见1201S外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

  巷道名称疏水巷1201S外运料巷1201S外溜子道1201S外疏水巷1201S外切眼设备眼运煤石门清淤

  工程量M1205808005401204545350

  服务年限:

约3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根据公司生产接续安排及施工作业计划,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9月份开工,预计2012年7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1201S外工作面开采设计平面图。

  二、1201S外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换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煤矿井巷工程验收规范》、《煤矿防治水规定》等。

  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制度。

  四、矿压观测

  资料暂无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区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地区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1200m工作面名称1201S外

  地面标高(m)+1473

  ~1535.6井下标高(m)+1209.8

  ~1116.1埋深(m)348~368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1201S外采煤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位于本矿工广院墙以西130~380m。

地表地势为低山、沟壑,地形较复杂,植被稀少,山坡分布农田与坟地。

无建筑物。

  区域内有本矿高压供电线两回路,另有供炭窑积10KV供电线路一条,在该面侧上方过境。

  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掘进过程中对井上、井下互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井下位置:

位于井田中南部,轨道暗斜井与1201S面停采线之间。

范围:

轨道暗斜井,南至设计切眼;

东、西两侧分别以该面运料巷和溜子道为界。

  四邻关系:

  该区段运料巷东侧与南翼大巷(主井底)相邻,运煤巷以西为本层实炭区;

北有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均布置在2#煤底板)。

设计切眼以南是1201S采空区。

区内有1201S运输下山、补充运煤巷等老巷道位于本层。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煤层情况表

  开采煤层2#煤煤种QM稳定程度较稳定

  煤层厚度(m)6.0~10.0

  平均7.13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硬度

  煤层走向N15°

E

  ~N25°

E煤层倾向NW~SW煤层倾角38~43°

  平均41°

  描述2#煤,为沉积较稳定结构简单的厚煤层。

  该煤层大部分煤层厚度在7~9m,

  煤层结构总体上简单。

在煤层中可见到1~3层夹矸,厚度在0.05~0.15m,对掘进无影响,但对煤质有一定影响。

  煤的物理性质为:

黑~深黑色,沥青~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为主,节理及内生裂隙发育,受构造力的作用,常在煤层中出现“摩擦镜面”。

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型为主,次为半亮型、暗淡型煤。

  煤层产状:

本井田地处宁静向斜东翼,井田范围内地层大致为走向南北、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

该面位于井田中南部,煤层走向为NE;

倾角一般在38~43°

,平均41°

  煤层顶底板

  顶底板

  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

  老顶中砂岩

  (K3砂岩)3.61~10.24

  6.27以浅灰~灰白色中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粗砂岩或呈互层状,钙质或泥质胶结,f=6.31。

裂隙发育不均一,局部曾见到小型岩溶。

含水。

  其上为粉砂岩、砂岩、泥岩等,厚度58m左右。

  再上为K4砂岩。

  直接顶粉砂岩5~6.0灰色,具层理。

在该面切眼附近,岩层多含泥质或粘土质,易垮落;

向北逐渐质纯,变硬。

在层理面上能见到较完整的钝肋芦木化石。

f=4~6.14。

  伪顶粘土岩0~0.5浅灰~灰色,含植物根部化石,向北变薄直至不存在伪顶。

该层伪顶与上部岩层易发生离层,极易垮落。

  煤层煤6~9

  7.13煤层,平均7.13m。

多为亮煤,部分地区为半亮型及暗淡型煤。

  直接底泥岩0.02~0.2浅灰~灰色,吸水后易变软。

  粉砂岩2~2.3以粉砂岩为主,上部含泥质。

夹1~3层薄层煤,多含杂质;

局部夹灰白色细~中砂岩条带。

  煤、炭质泥岩1.2~1.8上部为煤层,厚0.7~1.0m,含夹矸,不稳定,不可采。

下部为0.5~0.8m的炭质泥岩或杂质煤,灰黑~黑色,易破碎。

  粉砂岩2~4.0深灰~灰色,块状构造,层理不发育

  老底中砂岩12~16浅灰~灰白色,以中粒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胶结程度不一,大部坚硬,局部结构疏松。

  附:

1201S外综合柱状图(1:

200)

