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20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清县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二文档格式.docx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ABCD

8.右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9.如右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

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

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硫酸;

②浓氢氧化钠溶液;

③饱和氯化钠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10.为了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设计了右图中的四个实验,对照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实验是(▲)

A.比较①②B.比较②③C.比较③④D.比较①④

11.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

,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p、F、f均不变

B.p大小由ρdg增大为

ρdg,F不变、f变大

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

ρL2dg,p不变、f变小

D.p大小由ρdg增大为

ρdg,F、f不变

12.如图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无摩擦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

则风速变大时(▲)

A.活塞上方气压变大,活塞向下移动

B.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风速表示数变小

C.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D.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风速表示数变大

13.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14.如图是1960年至2000年某山区树林内同种的

黑、白蛾在数量上的变化,对此现象下列解释

最合理的是(▲)

A.白蛾数量的减少是缺少食物的结果

B.黑蛾与白蛾在树林中有不同的天敌

C.由于白蛾数量的减少,黑蛾的数量会愈来愈多

D.树林环境愈来愈不适合白蛾的生存

15.“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是近年比较流行的数码设备。

如图为某品牌充电宝的铭牌,根据铭牌上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电路组成中的电源

B.该品牌的充电宝在家庭电路中不能正常工作

C.该品牌的充电宝最大可以储存2900mAh的电能

D.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充电宝中能的总量会不断减少

16.

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MgCl2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H2SO4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7.请分析右图中两个食物网并回答:

(1)在食物网B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

(2)假如介壳虫在食物网A、B中同时消失(死亡),那么对于哪一个食物网的影响更严重?

▲理由是:

18.如图是一种用于野外获取饮用水的吸水装置,其直径为31×

160mm,质量为60克,可随身携带。

它采用活性炭复合滤芯和0.01微米超滤过滤,能够去除水中99.99%的有害病菌,同时能够过滤残余重金属,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所以被称为生命吸管。

(1)生命吸管净化水质的方法是属于▲变化,其中活性炭起到

▲的作用。

(2)生命吸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吸管一端伸进水里,另一端用嘴一吸,水就能吸入嘴里了。

水能吸入嘴里是由于▲的作用。

19.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请根据概念图回答:

(1)图中“A”是指▲;

(2)20℃时,将5克食盐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我们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时,分类依据的是▲。

20.2017年2月15日报道: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7年1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是35例,死亡数11例H7N9型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7N92禽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2017年2月11日18时前,关闭全省各县所有活禽交易市场。

(1)关闭全省各县所有活禽交易市场。

这个措施属于传染病防治中的▲。

(2)治疗H7N9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抗生素,你认为合理吗?

请你说明理由▲

21.在1支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向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

(1)上述活动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以后,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这一事实证明了酸和碱放在一起发生了化学变化你的理由是▲。

(2)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本质可用右图表示,请据图概括出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实质▲。

22.小红家买了一台电烤箱,有高、中、低三个档位的发热功率。

右图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Rl=R2,开关S1可分别与触点a、b接触。

当开关S1置于a端,S2闭合时,电烤箱处于▲(填“高温”、“中温”或“低温”)档位;

该电烤箱高中低三档的功率之比P高∶P中∶P低=▲。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42分)

2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实验一、甲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测定原理:

C6H8O6+I2→C6H6O6+2HI)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实验二、乙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编号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使40毫升KMnO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1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15

2

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

22

3

60℃水浴加热l0分钟后,

21

(1)据实验一,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

(2)据实验二,你认为他们探究了▲、▲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据实验一、二的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

▲(至少写出2条)

24.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习小组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大棚内某种蔬菜进行了一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光照强度/(勒克斯)

104

二氧化碳浓度/(mL/m3)

1000

温度/(℃)

10

30

40

1m2叶面1小时氧气释放量/(mL)

第一组

3.1

9.3

14.0

20.0

21.5

第二组

2.8

9.0

14.6

20.6

21.0

第三组

20.3

20.5

平均值

3.0

9.1

14.2

(1)根据实验方案可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时,每一温度下都进行三组实验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3)如果大棚内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不变,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到1200mL/m3,请你推测在该条件下测得各温度下叶面氧气的释放量会比表中的数据▲。

(选填“大”、“小”或“不变”)

25.Ca(OH)2和NaOH溶液都能与CO2反应。

为研究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哪种溶液吸收CO2气体效果更好的问题,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以下研究:

(1)设计方案:

如图装置,用针筒分别向两只容积相同、装满CO2的甲乙集气瓶中注入等质量的两种溶液,比较CO2气体的吸收情况。

(2)方案论证:

①论证发现,该实验中影响CO2气体吸收的自变量有两个。

为探究题中的问题,必须使另一个自变量保持相同,该变量是▲。

②吸收CO2气体的效果难以直接观测,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感知的。

(3)进行实验:

用修正好的方案实验,振荡后看到的情形分别如图A和B。

(4)得出结论:

根据他们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5)反思评价:

在平时学习中老师强调,实验时吸收CO2要用NaOH溶液,检验CO2用Ca(OH)2溶液,他们通过计算、反思溶质的性质后,明白了不用Ca(OH)2溶液吸收CO2的道理,其原因是▲。

26.小明发现不同品牌的运动鞋鞋底寿命会不一样。

为此他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开展了一次不同品牌运动鞋底耐磨性的实验测试。

测试时,将鞋底样品固定不动,圆形砂轮以10转/秒匀速转动和鞋底摩擦1分钟,测出鞋底留下的擦痕最深处的深度。

下表是实验测得的一组实验数据:

砂轮转速/(转/秒)

运动鞋编号

A

B

C

D

擦痕最深处的深度/(mm)

鞋底与砂轮间的压力为10N

4.5

5.5

6

8

鞋底与砂轮间的压力为15N

5.3

6.8

7.6

9.7

(1)要比较鞋底耐磨性时,实验时,应保持鞋底与砂轮间的▲、接触面积、摩擦速度与时间等相同,实验结果才有可比性。

(2)从实验数据可以比较出,编号为▲的运动鞋的鞋底材料耐磨性最差。

27.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2A”,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4组数据。

(2)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

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3)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的数据,理由是▲。

实验次序

R/Ω

I/A

0.59

0.30

0.20

4

0.15

四、解答题(本题7小题,共38分)

28.某科学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将注射器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上方,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马上拿走烧杯,观察到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刻度4位置处,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钙片

[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0.625g,维生素D100国际单位。

[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2次

29.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为保持体内钙元素的量,青少年与中老年都需要“补钙”。

如图是某钙片的部分说明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钙片中含有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中的两种▲。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大?

(3)若每片此钙片的质量为1g,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30.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

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它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1)一颗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2)森林可提供生物各种食物,同时也为生物提供氧气,请问在森林周围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选填“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并说明理由▲。

工作电压/V

功率/W

白炽灯

220

LED灯

1.2

31.LED灯高效节能且寿命长久,被誉为“照亮21世纪”的节能光源。

下表为发光亮度相近的LED灯与白炽灯的相关数据:

(1)白炽灯发光时,电能首先转化为▲能,只有很小一部分转化成了光能。

(2)该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多大?

(保留2位小数)

(3)假设某个家庭原来用10盏这样的白炽灯来照明,每天正常工作5h,若全部改用上述LED灯,该家庭每天可节约电能多少千瓦时?

32.英国汤普森摩根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15年的反复试验,在它们长到大约60厘米的时候,把番茄上部与土豆根茎部结合,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一藤双生”植物——番茄薯——根部长土豆枝头结西红柿。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是由▲发育而来的;

(2)收获的番茄和土豆中营养物质都来自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中,但是它们的口感不同。

造成此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不同;

(3)食用土豆后,淀粉物质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后,发现人体血糖含量并不会明显增加,这与▲(填一激素名称)的调节密切相关。

33.如图甲所示是打捞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水底竖直打捞一重为30000N的长方体物体,通过打捞船的吃水线变化测得,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0000N,如右图横坐标为打捞时间,纵坐标为打捞机对物体的拉力,如果被打捞的物体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g取10N/kg。

求:

(1)当重物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打捞船将▲(下沉、不变、上浮)。

(2)图中X的值为▲

(3)在水中打捞物体时(未露出水面),打捞机对物体所做的功。

34.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成分,取50克该废液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表示沉淀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请回答:

(1)分析图像可知,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克,

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

(2)如图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为▲

(3)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答题卷

(二)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5

7

答案

9

11

13

14

16

17.

(1)

(2)

18.

19.

(1) 

(2)(3)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个小题,每空格2分,共34分)

23.

24.

25.

26.

(1)

(2)

27.

(2)

(3)

四、解答题(本题7小题,共46分)

28.(4分)

29.(6分)

(1)

(2)

(3)

30.(6分)

(1)

(2)

31.(6分)

(1)

32.(8分)

33.(8分)

(1)

34.(8分)

(1)

雷甸中学中考科学模拟卷

(二)——参考答案

17.

(1)合欢树

(2)B理由:

食物网B比食物网A所含生物物种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

18.物理变化吸附或过滤大气压

19.溶质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20.

(1)控制传染源2)不合理,因为抗生素用于细菌引起的疾病,而H7N9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不是最有效

21.

(1)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H2SO4+2NaOH=Na2SO4+2H2O(3)H++OH-=H2O

22.

(1)高温

(2)4:

2:

23.

(1)新鲜的西红柿汁液

(2)光照、温度

(3)新鲜水果蔬菜及时吃,保存时最好放在暗处冷藏

24.

(1)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什么影响?

(2)减少实验的误差(3)变大

25.

(2)溶质的质量分数(3)气球的大小

(4)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

(5)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

26.

(1)压力

(2)D

27.

(1)略

(2)研究电阻相同时电流和电压关系(3)4当电阻等于40Ω,要使电流达到0.15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9V,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60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50Ω

28.(4分)开始时,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温度升高,虽然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温度对气压的影响要大于消耗的氧气量对气压的影响,所以装置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活塞向右移动;

(得2分)

随着反应结束,不再放出热量,由于装置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传递,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再加上由于氧气的消耗,装置内气压逐渐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活塞开始往左移;

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所以最后活塞停留在4刻度处(得2分)

29.

(1)无机盐维生素

(2)Ca%=

=

=40%

(3)2×

0.625×

0.4=0.5g

30.

(1)大于

(2)傍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氧气的浓度逐渐增加。

到了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浓度下降,所以傍晚氧气的浓度最高。

31.

(1)热(2分)

(2分)

W1—W2=0.75千瓦时—0.06千瓦时=0.69千瓦时(2分)

32.

(1)子房

(2)液泡(3)基因(4)胰岛素。

33.

(1)下沉(2分)

(2)20000(2分)(3)100000J(4分)

34.

(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2分)

(2)氯化钠和氯化钙(2分)(3)11.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