  第三节地质构造

  1201S外工作面[换行]在矿井南翼大巷、原1201S运输下山、原1201S补充运煤巷等巷道掘进过程中,未曾揭露落差1.0m以上的断层,仅在煤层中存在小断裂及“摩擦”“揉皱”等现象。

据此推定,该区段存在落差较大、延展较长的断层的可能性不大。

  在轨道暗斜井掘进时,揭露陷落柱一个,推断其呈椭圆形,长轴25m,短轴16m。

  据该区段附近曾发生几次出突水情况(水文情况后叙),在该工作面内,尤其是设计溜子道经过地段,是否存在断层或陷落柱等构造,目前尚不能定论。

  本地区目前未见岩浆岩侵入。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充水条件分析

  

(一)含水层

  1、奥灰岩:

  奥陶系石灰岩,位于煤系地盘,上距5#煤53.2(D6)—60.88(D2)m(铅直间距,下同),距2#底板109(D2)—137(D6)m。

奥灰岩厚550m左右,在井田东边界外广泛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

D6号钻孔进奥灰127.93m,抽水试验结果:

Q=0.26L/s.m,水位标高1493.97m,含水性中等。

本工作面现最低标高1060m,奥灰水作用于工作面最大水头压力为4.3Mpa,因此属于带压掘进,突水系数=0.045Mpa。

正常情况下,回采过程中不会发生奥灰突水。

但是如果有隐伏导水构造,则存在奥灰突水的可能性。

  2、2#~5#煤之间砂岩及薄层灰岩:

  位于2#煤底板以下,厚度12~18.51m,平均13m左右,以中粒砂岩为主,夹粗砂岩或含砾砂岩,胶结疏松,底部1m±

灰岩。

富水性弱。

但随着埋深加大,及导水构造影响,该层砂岩可能会形成裂隙承压含水。

  3、煤层顶板:

  以山西组砂岩为主,位于2#煤上部。

根据《矿井综合柱状图》,山西组地层厚度42~78m,平均67m,至少间夹2层中~粗粒砂岩。

据D6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03L/s·

m,富水性弱。

但是如有隐伏导水构造,可能成为强富水性地层。

  预计该地区在掘进过程中,顶板砂岩水是影响该面的主要充水因素。

  

(二)老空水

  该区段设计掘进至距1201S采空区30m,其所有巷道及采空区已充满水。

预计存在大量积水。

对于老空积水,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前探放水。

  (三)出水情况

  1、1201S底板突水:

2010年10月15日发生地板突水,突水量达到1400m⊃;

/h。

经水质化验确定水源为奥灰水。

  2、运输、轨道暗斜井迎头出水:

分别于2009年11月、2010年4月发生出水,出水量分别达到310m⊃;

/h和220m⊃;

/h推定为一陷落柱导水,水质化验确定水源为奥灰水。

  3、1201S溜子道迎头出水:

2009年4月发生顶板出水,出水量为180m⊃;

/h,经水质化验,水源为奥灰水。

  4、1200北翼大巷出水:

2007年11月13日+1200水平北翼大巷掘进迎头顶板出水,出水量为30m⊃;

/h,水质化验为顶板砂岩水。

  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一)经计算正常情况下,顶底板计算该区段为不会发生突水危险。

  

(二)根据区段附近几次出突水情况看,该区段存在隐伏导水构造。

  据以上出水情况,评价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为全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最复杂地区之一。

  三、综合防治水措施

  

(一)在工作面掘进前,对出水点先进行底板注浆加固,方案已制定。

  1、在与井下轨道暗斜井陷落柱相对应的地面位置(标高+1490m)向下施工钻孔,设计两个主孔各三个分支孔,钻至2#煤底板注浆加固。

其中一号主孔布置在陷落柱西侧,二号主孔布置在轨道暗斜井和轨道暗斜井之间的中线前头位置。

  2、在与井下1201S外工作面溜子道出水点相对应的位置(+1510)处施工三号钻孔,钻至2#煤底板施工四个分支孔对底板进行注浆加固。

  

(二)为防止顶板砂岩水对巷道施工带来影响,在巷道下帮预留水沟,以利疏水。

巷道形成低洼存水时,应在低洼部位安设排水设备排水。

  (三)防止老空透水。

该地区掘进工作注意接近老空及老巷道时,必须加强水文观测。

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施工方式,要综合探查,即探查上方来水又要探查有无隐伏导水构造。

因此,要保持前进方向超前20m、垂直迎头上方8m超前探距,施工中严格控制,不得突破超前距。

  (四)巷道掘进时,掘进迎头加强水文观测,若施工时出现顶板挂水、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淋水、顶板来压、地板鼓起、渗水、水有异臭味等异常情况时[换行],及时向调度室,技术部汇报。

  (五)在有异常涌水的情况下,应对水质进行化验,确定水源。

进一步对涌水及构造进行分析。

并做好记录。

  第五节其它因素

  瓦斯煤层瓦斯含量为1.94~3.25m3/t.r。

该面相对瓦斯涌出量1.39~2.68m3/t。

*

  CO2实测CO2涌出量:

0.02m3/min

  煤尘爆炸性2#煤层火焰长度15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45%,有煤尘爆炸性。

  煤自燃倾向性煤层自然倾向等级为Ⅱ级,自燃。

  地温危害未发现地温异常。

  冲击地压危害尚未发现冲击地压危害。

  其他暂无。

  *取自煤科总院抚顺分院瓦斯通风防灭火实验中心2008年检测鉴定结果。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疏水巷

  由于1201S首采工作面突水,经动水堵水注浆后涌水量为260m3/h,水从1201S运输巷涌出,为了不影响下一步接续工作,从中央变电所通路向前17m位置以48°

方位角开口,沿2#煤顶板掘疏水巷,长度约80m,然后按照3.3°

方位角掘进1201S外运料巷(里),长度30m,最后按照312°

方位掘疏水巷,长度约25m,与1201S运输巷贯通,将水截住,在此位置安设大泵,(排水能力不低于正常涌水量)。

同时,1201S外工作面采用地面注浆的方法,将1201S外工作面堵水、底板加固,保证1201S外工作面掘进安全。

  二、切眼

  切眼布置在距1201S工作面突水时位置向外推30m施工切眼,切眼方位角292°

,长度约120m。

  三、1201S外运料巷

  运料巷布置充分利用原有的巷道,利用1201S原运煤通道,减少掘进工程量,从原导线点F9处按照26°

方位角,留出井底车场保护煤柱,沿着煤层底板掘进1201S外运料巷(外)与轨道暗斜井一片口贯通,长度约260m。

  四、1201S外溜子道与疏水巷

  溜子道与运料巷平行布置,沿巷道底板掘进,长度约800m,在溜子道最低处掘砌疏水巷,沿着2#煤层底板掘进,与1201S外溜子道(外)平行,相距30m为保护煤柱,可作为下一工作面运料巷使用。

  五、设备眼与运煤石门

  分别于轨道暗斜井及运输暗斜井相通。

巷道布置平面图(1:

1000)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测

  掘进过程中,每班安注的锚杆、锚索要用扭矩扳手和液压测力计逐根进行检测,锚杆扭紧力矩不低于300N·

m,锚索采用MS15-160/40锚索张拉仪张拉,压力不小于30MPa,不符合要求这要求当班补打安装并将检测结果记人专用记录本中备查。

  二、顶板离层监测

  1.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布置:

  施工过程中,自开口处开始,在煤巷顶板中部每50m安设一台,每个交叉点安设一台。

  2.顶板离层检测仪的安装:

  

(1)用Φ32mm的钻头在顶板上打眼,眼的深度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300mm。

  

(2)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1推至眼底,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3)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2推至锚固剂设计位置下端,轻拉一下细钢丝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4)将套管组件3(其下端为固定点3)插入钻孔空口,同时将细钢丝绳从刻度尺端向外拉,确保两个刻度尺指示环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套管组件己固定在钻空中。

  (5)将刻度尺4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6)将刻度尺5用与其相连的钢丝绳固定好,截去多余的钢丝绳,确认刻度尺不受卡阻。

  (7)记录下固定点3与刻度尺4之间、刻度尺4与刻度尺5之间的两个数据,即为顶板里层指示仪的初始数据。

  3.数据检测及资料整理分析:

  

(1)巷道内要悬挂顶板离层指示仪管理牌板,每7d由专人进行填写,内容齐全,文字清晰。

  

(2)区队内要有正规的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记录表,检查人上井后要及时填写,一式两份,每周向技术科送交一份备查。

  三、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施工过程中,要对巷道表面位移情况及时进行观测,工作面掘出10m后设一组检测断面,两组检测断面间的距离为20m,每组检测断面设4个检测点,即拱顶、底板及两帮腰线处各设1个,每24h检测一次,并将检测结果记人专用记录本[换行]中备查,每个检测点自设立之日起,连续检测时间不少于60d。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疏水巷、设备眼、运煤石门采用采用锚网喷支护,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净宽×

净高=4.2×

3.0m。

  1201S外运料巷、1201S外溜子道采用锚带网支护,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净宽×

  切眼采用锚网索+槽钢联合支护,断面形状为矩形断面,净宽×

净高=7.0×

2.6m。

  二、临时支护

  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

  如顶板破碎,先进行初喷,初喷混凝土厚度50mm,并采用前探梁作临时支护,数量为3根,前探梁由3寸钢管或π型钢制作,长度不低于4.0m。

吊梁器用与前探梁强度相匹配,前探梁距迎头不大于300mm,吊梁器在锚杆上固定可靠,上在锚杆上的丝扣不小于40mm。

前探梁间距0.8-1.2m。

前探梁上使用专用方木,超前支护两帮端面距不超过0.3m。

若顶板非常破碎时,可打设2-3根超前锚杆作辅助临时支护。

顶板围岩条件好控顶距:

开挖前0.3m,开挖后1.6m。

  三、永久支护

  

(一)正常情况下永久支护方式

  1、疏水巷、设备眼、运煤石门永久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锚杆采用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规格Φ22×

2500mm,锚杆间排距为780mm×

800mm。

每根顶锚杆配备3个Z2335型树脂药卷。

网为6.0mm的冷拔钢筋方格网,网的规格(长×

宽)为1800mm×

900mm,网孔规格100×

100mm,网要压茬连接,每200mm采用14#铅丝绑扎一道,锚杆锚固力不低于130KN.喷浆所用水泥为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纯净的河砂,石子直径不大于15mm,并用水冲洗干净,混凝土中水泥:

砂:

石子配合比为1:

2:

2。

根据围岩实际情况打设锚索+12#工钢加强支护,锚索规格Φ17.8×

9000mm,每根锚索均用4支树脂锚固剂固定,树脂锚固剂直径为23mm,锚固剂型号为1支K2360和3支Z2360型。

锚索预紧力不小于150KN。

  2、1201S外运料巷、1201S外溜子道永久支护采用锚带网支护,锚杆采用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规格Φ22×

每根顶锚杆配备3个Z2335型树脂药卷,锚杆锚固力不低于130KN.网为10#金属菱形网,规格=长×

宽=4500×

900mm,网孔规格50×

50mm,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100mm,每200mm采用14#铅丝绑扎一道。

顶板及两帮均铺设W钢带;

钢带规格:

宽×

厚=280×

5mm。

  3、切眼支护

  切眼顶部采用锚网索+20#槽钢支护,帮部采用锚网支护。

  掘切眼顶部采用3根Φ22×

L2500mm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每根锚杆均用Z2335型3支树脂锚固剂固定,顶板采用3根Φ17.8×

L9000mm锚索;

20#槽钢规格:

长×

腰高×

厚=4200×

200×

73×

7mm及10#菱形铁丝网规格:

900mm支护,每根锚索均用4支树脂锚固剂固定,锚固剂型号为1支CK2360和3支Z2360型,锚杆和锚索交叉布置。

锚索配备120×

120×

10mm托板,锚杆配备Φ120×

10mm厚的钢板压制成弧形托板。

两帮采用8根Φ16×

L2400mm圆钢锚杆配“W”铁护板(350×

250×

3mm)及10#金属网,网片规格=2600×

900mm,每根锚杆均用2支Z2335型树脂锚固剂固定。

  扩切眼部分其支护方式与掘切眼相同,施工前,先打设一排一梁四柱(液压点柱),间距1.0m,板梁采用φ300mm的一面平板梁,板梁长度5m,板梁距帮1.0m,点柱必须双拴柱头,固定于牢固物上,液压点柱采用外注式,规格2.8m,初撑力不小于90KN,点柱必须穿铁鞋。

  4、硐室(钻机硐室、躲避硐):

  硐室断面一般为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